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精選20篇)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2K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精選20篇)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教育學生牢固樹立首創精神,在現代化建設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爲振興中華而奮鬥。

2.學習課文在行文上善於聯想、思路開闊的特點。

3.體會文中哲理性極強的議論語句,引導學生理清思路。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讚美的內在精神;文中的聯想和想象;本文富有哲理性的語句。

教學設想:

[課前準備]牆報上開闢“三峽園地”,介紹三峽風光、三峽工程以及有關三峽的詩文。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時藝術化地涉及“音、畫”,強化朗讀、情境模擬表演、即興演說、系列組圖欣賞等綜合實踐方法。

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儘量有機插入與課文主旨有關的新信息,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點撥分析理解一些關鍵語段,讓學生運用各種感覺,發散思維,主動探討,各抒己見,給“表現”的機會,體驗研讀文本後的成功的喜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學生持續發展。這樣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美文詩話導入 開講引入相關美文、詩話,營造出“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氛圍,敲響學生向“新思維”進軍的第一個情感音符。

(一)先用多媒體跳出一段字幕背景:

三峽,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三峽,華夏文明的一處搖籃!

一幕幕精彩歷史在這裏駐足!一個個蓋世英雄於此地流芳!

(二)再引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話──在國外,曾有一個外國朋友問我:“中國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一個,請只說一個。”這樣的提問我遇到過許多次了,常常隨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峽”!

(三)快速展示《長江三峽》風景導遊圖,隨圖播出李白詩歌《早發白帝城》,配樂《長江之歌》,師生共同朗誦,由末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明確課題《過萬重山漫想》,簡要釋題。

2、由李白的《朝發白帝城》導入,“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船過三峽時速度之快。 課題“過萬重山(長江三峽)漫想”,“漫想”指沒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隨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訴我們文章的組材方式。“過”體現的是空間,線索;“漫想”反映的是時間,組材。

人們一旦面對奇景,驚歎之餘,總喜歡追根溯源,遙想當年。這是很自然的聯想。看長城,會想秦始皇時代人們是怎麼造長城的。同樣,過三峽,也會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豐富奇幻,思路的活潑開闊,是與一個人的淵博的學識是分不開的。劉徵(原名:劉國正,是當代著名的詩人、作家和教育家、中華詩詞學會的副會長、全國中語會名譽理事長)的想象是依據歷史知識的推理,有根有據地想象的。我們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確是思路開闊的重要條件。

二、學生快速閱讀,作記號,查字典

三、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課文

1.問:漫想的起點在何處?終點又在何處?作者是在什麼情形下開始漫想的?

起點——夔門;終點——船過三峽。

帶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過三峽時面對奇景感慨之極,頭腦出現了空白,然後跳出了古怪的念頭。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觸景生情”。寫景部分請同學朗讀(第2節)

2.面對的是怎樣的“奇景”?投影填空: “萬重山”之景的觀感:狂暴的江流,連綿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處伸出幾道光束所營造的神氣境界。

作者在這裏用了多種修辭以突出過萬重山的觀感。而這觀感更詳盡的則來自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三峽各自特點總特點

瞿塘峽(夔峽)雄、奇風光神奇 雄偉壯美

巫峽秀、奇

西陵峽(巴峽)灘多特險充滿險情

3.齊聲朗讀寫景部分,體會想像一下這雄、奇、險的萬重山。

四、分析課文

1.找出課文中說明作者產生聯想的句子(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體現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頭腦裏一無所有。就在這原始狀態的空白中,一個古怪的念頭跳了出來。

作者“一個古怪的念頭”緣何跳出來?熟讀第二段後再反覆思考和體味。

②於是,我的思緒,如同被疾風牽引着,無邊無際地延展開去。

從而引發了一場上下幾千年的“漫想”。1-3節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也可叫作“引子”;話題就此打開,遐想展翅飛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遙遠的空間和時間飛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聲打斷。

2.作者的思路沿着“歷史——現實——未來”這樣一條線索展開的。

提出了“天問”式的疑問☆第一個穿過三峽的是誰?

☆在這個總題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這個人的存在而不着眼於落實到具體的某個人,然後宕開一筆,延展開去,尋找一連串問題的答案:

他穿過三峽是在什麼時候?——比春秋戰國時期“自然還要早一些”。

那個時候,穿過三峽用的是什麼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獨木船。

他是否真是第一個——絕然不是第一個;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許多個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險者……

他站立在獨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時候會想起什麼?——只是想走出去,去擴大生活的世界。

作者通過一連串的設問,在他的想象裏爲我們塑造出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輝形象。這個人敢爲人先,不怕危險,不顧旁人的譏笑和阻攔,毫不含糊地登上獨木船,面帶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過三峽的力量就來源於那個“只是……”的想法。這是一種樸素而又偉大的思想,是歷史前進、社會發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對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刻畫之後,又將他漫想的觸角伸向茫茫的江水,並向鑿開三峽、洋洋東去的江水發問:可曾想到後來竟會變成“人的胯下坐騎麼”?從而反襯出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偉力。

由此,作者進一步聯想到另外一些“第一個人”:

①第一個使用石器的人。

②第一個燧木取火的人。

③第一個彎弓射箭的人。

④第一個騎上馬背的人。

⑤新長征中“無量數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筆下的“三峽”已經成爲一種象徵,代表着人類已經跨越和將要跨越的各個領域的高峯;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也成爲一個象徵——代表着人類創造歷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難以數計的這樣的人,構成了歷史的脊樑。作者的“漫想”就因爲從“實在的三峽跳到了抽象的“三峽”,意境由此而開闊、深邃。

3.作者謳歌什麼,期望什麼? 不怕風險、勇於開拓的精神。

在建設現代化的事業中,我們需要的正是那種敢於第一個穿過“三峽”的精神。

五、專題情境實踐

(一)作者是怎樣描述三峽風景的?

提示:提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欣賞一組三峽沿途風光圖,使學生在聽覺與視覺的感應下,對雄偉、神祕、驚險的三峽特色有所領悟,自然引入對“漫想”的理解。

(二)“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峽”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作者產生綿綿的“漫想”呢?請同學們結合第2自然段中的關鍵語句回答。

提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誇張句、設問句及動作描寫的句子可以讓學生品味。

(三)“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緊緊立足於眼前的景物。課文是怎樣將眼前的實境與心中的漫想恰到好處地交織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關漫想的語句嗎?

提示:這些句子既點明遊蹤的線索,又交待漫想的思路,使全文融爲一體,起到了過渡銜接的作用,使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四)“漫想”隨着行程展開,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是誰?既然是第一個,總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挑戰者會遇到哪些困難?

提示:涉及“物質條件、個人素質、精神壓力”等方面的困難可以引導學生用四字短語來概括。

(五)如果回到那個時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觀的、嘲笑的、反對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戰者,請同學們作個情境模擬,想象一下你們對我會有什麼樣的言語舉止呢?

提示:教師盡力做好交談環境的創設者,文本對話教學的引導者,關注學生的情感、心靈,讓學生學得主動、生動、靈動,有真情、真趣、真意,讓學生的生命充滿生機與活力。

(六)挑戰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地形條件呢?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寫得很精彩?

提示:指名兩個學生用改寫人稱的方換朗讀第9自然段,其他同學帶着問題提朗讀,然後讓學生交流品味語言。

(七)文中一再強調同一句話:“他不知道,也沒有想。”你認爲第一個挑戰者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困難呢?請大家發表看法。

(八)爲了更好地體會挑戰者當時的心情,誰願意扮演挑戰者作一番《登獨木船宣言》?

(九)“只是想走出去,擴大生活的世界。”這是支撐挑戰者的理想。於是“他用竹篙一點,船開動了”。這裏用了“一點”,而不用“一撐”、“一撥”、“一劃”等詞語,對刻畫人物的精神有什麼幫助呢?

(十)當勇士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除了崇敬和讚歎還能說什麼呢?此時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遙遠的時間和空間飛去”,讓我們齊讀11自然段、男女生輪讀12自然段並思考他又想到了什麼?

提示:學生明確作者由“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聯想到了歷史上無數個第一人。文中的“三峽”不單單實指長江三峽,還象徵人類行程中難以數計的困難。

六、思考:

1.文章結尾作者爲什麼能感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悅?

2.文章從“艱險”到“喜悅”,包含着一個什麼哲理?

七、繼續分析課文

1.齊讀課文最後兩段(第三部分)

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運用記敘和抒情的筆觸,描繪出萬重山過後那種寬闊、平靜、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瀉千里,天空開闊,地面平曠,沙鷗在自由飛翔。這景象,與文章開頭所描寫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測既是鮮明對照,又構成前後呼應。只有在這個時刻,在穿過三峽之後,才能真正體味到成功的喜悅。

☆爲什麼作者能感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悅?

作者在事業上有首創者甘苦的體驗,面對三峽,他能想像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開拓通道的勝利喜悅。至於今日暢遊三峽的喜悅又是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悅,而這種喜悅正是他給後人創造的幸福。因爲,我們今天所從事的偉業,畢竟是古人說無法想象的。毛澤東還想象着“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何況幾千年的人們。這樣寫,既顯示了今人與古人的相通,又顯示了今人對古人的超越,既顯示了繼承,又顯示了發展。

2.文章從“艱險”到“喜悅”,包含着一個什麼哲理? 闖過艱險的征途就有勝利的喜悅。

八、結束語

同學們,原本帶有神祕與幻想之感的21世紀已充滿競爭氣息地站在我們面前,面對這樣一個世界,你在“一課一得”中能對“三峽精神”寫點新的註腳嗎?讓我們拿起新的武器——科學技術去穿越更多的“三峽”!

