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閱讀《孝經》有感

閱讀《孝經》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千秋萬代,流傳至今。該書以孝爲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孝經》中,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爲爲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可見孔子對孝道的看重與推崇。

閱讀《孝經》有感

可見,孝在中國古代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說中有一則關於“孝感動天”的故事,是說舜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爲諸侯。雖爲傳說,卻實實在在說明孝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意義所在。在中華文明還在刀耕火種的時代,就已經將孝融入了那五千年的漫漫長河之中。可見,孝在中國古代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說中有一則關於 “孝感動天”的故事,是說舜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爲諸侯。雖爲傳說,卻實實在在說明孝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意義所在。在中華文明還在刀耕火種的時代,就已經將孝融入了那五千年的漫漫長河之中。

孝做爲華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又經孔孟儒學的發揮,以及歷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確實是深入民心,難以動搖。佛教傳入中國,最後也不得不把"無夫無君" 的教義改變爲"忠孝"的說教;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初,也不得不改變"不能崇拜偶像"的誡條,允許信徒"祭祖"……當我們面對清晨早升的太陽時,我們是否會想起,不知多久以前,我們的父母,在同樣的紅霞中,給懷中酣睡的我們,留在額間的那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