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20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20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薰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教學準備

詞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比較“觀”字

1、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第一課,誰來說說課題?(板書:觀潮)

2、題目中,出現了一個“觀”字,課文中,還出現了一個“觀”字,翻開書,小聲讀一讀,找一找。(板書:天下奇觀)

3、比較:“觀潮”的“觀”字和“天下奇觀”的“觀”字的意思一樣嗎?在理解了“觀”字意思的基礎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觀”。

4、小結: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這樣才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二、初讀課文,朗讀正確

1、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課文朗讀正確。

2、指名讀,糾正學生朗讀中的錯誤讀音。(薄霧悶雷漲注意學生在朗讀加點字時的字音。)

3、出示詞卡,朗讀詞語。(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沸騰、橫貫江面、齊頭並進、奔騰、漫天卷地、依舊、恢復)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小聲地再讀一讀課文,讀完了課文,請你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觀潮日。

B、鹽官鎮——最好的地方。

C、觀潮人——最多。

D、響聲——最大。

E、浪潮——最壯觀。

F、人的情緒——最高漲。

2、你能把這六方面的內容連在一起嗎?可以說一句話,可以說兩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你們的學習,已經把課文讀成了幾句話,由厚讀薄了。能不能把這篇課文讀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課文讀成一句話?(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4、指導朗讀:(1)要突出錢塘江大潮的歷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麗而罕見的景象。

5、能不能把這句話再讀厚?通讀這篇課文,找一找哪些語句表現出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預設:學生很容易地從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寫大潮十分壯觀的語句。在學生找出後,教學進行小結:這就是大潮到來時和過去以後的.景象。板書:潮來時,潮過後。再啓發: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板書:潮來前。)

6、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四、朗讀全篇,感受“天下奇觀”

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分三大組朗讀課文,教師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作者一開篇,就點出了對錢塘江大潮的評價。作者是怎樣說的?

2、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描繪這“天下奇觀”的?

二、抓住重點,感受大潮到來時和過去以後的澎湃之美

1、翻開書,用心地讀一讀課文,讀後來談談你的感受。

(預設:這篇課文所表現出的一是大潮的朦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學實際學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洶涌澎湃之美。)

2、自讀課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寫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內容最讓你感受到大潮最雄偉、最壯觀?

B、你來讀一讀三、四自然段,把你認爲描寫得精彩的句子用括號標註出來,再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讀學生認爲寫得精彩的句子。

指導朗讀:

A、什麼樣的響聲呢?隆隆的響聲,把這種聲勢讀出來。

這響聲響亮嗎?(不響亮。)爲什麼——好像悶雷滾動。哪個字突出了響聲不響亮?

B、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說這話的人會是怎樣一番心情?讀出人們內心中的驚喜。

C、看到白線後,人羣又沸騰了,人羣怎樣沸騰?我們演一演,怎麼樣?

提示:人們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隆隆響聲,看到了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了。人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沸騰了,剛纔的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語形容,那就是——人聲鼎沸。

一個人讀,顯然讀不出人聲鼎沸的感覺,得大家一起讀。

E、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讀出你內心中的激動。

F、多麼壯觀啊!讀出大潮這澎湃之美來。

G、誰來讀,讓大地顫動起來。

4、聽讀段落,感悟作者的表達順序。

A、我們把精彩的段落打亂了順序去朗讀,實際上作者在描寫大潮時是有順序的。你聽我來讀一讀,仔細聽,看看缺少了哪些詞語?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嗎?

(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着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描寫潮水的變化。)

5、自讀三、四自然段,感受“變化”。

A、作者在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時,之所以把它描寫得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時因爲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變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變化呢?

(1)潮聲(越來越大):隆隆——越來越響——如同山崩地裂。

(2)潮頭(越來越高):白線——水牆——白色戰馬。

(3)潮勢(越來越猛):逐漸拉長、變粗——翻滾——浩浩蕩蕩。

B、作者把潮聲、潮頭、潮勢三方面內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寫,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啊!

6、當大潮奔騰西去後,作者仍舊描繪出了它的變化?兩丈來高,大約是6、7米,相當於三層樓那麼高?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

三、對話文字,感受大潮到來前的朦朧之美

1、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是怎樣一番景象?讀一讀,描寫大潮到來前錢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橫臥”。

A、這兩句話中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臥”字,左邊一個“臣”,又邊一個“卜”,表示“人”。“臣”像什麼呢?(上下排列着兩隻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麼什麼時候人的眼睛纔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臥”是什麼意思?

C、作者說,錢塘江橫臥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麼呢?(一動不動,沒有動靜。)與後面哪個詞語是呼應的?(平靜。)

3、作者在潮來前還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們什麼特點?

A、理解“屹立”,來了解“古塔、中山亭、觀潮臺”的特點:高聳,穩固

B、小山:若隱若現

4、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是多麼的高聳,多麼的穩固,它們屹立在寬闊的錢塘江江邊,遠處還有幾座小山。你覺得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朦朧、美麗、和諧、壯觀……)

5、此時此刻,高聳、穩固的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被籠罩着一層濛濛的薄霧;寬闊的、平靜的錢塘江被籠罩着一層濛濛的薄霧;遠處的幾座小山被籠罩着一層濛濛的薄霧,這幅畫面讓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美?

四、抒發情感,總結全文

作者在觀潮之前,就評價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成爲天下奇觀。而現在,我們是親臨其境,耳聞其聲,眼見其景,感受到了朦朧與澎湃,你不由得要發自內心地說上一句:錢塘江大潮。

五、作業

A、背誦課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寫潮水來時的寫作方法,寫一場雨景。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髮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2.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3.討論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小建議,並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髮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觀山,看海,聽雨,賞花……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這些都讓我們心曠神怡。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環境裏。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難發現人類的許多行爲正破壞着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校園裏豎起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是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樹幹,綠葉則是廢舊的暖壺壺殼,這棵兩米高的筷子“樹”“長”得挺茁壯。這株筷子樹的制告訴記者:整個樹幹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達十萬支,這些筷子都是師生們平日在學校的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商業街飯店裏“撿”回來的。他同時談及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也僅能製成這樣的筷子6000—8000雙,他們這棵樹雖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費了十萬雙筷子。他們希望能夠警醒大家最終告別一次性筷子。

師:同學們,聽完這則新聞,能否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的想法?

師:我們與環境密不可分。(教師板書:我們與環境)

二、明確要求。

1.讀一讀:理解口語交際內容及要求

讀課本中的文字,藉助文字,明確今天的口語交際內容。

2.自讀完成後小組內組長檢查任務完成情況;明確具體話題,小組長要做好記錄。

小組內進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圍繞哪個話題展開討論。

交流內容:

①在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②這些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③爲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

三、初設情境,共同探討。

1.說一說。

a.情境一:你和同學吃飯時,他隨手拿了幾雙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邊,請你勸勸他。

b.情境二:學校門口的餐館老闆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樣去勸阻他?

