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2篇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1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2篇

《輪椅上的霍金》是一篇飽含着濃濃的情感,讓人深受感動和鼓舞的文章。閱讀這篇文章,目的在於使小學生能學習霍金不怕失敗、不怕困難、敢於向殘酷命運挑戰的精神,並從中受到鼓舞和激勵,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積極的影響,提供學習的榜樣。

這篇課文比較長,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做到了長文短教,長文精教,以讀促講,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課前,我讓學生充分預習,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中,我合理選擇並調整了教學內容,重點引導學生研讀命運對霍金究竟怎樣殘酷,以及從哪些方面看出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和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體會霍金不斷探索,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和堅強、樂觀的人格魅力。課堂的一開始,我抓住女記者的提問來切入本課的教學,採用身份置換的方式讓學生以一個記者的身份走近霍金,向霍金提問,質疑心中的困惑。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走進文本,開始了和霍金的對話。課堂中,我又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不斷地讓學生誦讀課文,品讀課文,充分感受霍金面對困難不屈服,坦然面對殘酷命運的樂觀而又豁達的精神。其間又不斷拋出發人深省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心靈和人物對話,與文本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如,在教學命運對霍金實在是殘酷時,提出“同學們,一般人如果遭遇如此的命運,可能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再如,假如這樣一位不幸的人此刻就在我們教室裏,你的心情怎樣?促使學生聯繫生活去觸摸語言、感悟文本。

由於課文比較長,雖然在設計的時候想方設法抓住重點展開教學,但還是覺得時間很緊,爲了趕進度,所以對幾個重點的品讀感悟還不到位,感覺浮於表面,不能品到點子上,深感遺憾。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2

  爲了幫助學生很快走近霍金,理解課文,我抓住了教材中的一箇中心詞——“非凡”,圍繞這兩個字設計教學。爲了突出“非凡”,我決定在教學中設計了“對比”的方法開展教學。

與身體的不幸產生對比的,有三方面,也就是板書中的三個“非凡”:活着非凡、成就非凡、精神非凡。在本課的教學中,這三個方面是隨着課文的學習層層推進,逐一揭示的。

第一個“非凡”,在文中沒有過多的描繪,只有兩句話而已。但醫生的斷言,以及霍金用行動創造出的生命奇蹟,早就了這第一個“非凡”。教學同樣也不需要過多的環節,教師的引讀以及描述性的語言很快就能幫助學生領會到這一點。

第二個“非凡”,課文中最顯而易見的內容,文中很多地方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霍金的“偉大成就”。文中更是用了許多精練的詞句來突出他的成就:宇宙之王、科學巨人、物理天才、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等,這樣的成就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稱之爲“非凡”,更何況是一個全身只有三個手指能動的人呢?教學至此,再次回覆到上文,對比的效果水到渠成。

第三個“非凡”,是最“非凡”的“非凡”,是全文最能打動人的地方,也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有了前兩個“非凡”的學習作爲鋪墊,學生的情感已經由最初的震驚、不可思議逐漸產生敬佩,但學生還是無法完全走入這個巨人的內心。此時,課文中一位女記者的提問就像說出了學生的心裏話:“您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藉着這個提問,我設計讓學生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感受,然後,屏幕上慢慢出現霍金的問答。這是一段富有詩意的文字,短短五行字,留給我們的卻很多,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學生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情感讀者,一次次地被霍金地精神感動着,對第三個“非凡”的理解也逐漸深刻清晰。

本文的教學,是我帶領學生走近一位非凡偉人的過程,也是我們一起接受一次心靈洗禮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捨棄了很多繁複的文字教學,只用樸實的教學手段與學生一起去朗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