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出師表》教學實錄

九年級上冊《出師表》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九年級上冊《出師表》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三國時期有很多故事流傳千古,“白帝城託孤”便是其中之一。先主劉備病重,臨終前他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哪位同學知道這“嗣子”指的是何人?

生:“嗣子”指的是後主劉禪(chán)。

師:哦?注意這個名字應該唸作劉禪(shàn)。那後人是如何評價劉禪的呢?

生:稱他爲“扶不起的阿斗”!

師:面對扶不起的劉阿斗,諸葛亮會遵照先主劉備的遺言取而代之嗎?帶着這個問題,讓我們一同走進今天的課文———《出師表》。

(師板書課題。)

  二、預習檢測,正音釋義

師: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

師:根據題目,你能說說諸葛亮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了這篇奏章的嗎?

生:是在出兵打仗前。

生:公元227 年,諸葛亮準備出師伐魏,奪取中原,出發前給後主劉禪寫了這篇奏章。

師:不錯,“出師”即出兵打仗之意。看來出兵打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面對這樣長的一篇文言文,大家做的準備工作又如何呢?

(生紛紛點頭,信心十足。)

師:老師來檢測一下。

(屏顯。)

中道崩殂 妄自菲薄

陟罰臧否 裨補闕漏

猥自枉屈 夙夜憂嘆

庶竭駑鈍 攘除奸兇

(生讀,同桌糾正。)

師:很好。請你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讀一遍,好嗎?

(生很自信地領讀,全班跟讀。)

師:同學們,對於文中一些生僻的、難以識記的字詞,我們不妨採用追根溯源的辦法來識記,比如———

(屏顯。)

陟,金文= (阜,盤山石階)+ (步,前行)。本義:從山底往山頂走。

師:人們在造字之初,賦予陟(zhì)“從山底往山頂走”的本義,後來便有“晉升”這一引申義。大家不防根據本義識記引申義,這樣追根溯源的識記會更加準確牢固。下面請同學們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說說這些成語和四字短語的意思。

(生說,師指導明確。)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朗讀時的節奏把握得很準確。這和什麼有關呢?

生:都是四字的,比較簡單。

(生笑。)

師:原來如此,大家太小看自己了。這幾個句子你們一定也可以讀得很好!不信試試,注意要讀準字音、節奏!

(屏顯。)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生讀,師指導,根據句意明確節奏,生齊讀。)

師:文言的學習也如同登山,由字詞到短語、句子,由讀音到節奏、釋義,單位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同學們平時學習文言就應如此,不打無準備之戰,不做徒手之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通讀課文,感知內容

師:一向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在這次出兵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後主劉禪。他千叮嚀萬囑咐地向劉禪提出了哪些意見?請大家默讀一遍課文。

(生默讀,師巡視。)

生:他勸劉禪要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生:要陟罰臧否,不存私心,宮中府中俱爲一體。

生:還要向先漢學習,親賢臣,遠小人。

師:同學們說得很全面。哪位同學可以簡單地小結一下呢?

生:說來說去,也就是三條意見:開張聖聽,賞罰公平,親賢遠佞。

師:這位同學很有領導風範啊,高度概括,一語中的!我們請他談談哪一條意見在領導看來最爲重要呢?

(生抓耳撓腮,師生笑。)

師:先請領導坐下來和羣衆一同討論討論,可以聽聽羣衆的意見嘛!

(生小聲議論,師見機指點。)

生:我覺得第一條意見最爲重要,如果君王不能廣開言路,他就聽不到更多更好的意見,對於國家的治理自然有很大的影響。

生:我想了半天,還是覺得親賢遠佞最爲重要。你看諸葛亮借古鑑今,用先漢的興隆和後漢的衰頹進行對比,就是要得出“親賢臣,遠小人”對於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觀點。

師:看來領導不好當啊,得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地得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其實君主昏庸主要在於貪於私慾,蔽於視聽,因而忠奸不辨。諸葛亮對後主寵信奸臣委婉指出,含蓄勸諫。所以老師認爲,開張聖聽是前提,賞罰公平是原則,親賢遠佞則是關鍵!說到這裏,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份奏章中還有一些內容看似與此次出師無關,實則蘊涵着作者良苦用心的內容?

