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利亞的木匣》優秀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利亞的木匣》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科利亞的木匣》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組課文中的第二篇課文。這一組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想法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往往也就不同。講的是科利亞5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後數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這是一篇敘事性課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啓發的順序記敘。課文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闡明一個道理,這是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利亞的木匣》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從科利亞兩次挖木匣的不同結果中,認識到“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我們應隨着情況的變化採用不同的做法解決問題。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學習課文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闡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科利亞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麼思考的,科利亞從這件事中受到什麼啓發?

 教學難點:

科利亞冥思苦想後對小夥伴說的那段話是教學難點,要通過幫助學生在理清句羣層次的基礎上理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左琴科的故事裏,去認識一個也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科利亞 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個小木匣,可喜歡了,板書:木匣指導寫法、讀音。

你認爲木匣什麼樣?科利亞的木匣究竟有什麼奧妙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科利亞圍繞木匣做了些什麼?

埋木匣——挖木匣 ——明白道理

2、你能用一句話把這三個內容連在一起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這篇課文講的是科利亞先埋木匣,再挖木匣,並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的故事。

【設計意圖:幾乎所有的課文,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把握它的結構、內容以及思想內涵。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要善於從文章的千言萬語中抓住最關鍵的內容,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構思脈絡,理解的它內涵和中心,把握文本。這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記敘,把握故事的發展脈絡對全課的學習非常重要。】

 (三)、品讀感悟,明白道理

1、埋木匣

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科利亞的世界吧,請同學們認真讀1-3段,畫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

(1)指名讀,哪些詞語寫出了科利亞的動作?請你用“ ”標上。

監控:放、蓋、踩、撒

【設計意圖:邊讀邊畫,不僅能培養孩子自主讀書、認真讀書的好習慣,而且培養孩子邊讀書邊思考的好習慣,爲今後的學習打下來良好基礎。】

(2)再讀,注意這些表示動作的詞。想一想:科利亞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同學們再讀讀,邊讀邊想想。你可以選其中的一個動作來說一說。(數十步:因爲科利亞只會數到十,爲了以後能挖木匣;用腳踩實是爲了讓土平整,就像沒有挖過一樣,這樣敵人就不容易發現;撒上一層細沙是爲了:不讓敵人發現。)

追問:你從他的這個動作感受到科利亞做事怎麼樣?這是一個怎樣的科利亞?

監控:多麼聰明,做事多麼細心,考慮很周到。

(3)讓我們把我們感受到的送到句子中吧。(齊讀 )

【設計意圖:三年級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教學中,應儘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運用角色轉換,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不由自主地被捲入到文本的情感中,產生共鳴,逐步昇華爲自己的情感。】

過渡:從你們的朗讀中我又一次感受到科利亞的聰明、認真。科利亞爲什麼這麼認真的、小心的埋木匣?

(4)學習第三節,理解科利亞爲什麼要埋木匣

①、自由讀第三段思考:科利亞爲什麼要把木匣埋起來呢?

監控:敵人打到他們的村子來了了;

他們一家人要到外地去躲避東西帶不走;

他看到媽媽把大箱子埋在了離家門口三十步的地方。

②再仔細讀讀這幾句話,想一想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繫。你能用上“因爲……所以……”說說前一句和後一句之間的聯繫嗎?

③、這小木匣裏到底裝些什麼?

原來,小木匣裏裝了這麼多小玩意,什麼都有,句子中哪個詞是這個意思?

這些好玩的小玩意兒,對於五歲的科利亞來說,那可都是(),這個小木匣也可以稱作他的(寶匣)

難怪科利亞埋木匣時那樣認真、小心,這可都是他的寶貝呀,就讓我們帶着這份喜愛,和科利亞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讀埋木匣的句子)

【設計意圖: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兩個重點句中的重點詞來理解,讓學生體會到木匣對科利亞的重要和科利亞埋木匣時的認真,爲學習下文做好鋪墊。】

2、挖木匣

過渡:科利亞埋好了木匣後,跟隨家人遠離故土,來到了喀山城,這一住就是四年,整整四年啊!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裏,科利亞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的家鄉,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曾給他帶來多少歡樂的小木屋,尤其讓他惦念的是他心愛的——小木匣。四年的衛國戰爭終於結束了,回到家鄉的科利亞多麼想()

⑴默讀4—12自然段,畫出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找找他挖了幾次?

①出示:(第一次挖的句子)

A仔細讀讀這句,這裏用的最多的是哪個字?

B從這五個“挖”字中,你讀懂了什麼?

監控:焦急的心情

C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練習讀——指名讀。

【設計理念: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怎樣適當地運用動作詞,以達到最佳效果。】

過渡:師創情景領讀此句。是的,任憑科利亞怎樣挖,結果卻是沒挖到,此時的科利亞放棄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

②科利亞在想什麼?

A疏導學生思考:科利亞當時在想什麼?讓學生站在科利亞的角度去思考,展開討論。學生思考討論,師生總結出科利亞找不道木匣的可能性有4種:(出示)

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數步法可能不管用。

挖的方法可能不對。

自己的步子可能有問題。(課件演示)

B和同桌交流,科利亞是怎樣排除前三種可能的?

創設情境,老師採訪科利亞。

科利亞,你的木匣被法西斯挖走了吧?

科利亞,算術不管用了吧?

科利亞,你到屋子後邊挖吧?

【設計意圖:學習挖木匣,對比兩次挖的不同,學生易於理解。採訪小科利亞,通過讀書讓學生理解科利亞的話,並轉述出來,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採訪中相機對學生進行指導。】

過渡:既然木匣一定在,算術真有用,挖法沒有錯,那錯的無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錯在哪裏呢?找到寫他們離家出走的句子:

C 4個年頭,科利亞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同桌互相討論) 課件出示示意圖

【設計理念:體現多種形式解讀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結合數學知識,借用課件畫線段圖代表步子,幫助他們理解科利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元性。】

3、明白道理

過渡:教師引讀第12自然段。

①捧着心愛的小木匣,科利亞可高興了,他更高興的是什麼?指名讀13段。

②通過挖木匣這一件小事,科利亞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

③想想,我們周圍都有哪些變化?

④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上完這節課,你有變化嗎?

(四)、拓展延伸。

這節課我們讀了一個小故事,卻懂得了一個大道理。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人和事,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去看,用發展變化的頭腦去思考!

同學們,科利亞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時間在變,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在變,可是,有一個大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課下,請同學們閱讀園地七中的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想想,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五)、板書

26 科利亞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明白道理)

一切都在變

【設計意圖:這個板書能引導學生了解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啓發”的故事脈絡,理解他思想變化的過程,從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