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意圖:

根據大班幼兒能力發展水平和社會性發展所需,結合他們愛運動的特點,設計了本次大班健康《玩木梯》活動。豐富幼兒對梯子的認識,激發孩子們探索梯子多種玩法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展幼兒走、跳、爬、鑽。

2.發展平衡性、協調性、靈敏性。

3.提高幼兒的創造性和合作能力。

4.瞭解生病的症狀,知道感冒後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準備:

木梯兩架、小型空滅火器若干、木梯上佈置好樓房失火的背景圖。

教學過程:

一、認識木梯。

1.木梯名字

2.木梯結構。

二、木梯多種玩法。

1.利用木梯進行走的練習。

2.利用木梯進行跳的'練習。

3.利用木梯進行攀爬練習。

(1)木梯放在地上爬行:要求幼兒手抓住上面的橫檔,腳踩住下面的橫檔,用力向前爬。

(2) 遊戲:“消防員”。

①介紹遊戲玩法。

②在老師指導下玩遊戲。

4.鑽的練習。

將梯子兩端擡起一定高度進行遊戲“鑽隧道”。

玩法:消防員要回消防隊了,在回去的路上要經過一條長長的“隧道”,消防員要注意頭和身體不要碰到 “隧道”,要低下頭,彎腰行走。”

三、教師小結遊戲情況。

放鬆活動

放鬆音樂做放鬆動作。開梯子火車回教室。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教師作爲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來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主動參與意識與能力。梯子對於孩子們來說比較新奇,因此孩子們對梯子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活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孩子們不僅能得到身體各方面的鍛鍊,還能使他們學會相信自己,做一個自信、勇敢的人。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創新能力,以及勇敢、沉着、膽大心細和意志堅強的品質,體驗玩梯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筆是幼兒學習、畫畫的必備用品,形形色色的筆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本活動從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筆入手,引導幼兒瞭解其名稱、特徵、用途,掌握正確的執筆安勢,探究發現功能奇特的筆的祕密,如:錄音功能、驗鈔功能等,感受各種各樣的筆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樂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筆的名稱、特徵和用途,瞭解筆的發展史。

2、嘗試使用不同的水彩筆和鉛筆進行繪畫和寫數字等活動,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

3、體驗筆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懂得愛護筆。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筆(毛筆、記號筆、粉筆、蠟筆、鉛筆、鋼筆、圓珠筆水彩筆、錄音筆、驗鈔筆等)。

2、筆的發展及演變圖片。

3、蒐集用不同的筆創作的各類作品,如:簽字筆畫的線描畫、水彩筆畫、蠟筆畫、水墨畫、鋼筆字、鉛筆寫的數字等。

【活動建議】

1、請幼兒展示自己收集的筆,同伴間相互交流各種筆的名稱、形狀及用途。

2、通過觀察與嘗試,尋找筆的祕密。

(1)每人選一支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找出藏在筆身體裏面的祕密。

並說出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筆,它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如:各種各樣的鉛筆能幫助我們學習寫字,水彩筆和蠟筆能畫出漂亮的圖畫,錄音筆能記錄下人們講的話,驗鈔筆能幫助人們分辦錢幣的真僞等等。

3、結合筆的發展及演變圖片,引導幼兒瞭解筆的發展過程。

請幼兒觀察圖片並說一說:古代的人是用什麼寫字的?後來人們又發明了什麼樣的筆

小結:世界上最原始的文字是刻畫在黏土塊上的,所以,當時的筆,也就是一種前端很尖的硬物。自從古埃及人發明了草紙以後,他們就用蘆葦的莖做成蘆葦筆。歐洲技術越來越先進,筆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不同職業的人、不同的場合都會用到它。

4、欣賞用不同的筆創作的作品,選擇自己喜歡的水彩筆和鉛筆畫畫,寫字。

(1)出示簽字筆畫的線描畫、水彩筆畫、蠟筆畫、水畫、鋼筆字、鉛筆寫的數字等用不同的筆創作的作品。引導幼兒欣賞並說出這些作品是用什麼筆完成的。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水彩筆和鉛筆畫畫、寫字,提醒幼兒正確的握筆姿勢,用完了的筆要收好,愛惜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各種各樣的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會使用圓舞板、鈴鼓、雙響演奏歌曲。

2、難點:能根據圖譜演奏歌曲。

活動目標:

1、知道樂譜是4/4拍,能根據圖譜進行演奏

2、懂得用適合的樂器來演奏樂曲。

3、通過樂曲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圓舞板,鈴鼓和雙響筒若干。

2、節奏卡片五張,分別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兒已經在日常生活中聽過大中國這首歌。

4、音樂磁帶,樂曲的節奏圖譜。

5、幼兒圍坐成馬蹄形。

6、經驗準備:熟悉歌曲,熟悉各個樂器。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激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樂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播放大中國音樂)2、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感受樂曲。

師:你聽到這首樂曲心裏有什麼感覺?