九、課後比較本文和《長江三峽》在寫作方面的異同。

①內容

②表達方式

③語言特點

詞句賞析

1.船出了夔門忽然落進……變得狂暴了。

忽然,寫出感情變化之大;落進,寫出水勢落差之大。

後兩句則從感覺上寫出河面變得窄小,水流變得洶涌。

2.第一個穿過三峽的是誰?第一個,是的,……無邊無際地延展開去。

設問——回答,字裏行間演繹着的是作者對這一問題的思考的軌跡,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嚴肅的探索精神。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⑴認知目標:讓學生端正面對過去的得失成敗的態度,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時篩選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認識和規劃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時篩選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引發學生認識自己、把握自己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活動安排:

一.唱。全班齊唱《童年》。

二.寫。讓學生每人準備兩張小紙條,分別寫上自己最傷心的和最快樂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後摺好,分別放在左右手心上。(設置懸念)

師:同學們,你覺得現在你的左手重還是你的右手重呢?(學生回答)好,有同學說左手重一點,也有同學說右手重一點。那麼,到底在你們的心底,傷心與快樂到底孰輕孰重?在一個美麗而羞澀的夢前,讓我們來看看,勝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師如何看待的。

三.讀。研讀《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思考:

①分點簡要概述王海桐傷心與快樂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麼態度面對這些往事?她以怎樣的感情述說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簡介

王海桐, 1983 年 9 月 26 日生, 20xx 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學高中畢業,是當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狀元,以 713 分考取了北京大學金融系。高中時期最愛看的書是《金鎖記》、《灌籃高手》、《蔡志忠漫畫》等。

⑵基本解讀

“夢”是年輕人的理想、年輕人的追求。上北大,讀金融是王海桐的心願。雖然她一直都成績優異,但在 20xx 年參加高考的時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隱藏在她內心深處的一個美麗而羞澀的夢。高考過後,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報紙刊登的試題,也不敢去核對分數,所以在她“寢食難安只渴求一張北大金融系錄取通知書”,突然聽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狀元的時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實地記載了一個高中生面對成功,面對實現自己理想時的內心感受。由於真實,由於作者的年齡、生活的背景與現在的學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觸發學生的各種感受和引發出各種思考。學習時,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進行,建議從課文中選取某些問題作研究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重點也可以設計爲讓學生如作者一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學習中通過反思瞭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從而把握自己所處的環境。在學習的活動中要讓學生注意,不論引發的反思與思考的原因是什麼,在反思的過程中都要有一個標準,以此來衡量我們的行爲表現。這些用來比較的標準,可以是別人的,或者是自己過去的表現。所有比較推論的結果都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各種情緒的反應,比如自豪感、罪惡感、滿足感、或者憤怒,這都是取決於學生是如何進行歸因的,因此教師要留意這些反映,做好及時而適當的調適輔導。

可以引發學生認識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討論的參考點有:

①課文後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張平鋪的考卷,我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我願意寫我的困惑與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託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對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釋。你從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⑤我們常常在別人的暗示與判定下肯定自我的價值。可總有些時刻,別人的期許我們難以達到,別人的判定讓我們灰心喪氣。

⑥我常常被鎖在屋裏傾注於風琴、字與連環畫。因爲有着苛刻嚴厲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別樣的記憶:我用幼稚的

童音背李煜的詞《虞美人》,然後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聲;在逃風琴課後,我被罰跪在小凳上一整個下午,並被剝奪了晚飯,在被風琴老師批評練習不認真後,媽媽一邊打我手心,一邊一字一頓地說:“要做什麼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則就別做。”在小學第一次考試得了 99 分後,因怕被父親責備,我躲在門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選擇了魚肉的美味,也就選擇了魚刺的糾纏……

⑧我只想表達純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別人的評論。即使筆觸稚嫩又如何呢?我 16 歲,稚嫩是我的權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質。

⑨我到底害怕什麼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現不能達到別人的要求,還是自己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們都在那裏,一遍遍溫柔而堅定地對我說:“你能行,你能行。”這些呵護是我所有信心的來源。

四 .習題解說

⑴第一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本題主要是從引導學生多元讀解、個性化讀解方面進行設計,三個小題都是希望讓學生憑藉自己的經驗積累和知識結構進行閱讀,對文本意義再一次建構,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斷。在交流、討論、對話的過程中,必然會形成對課文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理解,而這樣的理解往往會對課文的整體性透視具有不同層次的合理性。

嚴格說,三個小題都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不等於學生就可以天馬行空地任意發揮。閱讀的理解必須落實到課文的語言層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個 731 分決不會是唯一的理由。”這句話透露了什麼感情信息,必須與後文的內容聯繫回答,“你覺得作者在成長的歲月裏,有過遺憾嗎?”也必須根據課文回答,不能脫離課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會的敏感話題,也是高中生必將面臨的人生選擇,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參加的考試,但“狀元”只有一個,如何正確對待考試,這不但是學生,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你對‘高考狀元’這一現象有什麼看法?”就是希望廣大的師生能對此作出客觀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

第二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方式是多種的,學生的“日記”是其中的一種,在日記中學生可以比較客觀地對待自己,賞識自己,批評自己。如果學生願意,教師可以收集起學生的各種“夢想”,與學生一起交流

五.教師小結研讀活動,引出下一活動。

師:同學們,傷心與快樂到底孰輕孰重呢,在“北大之夢”面前王海桐選擇了與傷痛瀟灑乾杯,獲得了前進的力量。現在,我們剛升高一,在我們的前方同樣有一個美麗的大學夢在等着我們去實現。所以,現在老師要給你們兩個箱子——“心情回收站”、“快樂加油站”。

小活動:學生分別把剛纔的小紙條放“心情回收站”、“快樂加油站”。

六.教師小結本節活動

七.佈置作業:

準備下節課的“我的故事”的演講,要求聯繫自己升中考的親身體驗,講述一個最難忘的一件事情。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習詩歌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心中情感的方法。

思維發展與提升:瞭解抒情脈絡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

審美鑑賞與創造:瞭解新詩的魅力,理解詩歌的結構美、情感美。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體會詩人的偉大抱負,理解詩人獻身祖國、甘願自我犧牲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瞭解本文抒情脈絡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獻身祖國、甘願自我犧牲的愛國精神。

教學過程

一、說——知作者體裁

1.說小詩:下面四句詩中所說的詩人是誰?

一詩一文一菸斗,一個脊樑一聲吼。

一畫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紅燭。

2.說作者:你知道聞一多的哪些情況?

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補充: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現代愛國詩人,學者,戰士。自幼喜愛古典詩歌、繪畫和戲曲。五四運動後開始發表新詩。曾留學美國。先後在中山大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發表了的《最後的一次演講》,當日下午,即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早年參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體詩。他的詩具有極強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氣質。代表作《紅燭》、《死水》具有沉鬱奇麗的藝術風格,整齊、和諧的藝術表現,影響頗大。

新月派代表聞一多提出了“新詩格律化”的主張,提倡詩歌創作“三美”——“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音樂美,指的是音節和旋律的美。

建築美,指的是詞藻的運用,要體現出中國象形文字的視覺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畫面感)。

繪畫美,指詩的對稱和句的整齊。

3.說背景:有誰知道聞一多先生爲什麼寫作這首詩歌?

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補充:

1922年聞一多赴美國留學,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視,寫過許多愛國詩篇。1926年從美國歸來,但看到的是北洋軍閥統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 敗、經濟凋弊的黑暗現實,極爲失望。正是這種爲現實所冷卻了的愛和期望,成爲了其詩的深層根基。

詩集《紅燭》由詩人在清華和美國兩個時期的作品組成。不但以濃烈的色彩獨樹一幟,而且還以豐富的想象、精煉的語言、典型的東方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個性。這首與詩集同名的詩篇,就是詩集《紅燭》的序詩。

4.說體裁:這是一首什麼體裁的詩歌?

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補充,中國新詩的發展:

二、讀——理內容結構

1.自由讀:讀兩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詩歌的內容。

3.清理內容結構,整體感知。

①什麼是紅燭?

紅色的蠟燭,多用於喜慶,如壽星像前,洞房內。

②從詩歌題材的特點來看,這是一首什麼題材的詩?這種詩有什麼特點?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是託物言志的詩歌,通過對事物的詠歎體現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託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

③李商隱的詩句“蠟炬成灰淚始幹”放在開頭,有什麼作用?

“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全詩的引子,詩的主體部分就是扣住“灰”與“淚”(“自 焚”與“流淚”)分兩層來展開抒情的。

④詩歌以問答的形式展開抒情,一共有幾處問?問什麼?

三處問:第1節爲第一問:紅燭爲什麼這樣紅?

第2節爲第二問:紅燭爲什麼要自 焚?

第6節爲第三問:紅燭爲什麼要流淚?

全詩以詩人對“紅燭”的心跡交流爲線索,用問答的形式展開詩意,抒發詩情,顯示了詩人對人生真諦、對詩歌創作宗旨的求索過程和結果。

4.小結:本詩共九節,開頭一節着眼於紅燭的顏色,將紅燭精神集中在一個“紅”字上面,凸現了紅燭的總體形象,由紅燭形象即刻聯想到詩人自身,“物”與“我”就完全交融起來。最後一節歸結到“莫問收穫,但問耕耘”這樣一個哲理,也就是將紅燭精神歸結到一種徹底奉獻的人生哲學,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全詩將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句詩“蠟炬成灰淚始幹”作爲引子,詩的主體部分就是扣住“灰”與“淚”分兩層來展開抒情的。全詩以詩人對“紅燭”心跡的交流爲線索,用問答的形式展開詩意、抒發詩情,顯示了詩人對人生真諦對詩歌創作的宗旨求索的過程和結果。

三、探——析形象語言

1.小組合作探究

分小組研讀詩歌,探究的主要問題(不必面面俱到,可側重其中的一兩各方面):

①這一(幾)節寫了什麼內容?

