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經典)

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經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經典)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捉熊去

設計意圖:

繪本《我們要去捉狗熊》極具遊戲精神,描述了一家人克服種種困難前去捉熊,最後安全逃回家的故事。小班幼兒具有很強的同情心和泛靈意識,特別容易進入故事情境。如能借助故事情景,順應幼兒的知識經驗和興趣指向設計活動,能使動作練習變得有趣,讓幼兒百玩不厭。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是小班幼兒動作發展的目標之一。在我園,有一種質地極軟、彈性很好的海綿墊子,平時用來給孩子們進行爬、滾的練習。在這次活動中,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它們變成了“又深又軟的爛泥潭”,幼兒在通過時需要把腳擡高、保持身體平衡,這種新的鍛鍊方式與平衡木做成的“橋”一起對不同水平幼兒的平衡能力形成了適度的挑戰,引發了幼兒強烈的活動慾望

另外,在本活動中,我們把浴巾簡單地捲起來做成“寶寶”,讓幼兒帶着“寶寶”活動,既增加了動作難度、提高了鍛鍊效果、激發了幼兒興趣,又起到了安撫幼兒緊張情緒的作用。遊戲情境中的互動語言充滿人文氣息,不僅起到環節過渡的作用,還滲透了關愛、互助的價值觀。本活動融合了有關社會性、創造力和主動性等發展目標,具有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雙重價值。

目標:

1.練習在平衡木、海綿墊上行走,發展平衡能力。

2.能夠根據一定的路線行進,遵守遊戲規則。

3.敢於挑戰自己,並樂於跟同伴一起參加遊戲。

準備:

1、幼兒曾聽過故事《我們要去捉狗熊》。

2.在場地上,用地墊鋪成“家”,用紅、黃、藍三組海綿墊子當“爛泥潭”,用紅、黃、藍三組平衡木當“橋”,用紙箱等材料做“山洞”。

3.用浴巾做成的“寶寶”每人一個,紅、黃、藍三色的三角巾每人一塊系在脖子上。

4.請一位教師配合扮演“熊”。

過程:

一、熱身活動:和寶寶做遊戲

師:你喜歡你的寶寶嗎?你會帶他怎麼玩?

幼:我會背寶寶走路/我會抱着寶寶轉圈/我會扶着寶寶走路/我會舉着寶寶跳跳跳……

(幼兒每說到一種玩法,教師和幼兒便抱着“寶寶”一起做動作。)

師:寶寶累了,我們帶着寶寶安靜地休息一會兒吧。(幼兒搖“寶寶”睡覺,然後輕輕放下“寶寶”。)

二、情境遊戲:捉熊去

1.瞭解遊戲玩法和規則,初步嘗試玩遊戲。

師:還記得《我們要去捉狗熊》的故事嗎?故事講了什麼?

師:今天,我們也來玩捉狗熊的遊戲。大家看,這裏是小橋,前面有一塊大大的爛泥潭,遠處有一個山洞,山洞裏住着一隻大熊。寶寶這會兒睡着了,我們一起去捉熊,好不好?

師:請你先看看自己三角巾的顏色,然後從相同顏色的“小橋”和“爛泥潭”上走過去。

(幼兒走過“小橋”和“爛泥潭”,教師關注幼兒走“爛泥潭”時的.表現。)

師:今天大熊不在家,讓我們沿着原路回去吧。

(析:第一次遊戲設置的“熊不在家”的情節,有利於幼兒在比較輕鬆的心理狀態下練習動作。)

2.交流行走的經驗,重點練習“踩”的動作。

師:剛纔去大熊家的路上,哪裏最難走?誰還摔倒了?

幼:爛泥潭最難走了!

師:爲什麼爛泥潭很難走?

幼:因爲爛泥潭很軟/踩下去一個坑……

師:怎麼走才能不摔倒呢?

幼:要把腳擡得高一點。

師:你來試試看。

幼:要輕輕地、慢慢地走。

師:大家一起來試試。

師(小結):原來經過“爛泥潭”時要把腳擡高一點,然後輕輕地、慢慢地放下去,這樣就不會摔跤了。

師:好吧,趁着大熊這會兒不在家,我們再去練習練習!

(幼兒練習2~3遍。)

3.增加難度進行遊戲。

(1)抱着寶寶去捉熊。

師:我的寶寶也想跟着我去捉熊呢!你們的寶寶想不想去呢?