師:誰來說一說。

生:有些木筷並不衛生,因爲每一雙一次性筷子的製作加工都要經過樹木的砍伐、切斷、衝坯等十幾道工序,而且爲了讓筷子看起來潔白乾淨,成型的筷子還要經過硫磺薰,薰不白的就用雙氧水和硫酸鈉再次浸泡漂白,然後用滑石粉拋光。

生: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儘量自備筷子,或者重複使用自己用過的一次性筷子。

2.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a.小組內交流。

b.每組請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廠裏生產過程排出的廢水直接排到河裏;

生:人們亂砍亂伐破壞生態環境;

生:工廠裏排出的廢氣污染大氣;

生:人們的生活垃圾。

3.爲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生:如果堵車時間長,我們可以提醒爸爸媽媽將汽車熄滅。這樣可以減少尾氣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

生:最後離開教室的.同學要注意關燈,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開“無人燈”。

師:同學們的做法很好。

四、動手實踐,從我做起。

1.師引入:愛護環境不僅要認識到,更要會動手做。那麼,我們能不能把剛纔交流的內容進行梳理,選出十項保護環境簡單易行的做法,製作成“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呢?

2.學生合作交流評選出“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預設:

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1)看見垃圾,主動撿起扔在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

(2)要珍惜水資源。可以將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來澆灌樹木。洗完手後一定要把水龍頭擰緊。

(3)如果教室裏沒有人在或只有幾個人的話,要把電燈關上。

(4)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燒散煤,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5)隨身攜帶環保袋,多使用筷子。因爲一個塑料袋要200年來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學校的路邊及其他地方多設置一些造型各異的垃圾桶,是分類垃圾桶。因爲我發現垃圾桶可分爲“回收”和“不回收”兩種,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節約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節約能源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才能更加整潔。

(7)要多植樹造林,不砍伐樹木。不踐踏草坪。

(8)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

(9)少開車,多騎車。

(10)愛護環境。家中的死雞死鴨可以密封,然後拿到垃圾場,讓清潔工人處理掉。千萬不能丟到河中,因爲這樣會污染河水。

五、全班彙報,點評鼓勵。

1.在小組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各小組將意見綜合起來,由代表向全班進行彙報。組內同學做補充。

2.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點等方式靈活運用。

六、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可以結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拉起我們的手,張開我們的口,檢點自己,勸誡他人,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教師板書: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詩歌,在讀中理解詩歌內容。

2、通過學習,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

3、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

2、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

3、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的小學生,而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題目後面可以加什麼標點符號?讀一讀是個什麼句式?表示什麼意思?

2、說說你知道哪些規則?

師:是啊,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事事都有規則,正是有了這些規則,才保證了我們井然有序的生活。可是和諧之中,總有一些人不遵守規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

二、初讀詩歌,解決疑問

1、自由朗讀詩歌,思考:這首詩寫了哪幾種不遵守規則的行爲?

(隨便投餵動物食品、翻越欄杆橫穿馬路、隨便亂扔垃圾、插隊搶座)

2、小組合作解決讀書中遇到的疑問。

3、集體解決:界欄、滿不在乎、快捷。

4、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聽寫詞語,互相評改。

三、精讀詩歌,領悟詩意。

1、師:孟子曾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許多規則“明明白白”寫着,可爲什麼有人不遵守?

2、同桌兩人結成學習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幾個小節讀讀,再設身處地地想想,他們爲什麼不遵守規則,心裏是怎麼想的?

3、彙報交流

①隨便投餵動物食品:怎麼想的?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說說你瞭解到的關於隨意餵養動物造成的可怕後果。介紹自己朗讀的經驗,讀讀這個小節。

②翻越欄杆橫穿馬路:後果如何?

③隨便亂扔垃圾:破環環境,不利於資源回收。

④插隊搶座: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

4、師: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纔不同於動物。那麼,對照文中的規則,坦誠地剖析剖析自己,哪些做得正確,哪些還需要改正? 生自由交流。

四、仿寫詩歌,檢測學習結

1、師:正如《釣魚的啓示》中曾講:道德問題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正確或錯誤的問題,但是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當你面對着很大的誘惑的時候。生活中,還有許多發生在你自己或你身邊人身上的不守規則的現象,你發現了嗎?

2、根據觀察到的不良現象,依照詩歌寫一段。(作品展示)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個遵守規則的人必定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遵守規則的國家必定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讓我們從遵守身邊的一個個小規則做起,塑造自己完善的道德修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我們的社會將會前進一大步。

課後反思:

本課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在課堂上安排了一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設計了讓孩子小組合作解決難詞,聽寫詞語這一環節。課文的教學主要採用讓孩子逐節分析人物內心來進行教學,最後,在說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現象的`基礎上來仿寫續編。

這節課爲學習高效課堂以來的一節自我過關課,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改變,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讀、體會,自己解決問題,教師的語言引導十分精煉,也富有啓迪。

存在的問題:

1、沒有很好的設計教學環節,整個課堂不流暢,孩子的思維不是連貫的,因此課堂的氣氛並不熱烈。

2、教師的引沒有把握恰當,點撥不適時,總想代替孩子來思考、總結。

3、分析人物心理不宜過多,課前合作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沒有發揮出它的作用。

4、孩子的自主、交流、彙報能力需要加強培養。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學生對母愛的報答

3、聯繫生活,組織學生根據實際寫出一段與母親相處的感受最深、記憶深刻的片段。

4、自編一首詩或兒歌寫在老師已準備好的卡片上,作爲賀卡送給媽媽。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筆歌頌母親,激發情感,訓練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投影片,帶花邊的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一、導入

1、同學們,聽着熟悉的歌曲,我們的心中涌動着一股暖流。每一個人,無論走到那裏都放不下自己的母親。歌頌母親是永恆的話題。我們以前就學過有關歌頌母親的課文,還記的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一次抱母親》。請大家齊讀課題。

(設計思路:通過歌曲激情,通過談話讓學生回顧學過的課文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緒,爲進入新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母親生病住院,護士要換牀單,母親不能下牀,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可作者沒想到母親這麼輕,差點摔倒。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朗讀第2-3自然段,找出描寫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後的心情的語句。

二、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一)體悟難過

1、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找畫描寫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後的心情的語句。

2、學生交流。師投影出示“母親竟然這麼輕,我的心裏很難過。”(師板書“難過”)

3、激疑:兒子和母親生活了幾十年,竟然不瞭解母親,是因爲他的心中沒有母親?是這樣的嗎?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再次進入課文,深入瞭解母親的形象)

4、學生交流。體會兒子的難過與母愛的偉大。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嶺等詞體會母親的堅強與偉大。

指名學生朗讀欣賞令自己最感動的句子。

5、師總結指導說話:讀到這裏,我們已經被母親的`堅強而感動了,現在瞭解了兒子爲什麼會感到難受了嗎?生自由交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思路:通過對學生的追問,感悟,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由表及裏,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確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感恩母親

1、激疑:母親雖然瘦弱,但卻表現的如此堅強,不能不讓人感嘆母愛的力量。這力量實在是太偉大了,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就不用說那親生體驗的兒子了。

(1)回顧課文,兒子開始抱母親只是爲了方便護士換牀單,可是,等牀單換好以後,爲什麼還要突發奇想,要抱着母親入睡呢?

