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羅生門》讀後感

《羅生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小說《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羅生門》讀後感,歡迎查看。

《羅生門》讀後感

  《羅生門》讀後感1

我看的是一本以《羅生門》爲名的小說集,小說第一篇即名爲《羅生門》。這不同於電影《羅生門》,電影《羅生門》實際上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說《叢林中》拍攝。

據說《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破產的農民因迫於生計,拿起屠刀,決心作強盜。但是或許是因爲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膽子太小,總之一直沒狠下心來動手。一天,他來到一個剛剛經歷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裏到處是殘垣斷壁,且屍橫遍野,一片蕭索絕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尋到一些財物。結果在一處廢棄的門樓裏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從一具年輕女屍頭上拔頭髮。他衝上去怒斥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爲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乾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麼做完全是爲了生存啊!”。這一番話讓強盜完卻放下了最後的一點善心了,既然是爲了生存,還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丟棄了僅存的良知後,他就搶走老太婆的衣服,揚長而去。

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據說爲了描寫屍體,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專程到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去取經。真是佩服他,爲了完成這篇小說對着恐怖的屍體看上幾個小時,還要忍受屍體濃烈的腐臭味。也許正是這些描寫及小說人物的爲了謀生的舉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苦難。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羅生門》讀後感2

《羅生門》以令人窒息的緊湊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展示了善惡之念轉換的輕而易舉,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質的醜陋,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羅生門,一隅殘破的斷壁頹垣,在瓢潑的雨水中,邊嗟嘆人世的紛亂邊試圖爲躲雨的凡夫俗子示範接受洗禮的暢快。然而,在這個悖逆的時代,說教顯得如此蒼白,各種人性的罪惡與墮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長,道德瓦解,價值崩潰,連基本的底線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白晝,這些烏鴉成羣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裏來了。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着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着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着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老婆子眼睛睜得更大,用眼眶紅爛的肉食鳥一般矍鑠的眼光盯住家將的臉,然後把發皺的同鼻子擠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動着,牽動了細脖子的喉尖,從喉頭髮出烏鴉似的嗓音,一邊喘氣,一邊傳到家將的耳朵裏。“拔了這頭髮,拔了這頭髮,是做假髮的。”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還想到美髮,這就是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二、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爲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羅生門》是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

這也告訴我們,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

總之,這是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羅生門》讀後感3

芥川龍之介,對於不少的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必定是一個略帶遺憾的名字。就像美術愛好者對於那個用黑白兩色既能構築唯美意境的比亞茲萊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樣,芥川年僅35歲的生命太過於彰顯命運對天賦的吝嗇。好在,在他們早早的去世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留給了我們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寶藏,一如比亞茲萊的《沙樂美》,一如芥川的《羅生門》。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23歲的時候發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說,不過“成功”一詞只能說是在後來肯定了它的藝術價值,當時《羅生門》並沒有激起強烈的反響。如今看來何妨呢,短暫的岑寂不能埋沒才華的光輝吧。

芥川的短篇小說除卻個別有着清晰杜撰的時間空間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單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於東亞的古代神怪傳說或是歷史故事,《羅生門》也是屬於這個範疇(取材於《今昔物語》)這種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鑑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讀者能夠更快地產生對於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說篇幅不長,角色也不多,這些硬件的簡潔爲作者軟件的發揮提供了很大的創作自由度。如開頭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簡潔:

“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短短的一句話,地點時間人物全部展示了。

針對芥川來說,這樣的簡潔更能夠凸現他那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沉鬱的敘述。《羅生門》作爲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這種特色。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最後竟將無人認領的死屍也搬了進來,且日久成俗。”-這便是文章標題羅生門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着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着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着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這種筆法就像艾倫。坡那種無故產生裂縫的牆壁一樣,給情節的發展作了一個危險的預兆。但就象徵意義而言,兩者卻又是截然不同的。艾倫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種植恐懼的種子,而芥川這樣做,因爲他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來寫小說的。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爲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對於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將思想由此及彼的變化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麼結局中家將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則將這種恐懼推向了頂點。我想起了《藥》的.結局,雖然烏鴉沒有飛上夏瑜的墳頭,至少那花環在茫然中點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羅生門》中,隨着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聲音,全文便劃上了死寂的句號。這種對於絕望與陰冷的貫徹性的表達,與芥川本人當時情感遭受打擊不無關係,但摒棄“小我”的情緒,它浸透出的是對人類個體意識在利益關係下不斷缺失的惶恐與不安。

曾經冒出些聲音,斥責他缺乏類似於他同年代中國大陸上那種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氣。我認爲這些聲音是過於苛刻且有失偏頗的。正如薩特存在主義的闡述說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到這荒謬世界來,雖然痛苦萬分,但並非只有等死,而是通過自由選擇尋找生存之路。”當芸芸衆生奔波忙碌於生存之路時,芥川另闢蹊徑,自我選擇去直面這“荒謬世界”中的“痛苦萬分”。雖然芥川龍之介並不能從中解脫,於1927年懷着對於時代與社會的困惑不安服毒自盡。但對於日後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爲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學,是具有開拓意義的。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於是芥川的瘦弱肩膀終於才被壓倒。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不得不爲芥川先生獻上一點我淺陋的敬意啊。

  《羅生門》讀後感4

剛打開電腦,我就很快的找到了《羅生門》,我很興奮,因爲我挺喜歡日本小說的,可是當我打開文件,我發現裏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日文,我糾結不已,我感到人生總是充滿了無奈,雖然我是全班公認的小日本,但我看不懂。但經我的反覆推敲,我頓時領悟了其中的精華,這是一個關於愛與正義的小說。從題目我知道了男主是個姓羅的男人,所以就是羅先生。

然後就是生,生的意思很多,可是結合前後可看出這個字就是日本版的寧波話。寧波話“生”就是“裝”。

最後就是門,通過前後文,這文章寫的就是羅先生到別人家給人裝門的故事。很感人!我很受感動。羅先生真是一個善良的人!有雷鋒精神,無私奉獻真是讓我終身受用。我要以羅先生爲榜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幫助他人,對人生充滿愛,勇於克服困難堅持不懈,以下省略。

羅先生!好人!《羅生門》!好書!雖然日文看不懂,但是我還是深深地被感動了!

《羅生門》很好看,他的字很好!它的插圖也挺好看的!

  《羅生門》讀後感5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芥創作的短篇小說,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說中什麼也沒說,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爲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