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三年級上冊《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設計意圖】

三年級上冊《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在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交流的過程中,會產生碰撞,甚至摩擦。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陳述自己的理由,進行辯論。課堂上多些學生爭辯的聲音,有利於學生在爭辯中明理,在爭辯中激情,在爭辯中反思,引起新的認知衝突,從而對自我認知進行整理、修正和補充,達到思維的深入與發展。

  【教學片段】

這三個動物朋友,你贊同誰的做法?爲什麼?

生1:我覺得小猴的方法好,你看他把麥子都種下了地,收穫了更多的麥子,這樣他就有吃不完的麥子。

生2:我也覺得小猴的方法好。因爲他遠見。

生3:我喜歡小豬,他很可愛。

師:能不能聯繫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4:我也覺得小猴的方法不錯。小豬把麥子做成了白麪饅頭和烙餅,沒幾天就吃完了。小牛也吃得只剩下了半袋子,只有小猴,麥囤裏堆得滿滿的,永遠也吃不完。

生5:我覺得快過年了,小豬在做些好吃的過年沒有什麼不好,再說了,我們過年也都有好吃的,像小猴、小牛那樣,他們過年就沒東西吃了。

生6:我覺得小牛的做法好。因爲小牛做事又計劃,他得到一口袋麥子猴不馬上吃掉,先吃家裏的雜糧,然後把麥子搬到外面曬曬,留着慢慢吃。如果他能把剩下的半袋麥子種下地就更好了。

生7:我覺得應該把麥子分成三份:一份吃,一份存,一份種。這纔是最好的辦法。

師小結:小朋友都很有主見,有自己的打算,尤其像最後一位同學那樣懂得學習三個小動物的優點,將他們的方法合起來,真是太有頭腦啦!

師:如果把麥子當錢的話,小豬是個有錢馬上花,懂得享受的人;小牛是個有錢慢慢花,善於計劃的人;小猴是個用錢去投資做生意,敢於冒險的人。你過年得到了壓歲錢,會怎麼處理?

生1:我會像小猴那樣種下地。

師:錢能種嗎?

生:不能。

師:用錢做什麼會收穫更多?

生2:做生意。

師:對我們小朋友來說,用錢買什麼會有收穫?

生3:書。

師:真棒!買書是一種投資,你可以收穫知識。

生4:我覺得過年了就應該買點好吃的,我學小豬。

師:恩,也不錯,如果人人用錢不買好吃的,那超市裏的好東西賣給誰呀?懂得享受生活,讓日子過得美好一點也是對的。

生5:可我覺得小豬一下子全吃光了也不對,我覺得像小牛那樣慢慢吃也很好,所以我會用掉一點,再存一點。

師:是呀,社會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那麼多壓歲錢一下子花光,也是一種浪費,節儉的品德還是不能忘的。

生6:我會買好吃的'花掉一點,再買些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剩下的存起來以後再花。

師:這種方法倒是挺完美的,老師覺得你考慮得真周到!真想爲你喝彩!

  【教後反思】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張揚了人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了在學習觀上的根本轉變。這一轉變意味着語文教學不再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灌輸,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去進行自我體驗,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與理解。通過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暢所欲言,小動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形象,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過引導後,學生沒有一味地排斥小豬、小牛,大多同學學會結合三者的方法處理麥子。從學生後面的發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已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