②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③詩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爲什麼會產生這些感悟?

④語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詞用得比較好?

全班分爲五個小組,分別探究第一節、第二三節、第四節、第五六七節、第八 九節。要求:小組分工合作,討論交流。在書上圈點標註,然後派代表交流分享。

2.分享交流探究成果

每組派1-2名代表,上臺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收穫。

3.討論探究的主要要點

①第一小節:詩人懷着敬慕的心情讚歎熒熒的紅燭。

“紅”是赤誠的象徵。紅燭,在詩人眼裏,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這樣的紅燭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詩人的心應該也這樣的紅,否則就不配做詩人。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那顆心,真是一顆赤子之心,是那麼純潔率真,晶明透亮,灼灼發熱。在這首詩中,可以說紅燭就是詩人,詩人就是紅燭,“人與物化,意與境融”。一個“吐”字;逼真的描繪了詩人那種火熱的愛國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態。

②第二、三節:對紅燭自我犧牲精神的謳歌。

這兩節詩用設問手法,自問自答,生動的表現了一個思考覺悟的過程。前後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詩人的醒悟,同時也更有力的表現了紅燭精神的可貴。

詩人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把蠟比作軀體,把火比做靈魂。作者認爲,軀體和靈魂應該是互相依存的,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爲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後才放光出?”起初覺得這是大惑不解的,認爲紅燭自己“一誤再誤”,詩人認爲這真“矛盾”,自相沖突,不可理解。但詩人最終理解了紅燭,徹悟了,對先前的認識來了一個徹底的自我否定。詩人理解了紅燭,由衷的讚美紅燭的奉獻精神。

上一節說“一誤再誤”,錯怪紅燭的語氣很強烈,又包含着自作聰明的意味;下一節說“不誤,不誤”,用了反覆手法,否定語氣更加強烈。一反一正兩種回答,相形之下,更強烈的表現了認識的根本轉變,包含着對先前自作聰明的慚愧,由頓悟而對紅燭產生了深爲敬仰的感情。詩人悟徹了,光是要“燒”出來的,只有自我燃燒,只有無私奉獻,才能放出光芒。這正是與利已主義哲學完全對立的一種新的人生觀。

詩人的思考,實際上反映了那個時代進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諦的思想歷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獲得的覺悟。

③第四節:詩人對紅燭的殷殷寄語,也是詩人的自勉自勵。

“既制了,便燒着”,便要燃燒不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人生的天職也在於奉獻,活着就要讓生命之火熊熊燃燒,讓智慧和才能放出燦爛的火光。詩人藉着紅燭的形象激勵自己,表達自己的信念和心願。

“燒罷!燒罷!……監獄!”當時,民衆深受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夢中尚未覺醒,血性猶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圇圄受着禁錮。詩人認爲:自己的職責,就在於從夢中喚醒世人、救治世人的靈魂。使民衆覺悟,使民衆奮起,使民衆熱血沸騰,使民衆走向光明,從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所設置的精神監獄中解放出來。

詩人愛國的赤誠之心是與祖國人民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

④第五至第七節:詩人對燭淚的思考、對紅燭的勸慰。

使用擬人手法,一開始,首先揭示了一種很矛盾的現象:“你心火發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詩人的注意力轉到燭淚上面,矛盾的現象已經包含着疑問。這一節開頭的呼喚,是同情的呼喚,是驚疑的呼喚。

第六節詩人馳騁想象,親切的問訊紅燭:“何苦傷心流淚?”詩人同情,驚疑,思索。這裏抒發的正是詩人在現實生活的漩渦中,內心所涌現的矛盾,痛苦和掙扎。詩人經過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尋求到的答案,是還有“殘風”的存在。紅燭“心火發光”,自身“燒蠟成灰”,世上並非都像詩人自己那樣懷着敬意,那種邪 惡的勢力不但毫無敬意,相反“來侵你的光芒”。紅燭流淚,是爲燒得不穩而急得流淚。紅燭不怕犧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犧牲自己,爲世人創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給世人帶來更多的光明。

詩人自己懷着拯救祖國文明的美好意願,不是同樣受到黑暗醜惡勢力的干擾和阻撓,感到壯志難酬,爲此而痛哭流涕麼?冷酷的現實就是這樣,你要創造光明,不但要犧牲了自己,還要“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第七小節託物言志,以燭淚比喻自己帶淚的詩行,這些詩行中有詩人愛國之情,憂國之心,它能慰藉人間,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喚起他們的愛國之情,使祖國走向光明。

⑤第八、九節:深情呼喚,一聲是同情的呼喚,一聲是勸導鼓勵的呼喚。

“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這樣的因果關係是多麼不公平,不合理,爲着“創造光明”,結果只落得“灰心流淚”,但這是社會使然。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獻,詩人勸勉紅燭,也就是勸勉自己:“紅燭啊!/‘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詩情得到了凝聚與昇華。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會裏,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創造光明,個人的得失榮辱一切在所不計。這正是聞一多人格美的集中體現。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毫不顧惜個人的得失榮辱,那是極其偉大崇高的獻身精神。

四、聽——悟情感主旨

1.過渡:作者用問答的形式抒發詩情,那麼詩人在問問答答中,情感經歷哪些變化?請聽名家朗誦。

2.播放朗誦視頻。

3.分析點播:全詩情感經歷了七次變化,四揚三抑的情緒起落:

詩人面對紅燭,心緒起伏,或驚歎讚美,或驚疑發問,或自求解答,詩情的流動形成起伏的波瀾,詩篇的節奏抑揚頓挫,形象鮮明而又飽含哲理。

4.小結:本詩抒發的愛國主義激情,具有震撼人們靈魂的力量。紅燭的精神是獻身祖國的精神。紅燭燒蠟成灰,爲創造光明而徹底的自我犧牲;紅燭傷心落淚,爲創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殘的痛苦,紅燭以“莫問收穫,但問耕耘”爲宗旨,唯願爲世人創造光明。這首詩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的心聲,他赤誠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拯救世人的靈魂,結成快樂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詩歌創作一開始就有嚴肅的社會責任感。紅燭的形象是詩人光輝人格的寫照。詩篇閃耀着詩人人格美的光輝。

五、吟——得要領技法

1.吟詠誦讀,尋找準確表達作品情感和自己閱讀感受的聲音形式,在詩歌鑑賞中十分重要。理解了詩歌的感情和主旨,請說說吟誦這首詩歌要注意哪些要領?

2.吟詠提示:注意情感的表達、節奏停頓、重音輕音、抑揚頓挫、語氣語調等,比如:

3.吟誦比拼:

①小組互相討論,在書上標記,互相聽讀。

②各小組派代表上臺朗讀,其他同學互相評議。

六、寫——曬收穫感受

學了這首詩歌,結合初中學過的《最後一次的演講》《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和聞一多的事蹟,給聞一多先生寫幾句墓誌銘來表達對聞先生的紀念和崇敬。

示例1:紅燭發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詩與熱血共鑄就,一座豐碑愛國魂。

示例2:寫寫寫,寫出累累碩果;做做做,做出驚天偉業;說說說,說的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標!

示例3:開口說話,擲地有聲;腳不下樓,著作甚豐;唐詩雜論,楚辭校補,深刻鑽研,一絲不苟,大聲疾呼,爲民請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準確富有感情的背誦。

2.品味詩歌的意境,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準確富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優美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1.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情景導入本課。

2. 簡介《詩經》。

二. 朗讀 感知大意

1. 學生自由朗讀全詩,圈點生字。

2. 抽學生朗讀本詩,師生共同評價。

3. 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語速、語調。

4. 學生自由朗讀本詩,把握語速、感情基調。

5.抽學生朗讀本詩,師生共同評價對語速、語調的把握。

6.引導學生說說本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7.各組推薦代表在班內展示朗讀,評出優勝組。

8.全體學生齊讀。

三.研讀 感悟意境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本詩,結合注視,組內理解大意。教師巡視,答疑解難。

2.引導學生思考:景物描寫和“重章疊句”的作用。

3.學生感悟意境,

《蒹葭》譯文

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爲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着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幹。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蘆葦初生鮮豔,白色露水還沒完。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逆着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教學反思

今天講了《詩經》中的《蒹葭》,看着孩子們被吸引了,很是高興。現在大致回憶一下上課的過程:

一、同學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確。(先個別讀,再齊讀)

二、我把一些重點字詞寫到黑板上,讓學理解記憶 (近義詞或反義詞放在一起,以便學生掌握詞義。)

蒼蒼 萋萋 采采 未晞 未已 水之湄 水之涘 溯洄從之 溯游從之 躋 右 水中坻 水中沚

三、邊讀邊口譯課文,兩人爲一組交流。

四、通過讀,我們想到了一副美麗的畫面。用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描繪一下,並寫寫自己通過讀感悟到了什麼。

學生們在回答時加上了一些想象。緊接着我讓他們談感受到了什麼?孩子們說到了主人對愛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還談到了他是惆悵的,對愛人感情是濃烈的,他是執着的。

緊接着我又問可望而不可及是喜還是悲?孩子們說是悲,我談自己的觀點這也許是一種喜吧,因爲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讓孩子們繼續思考:這裏的伊人僅僅是所愛的人嗎?學生們能談出這也許代表理想或者夢想。我說這又何嘗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寫照呀。一生都在追求夢想的路上。

在本詩的重章疊句手法運用上,我以下面的文體形式引導:三小節的內容幾乎是重複的,那能不能去掉兩小節?學生說不行,那樣感情就不強烈了。我說這樣看似重複,實際又不是完全重複的寫法就是“重章疊句”,它的表達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詩歌的音樂美。

這時鈴聲響起,沒有給學生們當堂成誦的時間了。本來覺得一節課處理這首詩時間會很寬鬆,結果時間很緊張。看得出孩子們是在逐步進入文章,沒有當堂成誦實在是有些遺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個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許多年之後,他們經歷一些事後,再想起這首詩會會意去微笑吧。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瞭解魯迅

生活經歷和思想發展過程;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爲《吶喊》的含義。

教學設想:

本文內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擬突出重點,扣住“好夢”的具體內容,領會作者思想發展過程。

教學重點:

魯迅自身經歷與其思想發展的歷程。

教學難點:

魯迅嚴於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認識作者寫作《吶喊》的緣由。

一:導入

初中曾學過魯迅的哪些小說?(《故鄉》、〈社戲》、《孔乙己》等)這些小說選自哪一個小說集?(《吶喊》(加點的字板書)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共收集短篇小說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魯迅爲自己的這個集子寫了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吶喊〉自序》。

現在請大家自讀課文,看看魯迅先生寫這篇自序的目的是什麼?