生:我發現了,第6、7 兩節就是這樣的。

師:哦?那你能說說這兩節都寫了什麼嗎?

生:這兩節諸葛亮主要在寫自己的生平和經歷。

師:很好,詳實地述說自己的生平經歷。這其中暗含着作者怎樣的良苦用心呢?

生:諸葛亮是想告訴劉禪,我和你的父親是至交,你父親把你交給了我,我忠於他也一定會忠於你,你就放心吧!

(師生笑。)

生:我覺得諸葛亮是想借追敘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許國的經歷,啓發後主要發憤圖強,好好治國,切不可辜負先帝一片癡心。

(生鼓掌。)

生:作者說盡自己與先帝患難與共的創業歷程,就是想以創業艱難之情打動劉禪,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江山,努力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業!

師:真好!有感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有儘先主託孤之任的忠貞之情,有盼後主發憤圖強的憂國之情,更有嘆創業艱難的傷時之情。原來這“表”中有這樣多的情感。請同學們再讀課題,注意紅色的字(“表”)。

(生齊讀課題。屏顯。)

表,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四、誦讀涵泳,體會情意

師:可見,“表”不僅言事,更重陳情。有人曾這樣評價《出師表》所陳之情。

(屏顯。)

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

———南宋·安子順

師: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好好讀讀這第6 節,深入地體會諸葛亮作爲一代忠臣的良苦用心吧!

(生自由讀。師指導。)

師:哪位同學願意站起來爲我

們深情地朗讀第6 節呢?

(生沉默。)

師:老師知道了,把“深情”拿

掉,“朗讀”第6 節如何?

(一生讀。)

師:他讀得怎麼樣?

生:還不錯,沒有讀錯什麼音。

師:懂得知足的孩子其實很幸福。

生:情感不夠,顯得比較平淡。

師:也就是說不夠“深情”。那你說說哪些詞語要特別深情。

生:“苟全性命”和“猥自枉屈”。

師:爲什麼?

生:諸葛亮說到“苟全性命”時應該會想到自己當年身居草廬的情景,好像很卑微的樣子;“猥自枉屈”說的是劉備,他親自降低身份來請“我”,“我”當然很感謝他了!所以這兩處要讀得特別深情。

師:就像他這樣的,哪位同學還想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感慨?

生:我覺得同是表達感恩之情,那個“三顧”要深情地讀,重讀。劉備當時也算是很有名氣了,卻能放下身架多次拜訪居於草廬之中的諸葛亮。

師:很好,你來把這一句試着讀一讀。

(生朗讀後,師範讀,生再讀。)

師:其實當我們特別深情地去朗讀時,重讀是一種方式,弱讀也是一種方式,這就是“重音弱讀”了。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屏顯。)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師:加點的.是“重音重讀”,畫波浪線的則需要“重音弱讀”,大家試試。

(生試讀,師指導,生再讀。)

師:大家在讀這個“感激”的時候恐怕只讀出了一種意思,那就是現在的“感謝”之意。有誰預習到了這個詞語,知道它屬於哪種特殊的文言現象嗎?

生:“感激”應該是古今異義詞,在文中不僅表示感謝、感動之意,還表示由此奮發的意思。

師:看來這位同學可以成爲戰場上的將領啊!所以,我們弱讀它,只是音弱而已,氣不可弱,將感動、奮發留於心底。

(師範讀,生齊讀。)

師:對於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心存感激。儘管諸葛亮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是在他的內心仍然深藏着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濟世理想,或許他一直在等一個人的出現,或許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的到來。等這個人出現了,他就會爲他奔走效勞,去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讓我們一齊深情地朗讀這一節吧!

(生深情朗讀。)

師:帶着這樣的感激之情,面對劉備的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只能———

(屏顯。一生用情朗讀。)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師:這就是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滿腔深情念先帝,滿腔摯愛諫後主!同學們,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這樣的表書不計其數。可是在從遠古走來的路上,他們有的丟失了,有的倦怠了,有的則被歷史的長河捲走了,但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啊!究竟是什麼使得《出師表》流傳千古,動人心扉,我想,大家的心中自有答案。最後,佈置作業。

(屏顯。)

1.積累文章中的四字短語。

2.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第6段。

3.課外閱讀《諸葛亮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