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願意並愉快地參加遊戲活動。

2、幼兒能清晰地回答教師的提問,能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提高對指令性語言的傾聽水平。

3、幫助幼兒發準帶e、g、h音的字。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狐狸頭飾1個,鵝的頭飾10個(1個大的,9個小的)。

2、在教室的中間畫好一條線,作爲河界。

3、白鵝和狐狸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並指着圖片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接着,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學會遊戲兒歌。可以提出下列問題:

東邊有什麼?西邊有什麼?

鵝兒在幹什麼?

誰跑過來了?鵝兒怎樣了?

着重幫助幼兒發準“鵝、河、歌”等相似着,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接着,教師可帶領幼兒念兒歌2—3遍。然後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玩一個‘白鵝和狐狸’的遊戲,我們一起玩好嗎?”

二、向幼兒簡單地介紹遊戲的玩法和動作。

1、小白鵝在河邊,邊念兒歌邊做鵝的動作。

2、兒歌唸完後,小白鵝才能跳下河,同時狐狸才能跑出來抓鵝。若小白鵝被抓住,可停止遊戲一次,也可與狐狸對換角色。

三、戴上頭飾扮鵝媽媽,請另一教師扮狐狸與部分幼兒開展遊戲活動。

引導幼兒運用對話的形式,選出10個“小白鵝”進行遊戲。可以這樣提示幼兒:

誰想當小白鵝呢?想當小白鵝的.小朋友必須告訴鵝媽媽“我是小白鵝,我會水裏遊”,這樣他才能成爲白鵝媽媽的小寶寶呢!

遊戲開始時,被請到的幼兒分別站起來說:“我是小白鵝,我會水裏遊。”講對了,教師給他戴上頭飾說:“對,對,你是我的小白鵝。”如果發音不對,教師及時糾正。

接着,全體幼兒念兒歌,扮小白鵝的小朋友沿着“河”邊,邊做鵝的動作,邊念兒歌。在念到“一隻狐狸跑過來”時,狐狸從座位上站起來。兒歌唸完後,小白鵝急忙往河裏跳,狐狸迅速去抓尚未跑進河裏的小白鵝。

這個遊戲可請兩批幼兒上來玩,共進行兩遍,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四、分別請兩名較能幹的幼兒扮鵝媽媽和狐狸,讓幼兒獨立開展遊戲活動。

遊戲活動前,教師再提醒幼兒唸完兒歌后,鵝才能跳下河,狐狸才能跑出來抓小白鵝。

遊戲結束後,再換一批幼兒扮狐狸和小白鵝,繼續進行遊戲活動。

附遊戲兒歌:白鵝和狐狸

東邊一條河,

西邊一羣鵝。

鵝兒,鵝兒,唱着歌,

一隻狐狸跑過來。

鵝兒,鵝兒,跳下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不透明的盒子裏面放着香菜。

香菜盆栽。

活動目標:

通過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經過看、聞、嘗來了解香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盒子

1、猜猜盒子裏面裝的什麼?

2、把手伸進盒子的面摸一摸,說一說。

——有葉子還細細的菜。

3、這是什麼菜那?打開盒子看一看。

——我們吃過很多的菜,卻不知道它叫什麼。

二、香菜盆栽

1、看一看。

——像草長得還不一樣,也是綠色的。

2、聞一聞。

——有一股香香的`味道。

3、嘗一嘗。

——說不出來,挺好吃的。

三、香菜的吃法

1、這個菜叫做香菜。

2、香菜在我們喝湯、吃火鍋、涼菜、吃魚都能遇見它。

3、有的菜裏面加上香菜,能促進食慾,會變得更美味。

4、在講香菜故事中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快的環境之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孩子們在認認說說中積累了關於這些蔬菜的知識和營養價值

本次活動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在最後第二個環節中讓幼兒一起看一看他們帶來的這些蔬菜燒好的菜餚,看好後應讓孩子們坐到位子上,再進行介紹,此環節孩子們都已經很興奮了,所以紀律有些亂了。

本次教學活動,也作爲我們小班行爲跟進式的研討課。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後,我們小班組的全體老師都幫我出謀劃策,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學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整個教學活動也比較流暢。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課,幼兒的課前經驗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要不斷的努力,不斷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徵,學習觀察並找尋三角形、圓形和方形。

2、願意觀察、比較,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了圓形、方形。(事先了解過,幼兒已具備認識這兩種形狀的經驗)

2、材料準備:黑板、每人三根長度不一的小棒;小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各一張。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2、活動難點:能按要求操作,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匹配。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擺弄、觀察、比較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1)三點連線變三角形。