二:分析文章內容:

1.這篇序言中,魯迅通過敘述自己的經歷來反映思想發展過程,並說明寫作《吶喊》的緣由。魯迅重拾文藝,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學生:金心異)金心異的來訪是不是魯迅創作《吶喊》的主要原因?(不是),那麼魯迅創作《吶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這裏“夢”指的是什麼? (指作者年輕時候的理想和追求。)爲何理想叫做“夢”呢?(由於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實現,所以後來回憶起來,就如同夢幻一般。)

2.年青的魯迅有那些夢?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夢?他的夢有沒有實現?

(1)因爲少年時代的給父親看病的生活經歷,使他看透世態想走異路。就有了“學醫救國救民的夢想”(此處要求學生讀書上的句子)(板書:學醫救國救民夢)本來這夢是相當美滿的,但是在仙台看幻燈片,發現學醫不能救國,夢想終於破滅。

(2)因爲魯迅發現學醫不能救國(讀文中的句子),就想要以此爲轉折,樹立了新的夢想,提倡文藝,開始了新的人生,去東京,進行最初的文學活動。概括爲“治文藝,拯救民衆靈魂”或者“辦〈新生〉,拯救民衆靈魂”終於失敗,魯迅深刻的分析了失敗的原因,那是什麼呢?客觀原因:國民精神麻木,羣衆不覺悟,對於吶喊,既非贊同,也不反對。主觀原因:對自己寄託希望過高,認爲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實際,青年人特有的狂熱病。

3.兩大美好夢想破滅之後,魯迅先生陷入了無邊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麼他是如何驅散這種痛苦與寂寞呢?(魯迅採用了種種麻醉法,沉入於國民中,回到古代去,於是去了北京S會館抄古碑)沉默是對自己理想的絕望嗎?(不是,是在思索、探尋國家和社會的前途和出路。)

4.分析對話:

這個時候,金心異的來訪是他人生轉變的一個契機,我們來研究一下他們的對話,同學們歸納一下在對話中兩人所持的不同觀點。(學生:讀19段,魯迅關於鐵屋子的論斷。)你們如何理解這段話中的“鐵屋子”、“熟睡的人們”、“大嚷起來”?

所以金心異的來訪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們可以結合《故鄉》裏最後幾句話來理解這種“希望”。(學生: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過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先前的思想發展是形成《吶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礎,而金心異的來訪則是寫作《吶喊》的直接契機。

5.分析魯迅爲什麼要把這十四篇小說合集,命名爲“吶喊”的原因:

好,現在作者要開始振筆吶喊了,那麼“吶喊”的含義是什麼?魯迅爲誰吶喊?爲什麼要吶喊呢?(學生齊讀第22段。)(爲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吶喊)因爲作者年輕時候曾經歷過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這種寂寞再傳染給這些做着好夢的青年。

教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吶喊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爲喚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們起來抗爭,而發出戰鬥呼喊;一是爲慰藉戰友,使之“不憚於前驅”的吶喊助陣。(板書)

三、小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創作《吶喊》的緣由。而圍繞着《吶喊》的由來作者也講述了他的思想發展過程,那就是從年輕時的好夢到悲哀的寂寞,然後是奮起的吶喊。從作者好夢、寂寞、吶喊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憂國憂民思想一直都沒有變,用作者的《自題小像》中的一句話可以鮮明地體現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薦軒轅。”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6

三維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瞭解《邊城》的主要內容和特色。

2、通過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內涵,把握主題。

3、通過探究學習,認識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性。

思路方法:

散文化的《邊城》,篇幅很長,主題深刻,所述生活與學生有距離,節選部分又不能反映全貌。如何達成目標?擬依次處理三種關係:一是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由把握《邊城》全文過渡到節選部分的解讀;二是處理形象與抽象的關係,由課文形象的分析抽象出主題;三是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係,在理解主題之後,拓展到現實生活,引導學生認識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疊映湘西風景畫】

這,就是邊城。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中國最美麗的《邊城》

二文本解讀:

(一)、指導自主學習

1、《邊城》堪稱中國現代小說的扛鼎之作。大家已經讀了,現在我想請大家用一句話談談自己對作品的印象。

【參考性提示】

①《邊城》是用小說形式寫成的無韻之詩

②《邊城》是用文字繪就的無彩之畫

③《邊城》是一支寧靜和樂的生活牧歌

④《邊城》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讚歌。

2、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邊城》內容,你認爲,哪個字比較好?

【參考性提示】學生可能會有多種說法,要討論引導。

明確:用“愛”字概括比較恰當。

沈從文在談及自己的創作動機時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爲人類的“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作者的意思是:他想用平凡的故事來“說明”怎樣的愛才是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簡言之,作品就是在回答“什麼樣的愛是合符人性的,是美的”

答案迷濛於邊城的風景中,隱藏在山民的故事裏。需要我們合作探究。

(二)組織合作學習

●風景中的祕密

1、投影:【煙雨鳳凰】

2、提問:課文描寫了煙雨鳳凰的哪些景物?再讀一讀這些描寫語句。

明確:

①描寫的景物:青山、綠水、夕陽、硃紅色的船、

白塔、黃狗、月亮、長頸大雄鴨、

②描寫的語句示例:

★落日向上遊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黃昏把河面裝飾成了一層銀色薄霧;

★河面已朦朦朧朧,看上去好像一隻白鴨在潭中浮着-------

★祖父坐在船頭吹《娘送女》曲子給她聽,她卻同黃狗躺到門前大岩石上蔭處看天上的雲。船頭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黃狗也睡着了。

3、設想此時的你正在此情此景中拍攝風景,你會特別選出哪些風景來拍?爲什麼?

【參考提示】發散性問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評點風景特點。言之成理即可。

【歸納概括】如果可以的話,我會用DV把邊城風景全部錄下,製作成一幅風景畫卷。因爲它熔生動豐富的社會風俗畫和優美清新的風情風景畫於一爐,充溢着濃厚的鄉土氣息和返璞歸真的牧歌情調。它健康、它優美。

【投影顯示】風景古樸、清純、自然、毫不雕琢、寧靜平和

4、風景無言卻有意,作者描寫的風景中隱藏着祕密,它們正無聲地在向我們訴說。聽,多漂亮!你們聽出的意思是什麼?

【明確】風景畫卷暗示我們:古樸的毫不雕琢的野性的自然的,纔是健康的優美的。

●故事裏的隱語

1、什麼樣的山水養育什麼樣的人。在這方健康優美的山水上,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已經發生。請用翠翠的口吻簡說這個故事。

【投影顯示】重要人物關係

2、這個“愛”的故事寫到了哪些“愛”?

【合作討論】明確:作品寫到了衆多的愛-----

純樸的祖孫之愛

古樸的鄰里之愛

自然的男女之愛

3、這些愛令人心醉,使人動容,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明確】清純、古樸、自然,有人性之美。

4、應該說小說展開的是一幅人性之愛的畫卷。在這幅畫上,有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愛、祖孫之間的親愛、鄰里之間的互愛。這種種的愛,就如邊城的清純古樸自然的風景,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甘心付出。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

至此,作者已經“爲人類的‘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了”。

【合作討論】:關於“愛”,作者“說明”了什麼?

明確:“愛”要如邊城的清純古樸自然的風景,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甘心付出。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這種純潔的無私的愛才是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清純古樸的自然風景,作者讚美;清純古樸的“愛”,作者讚美。作者對一切清純古樸自然的人事都寄寓了深厚的情感。思考:除了讚美如風景般清純古樸自然的愛之外,他還讚美了哪些人事?

【合作討論】明確:作者還讚美了-------

象徵着愛與美、人性與人生優美極致的翠翠

象徵着風俗淳樸、重義輕利、正直素樸的人情美的渡船和爺爺。

象徵着民族古老的歷史和傳統的端午節

象徵着原始自然天性的黃狗、白鴨、大魚、菸葉

6、這些人事物景構成了“邊城的世界”,沈從文想用“邊城的世界”告訴我們什麼?

【明確】

①凡是質樸的、純真自然的纔是優美健康的;這樣的愛值得讚美,這樣的人生形式也值得讚美;

②物慾氾濫的現代文明;淺薄庸俗的金錢主義和腐化墮落的現實應該批判;

③民族的傳統品德和人格應該重建。

(三)引導探究學習

1、你對沈從文先生的這種思想有什麼看法?贊同?爲什麼?不完全贊同?爲什麼?