師:好,那我們就請不想去的寶寶看家吧。其他的寶寶和我們一起去捉熊。你們能保護好自己的寶寶嗎?怎麼保護呢?

幼:我抱好我的寶寶。

幼:我不摔跤,寶寶也不會摔跤。

(師幼一起抱着“寶寶”過“小橋”“爛泥潭”,到達“山洞”後,配班教師扮演大熊從“山洞”裏出來,慢慢追趕。大家原路逃回“家”。)

(析:一方面,幼兒抱了“寶寶”之後,動作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大熊”的存在營造出了緊張的氛圍。也加大了動作難度,從而有助於幼兒平衡能力的發展。)

(2)增加器材難度再次去捉熊。

師:大家快關上門。

師:剛纔真是太緊張了,大熊追過來的時候,有兩個媽媽摔倒了,還有兩個爸爸從其他地方跑回家,差點迷路了。其實大熊的身體比我們重,他從爛泥潭裏經過時會陷得更深,走得更慢。只要我們不摔跤,他就一定追不上我們。

師:瞧,熊在做什麼?

幼:熊把“橋”變長了!

幼:熊還把“爛泥潭”變得更深了。

幼:他不想讓我們去捉他。

師:你們還敢去捉熊嗎?能順利地走到熊那裏去嗎?走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幼:我們要小心。

師:是的,我們不光自己要小心,還要相互幫助,看到有人摔倒了,旁邊的人可以扶一下。

幼:我們要把腳擡得更高。

師:好,我們帶上寶寶出發吧!

(“大熊”低聲吼着,慢慢地從“山洞”裏出來追趕幼兒。)

(析:在遊戲中,幼兒容易因情緒激動而導致動作變形甚至摔倒,因此,“大熊”只是慢速追趕,以減少幼兒的遊戲緊張感,切合小班幼兒的心理特徵。)

4.轉變情節進行遊戲。

師:我們安全地回家了,門也關緊了。你們聽到大熊說什麼了嗎?(“大熊”在“山洞”裏喊話。)

幼:大熊很傷心。

幼:大熊說他不想抓我們,想跟我們做遊戲。

師:大熊不想抓我們,只是想跟我們做遊戲。那你們願意跟他做朋友嗎?

幼:我們跟大熊做朋友吧!

師:怎麼才能讓大熊明白我們的意思呢?

幼:我們去好好跟他說。

幼:我們站在山洞夕卜面跟他說。

幼:我們唱一首歌給他聽。

(幼兒通過“小橋”和“爛泥潭”走到“山洞”外面,去安慰“大熊”,跟“大熊”做朋友。)

熊:你們好,我也有一個寶寶,你們想跟我的寶寶做朋友嗎?

幼:好啊/原來大熊也有寶寶……

師:我們請大熊到我們家去做客,好嗎?

(幼兒一起沿着原路返回。)

(析:隨着遊戲情節的發展,幼兒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他們帶着對熊的理解和同情,又一次踏上了“找熊”的路,從而使重複的動作練習變得輕鬆有趣。另外,變化的情節也激發了幼兒關心別人、主動與他人交流的願望。)

三、整理活動:學大熊與寶寶做遊戲

師:大熊平時是怎麼跟寶寶做遊戲的呢?讓我們跟着“大熊”一起帶寶寶玩吧。

熊:我會帶着寶寶騎馬(把寶寶放在膝蓋上顛一顛),我會帶着寶寶滑滑梯(讓寶寶從膝蓋往下滑),我還會讓寶寶在我的身上滾一滾(讓寶寶在腹部滾動)。

(幼兒跟隨“大熊”一起做放鬆動作。)

(析:讓幼兒和“大熊”一起帶“寶寶”遊戲,自然轉入安靜的整理活動,既承接了前面的遊戲情節,又起到了放鬆幼兒身體、調整幼兒心理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前評析】

因地理位置和家庭環境的特殊性,我園孩子的普通話口語表述能力基本上都是比較差的,如何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想說、敢說是我園的教研重點,我們發現如果在組織幼兒進行專門的語言教學活動時若選擇一些幼兒熟悉的內容生成課程效果會更好,所以我生成了水果方面的課程,並在園內開展了公開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和遊戲中學會認真傾聽。

2、加深對水果特徵的認識。

3、初步學玩猜謎遊戲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教具準備:

1、綠色水果:西瓜、綠葡萄、楊桃、青棗、青檸檬、青蘋果、布霖、

其他水果若干(雪梨、橙子、蘋果、草莓、香蕉、橘子、西紅柿、)

泡沫水果:香蕉20只;雪梨20只;其他水果若干(蘋果、草莓、橙子、木瓜、菠蘿、檸檬、橘子、桃子、西瓜、葡萄等)

2、正常的、笑臉的獅子合一爲二;三個西瓜

3、小猴子手偶一個

4、裝香蕉的袋子一個,裝雪梨的袋子一個。

5、用於裝水果的紅筐兩個,一個大盤,兩個小盤。刀一把,抹布一塊,布一塊。

(二)場景佈置:

1、用布蓋着一大盤水果放在黑板前面桌子上(西瓜、青蘋果、綠葡萄、布霖、楊桃、青棗、雪梨、橙子、蘋果、草莓、香蕉、橘子、西紅柿)

2、用於展示的桌子2張

3、三個斜櫃子上放泡沫水果:香蕉20只;雪梨20只;其他水果若干(蘋果、草莓、橙子、木瓜、菠蘿、檸檬、橘子、桃子、西瓜、葡萄等)

4、獅子放在黑板後,三個西瓜放在黑板橫欄上;

裝香蕉的袋子,裝雪梨的袋子,小猴子手偶,兩個小盤,刀一把,抹布一塊都放在旁邊的桌子上;兩個紅筐放在旁邊的桌子下。

【活動過程實錄】

一、師幼談話,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想給你們變個新的魔術,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今天會變出什麼新東西啊?(幼說想)看好啦,把啦啦啦變――哇,變出什麼來啦?

幼:(幼兒自由說)××、××、××(師迴應)

師說:哦,××、××、××。還有什麼?

師說:好,這些都是水果。你們喜歡吃嗎?(喜歡)那你們喜歡吃什麼水果呢?(幼兒自由講述師迴應)

師小結:哦,你喜歡吃××,你喜歡吃××,你喜歡吃××……水果有營養,我們都愛吃,我的一個動物朋友也很喜歡吃水果,看看它、是、誰?——哇嗚!(出示獅子)

幼:獅子。

獅子:我是獅子大王,小朋友們好!

幼:獅子大王,你好!

師:你們知道獅子大王喜歡吃哪一種水果嗎?

幼:情況一:“不知道。”師:哦,沒關係。聽我講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情況二:(幼兒自由說)師:哦,你猜是××、你猜是××,到底是××,還是××呢?聽我講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二、老師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並引導其找出謎底。

1、老師結合教具講故事(注意表情和角色,語速的快慢起伏);

師:我講的故事叫《獅子大王的水果》——“森林裏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水果餐會,獅子大王和所有的小動物都參加了,大家高高興興地吃着各種各樣的水果,可是,獅子大王卻什麼水果也不吃,小動物都覺得很奇怪,問:“獅子大王,這裏有沒有你想吃的水果呀?”獅子大王說:“有,只是我想讓你們猜猜看,但是你們只能問我三個問題。”(老師豎起手指:一隻小動物就跑出來了,誰呀?【小白兔】)小白兔跑出來問:“獅子大王,你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顏色的?”獅子大王說:“哇嗚!是綠色的。”小動物們就趕緊找來所有綠色的水果。另一隻小動物又跑出來(老師做豬鼻子狀,××××誰來啦?【小豬】)哦,小豬問:“它是什麼形狀的?”獅子大王說:“哇嗚!是圓圓的。”小動物們就找來所有圓圓的水果。這時候,獅子大王提醒小動物們說:“現在你們只能問最後一個問題了。”小動物們想了想就問:“把它切開,裏面是什麼顏色的?”獅子大王說:“哇嗚!是紅色的。”小動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一大堆綠綠的圓圓的水果,想來想去也猜不出是什麼。

2、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用排他法引導幼兒找出謎底。

師:小朋友,你們猜出來了嗎?

師:好,小朋友都能開動腦筋。真棒!現在我們來看看到底是××,還是××,還是其他的水果呢?

師:剛纔小兔問獅子大王:“你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顏色的?”獅子大王怎麼說呀?

幼:(幼兒自由說)

師:請個小朋友告訴我(老師點名)。

幼:綠色的。

師:綠色的。請你把所有綠色的水果都拿出來。

幼兒拿,師小結:綠色的水果有××、××。

師:接着小豬又問:“它是什麼形狀的?”獅子大王怎麼說呀?