(2)齊讀第二處抱母親的句子。體會兒子難過、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愛是偉大無私的,它不僅感動了作者,也讓護士感動了,引讀:護士也動情地說:————。但是,母親呢?

(4)投影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從中你體會到什麼?生自由交談。

2、激情:母親是堅強的,母親又是偉大的,她寧願自己吃苦,也不讓我們苦着累着。而我卻一直以爲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承受着那麼重的擔子。如今,母親病了,病得不輕,連轉身下牀都很吃力。對此,我的心中充滿了深深地內疚。我望着母親瘦小的臉,愧疚地想對她說——(師板書“愧疚))

師:望着母親瘦小的臉,讓我們深情地對母親說一聲……

(指名說兩次)

3、師:所以我就突發奇想,要抱着母親入睡。於是,在我們的眼前就出現了先前的那一幕……

(1)師投影出示最後一段的內容

我決定抱一抱母親,就像母親無數次抱我一樣,爲了讓母親入睡,護士不忍

離去,就在邊上看着。我以爲母親睡着了,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

流下來。(教師配樂深情地朗讀最後一段。)

(2)母親的淚水是母親因爲病痛而流下的嗎?這是怎樣的淚水?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入情如境,發表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的感情積澱,讓學生從各自的理解所進行的角度進行論說,在分享中豐富自己的想法)

(3)師:小時候,母親從無數次的抱過我,而這僅僅是我第一次抱母親,卻給了母親無比的激動和幸福,這是幸福的淚水,這是激動的淚水,讓我們再讀一讀,讓我們這個畫面留住,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裏。生齊讀。

4、自由表達,加深體驗

(1)激疑:如果你是旁邊的護士,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你會對兒子說些什麼?又會對母親說什麼?

(設計思路:讓學生自由發言,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的對於子女偉大而無私的愛心,感受兒子動人的孝順之情,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

(2)帶着這樣的情感再讀一讀本段。

三、聯繫生活,表達情感、總結課文

1、這節課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無私博大的母愛。此時此刻,你們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朝夕相處之中,母親爲我們付出了多少愛呀!我們難道不想送點禮物給媽媽嗎?現在請同學們來編寫一首詩或者兒歌或一句話寫在卡片上,送給媽媽。(板書無私博大)

2、生練寫展示結果

3、請大家把這份心意卡,輕輕地放在她的牀頭,她一定會非常感動的。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願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設計思路:發揮語文學習的情感功能,讓學生懂的孝順的美德,學會做人)

四、作業

1、課外閱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賢士都用優美樸實的語言歌頌母愛,讚美母親,課後大家可以找幾篇相關的文章來讀一讀。

2、小練筆:聯繫生活實際,寫一篇有關和母親相處的文章。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部分課文內容。

2、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千姿百態、瓊枝玉樹”等詞語。

3、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

三、教學難點:

體會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第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領學生念九九歌,三九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時期,此時大地是怎樣的呢?(多媒體示句:三九嚴寒,大地冰封。)齊讀。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覺?生:好冷啊!全班同學都覺得冷嗎?做給老師看看。

(二)新授:

學習第一自然段:

1、但是,如果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旅遊,你們就一定會忘記寒冷了,想不想去啊?(多媒體示錄像)

2、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3、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霧凇?

4、課文的第一段用了這(十里長堤綴滿潔白晶瑩、銀光閃爍)些詞語來寫霧凇,誰來讀聽?----她讀得真準啊。(多媒體示句)

5、“十里長堤綴滿”讓你看到了霧凇怎樣?(很多)“潔白晶瑩、銀光閃爍”讓你覺得霧凇怎樣?(很美)

6、好,誰能讀出霧凇又多又美。

7、一起來讀,老師要豎起耳朵聽看誰讀出很多很美的霧凇。

8、過渡:啊,好美的霧凇啊,走在這潔白晶瑩的世界裏,讓人忘記了寒冷,還讓我們這些從沒見過霧凇的遊客產生了疑問:這霧凇是怎麼形成的啊?怎麼這麼奇特壯觀啊?請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待會兒請同學扮演導遊向我們遊客解釋解釋。

9、導遊你好,請問這霧凇是怎麼形成的啊?

10、哦,我明白了,是要空氣中有過於飽和的水汽,還要遇冷凝結。(多媒體示圖)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同稱爲四大自然奇觀,它爲什麼出名呢?

是因爲每到冬季,吉林的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這時穿越而過的松花江水帶有豐富的熱能,巨大的熱能使其臨寒不凍,當江水在空氣中遇到寒冷,就會凝結在樹木和草叢中,這就形成了奇特的霧凇景觀。只有在吉林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氣候裏纔會形成,所以非常難得。

11、同學們看,老師杯子中冒出了水汽,一會兒就不見了,而松花江面上的水汽又是怎樣的呢?(瀰漫着)瀰漫在這裏是指江面上充滿、佈滿了霧氣。(板書:瀰漫)

12、在大冷天裏,從南方來到這裏旅遊的你,本來以爲到處都應該結冰了,可是卻看到松花江面上仍然霧氣瀰漫,你心裏會覺得怎樣?(太奇特了)

13、可是,還有讓你感到更奇特的情景呢!當夜幕降臨,江面上瀰漫的霧氣,就像魔術師一樣在神祕地施展它的法術,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每當夜幕降臨……)這裏有四句話,請每個組讀一句,請同學們邊聽邊想,這些句子描繪的是什麼情景(多媒體示句)?