【參考性提示】

①民族文化傳統,質樸、自然、清純、健康、優美,有其特別的風味,應該繼承併發揚光大。記住:民族的纔是世界的。

②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傳統民族文化應該與現代文明融合,只有這樣,傳統民族文化纔有生命力。不過,要特別注意民族文化現代化的方式。

2.下面是當代導演根據小說《邊城》拍攝的一組鏡頭。看後,談談感受。

【DV剪輯】(說明:內容—惡搞原作;音樂--《兩隻蝴蝶》)

【思考方向】比較電影鏡頭與小說的優劣;電影是否保持了小說的原汁原味;聯想開去,發現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建議?等等。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通過課文學習,認識葛朗臺這一藝術形象的特徵及其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典型意義和價值。

二、品味巴爾扎克在刻畫“葛朗臺”這一形象中所運用的誇張的漫畫式手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作品中對人物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分析把握“葛朗臺”這一形象的性格特徵。

難點:認識葛朗臺這一藝術形象的特徵及其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典型意義和價值。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由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四大吝嗇鬼導入

二.整體閱讀,圈點批註

情節人物描寫動詞與形容詞的運用關鍵語句

三.整體閱讀檢測

(一)掌握下列加點詞的音形義

面面相覷彌留逆情背理執著恬退隱忍箍桶匠癖好輕手躡腳

(二)簡答

1.主要人物是

2.葛朗臺的幸福

3.小說圍繞一個什麼矛盾衝突展開?

4.什麼地方是小說的開端部分?

四.分析情節結構

板書總結開端朗臺其人:執著狂、佔有狂、癡情、癖好

↓矛盾衝突:對待家庭財產的態度

發展發現梳妝匣愛財

↓搶奪梳妝匣

交回梳妝匣

提出繼承權

誘騙繼承權騙財

騙到繼承權

高潮看守密室:兌金(守財)

結局臨終言行

五.課外練習

1.批註本文的人物描寫

2.試比較此文與祝福刻畫人物所使用方法的異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練習

二.理解小說個性化的語言描寫

1.提問:葛朗臺的身份是一個暴發戶.投機商.他愛財如命的性格從文中哪些語言中表現出來。

A.身份

B.性格總結:人物語言要表現人物的身份與性格

2.討論課後練習三

三:討論生動的動作描寫

精讀“搶奪梳妝匣”“誘騙繼承權”“臨終抓法器”

四.討論傳神的細節

細節描寫:對人物性格.肖像.語言.行動.心理.及環境所作的細微、具體的描繪,能生動具體地表現事物的特徵.

五.總結.小說的主題

六.比較、鑑賞與評價

1.本文中除了正面從語言、動作等角度去表現葛朗臺以外,還用了側面表現,從文中找出這些實例加以分析

2.小說以記敘爲主要的表達方式,但小說中也可以有議論,小說中的議論往往用來評價人物、事件,往往表現了作者的意願與態度,請從文中找出議論性的句子,並加以分析,體會這些議論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3.葛朗臺夫婦臨終囑咐比較閱讀

七、練筆佈置

人物描寫,寫一個執着於某一事物的人,側重於語言與動作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朗讀體悟,尋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過誦讀,把握意象,體會本詩的情感。

3.瞭解作者面對殘酷的現實,始終不渝的熱愛祖國、相信未來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揣摩詩歌語言,賞析詩歌豐富含蓄的意象。

2.難點:體會詩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讀賞析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有一首詩寫於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後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這首詩就是《相信未來》,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緊接着向學生介紹作者,同時交代清楚詩歌的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齊聲誦讀詩歌,給詩歌斷句,標出重讀字詞,並且明確詩歌總體結構。詩人從我怎樣相信未來到爲什麼相信未來,最後呼籲人們相信未來。這是整體感知的第一步,通過自己的誦讀體驗。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音頻文件,注意朗讀者節奏、語氣、語調的變化,從而體會詩人當時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1.在整體把握詩歌感情的基礎上,我將從詩歌的具體意象入手,讓學生討論意象的運用,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而創設一個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

具體來說就是明確:

第1節中的蜘蛛網、爐臺、餘煙、灰燼、美麗的雪花這項意象代表的含義,學生可以從中看到荒蕪、窮困和艱難,詩人從艱難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來的信念。

在第2節中學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鮮花、凝露的枯藤這些意象,從生命由新鮮至黯淡、從熱情到失意、從飽滿到枯竭的過程,瞭解詩人從人生的苦難升起了相信未來的信念。

2.接着請學生仔細朗讀第3節,此時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合理斷句。因爲不同的讀法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別注意這裏運用比喻修辭。教師針對排浪,大海、曙光具體分析它們與手指、手掌、曙光之間的聯繫。學生通過具體研習能瞭解這是詩人由真實內心升起的相信未來的信念。

3.在接下來的4-6節朗讀中,教師同樣要求學生從意象的把握上來理解爲什麼要“相信未來”,從腐爛的皮肉、脊骨這些意象來看清人們內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第4節視角“我”到“她”,她是未來,從未來的角度看,現在就成爲了歷史,歷史不可抹去,未來將會做公正的評價,正因爲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評定。

4.再次朗讀,加深體驗。在具體的意象分析後,學生已經對詩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個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來我會提出一個問題,即這首詩歌最明顯的藝術特色是什麼,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詩歌,這樣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真切感受詩人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朗讀之後,學生應該很明顯就能發現詩歌運用了反覆手法。

(四)延伸作業

比較閱讀食指的另外一首詩《熱愛生命》,希望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詩人無論人生多麼艱辛、命運多麼坎坷,我們都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未來。

五、板書設計

相信未來

食指

描繪現實,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發出召喚,相信未來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爲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啓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三、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說藝術。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聯繫初中所學《曹劌論戰》,學生介紹《左傳》,教師補充材料,《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2.整體把握

(1)解題:理解題意,你會想到那些信息?

(2)介紹時代背景: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3.課堂教學

第一步,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①選一名學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再選一名學生評論優缺點,概括你所聽懂的故事。

齊讀課文。

②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奏,讀清句讀。對照註釋,結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提出疑難字詞。

第二步,內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並適時的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思考: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爲什麼攻鄭?

提示:秦晉圍鄭,鄭國危如累卵。聯繫時代背景,這一段25個字介紹了哪些內容?找出重點詞:貳、軍、於

(2)一學生領讀第二段,找出重點詞句如“辭”“之”“然鄭亡,子亦有不利已”。

討論: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這一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提示:此段爲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由男生齊讀第三段。

本段字詞較多,要求翻譯課文,解決字詞障礙。如“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鄙、陪、敢、濟、肆、闕

全體同學考慮: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僞,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地理到歷史,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術,動之以利,曉之以理。

(勇)退:燭之武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不計得失,舍小存大,顧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縋而出,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巧)退:既有運籌帷幄、瞭然於胸之計謀,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辭。

可看出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A.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B.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C.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4)學生齊讀第四段,解決字詞如“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討論:晉侯在秦軍撤退時爲什麼不乘機襲擊秦軍?本段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慮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讀課文,體會課文敘事特點

(1)伏筆與照應: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爲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爲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成功地勸說了秦君,憑一己之力,解救了鄭國,其勸說的藝術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提示:主要從燭之武的勸說藝術進行分析總結。燭之武的一段說辭,曉之以利害,動之以感情,言辭巧妙。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啓示: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們評在價燭之武時,有的說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讚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說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業

(1)儘量背誦。

(2)歸納文中詞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現象。

(3)我國古代學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高度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燭之武退秦師再次印證了“舌頭”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戰場。對此,你感受如何?請聯繫你所瞭解的史料寫一段文字,不少於300字,題目自擬。提示:可以結合史料從“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闡述自己對“口才”的認識。具體史料可以聯想到毛遂義正詞嚴,說服楚王與趙國締約;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衛了趙王的尊嚴;諸葛亮舌戰羣儒等。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2、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複習鑑賞詩歌的方法:

一、知人論世。

二,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

意象:詩歌中蘊涵着詩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營造出的客觀景物和主觀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或氛圍。(幻燈)

在詩歌中,由一個或幾個意象所形成的氛圍,這個氛圍有一個特定的名稱:意境。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營造了一個寧靜,幽深,略帶感傷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發文,開始受法國象徵派影響。1928年開始創作現代派詩歌。著有詩集:《我的記憶》(《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影響,意象朦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後期(抗戰爆發後)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情感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積極、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短暫的一生,很不平靜。小時候一場天花,在他臉上留下疤痕,生理上這種缺陷,常常使他變成別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後來在詩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還是常常受到來自同行的嘲笑。文學上剛有點成就時,他喜歡上好友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平,但並沒有得到迴應。戴望舒以跳樓相要挾,最後勉強答應和他訂婚,但要結婚條件是:要他出國留學,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迫於無奈,1932年他去法國,當時生活很困難,靠翻譯生活。三年後聽到施絳平移情別戀的消息,他匆匆回國。結束了他近八年的戀情。第二年,1936年,與小他12歲的穆麗娟結婚,這場婚姻僅維持四年。1940年倆人離婚。兩年後,戴又與小他21歲的楊靜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到1948年又以離婚結束。建國後戴望舒被安排到國家新聞出版署工作,負責法文翻譯,但此時他哮喘病非常嚴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譽爲"雨巷詩人"的戴望舒,以短暫而傳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國抒情詩人的內在品質,以至在他離世50多年後,詩歌依然名重詩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賞析全詩

(一)聽朗誦,正字正音(幻燈)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頹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悵(chóu chàng)

(二)學生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談談自己的初讀體驗。整體感受詩歌。

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首什麼詩,你認爲它美嗎,美在何處?

(意象美、意境美、音節美,至少要說出音節美:押韻、復沓、重疊)

(目的,引導學生自讀習慣,自己理解詩歌。)

(三)再讀本詩(找學生讀)

1、說說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圍。

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悽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組成了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開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圖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幻燈)

明確:丁香、雨巷、油紙傘、籬牆,

3、首先看題目,這首詩最明顯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細雨,兩邊是靜默的人家,偶爾有人匆匆走過,意境充滿了朦朧美。可以“虛化”爲一條“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們再看油紙傘,有一種古典,神祕,懷舊的感覺。還有頹圮的籬牆,更有一種破敗,淒涼。這兩個意象和雨巷一起構成一個悽清,破敗,空寂的意境,是這個故事發生和主人公出現的一個大的背景。

4、詩中一個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燈)

5、作者爲何“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爲什麼不是國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 不是一支春帶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爲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爲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確:美麗,高潔,結着愁怨,彷徨; 冷漠, 悽清,又惆悵;太息,悽婉迷茫;靜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詩人對“丁香姑娘”是怎樣的感情?

