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羅生門》讀後感精選

《羅生門》讀後感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69K 次

羅生門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羅生門》讀後感精選,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羅生門》讀後感精選

羅生門讀後感範文精選【一】

《羅生門》可以算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作爲一篇短篇小說,它並不像我所熟悉的歐亨利等的短篇小說那樣,通常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羅生門樓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片段,沒有過多的雕琢痕跡,卻依舊讓人回味無窮。

我認爲日本作家多是比較喜歡而且善於描寫人的內心的細微變化的,這在《羅生門》中也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作爲主人公的家將,本是被老主人辭退出來的。他本身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人物,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邪惡”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這個念頭催他出門,來到這羅生門之下。此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他其實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產生了懷疑。

而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纔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她要給自己開脫,於是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爲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而她不知道,她的自我開脫,也給了正在躊躇的家將一個當強盜的正當理由。作者最終以家將搶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結尾,在這個羅生門裏的一進一出,就像經歷了一次社會的洗腦。

家將、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間的關係,不由讓人想到魯迅先生常說的“吃人”的現象。誰在吃人?誰在吃誰?有很多人試圖從理論中歸納出個一二三,我卻覺得比起那些文學評論,小說通過作者平日的觀察提煉,寫出的雖然是“故事”,卻更能揭露吃人的本質。死去的女人生前是“吃”官兵,老太婆“吃”女人,家將“吃”老太婆,每個人都在“吃人”,每個人又都在“被吃”。因爲那些僅剩的良知,也被飢餓折磨地昏頭了,而社會又給與每個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

人們吸吮着別人的鮮血又毫不知曉,任憑說他們愚昧也罷落後也罷,真正處於那個社會之中,也只能像被打了麻藥一般,無法振作精神,看清它了。就像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能夠清醒地看清這個社會弊病的人有幾個?最可怕的是很多的人自以爲看清了,還對這個社會妄自下了如何如何的定義,又全然不知自己的愚蠢的,那與當年被迫搶劫的家將也沒什麼本質區別了吧。

偉人之偉大,不僅因爲他們能夠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俯視這個社會,評判這個社會,也因爲在俯視過這個社會後,他們仍能夠落下來評判自己。所以優秀的小說大多不是以“萬能的主”的`角度來進行描述。這篇《羅生門》,就像是行走於社會中,遇到了羅生門前的這位家將,便尾隨着他,看完了他生活中的一個故事後又離開,繼續別的行走。作者看似超脫了社會,卻其實在這社會之中。作者爲《羅生門》賦予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時代,並將被人們一代代誦讀。

羅生門讀後感範文精選【二】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說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說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衆多短篇小說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爲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爲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

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纔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己開脫時,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爲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但老太婆並沒有料想到,她的自我開脫正正給了仍在躊躇的家將一個當強盜的正當理由。

作者最終以家將搶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結尾。故事在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得細膩而真實。家將、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間的關係,不由讓人想到魯迅先生常說的“吃人”的現象。誰在吃人?誰在吃誰?每個人都在“吃人”,每個人又都在“被吃”。因爲那些僅剩的良知,也被飢餓折磨地昏頭了,而社會又給與每個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

面對當今複雜的社會,人心的複雜多變,善與惡的定義並非輕易就能劃分出來。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而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就會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而“吃人”的把戲就會循環上演。

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爲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