幼:(幼兒自由說)

師:請個小朋友告訴我(老師點名)。

幼:圓圓的。

師:圓圓的。請你把所有圓圓的水果都拿出來。(幼兒拿)

幼兒拿,師小結:綠色的、圓圓的水果有××、××。

師:最後小動物們問把它切開,裏面是什麼顏色的?獅子大王怎麼說呀?

幼:紅色的。

師:那西瓜、葡萄、青棗、檸檬它們哪一個的裏面是紅色的?

師:好,我們就把它們一個一個切開來,看哪個是紅色的。

師:(最後切西瓜,切一個問一個):看,是紅色的嗎?

師:現在你們猜出獅子大王想吃的水果了嗎?

幼:是西瓜。

師:原來綠色的、圓圓的、裏面紅紅的就是獅子大王想吃的水果——西瓜。

4、結合教具,將故事結尾補充完整。

師:我們一起告訴獅子大王。好不好?

獅子大王(幼兒跟說獅子大王),你喜歡吃西瓜(幼兒跟說你喜歡吃的是西瓜)。

師(換上一個笑臉的獅子):獅子大王笑咪咪地說:“小朋友真聰明,(豎起大拇指)猜對了。”說完,它快樂地吃了一個又一個西瓜。(把兩個西瓜放進獅子的嘴巴里)

師:太好了,小朋友幫了獅子大王一個大忙。來,表揚一下自己。

三、遊戲:猜謎遊戲。

師:聽完故事我才知道,原來獅子大王是想跟小動物玩遊戲,玩的什麼遊戲呀?(停頓)猜謎遊戲!(幼兒學說)這麼好玩的遊戲(帶手偶)應該和好朋友一起玩。

1、與小猴子的.猜謎遊戲。

師:(出示手偶)看,我們的好朋友來了!

小猴子:Hello!小朋友們好!

幼:小猴子,你好!

小猴子:我們一起玩猜謎遊戲,好嗎?(出示裝有香蕉的袋子)我喜歡吃的水果在這裏,看你們能不能猜對,聽清楚啦!

它的顏色是黃色的,形狀是彎彎的,象一隻小船。是什麼水果呢?

幼:是香蕉。

小猴子:真的是香蕉嗎?(是)好,看,那邊有許多的許多的水果。你猜的是什麼水果,就到那邊拿一個回來。(幼兒拿水果)

小猴子:都拿好了嗎?(拿出袋子裏的水果)噔噔,黃色的,形狀是彎彎的,象一隻小船是香蕉,猜對了嗎?

2、與老師的猜謎遊戲。

師:小朋友,猜謎遊戲這麼好玩,我也要玩。你們也猜猜我喜歡吃的是什麼水果。(出示裝有雪梨的袋子)聽清楚啦!

它的顏色也是黃色的,形狀是彎彎圓圓的,象個葫蘆。是什麼水果呢?

幼:是雪梨。

師:到那邊拿一個你猜的水果回來。(幼兒拿水果)

師:(拿出袋子裏的水果)哇,黃色的,形狀是彎彎圓圓的,象個葫蘆是雪梨。你們好棒哦!

師:小朋友,你們把雪梨送給我吃好嗎?(老師拿紅筐收集)。謝謝!

四、結束

師:小朋友,猜謎遊戲這麼好玩,我們到外面請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好嗎?(作者: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石岐區張溪蔡繼有幼稚園李玉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1、能較準確地掌握歌曲,並能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2、在學習歌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演唱歌曲激發幼兒對科學領域的求知和好奇,激勵他們學科學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課件、頭飾藍貓、指揮棒藍貓、圖片(星星、月亮、彗星、彩虹、時鐘、人、風、太陽)

活動過程:

一、講述天空知識,激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課件圖片1天空問:“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瞧!這是什麼地方?那太空中有些什麼呢?” (星星、月亮、太陽、彗星、彩虹、九大行星等)

2、解釋彗星。“爲什麼彗星總是拖着長長的尾巴呢?”“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客人我們來問問他好嗎?”(拿出指揮棒)“啊,他是誰啊?”“藍貓,藍貓你肚子裏的知識最多了,你來告訴我們爲什麼彗星喜歡拖着尾巴呢?”