明確:追求,嚮往

2、那麼,這個“姑娘”代表什麼呢?結合下課後第二題。

明確:(1)根據詩歌內容,姑娘就是姑娘,詩人當時22歲,說他沉醉於愛情,這是首愛情詩。

(2)結合時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 瞭解小說《三國演義》及作者羅貫中;掌握文中生字詞。

2、 學習本文通過生動的情節和人物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進而分析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形象。

3、 瞭解諸葛亮深謀遠慮、賞罰分明、嚴於自責的優良作風和馬謖狂妄輕敵、剛愎自用、死守教條的錯誤。

教學過程

【導入語】

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魚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也是同名小說的卷首詞。歌聲高亢渾厚,意境深邃悠遠,在它那明白如話的歌詞裏卻包含着筆墨難盡的歷史滄桑。三國故事,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誰來說說你所瞭解的三國故事?

生:三顧茅廬,三英戰呂布,赤壁大戰,過五關斬六將,失街亭斬馬謖,草船借箭……

師:看來,大家真是對三國故事十分熟悉啊。其中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失街亭》。歷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勢險要,它是諸葛亮率軍初出祈山,攻打魏國的咽喉要道,成爲蜀魏兩軍必爭之地。蜀軍一路上士氣高昂,接連獲勝,不料,在戰局的關鍵時刻,街亭一戰,失去進取中原的據點和有利形勢,導致了諸葛亮初出祈山的全局失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失街亭”。我們知道,諸葛亮一向神機妙算,常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次爲什麼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將對諸葛亮這個人物有一個更爲全面的認識。在瞭解主人公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作者和《三國演義》。

【作者介紹】

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據說,他曾跟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之一張士誠有不錯的關係,曾給張士誠當過幕客。他“有志圖王”,足見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後來明太祖朱元璋統一了中國,他改而從事“稗史”的編寫工作。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三國演義》介紹】

《三國演義》是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第一部最完整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該小說以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爲內容,以蜀和魏的矛盾爲主要線索開展全書情節,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將相和政治、軍事、外交上的英傑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將436人,文官451人,漢、三國、晉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曹操和關羽,這三人構成“三絕”。

諸葛亮:“智絕”。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爲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羣衆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曹操:“奸絕”。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關羽:“義絕”。歷史上的關羽爲“萬人之敵”的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勇猛有餘,智略不足,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爲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作者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被塑造成“義”的化身,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由此可見,在對三國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爲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着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與課文有關的內容】

本課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本課截去了司馬懿調兵遣將進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佔領列柳城一段,這兩段寫司馬懿善於用兵,而本課重點人物是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彈琴退仲達”,即“空城計”的內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後半部分內容是寫孫吳與曹魏的明爭暗鬥,故截去。節選部分集中表現諸葛亮深謀遠慮、料敵如神、賞罰分明和馬謖剛愎自用、言過其實。

【生字詞】(見課本)

【故事情節】

給出7到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簡要複述故事情節:

孔明點將:司馬懿、張邰揮師西進,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參軍馬謖願前往防守,並立下軍令狀。諸葛亮令王平協助防守繪製“圖本”;又喚高翔“屯兵”街亭東北之列柳城,以作策應;再派魏延屯紮街亭之後。遂令趙雲、鄧芝出箕谷爲疑兵,自統大軍以姜維爲先鋒取眉城。

馬謖拒諫:馬謖“屯兵山上',王平規勸,馬謖不聽,二將分兵。

雙方激戰,蜀失街亭:司馬懿圍困街亭,斷絕汲水道路,放火燒山,蜀兵不戰自亂,馬謖衝出重圍,魏延來救,陷入包圍之後,王平來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來投高翔。三將謀復奪街亭,連連中計,迫不得已,退守陽平關。

佈置退兵,揮淚執法:諸葛亮聞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長嘆,佈置撤軍。回漢中後,讚賞趙雲,揮淚斬馬謖。

【故事線索】

師:本文人物衆多,矛盾錯綜複雜,請思考作者是通過什麼線索把衆多的人物和複雜的矛盾衝突組織在一起的?

生:全文以街亭的攻守爲線索展開情節,處處離不開街亭的攻守。

師:那麼如果按照小說情節的四個階段來看,應當如何解釋?哪裏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生:它是以戰前孔明派將點兵爲故事開端,以馬謖拒諫爲故事發展,以戰中雙方激戰,蜀失街亭爲故事高潮,以戰後孔明佈置退兵,揮淚斬馬謖爲故事結局。我們看出情節錯綜複雜,波瀾曲折。但是線索十分清晰,結構井然有序。

【分析人物形象】

師: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三國演義》與數字“三”很有緣,比如說“桃園三結義”“三分歸晉”“三絕”“三顧茅廬”等等,你能在分析人物性格時找出課文中與“三”有關的東西嗎?

生:三笑,三哭,三次囑託。

諸葛亮的“三囑”—— 一囑馬謖:“街亭雖小,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汝雖深通謀略,此地奈無城廓,又無險阻,守之極難。”把困難說在前面,叮囑馬謖要明確責任,做到心中有底。二囑馬謖:“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說對手的情況,提醒馬謖不可驕狂自大,草率從事。三囑王平:“……汝可小心謹守此地,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成圖本來我看。……戒之,戒之。”叮囑王平要商議行事。

師:很好,那麼,這些囑託表明孔明的什麼性格特點呢?

生:慮事周密,用兵謹慎,審時度勢的軍事才能和知己知彼,機智多謀。

師:很好,諸葛亮作爲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是“神算子”,是“智多星”,已經超出了“人”的能力。那麼,諸葛亮是不是一個不吃人間煙火的“神”呢?他有沒有人的感情?在故事的哪一個情節中體現出來?

生:一哭——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在馬謖臨終囑託與傷心痛哭之後,諸葛亮想起二人往日情同手足的交情,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淚。看出諸葛亮有情有義,這是“傷心之淚”。二哭——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

師:“流涕”的程度深還是“揮淚”的程度深?

生:“流涕”更深,表現出更悲痛傷心。

師:這時候諸葛亮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

生:蔣琬勸阻,天下未定,不可誅殺智謀之臣,但是馬謖早已立下“軍令狀”,“軍中無戲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諸葛亮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顯示出他內心巨大的矛盾,這是“無奈之淚”。三哭——“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

師:“大哭”相比“流涕”程度變化怎麼樣?

生:更深。

師:你又怎麼理解這時候諸葛亮的心情?

生:未聽先帝遺囑,有負先帝重託,痛惜、悔恨內疚、自責,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這是“悔恨之淚”。

師:看來諸葛亮真是聲淚俱下,五臟俱焚啊!這個平生統率千軍萬馬,征戰沙場,談笑風生的軍師,也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時候。“大哭不已”淋漓盡致的刻畫出諸葛亮此時的真實情態。那麼,在“斬馬謖”這一情節當中又能看出諸葛亮的什麼性格特點?

生:賞罰分明、公正嚴明,不徇私情、重情重義、勇於自責。

師:《三國演義》寫諸葛亮,總體上把他當作智慧的化身,而《失街亭》中卻寫到他用人的失誤,而且寫了他的勇於自責,有情有義,這就使“近妖之諸葛”有了很濃的人情味,我們也知道了諸葛亮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而不是那種既能呼風喚雨,又能料知後事的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豐滿,更有魅力。讓我們一起把“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一部分朗誦一遍。

(全班朗誦從“謖自縛跪於帳前”到課文結尾。)

師:好,剛纔我們分析了諸葛亮的性格,現在我們來看《失街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馬謖。

生:一笑——馬謖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這裏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表現了他的麻痹輕敵,他早就把諸葛亮的千叮嚀萬囑咐當作了耳邊風,而且語氣裏還有點笑話軍師謹慎多餘的意味。二笑——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當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議的時候,馬謖滿口理論,什麼“憑高視下,勢如破竹”,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把自己熟讀兵書當作炫耀的資本,完全聽不進王平的一詞半語。這個片斷寫出了馬謖的閉目塞聽,剛愎自用,只會紙上談兵。三笑——馬謖在山上見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來圍山!”。言下之意是,有我馬謖重兵把守,居高臨下,司馬懿根本不在話下。表現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師:這三次笑表現出馬謖麻痹輕敵,閉目塞聽,剛愎自用,紙上談兵,狂妄自大,誇誇其談,目中無人。那麼,馬謖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呢?

生:馬謖很勇敢,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自動請纓,立下軍令狀,表現了大無畏精神,也就是我們說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失街亭後,馬謖自縛請罪,顯示了他勇於負責任,光明磊落。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理解本詩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體內容及詩歌蘊含的深刻寓意。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寓意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寓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總體把握,理清思路

討論:這首詩是從哪幾個層面上來闡述哲理的。

明確:兩個。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顧忌,另一個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會爬過籬笆去摘草莓。

二、研讀全詩,討論以下問題:

1、詩中的草莓指代什麼。

明確:草莓指代世間美好的事物。思考這一問題應從草莓的特點入手。草莓色澤鮮豔,圓潤可愛,在外形上給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們都喜愛的一種水果。

2、“我”想不想爬過籬笆?爲什麼?

明確:想。因爲那兒“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過?爲什麼?

明確:能。因爲“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

4、那麼,“我”願不願爬過?爲什麼?

明確:不願。因爲“髒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

5、討論:上帝又指代什麼?

