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範文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說明文體裁的獨立閱讀課文,也是中年級學生新接觸的一種新的寫作體裁。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範文

課初,我讓學生讀課題,圍繞課題提問。學生說出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我引導學生總結 “變化”:變化前是什麼樣的?變化後是什麼樣的?爲什麼而變化?帶着這三個問題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給學生充分地閱讀時間後學生馬上找到變化前被稱作是“搖籃”,變化後是禍河,引起變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課文理解到這已經很好了,但我沒有就此停止,而是讓學生再去細細讀文:課文中例舉了很多的數目字,請同學們關注到這些數目字,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通過讀書,學生髮現:黃河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近2000年間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讓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黃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險性極大——4億噸泥沙沉積在下游河道里,河牀高出兩岸農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嚴重的侵蝕——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550萬畝。又利用課件,觀看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黃河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一系列的數字,圖片資料都表明:治理黃河勢在必行。在講“治理措施”時,除了專家的治理方案,還讓學生說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本篇文章的教學,雖然有成功之處,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在教學中,雖然給學生了自主學習的時間,但仍然不敢放手,不能隨機應變,老是想把學生拉到自己設計好的線路上來。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又是讓人難以預料的,所以課堂上會出現教學思路混亂,一個問題重複講的現象。課文內容的學習始終離不開詞句,只有抓住了關鍵的詞語,深入體會,才能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內涵,本節課的教學中雖然也注意了,但只是“蜻蜓點水 ”,如在教學黃河是一條禍河時,只抓住了一些數字,而沒有抓住“決口”“改道”等詞語,在講解懸河時,雖然用了課件,但沒給學生講清楚,學生自然也就體會不到它的危害性。語文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內容,還要讓學生弄清作者用什麼方法寫的,本節課教學忽略了這一問題。

語文教學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語文就在生活當中。本節課的教學不足之處很多,成功之處甚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多像別人請教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語文課上,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教給學生恰當的學習方法,恰當地運用媒體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能力,爲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2

有時候,會和家人朋友聊起理想、聊起未來,我總是很堅定地告訴身邊的人,我要做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每這時候,他們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開玩笑地說,得了吧,不就是個普通教師嗎,有什麼值得拿來做理想的。我無從辯駁,因爲我知道,在大家眼裏,選擇當老師就代表着選擇了辛勞,選擇了平凡。但我也說不上爲什麼,我就是想一直把這個理想堅持下去,總有一種預感,教師這個行業能帶給我獨有的快樂。我期待着,終於要實習了,在踏進附小大門的那一刻,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給老爸打了個電話,向他炫耀着我所經歷的一切。

後來見到了魏老師,當得知她是級部主任時,我不由得吃了一驚,心想這麼年輕的老師怎麼能擔任這麼高的職務呢。後來聽了魏老師的課、看了魏老師的博客,才明白一切都理所當然,一位從骨子裏熱愛學生、熱愛教育、熱愛生活的人理所當然成爲大家的楷模。魏老師仔仔細細地跟我們講授教學上應注意的事項,聽着聽着我突然緊張起來,天哪,教小學生原來要注意那麼多的問題。看來,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只憑自己的一腔熱血是完全不行的。我趕緊開始準備自己的教案。

我要講的是小學四年級第十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是一篇需要略讀的說明文。拿到課本後,我先讀了兩三遍,在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大意後,我開始仔細閱讀教師教學用書,參考了裏面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建議後,我又開始從網上搜索教案,選了三份比較典型的教案下載下來,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加上自己的觀點整合出了一份教案,又根據教案做了一份課件。魏老師看過之後指出了很多內容、格式、設計上的不足,我不禁感嘆,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她一眼就看出了我課件上的大錯誤,我把平時參加比賽時做課件的風格延續到了小學課堂裏,這怎麼能行呢,小學生只注意課件上花哨的背景了,怎麼會聽課呢?於是我又在魏老師的建議下進行了修改,魏老師又仔細地檢查了一番,這才放心我進課堂。

說實話,我很緊張。畢竟是第一次進入這種正規的課堂,我不停地擔心自己會忘詞。上課前,由於沒能把多媒體搞定,就耽誤了五分鐘,這時我有些慌了。我立馬深呼吸了一下,調整了自己的狀態,開始進入課堂。導入環節很順利,我暗自慶幸運氣還不錯。突然,問題出現了。當我要求同學們給文章分段並總結大意時,課堂一下子安靜下來,學生們都低着頭眉頭緊鎖,我知道大家沒能把文章讀透,可我卻傻傻地不知如何是好。簡單地做了一下引導,就把這環節草草了事了。下面又讓同學們根據四個問題來朗讀全文,當大家簡單明瞭地概括出問題的答案時,我不由得吃了一驚,天哪,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有這麼強的理解力,我震撼了。但此時的我已經被之前準備的教案框住了頭腦,總認爲黃河變化的原因是難點,所以不停地在延續對這一部分的講解,不知不覺時間就溜走了。當下課鈴響起的時候,我還沒有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只能把本該講完的內容拖到下節課。整個一節課下來,我身心疲憊,這回終於明白原來當老師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

