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路旁的橡樹》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今天呢,小編就爲大家推薦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一、多種方式落實詞語教學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教活了,學活了,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曾經說過:兒童大腦的自然屬性要求,對他的智力培養須直觀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進行,使得思維由具體形象向着這個形象的信息“加工”轉換。如果脫離大自然,從一開始學習起就只感知詞語,腦細胞很快就會疲憊,以致無法完成教師佈置給他的工作。因此,他常常把學生帶到大自然這本百科全書裏引導學生學習,這樣的課堂是令人神往的,但我們無法把每一堂課都把學生拉到大自然中去,所以得藉助媒體等有效手段,給學生創設情境,加深理解與記憶。新課伊始,我先給學生欣賞了筆直平坦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樹的圖片,然後讓學生到課文中尋找相關的詞語,這樣的學習,讓學生增加了感性的認識,當讀到平坦、挺拔等詞語時,頭腦中會顯現出相關的畫面,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是很有幫助的,相信這種聯想,也會延伸到他們今後的學習中,看到類似的畫面,會很自然地把這裏學到的詞語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去。另外,課文中有一個很生僻的詞:鍥子。我查了相關的詞典,發現裏面的解釋是越解釋越模糊,其實這是我們在建築工地上常見的木釘子。於是,我到學校的建築工地找了一個鍥子,當學到這個詞時,給學生展示了實物,讓學生一看就非常明瞭,也懂得了語言反映的就是我們整個生活。

二、留足空間實現多元解讀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作爲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對文本內涵的深層理解,離不開老師的引領。這篇課文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對於這一點,相信每一個學生讀完文章,都會被文中建築工人這種自發的保護環境的行爲所打動,但我們要的不是語言上的巨人,最困難的是怎樣把理解落實到自己的行爲中去。我覺得課文中最後一句中對於高尚的理解,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反覆地出現這一段話,讓“高尚”一詞在學生的心靈上打上深深地烙印。一開始,讓學生質疑,他們對高尚一詞是不太理解的,然後通過研讀課文,體會工程師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特別是理解他如果選擇砍去橡樹,也一樣可以得到讚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讚美,但最後卻作出了這樣的選擇,讓學生懂得,高尚並不是非要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在這樣的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掙扎中,能讓好的思想佔上風就是一種高尚。

另外,在讀建築工人和工程師說的話時,讓學生補充詞語,想象他們是怎樣說的,學生讀法不一,把課文中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自己的解讀中明朗化了。

三、人文性與工具性並舉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縱觀這一冊實驗教材,審視我們新課程下的課堂,凸現了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記得前幾天參加小學語文的培訓時,虞哲中老師曾經講過:現在的課堂要呼喚工具性的迴歸。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回歸到以前只注重語文的工具性,着重字、詞、句的訓練,將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毫無美感,而是要努力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因此,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美好的行爲時,除了讓學生感受他們品格的高尚,還不失時機地安排一些語言訓練。看着這個彎曲的馬蹄形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想象風中的橡樹在跟人們說些什麼,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體會到這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上,這唯一的馬蹄形的彎,昭示了築路工人高尚的心靈,又讓學生在說話練習中,錘鍊了文字的準確性,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四、聯繫生活拓展語文外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我們在課堂裏大談特談環保,可是學生走出課堂卻依然我行我素,那麼這就是教育的最大失敗。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發現多姿多彩的美。因此,在學完課文之後,我佈置了這樣兩個作業,一是瞭解建水月亭大橋時花大量的資金移香樟樹的事例,二是瞭解身邊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例。把學生的視線從語文之河引向廣闊的生活之海,而不再只是在課堂裏紙上談兵的蒼白。

只要是真實的課堂,就會有遺憾。雖然自己也努力過,想離完美更近一些,但回頭審視自己的課堂,還存在着許多不足,現列舉幾點:

1、可能是理解課文時每一個一個環節都緊密聯繫,所以在分析課文時,過於注重了對文本的解讀,卻忽略了朗讀的訓練,如工程師與築路工人沉默不語時的場面,如果能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體會,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2、一開始我出示了作者蘇霍姆林斯基的介紹,目的是想讓學生明白,寫這篇文章的年代是在距今三四十年以前,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因爲那時,我們都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裏的人們一樣,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還沒有環保意識的覺醒,以體會作品中人物的高尚,但後面的閱讀理解中卻忘了這一環節。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自感放手不夠,老師扶得還較多。對於略讀課文,如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