在黑板上畫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老師扮魔術師:“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將三個點用直線連起來:”看我變出一個圖形。’

(2)擺圖形

師:給你們每人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變出像魔術師一樣的圖形。幼兒自由擺弄、操作。

問題:大部分的幼兒並不能拼出三角形,面對三根小棒更多的茫然,需要老師幫忙才能拼出來,並且三根棒子的長度是一致的。

(3)數一數。

讓幼兒數一數擺出來的圖形有幾個角,並總結: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問題:個別幼兒對角的概念還不能理解。

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請你仔細看看,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請你指出來。

用幻燈片的形式將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用過的三角形狀的東西展示出來:如屋頂、彩旗、聖誕帽、三角形蛋糕等。

在這個環節,幼兒比較感興趣,並且運用到自己生活經驗說出了他們看到的三角形物品,但由於年齡尚小,經驗不足中大班豐富,因此回答的也比較有限。

師:你從哪裏可以看出這是三角形?

小結: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3、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匹配。

遊戲1:看到圖形,幼兒進入相應的圈中。

師:小朋友,看看地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現在請看看老師手上是哪個圖形,你們就進入它一樣的圖形中去,好嗎?

評價:幼兒在認識這三種形狀的基礎上去玩這個遊戲,才能玩得開心,幼兒的情緒很投入,能夠很快的反應老師的指令跑到相應的圈中。

遊戲2:聽口令找圖形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變出其他的圖形,看我變變變。逐一出示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

將小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圖卡四散放在地上,幼兒聽指令取圖卡。

小結:這個環節,幼兒的秩序有些混亂,很多幼兒沒有聽清楚老師的指令,就去取圖卡,爲了速度,隨手亂抓。

遊戲小結: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麼將圖形送回家的?

(2)啓發幼兒說出圓形是圓的;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是三個角的。

評價要素:

1、幼兒是否能在活動感知到三角形的特徵。

2、從幼兒找出圓形、方形、三角形的途徑和方法上進行評價。

活動建議

在活動區投放圓形、三角形、方形所組成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冰的特點,並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2、通過操作能夠知道解救小動物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活動準備:

每人1小塊冰幾盆熱水積木空盒子熱水袋抹布動物冰塊每人1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冰塊,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點,吸引幼兒興趣。

1、請幼兒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冰像什麼?

2、請幼兒說一說:冰放在手裏怎樣了?

二、教師小結:

冰摸起來冷冷的、滑滑的,捏在手裏硬硬的,它沒有顏色、透明的,看起來像玻璃,冰化了還能變成水。

三、通過操作知道解救小動物的方法,進一步探索冰的特點。

1、森林裏有一羣小動物被一場冷風暴給冰凍起來了,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把它們從冰凍裏救出來。請小朋友來說一說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它們解救出來。

2、教師提供輔助材料,幼兒進行探索活動。在幼兒操作時,請幼兒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

師幼交流:是用什麼方法救出小動物的?

3、教師小結:

用熱水袋和熱水的方法可以把小動物們順利解救出來。

四、活動結束

小動物都順利解救出來啦,但小動物們剛從冰凍裏出來,全身還很冷,我們帶它們一起到外面曬曬太陽,幫他們暖和暖和身體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培養幼兒反應以及躲避的能力。

準備:

皮球(根據班級幼兒情況自定,可以是一個或兩個)

指導要點:

請若干名幼兒站在圈內,其餘幼兒在外面圍成一個大圈。站在圈上地幼兒要迅速將球滾出,站在圈內得幼兒要躲閃滾過來的球,被球碰到的`幼兒即出局,要站到外面的大圈中做滾球者。遊戲直至一名幼兒在圈的中間爲止,則他是勝利者。

(1)請站在大圈上的幼兒滾球時用力一些。

(2)被球碰到的幼兒要主動站回大圈裏做滾球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複習鞏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點,並學會按圖形特徵進行分類。

2、初步學習對應粘貼的能力(學習使用雙面膠粘貼)。

3、產生對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彩色複印紙圖形塊若干、泡沫圖形塊若干、小猴子手偶一個、三個小動物(小熊、小松鼠、小鳥)的教具、雙面膠、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門各一個、剪刀若干。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徵的認識。

活動難點

通過增加材料的難度引導幼兒正確區分三種圖形。

活動過程:

1、以故事《森林裏的動物》導入,鞏同對三種圖形的特徵的認識。

教師:前幾天小猴子來咱們幼兒園參加咱們的六一活動特別高興,走的時候幼兒園送給它很多好吃的夾心餅乾,小猴子把餅乾帶回大森林裏送給其他小動物們品嚐,它們都特別喜歡吃。就是這些餅乾(教師出示圖形餅乾)。

教師:這是什麼形狀的餅乾呀?

