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資料

人教版三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句子複習

人教版三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資料

  比喻句

1、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鑰匙)

2、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把葉子比作扇子)

3、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把楓葉比作郵票)

4、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作海洋)

5、 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把秋天比作音樂廳)

  擬人句:

1、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牽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睡蓮在夢中醒來;萬壽菊欣然怒放;菸草花在幕色中甦醒;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3、 到了晚上左右,曇花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 關聯句:

1、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並列關係)

2、 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地飛回來了。(轉折關係)

3、 無論..飛到哪裏,蜜蜂總是.. 可以回到原處。(條件關係)

4、 你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條件關係)

5、 風箏做好了,卻. 什麼也不像。(轉折關係)

  說話的三種形式

一是引號裏面的話可放在“說”的後面; 老人問:“你問的那隻駱駝,是不是左腳有點跛?”

二是可放在“說”的前面; “是的。”商人高興地說。

三是可以省去“說”字,放在陳述性成分的前後。 “對極發!”商人興奮地說,“您看見它往哪兒去了?”

  課內閱讀

1.第九課的兩首古詩抒發了詩人在秋天裏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南宋詩人葉紹翁和《夜書所見》先是寫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鬱悶這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情所代替。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任教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任教孤身漂泊於繁華的京城,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的人。知有兒童挑促強,夜深籬落一燈明。(挑:捉) 解釋: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獨:單獨 倍:加倍)解釋:“我”一個人客居異鄉,每次遇到重陽節就加倍思念家鄉的親人。

2.《風箏》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夥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文章語言樸實,多於白描而極少雕飾,筆調親切、溫馨、自然。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3.《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4.《聽聽,秋的聲音》本課是一首現代詩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後兩節中寫的秋天的聲音。

5.《花鐘》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6.《蜜蜂》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作風。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然後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後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後寫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爲什麼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7.《玩出了名堂》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閒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奇想,把兩片放大鏡片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現,隨後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

[鍵入文字]“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8.《找駱駝》故事改編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人物有兩個: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着對觀察到的現象的準確分析和判斷,使商人終於找到了駱駝。

  背誦及默寫 古詩: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課文:《蜜蜂》第一自然段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要是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放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菸草花在暮色中甦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十三、寬帶網 例如:萊特兄弟觀察小鳥,發明了飛機;魯班觀察茶葉,發明了傘;波義耳觀察紫羅蘭的變色,發明了感到石蕊試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