二、熟悉節奏,學習拍打。

師:在這首樂曲中還有一些節奏呢,看看你會拍嗎?

1、教師依次出示|XOXO|、|XXXO|、|XXXX|節奏卡片,幫助幼兒回憶經驗,複習節奏。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節奏卡是怎麼看的?X的時候是該幹嘛。O的時候是該幹嘛。

幼:X的時候是拍手,O的時候不拍手。

師:那我們一起來拍手練習練習這些節奏卡。

2、學習新的節奏類型:|X---|、|XXOXXO|師:這些是我們新的節奏卡,你會嗎?來試一試。

(1)幼兒自主拍節奏。

(2)師:在|X---|中,這個“—”短橫線是什麼意思?你來猜一猜。(這是我們的延長符號,並不是停下不拍節奏。)

(3)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表示延長符號。

師:我們一起來創造新的動作來表示延長符號吧。

(4)師:|XXOXXO|,誰來拍拍這種節奏?教師引導幼兒與第一種節奏進行對比,體驗快速拍節奏的感覺。

師:這個和我們剛剛出示的|XOXO|有什麼 不同啊?是不是速度變快了。

師小結:我們在通過學習節奏卡後,瞭解了新的節奏,那我們接下去就要看圖譜,讓我們跟着圖譜來來嘗試着演奏歌曲。

三、觀看圖譜,連貫拍節奏。

1、教師出示圖譜,鼓勵幼兒自主的邊看圖譜邊拍節奏。

師:小朋友們在拍節奏的時候,覺的哪裏有困難?我們一起來練習一遍(教師幫助幼兒鞏固練習。)

2、教師與幼兒一起看圖譜拍節奏。

3、幼兒邊聽樂曲邊拍節奏兩次,提出具體的要求。

師:下面要請小朋友自己來拍節奏了,請大家看好圖譜,一起演奏。

師小結:演奏過2次後,老師覺得小朋友都很不錯,那你們想拿上樂器來試一試嗎?

四、選擇樂器,探索合奏。

1、教師介紹樂器,幼兒按意願選擇樂器,在自主看圖譜的基礎上邊聽樂曲邊用樂器演奏。

師:請你選擇樂器,請一種樂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請幼兒爲樂器找相對應的圖譜做朋友。

師:每個樂器在圖譜上都有相應的標記,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樂器演奏的吧。

3、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輪奏練習,即根據圖譜上的樂器標記演奏相應的節奏,在輪奏的基礎上進行合奏。

師:既然我們找到哪裏需要哪種樂器演奏後,那我們來一起試試吧。

4、幼兒聽樂曲演奏。

師:比一比,哪一組的`節奏拍的最穩最有力。

5、教師鼓勵幼兒採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合奏部分的節奏。

活動反思:

《大中國》是一首節奏感很強的樂曲,給人的感覺是熱烈、奔放的,與我們平時教孩子唱的兒歌不同,可能孩子們的在幼兒園裏接觸到像這樣的樂曲比較少,所以在聽到音樂時,很快的隨着樂曲美妙的音樂不自覺的有節奏的拍起手來,嘴裏還不停的唱着。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魅力的吧,孩子們在無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隨着樂感不由自主的快樂的手舞足蹈起來。孩子們學的很開心。有些句子因爲比較成人化,孩子在學唱中有些困難,特別是對於“經過那個多少那個風吹和雨打”歌詞的理解,我就用孩子們的語言給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釋:因爲我們祖國有許多的寶物,外國的人想來搶走我們祖國的寶物,所以他們來打我們,經過戰爭,我們中國人終於把這些外國人趕出去了。孩子們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詞,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種自豪、開心的感覺。最後,請幼兒欣賞音樂,自由舞動起來,一些孩子還能合作表演,效果較好!通過傾聽、理解、欣賞、表演,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再次浮現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時,既愉悅了身心,又豐富了幼兒的想像。我想音樂的魅力也就在於此。《大中國》在我們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捉蚯蚓活動,瞭解蚯蚓的外形特徵、習性及用處。

2.培養認真觀察的習慣。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可樂瓶底若干個,小木棒若干根。

活動過程:

1.捉蚯蚓。

(1)帶領幼兒在草地上或花壇中挖幾條蚯蚓,並看看它在泥土中是怎樣活動的。

2.觀察蚯蚓的外形特徵。

蚯蚓的身體像什麼?什麼顏色的`?有沒有腳、眼睛和耳朵?是怎樣運動的?