幼兒:三角形。

教師:三角形的餅乾長得什麼樣呢?

幼兒:有三個角、還有三條邊。

教師:對,那這是什麼形狀的餅乾呢?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總結出i種圖形的特點: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圓形的邊是彎彎的合攏的.曲線;正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

教師:現在森林裏舉行盛大的宴會,那我們送點什麼給他們呢?

教師:它們愛吃餅乾,我們就給他們做一些餅乾吧。

2、操作活動:爲小動物做餅乾。

(1)出示三種動物教具。

教師:我們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動物來參加宴會(教師一一出示三種動物)。

幼兒:小熊、小松鼠、小鳥。

教師:你們看看它們的嘴分別是什麼形狀,嘴的形狀就代表它們喜歡吃什麼形狀的餅乾。

幼兒: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圓形、小鳥是三角形。

(2)爲小動物製作它們喜歡吃的三種形狀的餅乾。

①將桌子分成三個組,分別製作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兒自願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制作餅乾。

③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給幼兒提供了不同難度、不同層次的兩種材料:一種是已畫好的三種圖形,幼兒直接拿剪刀剪下來即可;另一種要求幼兒自己畫自己剪。

3、給小動物送餅乾。

(1)教師向幼兒提出送餅乾的要求。

教師:請小朋友們把做好的餅乾送給我們的小動物吧,但千萬別送錯哦。

教師: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條小河,小河上有三種不同形狀的路線。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餅乾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過去,做的是三角形餅乾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過河,如果是做圓形餅乾的小朋友就要走圓形的路,千萬不要掉到小河裏。

教師:過了小河還要鑽過山洞,那裏也有三個形狀的門,請小朋友們想想:應該走哪個門?

(2)給小動物送餅乾。

①將同種圖形擺放成三條路,讓幼兒去送餅乾。

教師將三種形狀的泡沫塊擺成三條路線,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要給小動物們送餅乾。一名幼兒趕忙跑過小河鑽過三角形門送到鳥媽媽的嘴裏,但是他沒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塊。

教師走過去問幼兒:你剛纔做的是什麼形狀的餅乾?

幼兒:三角形。

教師:那你應該送給哪個小動物?

幼兒:送給小鳥。

教師:河上有三條小路,你應該走哪條小路呢?

教師:請你看看哪條路鋪的石頭跟你做的餅乾是一樣的形狀呢?

幼兒:這條。(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這時,又有一名幼兒跑過來隨意把餅乾放在了一隻動物的嘴裏,扭頭便走。

教師:我剛纔看到你做了一個特別好吃的餅乾,能告訴我是什麼形狀的嗎?

幼兒:正方形。

教師:請你看看哪隻小動物嘴巴和你餅乾形狀一樣呢?

幼兒:小熊。

教師:那你爲什麼送給小鳥呢?

幼兒:我特喜歡小鳥。

教師:那你看看小鳥的嘴巴是什麼形狀呢?

幼兒:三角形。

教師:對啊,如果你喜歡小鳥,那你就應該選一些它喜歡吃的餅乾餵它,好嗎?

幼兒:好。

②將小河的拼擺逐漸增加難度:從同種圖形擺在一起到把各種圖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兒經過尋找、辨別、判斷後才能經過小河。

4、小結:與幼兒清點、驗證送給小動物的餅乾是否正確。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活動的設計比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組織形式上以遊戲貫穿始終,使幼兒在教師創設的快樂遊戲情境中加深了對三種圖形的區分和認識;

(2)教師能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幼兒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個別指導,並能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靈活地調整遊戲難度,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

隱藏的目標相對較多,使幼兒無法全面顧及,如使用剪刀剪圖形對小班幼兒來說有點困難,這樣影響了幼兒送“餅乾”的時間,進而影響主要目標的完成。

主要內容:

1、這節活動讓幼兒給小動物做圖形餅乾,遊戲化的方式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境性比較強,整個活動始終讓幼兒在情境化的遊戲中反覆操作,從而複習、鞏固了對三種圖形基本特徵的認識。

2、教師對幼兒的能力和經驗非常瞭解,看得出幼兒基本都有使用雙面膠的經驗,而且許多幼兒還比較熟練。所以教師讓幼兒用雙面膠粘貼非常合適,縮短了他們送餅乾的時間,可以看得出教師之前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分析充分。