老師扮演藍貓:彗星是由冰和灰塵組成的球體,在遇到地球的時候她上面的冰就開始慢慢融化,再被太陽的熱風一吹,呼——就變成了雲一樣的東西,所以小朋友看起來就象尾巴啦!你們看(課件圖片2、3)明白了嗎?

師:藍貓真是聰明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地間奇妙的問題它都能回答,它爲什麼那麼厲害的啊?讓我來問問它吧!

藍貓:小朋友要想知道啊!拿就讓我來唱給你們聽吧!

師:我們來聽一聽,藍貓怎麼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二、學習難點:最後一部分的 三個連字。

(放課件第4頁:噢!只要你愛想愛問愛動腦。天地間奇妙的問題,你全明瞭!)

1、利用簡單的標記讓幼兒口齒清楚的說出:愛想愛問愛動腦 。師:“藍貓怎麼說的啊?”

“誰聽見了藍貓平時是怎樣學習的?愛—愛—愛—”(邊說邊畫:……?◎——大拇指)

2、老師和幼兒一起朗誦歌詞:只要你愛想愛問愛動腦。天地間奇妙的問題,你全明瞭!師:我們跟着藍貓的指揮棒把它愛學習的本領來說說

3、“老師在前面加一個V這裏要唱什麼呢?唱噢!”

4、藍貓唱的歌真好聽我們跟着藍貓來唱一唱吧!(聽音樂唱最後一段)

三、新授歌曲重點部分。

(一)熟悉歌詞和旋律

過渡語,師:“剛纔你們剛纔唱的真好聽,好像在哪裏聽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藍貓淘氣三千問的主題曲藍貓之歌好嗎?”

1、欣賞藍貓主題曲第一遍仔細聽歌曲中出現哪些事物。(課件第5頁)“在藍貓之歌中你聽到了天空中的哪些東西?”

2、第二遍欣賞老師範唱,身形並茂德表演歌曲。並找出天空的星星月亮什麼的都在幹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星星眨着眼,月兒劃問號,彗星拖着長長的尾巴,彩虹來架橋。時光在飛逝,生命知多少,風兒吹起朵朵浪花,太陽開口笑。

3、用動作表示天空中的事物。“星星月亮什麼的都在幹什麼?誰來學?”(幼兒邊做動作,老師邊把歌詞念出來)

4、欣賞第三遍聽樂曲再次熟悉歌詞。師:我們再來檢查一下還把誰給落下了?

過渡語:“通過我們大家的驗證,覈對正確!”

(二)、口齒清楚的朗讀歌詞並記住歌詞。

1、老師打拍子幼兒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師:我們把覈對過的歌詞有節奏地說一說吧!

2、聽着音樂給圖片排順序。“誰能把天空出現的東西按歌詞的順序排列”

3、加快節奏說一說。“XX小朋友真能幹,我們把他排出的歌詞來加快速度地說出來。”

(三)跟着琴聲慢慢地試着清楚地唱出歌曲。

1、“剛纔有的小朋友可以唱出來了,我們來試試看好嗎?”跟着老師的琴聲吐字清楚地慢慢唱。

2、解釋反覆記號。“剛纔我們唱到這裏的時候發現這裏要唱幾遍啊?”2遍“老師在這裏畫上一個記號它的名字叫反覆記號。叫什麼?加了這個反覆記號說明這裏唱幾遍?”師:這次把最後的一句的反覆記號唱出來來好嗎?

3、師:你們唱的可真好聽現在老師的琴要加快速度咯,你們跟的上嗎?(較快的速度演唱,用跳躍的聲音來演唱。)

四、跟着音樂完整的演唱歌曲。

1、聽音樂演唱老師扮演藍貓唱前奏。師:藍貓的之歌啊還有一個前奏呢!這次我們和藍貓一起唱!老師做唱前奏好嗎?

2、“唱了這首歌曲你的心情感覺怎麼樣啊?”“我們把歡快的心情唱出來好嗎?”

3、請平時接觸藍貓多的幼兒扮演藍貓唱前奏。唱第三遍。

4、分段演唱。“老師給你們分配任務啦,第一行請左邊的幼兒演唱,第二行呢請右邊的幼兒演唱,最後一部分大家一起唱。”另請一幼兒扮演藍貓唱前奏。

5、交換分段演唱。

6、站起來表演唱讓後面的老師和我們一起唱好嗎?

五、結束部分:我們稍稍休息一會,一會再來演唱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