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草原》教案附反思(公開課)

《草原》教案附反思(公開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學習目標】

《草原》教案附反思(公開課)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讀懂課文,體會草原的自然美。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達的草原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 】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老師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組美麗的風景。(課件播放草原風光圖片,背景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些都是哪的風景呢?(板書:草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參觀訪問時,記下了沿途的所見所聞。今天,就讓我們與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靈之旅”。

  二.自主學文,勾畫圈點

1.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草原的?

2.自主研讀

師: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靜靜地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勾畫讓你感受很深的關鍵詞句。

3.放聲朗讀

師:自由地、放聲朗讀這一段,讀出你對草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一會兒把你感受最深、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三.合作研讀,品讀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想象點撥,指導朗讀)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分享經驗,指導朗讀)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                     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藉助經驗,喚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象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大花。” (以讀代講)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聯繫前文,體會意境)

  四.音樂過渡,讀中悟情

1.音樂過渡,激發想象。

2.自由朗讀,讀中悟情。

3.指名朗讀,以讀代講。

  五.個性朗讀,小結全文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板書設計

景 一碧千里 並不茫茫 美麗動人

 【教學反思】

現在回想那一節課的前前後後,我總結反思出了以下四個“用心”。

一、用心備課

備課的重要性衆人皆知,但是備課到底該如何切實有效進行呢?也許我們總是習慣了“套用”,備課的時候務必熟練地掌握教學環節,務必牢牢地記住每個環節的過渡語。在準備《草原》一課教學時,我起初也採用了這樣的備課方式,並且心裏總是希望自己教學時能夠一字不漏地把文采橫溢的過渡語“背”出來。

可是緊接着,我又反問了一下自己,這樣,是不是脫離了“備課重在備學生”的人本思想。而且自己再仔細感覺一下,喲,把這些話一字不漏地背出來,多彆扭啊。我何不大膽地嘗試一下?教學中順着學生的思維恰當地創造應用過渡語。接着,我又花了大量的時間預設學生課堂上可能產生的情況,再認真地將這些情況歸類,然後尋找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法。這樣,我上起課來就遊刃有餘了。

二、用心“造勢”

在感受作者那些優美語句中流淌出的美景時,很多學生“心領”但“神不會”,舉手感情朗讀優美語句的學生很少。面對這種情況,我當時也不懂得哪來的耐心和激情,依然十分投入地通過多媒體畫面和激情語言來感染他們,在那個時候我表現出了較好的耐性,這是我平時課堂中較少有的。之後學生也能較有感情地朗讀出那些語句。現在想來,那該是“教師的投入感染了學生”。曾經聽一位全國名師說過:“語文老師要學會‘造勢’。”我想這裏的“造勢”,必定是指語文老師自己要投入到文本中,然後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自然地引導學生。如果語文課堂上有矯揉造作的“造勢”,那該讓人覺得多麼不舒服啊。因此,用心地“造勢”,乃是用心地投入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三、用心置疑

上了這節課,我揪出了自己的一個致命的毛病,課堂提問太泛。在學生反饋自己認爲寫得美的語句,我要引導他們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的時候,我開口就向學生提問:“你爲什麼欣賞這句話?”滿以爲會有聲音冒出欣賞“繡”、“一碧千里”等關鍵詞,傳來的卻是“草原很美”之類的話。課堂提問,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詞,它的引導性同樣是很強烈的。我們平時總是責怪學生不認真傾聽,可那只是個別的,大部分學生比老師還會用心聽,他們會在瞬間就去捉摸老師話裏每個字的意思。面對這樣“用心”的學生,我豈能不更用心置疑?

四、用心“撒網”

課堂中許多生成性的情況可能都有一個精彩的續寫,這時,老師應該善於用心“放線”。備課時,總是一味注意精讀感悟時學生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我該怎麼“收線”,卻忽視了“放線”的精彩。好比打漁,外人一向關注收網後撈上來的魚有多少,卻很少去關注撒網的技巧。這節課接近尾聲時,有一個配樂寫詩的情景。按照我的教學設計,我的過渡語還沒說完時,很多學生就高高舉起了手,他們以爲老師要讓他們說出此時如果身在草原的感受,興致非常高。我當時心裏一陣驚喜,可是嘴上的話卻沒有停止住:“請同學們拿出課堂筆記本,可以寫幾句話,也可以寫一首小詩表達你此時的感想。”說完之後,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有點兒沮喪地縮回了手。我心裏一陣後悔,咋剛纔不讓呢!課後教研評課上,老師們也給出了這個意見。如果當時善於順勢“撒網”,讓學生先發言,肯定是課堂的一大亮點。不僅學生可以盡情抒懷感想,互相啓發,而且這樣也不正是體現“以學生爲主”的一個大好時刻嗎?只因自己是個“剛出海的漁夫”,這一網不懂得撒得漂亮些,就這樣失去了滿艙收穫。

但是不管課上得如何,只要是真實的,只要是用心的,只要有所收穫,有所啓迪,我就深深感謝這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