蚯蚓的身體細長、圓圓、光滑、柔軟;全身由許多環節組成。頭較尖,嘴長在身體最前面。它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沒有腳,它是靠身體的一伸一縮向前移動的。

3.瞭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何用處。

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它吃什麼?有什麼本領和用處?

蚯蚓生活在溼土中,吃土中腐爛東西,有時也鑽出地面,吃地面上腐爛的葉子。它喜歡在土壤中鑽洞,人們稱它爲鬆土能手。它的糞便是好肥料。蚯蚓還可以做中藥治病,也是家禽、家畜的好飼料。

4.講述故事《青蛙和蚯蚓》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幼兒興奮緊張的場面比如:在摸蚯蚓環節時有的孩子膽小不敢摸、或者壯大膽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們要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和處理好該事情,讓幼兒處於一種輕鬆、自然地狀態下完成認知。《綱要》提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勵它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整個過程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辯論,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2.通過活動,使幼兒明白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培養初步的辯證思維能力與辯論能力。

3.使幼兒認識環保對人類的重要性。

(二)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地在衆人面前表達個人的見解,培養自信心和獨創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有關辯論的知識,並組織幼兒看淺顯易懂的辯論賽。

2.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資料,並進行歸納、總結,找出論據。

(二)物質準備

1.一次性衛生筷子(杯子等)若干個。

2.有關人們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子(杯子等)用品及白色污染的錄像帶一盒,錄像機一臺。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錄像,激發幼兒進行辯論的興趣。

1.教師出示一次性衛生筷子(杯子、碗、碟等),讓幼兒觀察並說出在哪裏見過它們,有什麼用,幼兒自由回答。

2.看錄像,提問題: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子是好還是不好?並要求說出理由。錄像播放過程:人們使用一次性用品非常方便→人們用過之後到處亂扔→到處堆滿了垃圾→白色污染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及健康。

(二)通過討論確定自己的意見並把幼兒分成正反兩組。

1.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討論,並根據討論的結果將幼兒分組:正方、反方。

2.正方幼兒和反方幼兒進行小組辯論,並找出所有的證據取勝對方。

(三)幼兒激烈辯論,教師做裁判,以證據充足的一方爲勝。

1.可先請正方說一說好在哪裏,對於證據不充足的教師可以不記分,哪一組列出一條充足的`證據就給哪一組加一分直到說完爲止。

2.如辯論過程中有幼兒偏題,教師應及時引導幼兒的辯論方向,將話題集中到“好與不好”這個主題上。

3.對於辯論過程中出現的冷場現象,教師應及時給予提示引導,以加強辯論的氣氛。

4.在規定時間內還沒完成的,教師應引導並做簡單小結,在黑板上打好每組的總分。

5.如果辯論還不充分或時間不夠,可暫不做總結,下次可接着辯論。

(四)總結評價,激起幼兒辯論的興趣和自己設計環保產品的願望。

教師對這項辯論給予肯定,表揚辯論出色的幼兒,做總結性的評論,結論是:一次性筷子或杯子等,既有使用方便的地方,又有不足之處。凡事都具有兩面性。現在請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來想一想,怎樣設計出既實用又經濟而且不污染環境的用品來呢?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並把結果講給老師聽。如用可循環使用的材料來製作用品等等。教師給予肯定指正。

(五)延伸活動:

1.幼兒到生活中去尋找更多的一次性用品,並找出它們好和不好的地方,以便進行第二次辯論。

2.在繪畫活動中讓幼兒把自己設計的又好又實用的用品畫出來並塗色。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同在一片藍天下》;繪畫《白色污染》,廢物製作活動。

健康:環保小衛士。

五、環境中滲透 大牆佈置“變廢爲寶”。

六、生活中滲透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儘量不使用“白色”(塑料)物品。

七、家庭中滲透 與父母共同討論一次性物品的利弊。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由來: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孩子每天都要吸納及接收着大量的信息,電視,便成爲了孩子們必不可少的朋友。結合本班孩子特點,也是爲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我組織了《小記者》、《電視節目》等活動,並在此活動的基礎上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

目標:

(1)通過角色扮演,爲幼兒創設交往的機會和條件,並使幼兒在交往的過程中充分地體驗合作的意義,提高交往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意義。

(2)幫助幼兒瞭解並掌握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並鼓勵幼兒自己發現、收集信息。鼓勵幼兒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並用多種方式表達。

(3)爲幼兒表達觀察結果的地方,並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關注到的周圍發生的事情,引導幼兒正確他人。

