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路旁的橡樹》講述的是人們在築路的過程中設法保護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下面是由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一

本課是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人們在築路的過程中設法保護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故事所透露的是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高,內容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主閱讀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的設想上全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只是在閱讀感悟中提示一種寫法 “以小見大”。

比如,文中通過“繞樹築路”這樣一件小事,讚揚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品質,這種寫法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本人在引導學生隨文習作中貫穿了這一寫法的運用。如何做到以小見大呢?這裏我扔掉課本,把學生引出室外,在我們校園裏有一棵插柏楊,1938年是一位姓盧的老師栽的,至今幾十年了,聽說幾次校園建設都保留了這棵老樹,第一這棵老樹在校園裏是另一道風景線,另外也是對逝去的盧老的懷念。每當老師們來到樹下,總會談起當年的好多事。學生下課了,樹下就是孩子們的樂園,這棵柏楊要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合手那麼粗,伸出四層教學樓頂好幾米,擡頭望不見頂端,像伸進了雲層。樹的表皮已有幾公分的裂縫,裂縫裏填滿了青苔,雜草,當然也因爲樹,常讓孩子們追幾片落葉,怕扣班級的考覈分,尤其是秋天……

在指導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平常所見人物動作,去表現人物品質。其次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對話,表現人物品質。通過一件小事,一個小的細節,一個小的片斷,來反映一個大的中心。這就是以小見大,在這種寫法上要注意兩點,這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與寫作銜接的重點。第一,要抓住人物的語言,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的思想。如,寫同學愛護班級,“這粉筆是老師給我們講課寫字用的,你拿一根他拿一根,老師用什麼給我們講課呢?”第二,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品質。如學生寫本人的一段外貌描寫“老師一手拿着粉筆,一手推了推那幅深度近視眼鏡,然後把教室從四周到中間直到每位同學都掃了一遍,輕輕地放放下教本……”在這個環節。學生實踐練習,並要落實。從學生的習作看上去,還是很成功的,題材也較豐富“插柏楊”“老師笑了”“老師給我們認錯了”“愛笑的同桌”等。學生都能以一件小事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表達自已習作中心。

學完本課,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思想。首先本人注重訓練學生的質疑,解疑的能力,“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其次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一種高尚,最後通過習作落實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二

《路旁的橡樹》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工程師和工人的心理變化。學生之所以難理解,是因爲他們不知道工程師和工人在築路時有哪些權利,什麼又是不可以做的。學生很天真,他們認爲改設計方案很簡單,這樣就無法理解工程師和工人們的沉默不語和那沉重的嘆氣聲。所以接下來我就爲他們講解築路工人和工程師的工作及權利,以及違反規定之後可能會有的後果。學生聽了老師的講解後,理解起課文內容更容易了,這時我又和學生一起將整個故事重現,用老師的述說、動作、語言,將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進一步體會。並讓學生將工程師和工人的想法說出來,培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也許學生說的和教參中的標準答案不一致,但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肯定。

我們經常說讀中悟,但只有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讀,連最基本的意思都不明白,讀再多也是徒勞。其實現在很多課文中都出現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不符的情況。這時更重要的就不是朗讀,而是瞭解時代背景、那時人們生活習慣等有助於感悟課文的細節。比如:《燕子專列》中政府包車之舉爲什麼讓人欽佩?那就要向學生介紹當時的生活環境,以及包一列火車政府所要付出的物資多少,適當的瞭解這些對理解文章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