14、讀出來了嗎?描繪的是霧凇形成的情景。

15、霧凇這位魔術師是怎麼把這些原來是蒼綠的松樹、光禿禿的柳條變成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的樣子呢?(多媒體示圖)

16、同學們一句一句地看,找出有關的詞語:

(1)“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淹沒、蒸騰”這些詞語讓你體會到了霧凇怎樣的美?(形成時的動態美。)(板書:涌向、籠罩、淹沒、模糊)

(2)“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幾個疊詞特別美,讓你感受到了什麼?(霧凇是慢慢地,輕輕地形成的,就像一位神祕的魔術師在悄悄地變換着法術)讀的時候要輕一些,慢一些,讀出霧凇的變化。

(3)鍍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把它換成貼、加、漆這些詞,好嗎?(板書:鍍上)

(4)隨着時間的推移,霧氣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柳)了。(課件示)用最初……逐漸……最後……,寫霧

凇形成的過程,很清楚。(板書:最初……逐漸……最後……)

17、這一段文字採用了動態描寫的方法把霧凇逐漸形成的全過程寫得很清楚,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以及最初……逐漸……最後……讓我們知道了霧凇的形成是慢慢的、輕輕的,是很美的。淹沒了、模糊了、蒸騰的、像銀線、變成銀條、全都是銀鬆雪柳這些詞語,也很準確、很美,使人讀了就彷彿能夠看到霧凇逐漸形成時的美麗景象。

18、所以,我們就按照霧氣變化的順序來試着背一背這段文字,看誰記憶力最好。(課件示)

19、經過了寒冷的夜晚,松樹、柳樹,所有的樹木都被霧凇這魔術師變了樣,他們已經不是普通的樹木了,而被美稱爲什麼呢?請自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那個詞語。

(1)對,就是瓊枝玉樹瓊。瓊是美玉的意思。在霧凇的作用下,樹木都好像是用寶玉做成的了,瓊枝玉樹這個比喻很恰當。

(2)這些瓊枝玉樹瓊都有哪些姿態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發揮你的想象,待會兒填空:有的有的還有的(課件示)

(3)這麼多的各種各樣的姿態,這就是(千姿百態)

(4)置身於這潔白晶瑩的仙境般的.世界裏,欣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人們情不自禁地讚歎: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這是引用了唐朝詩人岑參的一句詩,這裏用梨花來比喻霧凇,寫出了霧凇像潔白的梨花一樣美麗。(課件示)

(5)情不自禁就是忍不住的意思,人們爲什麼會情不自禁地讚歎呢?

(6)這時,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讚歎:

(7)讓我們帶着讚歎地感受讀一讀這段話。

(8)這段話寫出了清晨,人們觀賞着千姿百態的霧凇美景時的感受。

20、許多人觀賞了吉林霧凇,都忍不住作詩來讚美它,老師收集到的詩(課件示):觀吉林霧凇作

霧涌寒江曉日曛,

長堤雪柳正迷人。

非真非幻花如海,

留影留連客似雲。

地借凇花播名氣,

人驚冰魄長。

翻疑天上芳林瘦,

讓與人間玉樹春。

21、學了《霧凇》這課文,你一定會爲作者筆下那千姿百態、美麗動人的霧凇所吸引,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吉林去親眼看一看。作者是怎麼把自己觀察到的景象寫得那麼迷人呢?

表達方法提示:

動靜結合,更顯多姿多彩:

課文中描寫清晨及陽光下,潔白晶瑩、綴滿枝頭的霧凇奇景,又能領略到夜幕降臨時霧凇形成的神奇過程。這就是這課文的特點:動靜結合,寫出多姿多彩的霧凇。我們在描寫景物時,也要注意景物的動靜變化。這樣,文章對景物的描寫,有靜有動,動靜結合,寫出了景物多種形態的美,使文章更爲生動。

(三)、拓展學習。

1、學習課文的方法一處景物的動靜態變化,如天空的變化。

2、做小導遊,向身邊人介紹吉林霧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語言。

3、聯繫上下文或生活經驗,藉助旁批領會課文內容,感受魚販們的快樂。培養學生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結合實際,談話導入

教師:同學們,平常你們到魚市場買魚,的感受是什麼?學生各抒己見。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漂洋過海,去西雅圖一個特殊的魚市場走走,看看這個魚市場給我們的感受是什麼。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注意讀準“媲”字的聲母。

(2)學生反饋讀課文情況。

(3)同桌分段輪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2、根據旁批提示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教師:同學們,在這個異國他鄉的西雅圖魚市場,你的感受是什麼?(這裏的`人都很快樂)你從哪裏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學習課文相應部分)

(1)魚販們的快樂。

① “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市場並非……這是多麼和諧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歡笑。”

A、指導朗讀,感受魚販充滿樂趣和歡笑的生活,體會魚販的快樂心情。

B、魚販們過着“和諧的生活”,還可以說過着()的生活。

②“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魚販們創造出了魚市場中的奇蹟。”

A、說說魚販們是怎樣把“苦日子過甜的”。

B、“一個創意接着一個創意”,你能說說他們會怎樣創造性地工作嗎?

C、採用多種形式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魚販們對待生活、工作的快樂情感。

(2)顧客的快樂。

①“這樣的工作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心裏似乎也會悟出一點道理來。”

A、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顧客是快樂的?(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B、“心裏似乎也會悟出點道理來”,悟出什麼道理?

②指導朗讀,感受顧客的快樂之情。

3、品讀課文,欣賞課文。

教師:自己再自由讀課文,看看你特別欣賞哪些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交流。

三、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難道生活中就只有魚市場有快樂?想想,哪裏還有快樂?

補充:的快樂

教師:同學們,只要我們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積極地享受學習、生活,那我們處處都會擁有快樂。

四、作業

書寫生字。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8生字,會寫12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讀懂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願意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感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童話的興趣,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培養想象力。學後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製作動畫片)。

2、生字卡。

3、蒐集神祕花園的音樂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情境:播放多媒體。

2、過度:出示: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學生圍繞中心句質疑。

4、教師揭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巨人的花園。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者聯繫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讀完以後,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出示新詞““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麼方法理解詞語。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

1、以小組爲單位,練習把課文朗誦通順流利。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指名回答補充。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溢、允、牆、牌、添、訓”認讀,自己想把法記住字型。

2、你還能用這些生字組和課文不一樣的詞嗎?

3、重點指導以下字的書寫。

允應該讀yun第三聲,不要讀成rǔn、yǒng。“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寫錯,要引導學生觀察仔細。

4、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

五、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

2、分段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悟

學生圍繞“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個問題進行研讀,巨人醒悟前是什麼樣的?醒悟後又是怎樣?應該怎樣讀巨人醒悟前的話?