準備:電視機模型攝像機模型麥克風

過程:

活動1:社會性活動:《小記者》《電視節目》

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滿足本班孩子的發展需求,我組織了《小記者》、《電視節目》等教育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孩子們思維很活躍,視野很開拓。

由於已接近大班後期,孩子已有經驗較豐富,願意表達自己的所知所想,並在談話時發現孩子對本次話題感興趣,有的說。例如新聞聯播、聯歡晚會、時裝表演等電視節目,都是孩子們自己說出的最喜歡的節目。

在第二次的延伸活動《小記者》中,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提醒了我,光靠一次活動滿足不了孩子們的求知慾,孩子們對此次活動有興趣,並有豐富的已有經驗,應爲

幼兒展示及發展的機會。

活動2:和幼兒商討,並佈置環境,準備材料。

發現問題後在一次角色遊戲時和孩子們商量辦法孩子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在區中增設“電視臺”,這樣小朋友就能天天玩上“小記者”的.遊戲了。

我引導孩子想一想增設“電視臺”需要什麼道具,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攝像機、麥克風,有教師爲幼兒幫忙製作。

活動3:角色遊戲開展,並在進行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由於使孩子們自發增設的新區,所以“電視臺”一下便成爲了熱區。每天都有小記者和攝像師忙碌的身影,但是孩子們馬上反饋給我一個信息:採訪到的新聞怎麼播報呀?

和孩子們商量後得出瞭解決辦法:大夥合作,用廢舊材料爲電視臺製作一個電視機模型。於是我們找來了鞋盒、卡紙等材料,和孩子們一齊動手,製作了一臺精美的“電視機“。

在角色遊戲開始之前,我爲全體幼兒展示了電視機,並請孩子們說說它是幹什麼的,請小朋友想一想怎麼利用它來播報新聞,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該怎麼辦呀?還是孩子的小腦瓜好使,馬上就有人出了主意,請幾個小朋友當幕後人員,把小記者採訪到的新聞畫出來,插在“電視”裏,主持人在旁邊播報不就成了!

活動4:“小小電視臺”正式開播

一切就緒,電視臺的人員開始忙活起來。前方的小記者和攝像師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在角色遊戲時發生的“新鮮事”的採訪,並及時反饋給後方人員。而幕後人員根據記者反饋的信息緊張、忙碌的趕製圖片,一個個認真的樣子,還真挺專業的。

角色遊戲結束後,是我班“新聞聯播”的時候了,小主持人播報着一條條剛剛在班裏發生的新聞。偶爾有用詞不當的時候,下面的小朋友還會去糾正他們,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動。

反思:本次主題活動於孩子的興趣,教師抓住了幼兒的一個興趣點,沿着幼兒的需要,根據幼兒原有的發展水平和經驗,以點帶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玩遊戲,並在遊戲的快樂中發現問題,想辦法進行調整。同時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意義,發展了幼兒的綜合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理解聽懂Do you like football/bowling?——Yes./No.

活動準備

教學卡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問候

T: Good morning,children.

S: Good morning,teacher.

二、熱身

1、律動

2、複習上節課單詞

football,basketball,bowling,pingpong

三、句型教學

1、複習l like cucumber.然後導入句子Do you like football?引導學生用Yes or No回答。再由學生自己說出句子Do you like bowling?然後教師回答Yes or No.

2、遊戲操練 組與組進行自由對話練習,然後各組派兩個小朋友上來比賽,哪個組的.兩個小朋友說得好的得獎勵。

四、看課件 小朋友跟着課件朗讀句子和單詞來鞏固本單元學的單詞和句子。

五、T:Class is over,goodbye.

S:Goodbye.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應AB曲式和樂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4、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綵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聽音樂。

1、老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靜靜聆聽。

2、手之舞

A段:手臂飄點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畫出4個樂句。

3、飄帶之舞

A段:聆聽老師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劃出4個樂句的線條。

三、律動感應AB曲式。

1、全體圍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

A段:面對面模唱。

B段:兩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圖片P3,講故事。

感應兩個小節的樂句:二個6拍

每2小節換拍肢體部位,走2小節換方向。

五、音樂與舞蹈。

1、分組進行表演。

A段:打擊樂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拿一根綵帶。

A段:左右搖晃。

B段:兩人一前一後隨樂句划船。

六、遊戲書。

A段:依樹葉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畫出青蛙的船漿及水的`漣漪。

【活動反思】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爲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5、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小百科:夢幻,指人生。多種顏色細膩勾勒出的夢幻,比美更令人沉醉於其中。出自 《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爲覺,竊竊然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