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上《10輪椅上的霍金》課後反思?

蘇教版六上《10輪椅上的霍金》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輪椅上的霍金》課後反思之一

《輪椅上的霍金》。這是一篇極其感人的人物介紹,寫的是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的 生平事蹟,讚揚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篇勵志課文。“真正的有效學習是一種心智活動,而不是單純的記憶和理解”。情感體驗就是一種心智活動。只有引領學生用心去感受、關注和欣賞故事與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了,他們才能將一個陌生的,與己無關的對象變爲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朋友,教學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懷着對霍金的崇敬,也非常想讓學生從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改變部分同學懶散的學習態度,我一直是謹慎地教着。 教學時,我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帶領學生們進行情感體驗。

蘇教版六上《10輪椅上的霍金》課後反思?

一、對比導入 在導入課文時,我先讓同學回顧以前學過的介紹外國科學家的課文,這下同學們勁頭來了,紛紛舉手搶答,真沒想到,他們的記憶力是如此的好,達爾文、富蘭克林、諾貝爾……孩子們很快就連珠炮似的說出了一大串名字。 “剛纔,你們說到的這些科學家都很了不起,都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據我所知,他們都是身體健康的人。那麼,我們今天即將結識的是一位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的科學家,請讀課題--《輪椅上的霍金》”,我趁勢導入了課題。解題時,我先讓學生找出中心詞“霍金”,再找出修飾語“輪椅上的”,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明白了這一課題的.特定性,明白了課題的中心意思是講“無法用雙腿、雙腳行走,只能坐在輪椅上的霍金”。 “坐在輪椅上的人還能有什麼作爲?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請說說他的生活與工作狀況吧。”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對霍金首先產生敬佩、景仰之情。

二、讀悟體會 在理解霍金“標誌性形象”的含義時,我運用多媒體展示了一組霍金在工作和學習時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抓住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徵,描述人物形象。一開始看到霍金“齜牙咧嘴”的樣子,有的學生在偷笑,一點兒也不嚴肅。我知道問題出在了哪兒--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哪裏會那麼快入情入境呢?於是,我馬上決定讓學生對照課文找出描寫人物形象的有關語句,用心地進行反覆的朗讀、體味,加深學生對霍金戰勝頑疾的英雄形象的感受。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了命運對霍金的殘酷無情,從而對他產生由衷的景仰,笑聲沒有了,大家都被霍金那沒有抱怨,爲自己現在所能擁有的一切而感恩,正視命運、樂觀向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有很多反思,值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 1、在第二課時教學時,我對第三自然段的教學設計較爲細緻,學生自讀後都能談出自己的理解,條理清晰。而對第四自然段的教學要求不太明確,部分學生思考缺少方向,如要求學生通過對比,體會文中語句的寫法,未能指名通過每句話去比較。 2、對重點問題的指導缺少必要坡度和適合學生思考的指導途徑。在理解霍金說的那一段話,由於對第八自然段缺乏深入地理解,因此當出示霍金的這一段話時,學生都是很木然,不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在教學時,我自己對一些理解性的題目都未能獨立思考,而是藉助教參,所以缺少思考的過程,那麼在指導學生時也未能找出適合的方法。因此,以後在教學時,凡是讓學生思考的,自己必須要獨立思考一遍,先要自己下水,才知問題的深淺。

  《輪椅上的霍金》課後反思之二

《輪椅上的霍金》是一篇勵志性的文章,介紹的是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的生平事蹟,讚揚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魅力。由於文中的主人公霍金離學生較遠對他的事蹟瞭解有限,我想如何教好這節課,讓學生走進霍金學習霍金身殘志堅不斷探求的精神,從而達到了解霍金受到勵志教育的目的呢?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真正的有效學習不是單純的記憶,而是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學生情感體驗的過程,只有引領學生用心去感受、關注和欣賞故事與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了,他們才能將一個陌生的,與己無關的對象變爲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朋友,教學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教學時,我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帶領學生們進行情感體驗。

一、類比導入

在導入課文時,我先讓同學回顧以前學過的介紹外國科學家的課文,這下同學們勁頭來了,紛紛舉手搶答,真沒想到,他們的記憶力是如此的好,達爾文、富蘭克林、諾貝爾、愛因斯坦、牛頓……孩子們很快就連珠炮似的說出了一大串名字。

“剛纔,你們說到的這些科學家都很了不起,都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據我所知,他們都是身體健康的人。那麼,我們今天即將結識的是一位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的科學家,請讀課題——《輪椅上的霍金》”,我趁勢導入了課題。解題時,我先讓學生找出中心詞“霍金”,再找出修飾語“輪椅上的”,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明白了這一課題的特定性,明白了課題的中心意思是講“無法用雙腿、雙腳行走,只能坐在輪椅上的霍金”。 “坐在輪椅上的人還能有什麼作爲?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請說說他的生活與工作狀況吧。”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對霍金首先產生敬佩、景仰之情。

二、讀悟結合感悟

在理解霍金“標誌性形象”的含義時,我課下收集了一些關於霍金學習工作的圖片運用多媒體展示了一番,引導學生觀察,抓住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徵,描述人物形象。一開始學生看到霍金“齜牙咧嘴”的樣子,有的學生在偷笑。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想如果不轉變轉變學生的注意力,會對本課的教學效果非常不利。於是,我馬上決定讓學生對照課文找出描寫人物形象的有關語句,用心地進行反覆的朗讀、體味,加深學生對霍金戰勝頑疾的英雄形象的感受。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了命運對霍金的殘酷無情,從而對他產生由衷的景仰,笑聲沒有了,大家都被霍金那沒有抱怨,爲自己現在所能擁有的一切而感恩,正視命運、樂觀向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有很多反思,值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

1、在備課時對重點問題的理解不夠透徹。在理解霍金說的那一段話,由於對第八自然段缺乏深入地理解,因此當出示霍金的這一段話時,不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作爲教師的我也只是藉助教參做機械分析,不能聯繫生活實際,進行適當點撥學生理解,學生理解較爲木然。

3、缺乏將書本文字敘述轉化爲學生主動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情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