下課後,魏老師直率地指出了我存在的問題,我非常感激。後來我又進行了一下反思,才知道我需要改進的地方那麼多。首先是聲音太小了,後面的同學根本就聽不清楚我在講什麼,這樣勢必影響了一部分同學的聽課效率,哎,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真是不應該呀。在學生們自由朗讀時有幾個同學在做其他的事情,自己也竟然沒能發現。在對整個時間的把握上自己同樣出現了很大的漏洞,不能合理地分配好每一環節的時間,這樣纔出現了講不完的現象。在提問問題時,自己的語言太單一,不能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教案,缺乏教學技巧。後來,魏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她說:“教案應該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應該完全圍繞着課堂活動進行調節。”仔細一想,這其實是一門多麼高深的藝術,這才體悟到教師之路於我來說還是一條漫長的充滿坎坷的道路,或許,只有用心體會每一次的磕絆才能達到那個自己想要的境界。

我很幸運,幸運地遇上了真誠坦率的魏老師,幸運地遇上了我那勤奮刻苦的隊友們。實習之路剛剛開始,我相信在未來的這些天裏,在我摔過很多次跤後,我依然熱愛着教師這份職業,而那時的熱愛,已經可以突破重重障礙,伴我敲開理想之門。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3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條理清楚,材料確鑿,數據詳實,字裏行間包含着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這單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啓示”。結合單元主題,文本特點,以及學生的學齡特點,我將教學的目標定位爲:

1.認識8個生字:禍、乃、侵、蝕、墾、畝、營、扣。聯繫上下文理解“生息繁衍”、“侵蝕”、“水土流失”等詞,藉助板畫,理解“決口”、“改道”、“河牀”等詞語。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從中到啓示,並能將這環保意識付諸於實踐行動。

3.瞭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

4.感受黃河的美麗,初步感受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

在教學過程中,我這樣落實教學目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這些生字只要學生認識即可。而這篇文章中的某些詞語,對學生來說,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決口”、“河牀”等專業術語。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聯繫上下文以及板畫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這些詞語學生都已經理解,對於“決口”“改道”“河牀”這幾個詞,直觀的板畫,明確地解釋了這些詞語。

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上,我嘗試着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試教時,我出示:

請用“先......接着......然後......”的'句式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概括。)

希望通過關聯詞,引導學生把握這篇文章的寫作思路。學生運用這樣的句式,很快就梳理了課文內容。

之後,我又嘗試了另一種方式:選擇剛纔呈現的詞語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樣的設計雖然將這兩個檢查預習的環節串聯在一起,但或許是引導不當或許是其他原因,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還不順暢。

對於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啓示,學生通過篩選概括,很快把握了變化的原因。在對比於之前美麗的黃河,而如今卻這般摸樣,從對比中,深深地體會到了黃河變化的原因所在,併爲人們的行爲感到痛惜,由此引發了他們保護黃河,關注自己身邊的環境,將這種意識通過實際行動得以實踐。在課後,我佈置他們一個作業:請仔細關注你生活的周圍,通過查閱資料或詢問爸爸媽媽等方法,瞭解你生活環境的變化,並記錄下來。

文章的開頭導入,以美麗的黃河圖片引入,並配以音樂。在優美的樂聲中,那緩緩舒展的畫面,引發了學生對黃河的暢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再急劇呈現黃河的現狀:黃河在近2000年間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讓學生讀讀這句子,從中讀懂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闡釋運用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並滲透以在今後的寫作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在分析黃河泥沙之多,黃沙之重時,也同樣進行滲透)。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禍河。這鮮明的對比,引發學生的思考:爲什麼黃河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引出課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對於難點,我採用圖示法。根據學生的梳理,再一步一步出示:

通過這直觀系統的圖示,學生對人爲(社會)因素給黃河所造成的危害之大,深有體會,從而解決了難點。

2011年新課標,第一次提出非連續性文本這個概念。非連續性文本的簡易、直觀、明瞭的特點,適用於對某些概念的梳理與解釋。在這次教學中,我也採用了部分非連續性文本,比如以板畫解釋詞語,無限制開墾放牧所造成的循環危害等,這些或圖畫,或數據,或圖示,就明瞭直觀地解釋了這些難懂的概念以及繁瑣的循環。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對黃河的暢想不足,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多等。我希望,這樣的磨練能讓自己少一些幼稚,多一些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