明確:上帝號令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權威的代表,又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種種清規戒律。思考這一問題應從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過”、“能爬過”卻又因爲怕髒了圍裙捱上帝的罵而不願爬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明確:“想爬過”“能爬過”,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願望和能力,而怕髒了圍裙捱罵則說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過程中有種種顧慮,擔心會遭受責備。歸根到底,這一切是“上帝”的行爲約束、思想禁錮造成的。

聯繫實際示例:

孩子本是純真無邪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其中蘊藏着多少創造的萌芽啊。但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許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規的行爲,用很多清規戒律來束縛他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個性,從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解說]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並非唯一的標準的答案。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深入思考討論,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應加以肯定,答案不強求一致。

7、詩人爲什麼說“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會爬過去“?

明確:孩子是純真無邪的,孩子對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嚮往與追求。“上帝”如果拋開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拋開了一切清規戒律,恢復其純真無邪的本性,他一定也會爬過去追求世間美好的事物。

8、作者安排“上帝”這個形象有什麼深刻的寓意?

明確: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權威的代表,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是別人思想的禁錮者;其實“上帝”又何嘗不是被禁錮者呢?只要他願意並且有決心拋開一切束縛,重新撿拾起純真,他也會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東西。

[解說]這一層次的理解是這首詩的深刻之處,學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錮者這一點,教者要作適當的提示。

三、小結:

集哲學和文學於一身,融理性和感情爲一體,這是哲理詩的顯著特點。而哲理詩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訓示式的說教,而在於悟性的啓迪,學習時應由詩的表層意象入手,展開聯想,逐層深入,最終觸及主旨,才能理解詩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詩總會給讀者留下思索的空間,留下某種不確定性,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自己的理解來拓展詩歌的藝術空間。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1.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爲詩歌單元,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一些優秀詩篇。《雨巷》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作爲一首象徵派朦膿詩的經典之作,特將它列爲精講課文。鑑賞詩歌應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語言,感受充溢於作品的真情。

2.從課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帶有濃郁古典氣息的現代詩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徵意義,抓住這點可以讓學生拓展深化,掌握詩歌最重要的鑑賞方法——通過意象解讀詩人的情感。

【學情分析】

高一的新生正處在學習角色的轉變期,從初中的學習內容轉變到高中的學習內容上,對許多詩歌藝術手法和鑑賞技巧還處於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態中,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點撥,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分析鑑賞方法。

【課標要求】

1.培養閱讀詩歌的興趣,理解詩歌的思想內涵,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2.學習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徵,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感悟詩歌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丁香姑娘》MTV,學生和老師踏歌入場。

二、導入

同學們,在中國現代詩壇上,有一位現代派詩人,用心感動過無數個孤獨寂寞的靈魂。他的名字叫——戴望舒。提起戴望舒,無人不會想起那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1927年,22歲的戴望舒創作了《雨巷》,在詩壇一舉成名,並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雨巷,痛快地淋一場芬芳的丁香雨吧!

(一)朗讀

1.聽朗讀,熟悉內容,初步體會詩歌的情感基調。

2.自由朗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讀給大家聽,再告訴我們一點朗讀技巧。

朗讀展示:

預設

1.讀第一節(讀)。詩中有種憂愁的感覺,我們應該用心去讀,想象詩人寫詩時的心情。

2.讀第四節(讀)。“她靜默地走近”這一句要讀得輕而緩,把丁香姑娘那種輕巧緩慢的腳步聲讀出來,而後面“像夢一般悽婉迷茫”應讀出一種淡淡的憂愁。

3.讀第二節(讀)。這一節有三個“丁香”,要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例如“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個“丁香”讀的時候音調要放低,讀出憂愁的感覺。

4.“丁香一樣的顏色”是說姑娘很美,要讀出喜歡、欣賞的感覺,可以讀輕快一點。“丁香一樣的芬芳”是寫香味,要讀出心馳神往的感覺,“丁香”兩個字要拖長一點,讀的時候面部表情應該是陶醉狀,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樣,再配一個伸出右手向外拉開的動作。

5.讀第5節(讀)。“她靜默地遠了,遠了”這一句中“遠了”重複出現,前一個“遠了”應讀得稍重,後一個“遠了”要輕讀,讀出丁香姑娘虛無飄渺的身影漸漸遠去的感覺,讀出詩人心中的無限悵惘。

6.想讀第一節(讀)。“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兩個“悠長”之間的停頓應該長一些,這樣更能體現雨巷幽深、綿延不絕的特點。

(二)分析詩歌的意象

1.剛纔在朗讀的時候,同學們把握到詩的感情基調是憂傷。那麼,詩人是通過哪些意象傳達出這種憂傷的呢?

三個意象:寂寥的雨巷、丁香花、頹圮的籬牆。

2.那爲什麼這些意象能表現憂傷的心情呢?

雨:迷茫、潮溼、陰冷;大家見過江南的雨嗎?梅雨季節一下就是一個多月。確實是陰冷、潮溼。

巷:陰暗、狹窄、悠長。

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的小巷,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突出陰暗、清冷、寂寥的環境特徵。

頹圮的籬牆:這個籬笆牆是頹圮的,就是讓人感覺有種破敗、淒涼的氣氛。

丁香花:是白色的,白色代表淒涼,看見白色的丁香不免使人產生憂愁的情緒。

丁香花:在雨中飄落,讓人感到淒涼。

3.這幾個意象中,哪個意象是最美的?

丁香。你們見過丁香花嗎?(ppt展示丁香花,展示丁香花的特點。)

丁香花開在暮春,很容易凋落。詩人面對着丁香花傷春、傷感、落寞。我們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寫丁香花的。

丁香空結雨中愁。——《浣溪沙》李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代贈》李商隱

從上面這些詩詞名句中可以看出,丁香歷來都被當作什麼的象徵?

愁怨

(三)分析丁香姑娘的美

丁香雖美,但只是一個陪襯,它是誰的陪襯呢?下面我們來探究或想象丁香姑娘的美。

合作探究:男生做第一題,分析丁香姑娘美在哪裏,在書上圈點勾畫。請女生做第二題,想象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用充滿詩意的語言表述出來。請大家準備3分鐘。

學生展示預設:

1.外表美,丁香姑娘她有一頭烏黑髮亮的長髮,髮髻上扎着一朵紫色的花結,穿着白色的長裙,撐着一把紫色傘,靜靜地彳亍在雨巷中,眼裏含着絲絲憂鬱如一幅優美的畫卷,從詩中“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2.氣質美,丁香姑娘就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一顰一蹙都顯得嫵媚動人而又哀愁,憂鬱氣質。

3.超凡脫俗的美:丁香姑娘很苗條,走路輕飄飄的,所以詩人說“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就像不經意間降落凡塵的仙子!。

4.古典美:在古老而寂寥的雨巷裏,在這古樸又悠長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撐着一把油紙傘,與周圍的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顯現了丁香姑娘的古典美。

學生還可能回答到:心靈美,自然美等等,只要言之成理。

(四)探究丁香姑娘的象徵意義

1.象徵愛情

丁香姑娘就是詩人心中完美的女神。可見,這是一首什麼詩?情詩

詩人在歌唱他朦朧的愛情,雖然苦澀,但並不淒涼。因爲佛說“前世的五百次……”

“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茫茫人海中,能夠相逢就是緣分。縱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誰又能忘記,那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拓展延伸:

那個可望而不可即的丁香姑娘,讓我想起初中時學過的《詩經》裏的一首詩。《蒹葭》同學們有印象嗎?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這兩首詩中的愛情有着共同的結局。這愛情都是虛無縹緲的,都沒有結果。

2.象徵理想

同學們,《雨巷》中的姑娘除了像丁香,還像什麼?像夢

在文學作品中,“夢”通常指什麼?美好的事物、理想

《再別康橋》中有“尋夢,撐一支長篙”

夢是美好理想的象徵,而丁香姑娘像夢,因此,丁香姑娘也能成爲美好理想的象徵。

歸納一下的話,丁香姑娘象徵着美好的愛情,丁香姑娘象徵着美好的理想。(屏幕顯示這兩句話)

拓展延伸:

象徵手法的使用,使得這首詩成爲現代派的典範之作。如果只把它看作愛情詩,那就太狹隘了。下面,有一首郭沫若的`詩,(屏幕顯示《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第一節)請同學們齊讀一遍,告訴我,“年輕的女郎”象徵了什麼。(生齊讀)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瞭解莊子及其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積累文言詞彙。

3、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學重點:

在背誦的基礎上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式。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寓意。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們就來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紹莊子.

(師生共同完成)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後。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莊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建議該部分換用一些感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莊子的興趣和喜愛,不要讓人誤以爲你對莊子有厭惡之感)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體會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義

2.體會勞倫斯對生與死的思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和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已經瞭解了他們對生命的態度,今天我們再來走進英國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勞倫斯的生活,去看看他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二、作者介紹

勞倫斯,英國詩人、小說家、散文家,1911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白孔雀》,成名作是長篇小說》《兒子和情人》、《虹》、《恰特萊夫人的情人》。

三、檢查預習

田鳧(fú)椋(liǎng)鳥老饕(tōo)慰藉(jiè)

薔薇束縛斑鳩荊棘

蟄伏隱遁(dùn)窒(zhì)息

攫(jué)住昊(hào)天撕裂

四、文本研習

1.請在文中劃出修飾鳥啼的詞語,比較有什麼不同。

明確:

A.緩慢、笨拙、吃力、隱約、含糊、若斷若續

B.清越、明快、悅耳、清明、生動、輕柔、歡快

2.那麼文中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鳥啼聲賦予了什麼樣的色彩呢?

