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古詩《池上》教學反思

四年級古詩《池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池上》教學反思一

《池上》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21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詩。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採白蓮”的鄉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彷彿呼之欲出。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了提倡自主閱讀,重視學法指導,體現各方互動,尊重個體感受,恰當運用激勵的教學特色。

四年級古詩《池上》教學反思

在拓展練習部分,我安排學生運用前面學到學習古詩的學法來分組自學《所見》、《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兩首古詩。一方面爲了提高課堂容量,豐富課堂建構,一方面是想讓他們多背一些古詩。多背點經典古詩,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爲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詩文化準備。

通過上古詩,我覺得教師的語言還應更加簡潔,充分體現精講加練習的原則,儘可能多的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池上》教學反思二

《池上》這首詩中,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圖文對照、聽老師範讀等形式,使學生頭腦中浮現出相應的畫面。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這首詩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沒什麼大的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導學生聯繫“蓮葉何田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採蓮的原因、採蓮的過程等,通過讓學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愛。

詩人爲什麼要把“偷採白蓮”的小娃寫入詩中?你對這個小娃有什麼看法?學生在進行合作探究時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的說小娃撐着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駛,看到顆粒飽滿的蓮蓬子,忍不住偷採了幾個來解饞;有的'說小娃沒有經過大人同意,小心翼翼地採了幾個蓮蓬子;有的說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偷採的經歷:爲成熟的枇杷、桔子、西瓜……說着說着,大家都忍俊不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尊重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最後學生都知道了:這裏的偷採與一般的偷盜行爲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會留下那麼明顯的蹤跡了,詩人寫“偷採白蓮”的小娃更能體現出他的天真可愛,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

  《池上》教學反思三

《池上》這首詩中,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採白蓮”的鄉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這首詩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沒什麼大的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採蓮的原因、採蓮的過程等,通過讓學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愛。

在談對“偷”的理解時教室象開了鍋的沸水,孩子象小麻雀一樣爭論不休。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問題的感悟與質辯:小娃去採白蓮到底是天真還是“偷”?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尊重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最後我們達成共識: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會留下那麼明顯的蹤跡了,所以這個“偷”字更能體現出小娃的天真可愛。

課程標準強調:在小學各學段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讀書,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要有重點,同時,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況下,讓學生根據簡單而生動的畫面,配上音樂,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其對詩句的理解更透徹。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偷採”、“不解”、“藏蹤跡”等學生難以體會的詞句展開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覆朗讀,悟出作者的情。在評價中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使朗讀層層深入,體會情感,昇華情感。在想象中朗讀,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品味語言文字,啓發想象,在學生想象出現困難時,藉助圖片資源,讓學生在心中產生內心視像,感悟課文情感,達到情感的昇華,體會出“小娃的天真、可愛、頑皮”。

可惜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讓孩子分角色演一演,這項工作可以以作業的形式佈置給學生,讓學生對這首詩有更真切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