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7山谷中的謎底》課文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7山谷中的謎底》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17山谷中的謎底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7山谷中的謎底》課文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這一奇異的景觀始終是個謎,誰也不知道謎底是什麼。

1983年的冬天,大雪紛飛,有兩個旅行者來到了這個山谷。他們支起帳篷,望着漫天飛舞的大雪,突然驚奇地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山谷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不一會兒,滿坡的雪松上就積了厚厚的一層雪。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開始向下彎曲,於是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着蒼翠挺拔的身姿。就這樣,反覆地積,反覆地彎,反覆地落,反覆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謎底終於被揭開了:東坡雪大,其他那些樹,因爲沒有雪松這個本領,樹枝都被積雪壓斷了,漸漸地喪失了生機。而西坡雪小,樹上少量的積雪根本就壓不斷樹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貞之類的樹種,也都存活了下來。

帳篷中的旅行者爲自己的這一發現感到高興。一位說:“我敢肯定,東坡也曾長過雜樹,只是由於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

過了一會兒,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說:“我得到了一個啓示——對於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

確實,有時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爲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

_______________

作者劉燕敏。選作課文時文字有改動。

 《山谷中的謎底》教學參考

  一、教材簡析:

本文主要寫兩位旅行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條山谷旅行,發現了“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的謎底,揭示了“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更好地生存”這一人生哲理。

本文借具體、真實的事情來說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並且水到渠成。

 二、教學建議

本文的內容較易理解,學生在學習時不會遇到太大問題。對於課文最後一句話“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此句話含義深刻,對於小學生來說此時只需大概瞭解即可,不必挖掘過深,否則易弄巧成拙。

關於本課,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以下一點做法,覺得收效不錯,那就是以一線貫穿全課,“一線”指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爲什麼山谷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此問題的答案就在文中,雖然看似簡單,但學生們要想答得有條有理,一氣呵成也並非易事。課堂教學中,我通過以下幾步幫助學生完成以上問題:1、自己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2、自己答給自己聽;3、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4、指名回答。通過這四步訓練,全班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條理分明地進行回答,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答案:因爲東坡雪大,把鬆、柏、柘、女貞等雜樹的樹枝都壓斷了,這些樹就都慢慢地喪失了生機,只有這裏的雪松能在枝上的雪積到一定程度時及時彎曲,讓壓在它枝丫上的雪滑落,然後再及時地反彈回來,這樣它就能保持蒼翠挺拔。而西坡的雪小,積雪不足以壓斷樹枝。所以,山谷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在學生回答的時候表達方式可能不盡相同,但只要條理清楚,環環相扣就可以了。

三、作業設計:

  課後習題:“‘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可能舉不出什麼好的例子,其實紅軍的五次反圍剿和萬里長征還有“臥薪嚐膽”的故事都是很好的例子,教師可以給與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