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語文《畫山繡水》教案

九年級上冊語文《畫山繡水》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6K 次

[教學目的]

九年級上冊語文《畫山繡水》教案

1、學習本文語言清晰、絢麗、凝練。

2、學習精巧的藝術結構。

[重點、難點]

1、重點:在賞景中受教育。

2、難點:散文中創造的詩的意境。

[教學時數]二教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作者簡介:楊朔(1913~1968),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楊毓晉,山東蓬萊人。曾擔任過新華社特派記者,到過抗美援朝前線,寫過不少通訊、中短篇小說,並著有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代表作還有《雪浪花》、《櫻花雨》、《海市》、《茶花賦》等,均收在《楊朔散文選》裏,1968年,楊朔被“四人幫”迫害致死。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理清結構

討論並歸納: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1—2)寫讚美桂林山水人間少有。

第二段(3---16)寫桂林山水凝聚着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智慧的想象。

第三段(17)寫桂林山水在新生活裏將會被想象、創造出新的神話。

三、分析並提問:

作者灕江遊主要寫了什麼景象?

討論並歸納:作者先寫綠水怪石奇峯,並提出質疑無數的詩人畫師誰又能得那山水的精髓,接着筆鋒一轉,暫不寫桂林山水,而開闢了另外一層意思,寫自己灕江遊的總感覺:從來沒有見過一座山,這樣凝結着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沒有見過一條水,這樣氾濫着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圍繞這個總感覺,作者循循善誘,引導讀者神遊灕江,當讀者沉浸在灕江美景之中,一幅魚鷹捕魚圖出現在眼前,正當看得有趣,作者提醒不要怠慢了眼前的船家,沿途從船家口裏知道了很多迷人的故事和神話傳說,如:父子巖、寡婦橋、望夫石、新娘巖的來歷。作者由人之口說出生活變了山也應該改改名字,但馬上提出反問,爲什麼要改呢?

從全文結構看,楊朔很講究藝術結構,他採用了曲徑通幽、卒章顯志的園林式結構,於雲遮霧障中間峯迴路轉、層層疊疊,變化多端,顯得縝密精巧,引人入勝,同時他又善於運用虛實、隱現、抑揚、張弛等藝術辯證法,對各種材料進行剪裁、縫合、佈局和組織文章的波瀾。

四、朗讀課文(同學分段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五、小結:

我們通過朗讀課文全面感受了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全文以“我”對桂林山水的總感覺爲線索,巧妙承轉穿插,感情跌宕,層次井然,融畫意、詩情、哲理爲一體。課後要多朗讀,把握文章感情基調,深入挖掘文章深層含義。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3、課後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