3、教師組織的每個環節比較嚴謹,如在過小河時對幼兒的要求提得明確、具體。並且注意觀察,對個別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但建議給小動物送餅乾時,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對它們說一句禮貌的話語,從而有效地落實社會領域的情感目標。

綜合評析: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準備充分,提供的材料適宜、豐富,能較好地物化教育目標,通過豐富多樣化的材料使幼兒反覆操作、練習,如讓幼兒做不同形狀的餅乾、給動物送餅乾要走過三種形狀的小路、鑽過三種形狀的門、找到三種不同形狀動物的嘴巴喂餅乾。將教育目標和要求完全貫穿於遊戲之中,使幼兒在快樂中獲得發展。

教師通過提供具有層次性的材料、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遊戲環節滿足了不同水平的幼兒發展需求,如提供兩種材料,即一種是已畫好的三種圖形,幼兒直接拿剪刀剪下來即可;另一種是要求幼兒自己畫自己剪,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需求。

建議教師直接給幼兒提供做好的圖形以縮短他們做“餅乾”的時間,以便有更多的時間讓他們選擇去送各種形狀的餅乾,這樣可以增加幼兒辨認的次數,讓每位幼兒都有機會送每種圖形的餅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初步的理解故事。

2、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3、享受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 。

難點:樂意聯想並嘗試用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猴玩具一隻、樹葉路一條、故事圖片。

經驗準備:與爸爸媽媽有過拾落葉的經歷,認識落葉的顏色,並踩過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組織幼兒活動室外站好隊,出示小猴:小朋友們,它是誰呀?(小猴)它請我們上他

家玩,你們想去麼?(想)

2、讓我們一起去吧。組織孩子們走進活動室的樹葉小路。

3、咦?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回答)

4、樹葉怎麼會有聲音?(踩到上面就會響了)

5、教師組織孩子傾聽老師和幼兒走到樹葉上的聲音的不同(單、雙腳交替跳,踮起腳尖快走、慢走,用力踩踏等),讓幼兒充分體驗樹葉發出聲音的不同,並跟老師學說 表示聲音的詞語(嘩啦嘩啦、踢踏踢踏、窸窣窸窣等)。總結出走路方式不同則聲音不同。爲聽故事作鋪墊。

二、聽故事。

1、出示小猴;歡迎歡迎,請你們到屋裏坐吧。(組織幼兒入座,進行活動)

2、小猴:剛纔,我聽小朋友們在樹葉小路上玩得很高興 ,一會嘩啦嘩啦、一會踢踏踢踏、一會窸窣窸窣,小路是怎麼發出這些聲音的呢?(請個別孩子回答走過小路 的'姿勢與發出的聲音)

3、小猴:這條小路不僅能發很多的聲音它還有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麼?

4、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5、提問: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我來學聲音,你們來猜是 故事中的哪個小動物來了,像在幹什麼?教師分別學習小刺蝟和小白兔的,出示掛圖幫助理解。(引導幼兒關注兩者不同的走路方式)。小蚱蜢跳進小路後是什麼聲音?(引導幼兒說出小蚱蜢很小,把樹葉當成了小牀)

三、遊戲:模仿小動物走進小路

1、小猴:小朋友們,會響的小路上走過了小刺蝟窸窣窸窣、小蚱蜢吱嘎吱嘎、小兔 踢踏踢踏,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走過小路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下(組織孩子一起出來體驗並學說聲音詞語)。

2、組織孩子到小路上去體驗小動物走在小路上的聲音,教師對幼兒的詞語進行提煉, 小羊的篤的篤,小烏龜窸窣窸窣,組織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孩子學說。

3、結束:好了,玩了這麼久了,小朋友一定累了,下面咱們要回家啦,讓我們一起 跟小猴說“再見”。

活動總結

本活動順着創設的情境,孩子們挺投入,在活動開始,我以“這條小路爲什麼有聲音?的問 題引出故事,大部分幼兒對於小路會響表達出很大的好奇心,都是睜大眼睛認真的傾聽。第二部分主要是瞭解故事的內容,模仿裏面小動物走在小路上發出的聲音,走在樹葉路上的狀態。這個環節的裏面,幼兒雖然在表述方面不多,但是在動作模仿表演這一部分能夠和老師互動起來。在這節活動裏,我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1、樹葉小路上還會有誰走過?會發出什麼聲音?

2、如果你走上樹葉小路,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由於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 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噠踢噠”,“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儘可能讓幼兒在自身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