1、研讀課文第二三—八段。

2、自然段,體驗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讀了這大段話,你有什麼發現?(讓學生體會對比手法)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3、指導朗誦,能以讚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

4、續讀第二三—八自然段,體驗童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讀一讀,說說你有什麼感受。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你還想到什麼情景?能模仿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5、學生朗讀醒悟前的對話。

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像。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聯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巨人砌牆與拆牆花園的情形。

2、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幾在腦海裏,注意像“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等這樣的詞語。

3、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

四、總結全文

五、佈置作業

把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第三課時

一、練習寫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這些詞語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讀讀帶有這些生字的詞。還能組不一樣的詞語嗎?

2、開火車說詞。

3、選一個最喜歡的詞用說一個句子。

4、重點指導,要指導學生寫字時擺好好各部分的位置。

5、學生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二、練講故事

1、朗讀課文,做好講故事及評選“故事大王”的準備工作。

2、評選方法:小組內互相講,聽,提意見,並推薦一名代表本組參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評選。

3、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4、頒發“故事大王”證書。

三、寫同步練習

四、課後作業

1、找其他童話故事讀一讀,將給別人聽。

2、課外同步閱讀《小青石》和《格林童話》。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遊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遊覽的路線爲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學情分析】

1、四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抓重點詞句而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在第一單元的“自然景觀”的教學中,學會了邊讀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能夠把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具備了對資料進行蒐集的能力,但對蒐集到的資料整理能力還有待培養

4、在寫遊記類的文章,能夠按照遊覽的順序進行描寫,但是在具體觀察某一具體景物的方法上層次性還不夠,對於這一方法的指導還應加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技能目標

①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②藉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⑴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中景物的特點。

⑵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導入,進入學習

1、同學們,暑假的時候,老師去了一趟北京,來到了一處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的地方。(出示照片)這是哪裏?(頤和園)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注意看老師板書課題。頤字的左邊裏面是個口,左右要寫勻稱,其他兩字也要寫得方正。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齊讀)不要拖音再讀一次。

2、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說一說你對頤和園有哪些瞭解?(指生說)同學們,自己讀書能知道這些真不簡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通過剛纔的回答,老師知道同學們對頤和園都有一定的瞭解。

1、聽課文朗讀,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給課文標上自然段。

2、爲了更好地讀好這篇文章,讓我們先來解決一下生字詞這些攔路虎。

出示課文的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詞語。

3、指導寫字“廊”,注意筆順,豎提,橫撇彎鉤,“廣”撇畫伸展,裏面筆畫要緊湊,豎爲懸針豎。(指導完,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兩個。)

過渡:攔路虎解決了,讀起課文就更輕鬆了。

4、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讀課文的同時,找出作者主要遊覽了頤和園哪幾個景點?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景點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5、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板書)指名讀句子,(出示)請同學們把這些句子連起來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我們發現作者走到哪裏就看到了哪裏,看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清楚地交代了遊覽的順序,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做“移步換景”。(板書:移步換景)一般一個景點爲一段,我們寫遊記的時候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6、出示頤和園景區地圖,藉助地圖,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理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過渡:作者是怎樣給我們描寫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呢?讓我們跟着作者的足跡再遊覽一番,從中慢慢體會吧。

三、學習“長廊”特點

首先,我們來到長廊,這條長廊有什麼特點呢?

1、默讀第二自然段描寫長廊的部分,用筆畫出能體現長廊特點的詞語和句子。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並把自己的感受說一說。

2、交流:出示幻燈

能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長廊的特點嗎?(指名讀,齊讀)

綠漆的柱子 ,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長”:①你抓住了數字,讀出了長廊的長。師板書:七百

“七百多米”大概有多長?(熟悉距離舉例,如操場),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因此1992年,被認定爲“吉尼斯世界記錄”。這麼長有什麼感覺?(一眼望不到頭)

②(齊讀),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它到底有多長,好嗎?

③小節:通過你們的朗讀,長廊彷彿真的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看來列數字的方法很有用。

長廊除了長的特點,還有什麼樣的特點?(美)

體會廊內的“藝術美” (師隨機總結)

① “人物、花草、風景”——畫的內容

“五彩的畫”——顏色多,漂亮

“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作者通過比較(師板書:...沒有...相同..)

說明畫的不僅多,而且內容豐富,其實,不止橫檻上有,枋樑上,亭子內部都是,這樣大大小小,加起來達到了14000多幅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看到什麼美景就讓畫師畫下來,都花在這上了。你說長廊美不美呢?

②你現在又會怎麼讀呢?指名學生讀,齊讀。

過渡: 廊內的繪畫藝術美通過你的朗讀傳達給我們了。 還有哪兒也很美呢?

體會廊外的“風景美”:

① 生自讀句子體會鮮花不敗, 微風送爽的怡人風景。

②你喜歡花香嗎?讓我們吸一口氣,讀一讀這句描寫廊外的風景的語句吧。

3、想不想去看看長廊呢?播放畫面

師:這些都是我國的古典名著啊,民族英雄,神話傳說,花草魚蟲......

還想再看嗎?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老師怎麼能放得完呢?

⑤說話: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指名說)

師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屏示:

“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師:這裏有神話故事,有民間傳說,還有歷史故事,“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這就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這幅畫裏有風景,有人物,行走在這樣的長廊裏,就像...

這樣的長廊裏,我們觸摸到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啊。

⑥帶着這樣的情感,我們再來讀長廊。(配上琵琶樂)

過渡:看得出,你們都被這廊外的的美景吸引住了,廊內的藝術美,廊外的風景美,相映成趣,這就使我國的園林藝術,因此,長廊成爲了頤和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作者是怎樣看長廊的呢?

5、 屏示:師引讀

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小節:原來作者就是這樣看長廊的,生讀

先整體看,再看廊內,最後看廊外

遊頤和園要有順序,介紹具體的景物原來也是非常講究順序的。作者就是這樣三看長廊,連句成段,用列數字,作比較寫出了長廊的美。

四、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頤和園這篇課文的內容,認識了“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在跟隨作者的腳步遊賞長廊的同時,還學會了從多個角度來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收穫真是不小!下一節課,我們再到萬壽山和昆明湖去看一看,去領略頤和園中更多的美景。

2、作業:仿照《頤和園》介紹景觀的寫作手法,你能用上一定的表達手法、按照一定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你曾經去過的一處景觀嗎?

板書設計

長廊 七百

頤和園 萬壽山 …沒有…相同…

(美麗) 昆明湖 …像…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並能藉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借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塘)你們知道“塘”是什麼意思嗎?

2.(板書:荷)加上一個字,是什麼意思?

3.(板書:野)一個“野”字又傳遞給你什麼信息?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寫的和餓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讀感知

1.自瀆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檢查預習情況。

3.學習生字、詞。

4.區別形近字,指導書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三段的段意,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參觀野荷塘之前的所見所聞。

白天見到的野荷塘的美麗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麗景色。

2.小組交流,劃分段落。

3.自由練讀。注意標點的使用。

4.指名讀文。

四、作業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野荷塘

塞北 心馳神往 晶瑩剔透 心血來潮

嬉戲 氣喘吁吁 沁人心脾 拍手稱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0

一、導入課題

前兩課,我們體會到手能傳遞幸福、友好、真誠、快樂……能帶給人們美好生活。又目睹了張迎善那雙特大號的、粗糙、有力的手。今天,我們來近距離研究一下自己的手。板書課題:手上的皮膚

二、出示目標:

1.通過學文,瞭解手上皮膚的特點和功能,增強對手的情感。

2.學習運用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1分鐘識記生字。

4.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用來總說的段落。

四、品讀感悟

1.指名回答找出來的段落。並說說從中獲得的信息。

第一自然段。 (概括地介紹我們的手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第六自然段。 (說明手的用途多,手上皮膚的學問也多。)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質疑:根據前兩段的學習,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在大家自學前,我們先看金鑰匙又教給我們的新的學習方法,翻開書,齊讀。〔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4.共同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此段,思考這段圍繞什麼來寫的?(2)畫出指紋的特點及作用。(3)看一看自己的'指紋有什麼不同;你還知道指紋有什麼作用?(4)彙報。

5.總結學習方法:(1)讀課文。(2)找中心句。(3)畫出指紋的特點及作用,用①②③標出來。

6.用同樣的方法,自選學習2、3、5三自然段中的一段,小組合作學習。

7.學生在彙報過程中,引導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段中處理的問題:你還知道哪些人雙手的特點?

②第三段中處理的問題:如果有人去看手相,你打算怎樣勸說?

③第五段中處理的問題:相互比一比指甲是否相同。

8.小結:看板書,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有關手上皮膚的知識呢?

師介紹方法2:想想每段寫的是什麼,把各段的意思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板書總結文章結構順序:總——分——總

其實,在這課的學習中,你還有什麼發現?(運用了列數字、假如等寫作方法。像這樣,通過列數字、舉例子、下定義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一種事物的文章,叫說明文。)

五、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爲今後應該怎樣來保護手?

2.運用批註的方法自讀《手指》。

3.運用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內容。

六、總結:

人人都有兩隻手,但靈巧的程度不一樣。手的靈巧在於手腦並用。勤動腦又勤動手,才能心靈手巧;動腦又動手,才能把理想變爲現實。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古詩的大意,領悟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

藉助註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出示:人們把雪稱爲報春使者)

2.在冬天,我們總要提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出示:人們也把梅稱爲報春使者)

3.那麼雪和梅爭着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雪梅》。

二、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作者在詩裏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指名讀註釋。結合註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

(3)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板書:各有長短)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的語氣;詩人爲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

3.雪和梅爭春,爲什麼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

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課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纔是冬天最美的景,纔是最美的報春使者。

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讓我們來背一背古詩。

三、拓展延伸

1.這首詩的作者在寫完詩後大發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雪梅(二)》)

2.課後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

板書設計:

雪梅

白____香

各有長短

取長補短

教學反思:

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異,很多同學認爲知道了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是讀懂了古詩詞了。對此,我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引導,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讓學生僅僅停留在孤立字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課文後面提供的註釋,可以起一定的輔助作用,可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藉助註釋,自己試着理解詩歌的意思。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3.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像。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再續編一段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1.上一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麗畫卷,這節課我們來讀一首徐志摩筆下描寫花牛的詩。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自讀感知。

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

(提示:可以從詩中的關鍵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詩的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讀,正音,認識生字。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花牛在草地裏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壓扁”“霸佔”“甩”“偷渡”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讀。

這首簡短的小詩,我們要邊讀邊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3.領悟寫法:

(1)默讀詩歌,說說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2)生談自己的發現。

(3)師小結:

A.每節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花牛在草地裏坐”“花牛在草地裏眠”“花牛在草地裏走”“花牛在草地裏做夢”,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一致)

B.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壓”“霸佔”“甩”“偷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和重複。

板書設計:

花牛歌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應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在語言實踐中得到鍛鍊。爲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品讀兩首詩歌,把握詩歌主旨。

二、加強詩歌朗讀訓練,在讀中感悟,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多讀才能更好地領悟詩歌。教師要利用自讀、分組讀、男女生輪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詩,進而感悟理解詩歌。四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理解詩歌的方法,在教學中應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以讀促思,以讀帶悟,以讀傳情,爲學生今後學習詩歌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通過品讀含義深刻的詩句,從中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能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的生動描寫,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2.積累對聯知識。

3.圍繞自己瀏覽過或瞭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試做,師生交流總結來完成學習任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口頭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交際能力。

2.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教學“我的發現”,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的習慣。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一、課時目標 指導完成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導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聖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羣、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忘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於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們發現的美景展示給大家吧!

(二)交流步驟

1.啓發談話。教師啓發學生回顧平時的`生活活動,喚起對某一景物的回憶。例如,在放學路上,在公園裏,在家裏的庭院裏,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這些你都觀察過嗎?哪些景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外出旅遊時,看到過什麼奇特的景象?通過師生無拘無束的對話,爲口語交際創設寬鬆的環境,鼓勵學生把自己瞭解的自然奇觀介紹給同學。

2.學生個人準備。 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學生靜心回憶,有哪些景物讓人感到驚奇,並思考怎樣和同學交流。說清楚事物的特點,給大家帶來驚喜的感覺。

3.小組內交流。組織小組成員輪流介紹,互相啓發,相互提問,互相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4.指名試說,教師點評。根據各小組推薦,先讓學生上臺試說,然後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點評。如,景物的特點說清楚了沒有,說的內容是否給大家新奇的感覺,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5.全班交流。要求聽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或對說的內容作補充;說的學生能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形成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彙報交流,進行總結,並適時給予鼓勵表揚。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學們把今天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2.辦一期自然奇觀手抄報展。

(四)課堂小結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去欣賞那一幅幅瑰麗壯美的圖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讚美,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法學法

1、突破重難點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通過反覆朗讀,感受童話的思想美、意境美,突破重點。

2、“樂學”學法設計:參與探究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1.複習詞語,讀準字音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樹(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 ) 。她四處尋訪,問了( ) 、( ) 和( ) ,知道( ) 。於是,鳥兒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

二、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鳥和樹是好朋友呢?體會“天天”的含義

三、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文中的四組對話。

學生讀書,用線畫出對話的內容。

四、品讀對話,潛心感悟。

1、學習第一組對話

(1)指名讀,體會與朋友分別時的心情。

(2)同桌練讀小鳥與大樹的對話。要求讀得有感情。

(3)重點練習讀“我明年一定回來”。

(4)男女生合作讀小鳥與大樹的對話。

2、學習後面三組對話

(1)四人小組自主學習三組對話:分角色讀、表演讀。

(2)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那隻小鳥,你會怎樣想?

找同學有感情的'朗讀,其他同學評議,看看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麼?

3.去掉提示語,再次練讀

4.找出鳥兒兩次尋找樹的句子,說說體會到了什麼?

五、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齊讀最後三個自然段,抓住兩處“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讓學生想象小鳥對大樹說的話。

六、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這對朝夕相處的夥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捨難分,因爲他們是──(好朋友);小鳥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爲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爲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爲他們是──(好朋友)。

課文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想對誰說? 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

我想對小鳥說……

我想對大樹說……

我想對伐木人說……

我想對作者說……

七、誦讀課題,渲染氣氛。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課題)。

去年的樹,爲什麼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課題)。

八、推薦課外閱讀

推薦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其他作品。

九、作業

必做:完善課堂小練筆。

選做:寫《給小鳥的一封信》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難點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一、回顧上節內容,提出本節學習要點

二、賞析文章語言美

1.玩陀螺曾經由於什麼原因讓“我”感到懊惱?又是怎樣從懊惱變成了自豪?

2.教師引導從關鍵語句來體會情感的變化。你能找到描寫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的文字嗎?

(1)“爲此不知捱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個孩子無論如何是削不出高質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雲,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2)“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於恍惚的狀態,老想象着那隻陀螺英武的風姿。”

(3)“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

(5)“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嚐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無意中獲得的‘榮譽’,雖然小如微塵,對於好勝的孩子來說,也足以陶醉許久了——直到現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3.你們能通過朗讀來體現我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嗎?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你怎麼理解?

5.小結:一個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與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三、朗讀句子,學習寫作方法

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用成語進行描寫,生動。

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

3.注意刻畫人物的心情。

四、談談文後的體會

讀課文最後一句話,你有什麼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表面寫的是陀螺,更像是說誰呢?談對自己的啓示。

板書設計: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只看外表?

教學反思:

童年生活,因爲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爲有了夢想而精彩,通過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種難言的親切感和溫馨會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並在閱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明理。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6

學習目標:

1、正確書寫“肺”;理解積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聯繫已有經驗,針對重點詞句提問。

3、能獨立簡要概括華佗行醫過程中的兩件事;通過研讀描寫華佗心理活動的內容感受他時時處處爲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醫德。

4、瞭解文章選材、詳略安排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之間的關係;初步感受文章段落銜接的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針對課題進行提問,帶着問題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說說你對華佗有了哪些瞭解。

教學過程:

一、揭題,檢查預習,疏通課文大意,初步瞭解文章人物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1生根據對課題所提的問題,說說讀文後瞭解到的內容。

師結合板書:華佗正音華

(2)出示預習題2生交流師板書:神醫醫術高超指導朗讀課文第一節、最後一節二、學習課文所寫兩件事例,品讀人物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精神,體會作者選材用意。

1、聯繫舊知,質疑師:《起死回生》這篇課文是通過一件什麼事情來使我們感受到扁鵲的醫術高明?這篇課文一開頭也告訴我們華佗醫術高明,被人們稱爲“神醫”,可下文呢?你有什麼疑問?

學生質疑,教師歸結爲:作者爲什麼選取這個材料?

2、學習課文重點段落,練習根據表格簡述主要內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讀課文2—7節,對照表格,概括兩件事主要內容。

(2)交流,師指導書寫“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導學生將心理活動的句子改爲間接敘述

(4)學習寫心理活動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板書:醫德高尚想着病人的疾苦

3、引讀2—7節,加深認識

4、體會文章選材用意,釋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與“神醫”沒有什麼關係,其實,從更深層次上來說他告訴了我們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爲“神醫”。因爲他醫德高尚,時時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纔會不斷鑽研,使自己的醫術越來越高超,他的名字纔會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纔會敬佩地稱他爲——“神醫”。)

三、學習課文第8小節,體會“處處、時時”等詞語作用,進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讀課文第八節,引導質疑引導歸結爲:課文爲什麼詳寫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卻把事情的經過部分一筆帶過?

2、出示華佗麻沸散藥方,感受發明麻醉劑艱辛

3、討論、釋疑師小結: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人物形象已經樹立,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作者就把經過部分略寫了。

四、總結全文、瞭解文章上下文連接上的特點

1、師總結全文

2、出示“然而”,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節與節之間連接上的特點師小結: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可以使文章的結構更緊湊,上下文的連接更順暢、更自然。

板書設計: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神醫”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時時處處想着病人的疾苦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7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對蝴蝶的家這篇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24課 生:蝴蝶的家

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誰還記得?(生答)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小組交流討論,解決前置性作業:

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體會到作者爲蝴蝶着急的急切心情?用“~”畫出,並簡單寫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彙報。

(1)第一段: 預設:

如果彙報到第二句時,教師引導,找學生讀第二句(出示第二句) 根據圖片指導學生讀出天氣的可怕。

師:在這樣的天氣裏作者想到了蝴蝶,我們來看第二自然段。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的着急呢?

(2)第二段:預設:

生:讀出第二段描寫蝴蝶的句子,並分析出蝴蝶是弱小的。 師:是呀!(師帶着學生讀二段)

師:這樣弱小的蝴蝶遇到了那麼可怕的風雨可能會讓你想到什麼?(學生會做出猜測:死了、打折了翅膀等等)

師:想到這裏,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裏是那樣的着急。(出示,領着學生齊讀)接下來看三自然段從哪些語句看出了作者的着急?

(3)第三段:預設: 生:讀爲蝴蝶找家的語句。

師:我們來看一看作者爲蝴蝶找了哪些家?尋找後的結果都是什麼?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生回答)

師:作者爲蝴蝶找的地方是蝴蝶的家嗎?(不是)因爲這些地

方都不能避雨。那看一看老師將作者描寫的語言變成這樣了,好不好呢?爲什麼?

(讓學生分析語言的精彩)

師:都用“不能避雨”讓人覺得枯燥乏味,那就讓我們再逐句讀一讀這一部分,好好的品一品作者是怎麼寫的。

(學生逐句讀,每一句做具體的分析,把作者的.言外之意說出來,具體分析反問、設問)

師:作者開始用了一個疑問句,後來又有了回答,這樣的修辭手法有同學知道嗎?(設問)希望在以後我們的習作中,對這樣的修辭多多加以運用。

師:作者用不同的語言形式都在告訴我們這些地方不是蝴蝶的家。雨中的蝴蝶真是讓人牽掛啊!那麼蝴蝶的家到底在哪裏呢?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讓我們也來找一找。(出示句型,仿寫)

(學生讀自己找的句子)

3、引出主題

師:蝴蝶有沒有家呢?文中第五自然段的小女孩是怎麼說的?(找同學讀)

師:從小女孩話裏的三個一定我們看出了小女孩迫切希望(蝴蝶有家)這種願望也是作者和我們的願望,讓我們來讀一讀吧!(齊讀)

三、拓展閱讀

師:作者用華麗的辭藻具體的將這篇文章描述出來,同時另一位作者用另一種文體——詩歌的形式高度概括出來了,我們來讀一讀。(找同學讀)

四、小結

正是作者這顆純真的童心喚起我們要關愛生命,關心弱小,讓我們共同祝願蝴蝶都能找到自己美麗而香甜的家。

五、課後查資料

師:最後,老師問問大家,想知道蝴蝶有沒有家嗎?那課後去查一查資料說給你的同學聽。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8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暮江吟》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複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着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暮江吟》。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解題。板書題目:《暮江吟》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描寫了深秋的時候,從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愉悅的心情。題目的意思是:吟詠暮色降臨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詠,作詩。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範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①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鋪:展開,鋪展。這裏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陽的餘輝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紅(瑟瑟:這裏指碧綠色,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的顏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綠色的,有一半是紅色的。)

③可憐九月初三夜(可憐:可愛的意思。九月初三:指農曆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句意: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農曆初三晚上,是月牙開始出現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張彎彎的弓。寒露降臨,附着在樹葉和草叢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閃閃發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月牙彎彎像弓一樣。)

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個"鋪"字,在文中有什麼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靜,夕陽的美麗。"鋪"在這裏是斜照的意思。)

②讀"可憐九月初三夜",體會"可憐"在這裏的意思。("可憐"一詞表達了詩人對九月初三這個深秋的夜晚的留戀、喜愛。當時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爲喜愛,他才從黃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邊觀賞景色。)

③詩人在詩中運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麼?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徵,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②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奏和韻味。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畫面美,體會月色下的美景。

4、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出示月夜圖。

師:同學們,你們和親人一起在月下散過步嗎?你們去過什麼樣的地方?當你和親人在一起時,你內心有什麼感受??一起交流分享下吧!

2、生自由發言,說自己和親人在月夜下散步發生的事情。

1、師簡單總結學生髮言,引入新課。

師: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散步,看看他們去了哪兒散步,有什麼感受吧。(板書課題)

二、檢測預習

1、師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認讀,師訂正讀音。

鵝卵俗躍穗鍍埂爍

2、師出示字詞拼寫音頻,生觀察筆順、掌握結構,生再次齊讀。

3、多音字:載(zǎi zài)

三、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的量詞及詞語搭配,課後摘抄積累。(如:一塊銀毯,一塘新谷,明亮的月盤,古老的傳說,月光閃閃的溪岸……)

2、師出示本課詞語並解釋:坑坑窪窪、汩汩、月影團團、月光閃閃、閃閃爍爍……

3、師指導生對四字詞語進行歸類,並擴展積累。

AABB式:坑坑窪窪、閃閃爍爍、鬱郁蒼蒼、急急忙忙、蹦蹦跳跳

ABCC式:月影團團、月光閃閃、風塵僕僕、儀表堂堂、千里迢迢

【教學設計】隨堂積累,提高學習效率。

四、整體感知

1、生細讀課文,想一想:

(1)“走月亮”是什麼意思?(在月光下散步)

(2)他們都去哪兒走月亮了?(村邊小路、溪邊、田埂)

(3)他們走月亮時都看到哪些景色?(點倉山、溪水、鵝卵石、莊稼、果園……)

2、生彙報,師指導訂正。

3、出示課件,生填空並齊讀: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媽(走月亮)。我們走過(村邊小道),走過(溪邊),走過(田埂),走過(果園)……多麼奇妙的夜晚啊!

4、生自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交代事情背景。

第二部分(4~5):寫“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寫“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寫走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五、課堂小結

秋天的夜晚,明月朗照,一個小孩和他媽媽一起走月亮,欣賞着鵝卵石,聞着果香,這一切是多麼美好的畫面。下節課我們再具體去感知走月亮的美,感知作者的情意。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會認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融化、伐木”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鳥兒與樹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鳥兒與樹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童話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美好的情境,使我們受到真善美的薰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話,請讀題目《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小鳥和大樹是 ,小鳥去南方之前答應大樹__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來後卻發現_________,她四處尋找,她問了____、____和______,發現樹已經________________,於是鳥兒__________ 。

三、學習字詞

1.小組學習生字 “融”“剩”“伐”“煤”,小組彙報

2.指導書寫“伐”字

四、深入課文,體會友情

1.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大樹和鳥兒是一對怎樣的朋友?

(1)從哪裏看出他們是一對感情深厚的好朋友?

鳥兒給樹唱歌,可能是在什麼時候?(早上、晚上、春天、難過、孤獨……)

(ppt依次出現鳥兒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種背景中站在樹上唱歌圖片,同時呈現文字: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 聽着鳥兒唱。生讀)

(2)鳥兒天天飛來給大樹唱歌,從不間斷。那麼大樹呢?它又是怎麼做的`?

(3)由這兩個“天天”,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指導朗讀)

2.文章主要以“對話”推動情節的發展。課文有幾次對話?

寫了鳥兒與大樹、樹根、大門、小姑娘之間的四次對話。分小組讀一讀。

3.同桌角色扮演讀一讀第一組對話,說一說鳥兒和樹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1)樹與鳥兒要分開了,它們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難過、依依不捨)

(2)明年春天請你回來,從這個請字,你能感受到樹是怎樣的語氣?

樹多麼捨不得鳥兒啊,多希望鳥兒還能回來給他唱歌。樹的語氣充滿了請求與期盼,讀出樹的請求與期盼。

(3)鳥兒許下了承諾,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從“一定”可以看出鳥兒非常的…

(堅定、肯定)

(4)同桌之間再互相讀讀,看能不能比第一次讀的更好。(男女生讀,全班讀)

4.小練筆。

課文學到這裏,我們被大樹與鳥兒之間深厚的友誼所感動。你有什麼想對這對好朋友說的嗎?寫下來。

5.學習第五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鳥兒有沒有遵守她與樹之間的約定呢?鳥兒爲了去年的承諾,她一路飛回來了。她飛過了……(高原、雪山、草地…)

(3)爲了遵守諾言,她飛回來了,這是一隻怎樣的鳥兒?(她是一隻信守諾言的鳥兒) 再讀一讀第5自然段。

五、結語

同學們,樹和鳥兒之間深厚的友情讓人非常感動,那故事的結尾是怎樣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