A.黑色的浪潮嚴酷的冬天

B.銀色的通道、銀光閃爍的王國、銀色的泉流、銀色晶瑩的泉流、銀色的極樂的源泉

春天

3.文中除了描寫鳥啼還講到了鳥屍,請在我文中劃出描寫鳥屍的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並試着分析描寫“鳥啼”和“鳥屍”的作用。

句子省略

作用:“鳥啼”是新生命的象徵,象徵嚴寒過後新生命的到來。

“鳥屍”是死亡的象徵,兩者對比肯定了生命衝動力量的不可阻擋。

4.象徵新生命的“鳥啼”給了人類很多啓示,請在文中找出表現受到啓示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體會其中的含義。(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明確:A.第7小節“冬天走開了……我們的心會放出歌聲”

嚴酷的冬天過去了,不管它曾經帶給我們多大的痛苦,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的心中有的是希望,有的是新生的力量。

B.第9小節“無論人們情願與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天地。”

生命的到來是不可阻擋的。

C.第12小節“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便是銀色的極樂的源泉。”

生與死是互不相容的,我們是爲着生的,或者是爲着死的,在本質上不可兼得;但是,春天必將降臨,誰也無法阻擋生命的到來,無法阻擋我們對於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D.第15小節“誰能阻撓到來的生命衝動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鳥兒一樣。”

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生命的到來,我們應坦然面對生死,死要勇敢面對,活要積極樂觀。

由對上面句子的理解,我們可以知道勞倫斯他是在思考生與死的問題,生與死不相容,非此及彼,如果面對死亡應該勇敢,如果生存就應該積極樂觀;同時,他肯定生命的價值,春天必然來臨,誰也無法阻止生命的衝動,無法阻擋我們對於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瞭解文中議論和記敘的關係;

2.學習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詞性轉變、一詞多義的知識;

3.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領會作者從史實的對比中引出結論的方法及寫作意圖。

2.難點:本文中記敘與議論的關係和省略、活用、一詞多義等。

、教學步驟:

作者簡介: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18歲時,因擅長寫文章和精通諸子百家、詩經,爲當地人所稱道。20多歲時,受廷尉吳公推薦,歷任博士(皇帝在學術上的諮詢官)、太中大夫(掌議論之官)、太傅(輔佐侯王的官)等職。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針對西漢初期政治經濟的流弊,多次上疏議政,出謀劃策,他的政治主張,對鞏固西漢政權、發展經濟起有積極作用。他作樑懷王劉楫(漢文帝的兒子)的太傅,樑懷王入朝不慎墮馬而死,賈誼“自傷爲傅無狀,哭泣歲餘,亦死”,時年33歲。

代表作:政論文《過秦論》(三篇)《陳政事疏》《論積貯疏》,賦《吊屈原賦》《鵬鳥賦》。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魯迅稱爲“西漢鴻文,沾概後人,其澤甚遠”。

解題:

《過秦論》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詳盡地分析了秦國所以能削平六國及其迅速滅亡的原因,目的是給漢文帝進行政治改革時提供借鑑。本文的重點是在於論述秦統一天下之後,導致滅亡的過失,因此篇名《過秦論》。“過”這裏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批評其過失,“過秦”即“言秦之過”(東漢應劭語)或“指責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總論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中篇,論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無道,以致速亡;下篇,論述子嬰的失道,所以必亡,並總結全篇,得出“君子爲國”(正確治理國家)的道理。

一、寫作特點:

(一)從大量史實的對比中引出結論:

這是本文在論證方法上的特色。課文前四段,按時間順序,詳略有致地概述了秦從攻到守,由興而亡的全過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來渲染秦的強盛,這就與秦的迅速滅亡形成強烈的反差,讀到這裏,人們不能不產生一個疑問:爲什麼“攻”的時候,秦國所向披靡,銳不可擋;而“守”的時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這個基礎上,作者由史出論,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正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最後一段是議論,敘事是議論的基礎和根據,議論是記敘思想內容的深化。議論和記敘的關係,是觀點和材料、論點和論據的關係。

(二)進步性與侷限性:

這個結論表明作者的政治主張的核心是提倡仁政,反對暴政。賈誼施行仁義的主張,是從維持封建統治階級利益出發的,但因爲它與反對暴政相聯繫,所以符合當時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變法,主張儒法並用,所以它的仁義主張就更帶有進步性。

本文還描述了陳涉起義這一歷史事實,並肯定陳涉起義的必然性、正義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統治中的作用與地位。作者不僅看到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失去了民心,而且還看到秦國由日益強盛到統一天下,根本原因在於其行動和當時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相一致。可見,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認識到人心向背是國家治亂的關鍵。但他在描述陳涉的平凡時,明顯地表現出對勞動人民的輕視,這是他的階級侷限性。

作者還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統治者的殘暴罪行,但由於階級和時代的侷限,他還看不到封建階級的本性,卻要求封建統治階級真正施行仁義,消除階級矛盾,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這是不可能的。

(三)多次運用對比的手法:

1.九國聯盟與秦國實力的對比;

2.九國會盟之時與慘敗之後兩種情況的對比;

3.陳涉與九國的對比;

4.陳涉與秦國的對比;

5.秦國前後興亡的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渲染秦的強盛,又權力鋪寫諸侯合縱締交,會盟弱秦時的地廣人衆有兩個作用:

(1)反襯秦國之強,諸侯羅致人才,約從離衡“以十倍之地,百萬之衆,叩關而攻秦”,並列出戰國四公子的姓名,備加稱頌,歷數六國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的人才,具體姓名達20人之多,可下文明確點出這次行動的結果──秦國開關延敵,諸侯不戰而自困。所以越是寫諸侯人才衆多,就越反襯出秦之強大無敵,用的是烘雲托月的手法。

(2)和陳涉對比。作者正是通過秦不亡於地廣人衆的諸侯,而亡於在各方面都遠不及諸侯的陳涉這個史實,引出結論。前半篇以諸侯作反襯,極寫秦國之強,後半篇也以諸侯爲反襯,極寫陳涉之弱,將秦國與陳涉都向兩極予以強化,這樣對比更爲鮮明,懸念更爲強烈,結論也更爲可靠。

(四)對偶排比句式的廣泛運用:

本文有辭賦化的傾向。主要表現在敘述的極力鋪張上,如大量運用排比句、對偶句和同義詞,以增強文章的氣勢。(此外,有些地方顯然是誇張的,有縱橫家的遺風)感情充沛而強烈,具有強烈的論辯力量。例:

“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方之心”

“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以鞭笞天下”

“甕牖繩樞之子,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度長大,比權量力”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爲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學習對比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個人見識有限,若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教學難點

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們就來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紹莊子.(師生共同完成)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後。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莊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建議該部分換用一些感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莊子的興趣和喜愛,不要讓人誤以爲你對莊子有厭惡之感)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爲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聽老師朗讀。

2、組織學生誦讀課文,製作文言知識卡片

(1)第一次誦讀,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①正音:

涘(sì) 渚(zhǔ) 少(shǎo) 殆(dài)

②製作文言知識卡片(不是完全詳盡的)

卡片一:古今異義

至於北海(至:動詞“到”,於:介詞)

望洋向若(聯綿詞,仰視的樣子)

大方之家(修養高,明白事理)

秋水時至(時令,季節)

卡片二:通假

不辯牛馬(辯,通“辨”)

涇流之大(涇,通“徑”)

卡片三:詞類活用

順流而東行(名詞用作狀語,向東)

少仲尼之聞(形容詞作動詞,小看,也可以理解爲意動用法,以……爲少)

輕伯夷之義(形容詞作動詞,輕視,也可以理解爲意動用法,以……爲輕)

卡片四:文言句式

以爲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莫若己)

我之謂也(用“之”幫助賓語前置,謂我也)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動句)

卡片四:一詞多義

涇流之大(代詞,這樣)有教師對“之”的用法提出質疑,有待查實

我之謂也(結構助詞,幫助賓語前置)

仲尼之聞(結構助詞,的)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詞,因)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介詞,被)

(2)第二次誦讀,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課後練習一)

①河伯在什麼情況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爲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③河伯爲什麼認爲自己“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討論以下問題

(1)全文可以分爲幾個層次?大意各是什麼? (以下開始板書)

層意 連接語

第一層: 黃河的寬闊;河伯的驕傲自滿 於是焉

第二層: 北海的壯闊;河伯自愧弗如 於是焉

(2)河伯引“聞道百,以爲莫己若”的作用是什麼?

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麼?

批評自己的盲目崇拜。

(4) 本文屬於一篇寓言故事,在這則故事寫河神認識的前後變化時,採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

明確:對比(見板書)

(5)從這些對比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啓示呢?(啓發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人貴自知之明

謙受益,滿招損

自大由於無知

知恥者近乎勇 (知恥而後勇)

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有比較纔能有鑑別

(6)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爲莊子的文章有什麼特點?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創造性,善用對比。

全體同學試背《秋水》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8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2,理解文章表達的有關審美的主旨,

3,理解雋永含蓄的語句。

二、重難點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揣摩重點語句的能力。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1,興趣導入:同學們比較熟悉的日本動畫人物有?

櫻桃小丸子,一休,流川楓

其中這個聰明的一休和尚對川端康成的影響也很大,一休曾經兩次自殺,那種參透塵世的大悟不免也帶上消極悲觀的情調,所以川端康成受佛教影響其作品帶有消極悲觀的“物之哀”的特點,同學們下來閱讀他的作品注意對這點的鑑別。不管怎樣,川端康成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將給我們帶來自然的美藝術的美的享受。

2,如果給這篇文章配樂,你會選擇什麼基調的樂曲?

輕柔、哀傷的音樂

提問:依據是什麼

學生:(1)根據作者的身世——簡介作者: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家、散文家。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分別由外祖父和舅父撫養。1924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開始了作家生涯。小說《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國》(1937)、《千隻鶴》(1951)、《古都》(1957)等。它們以“豐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川端康成因此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是繼泰戈爾之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東方作家。川端康成雖然一度成爲新感覺派的中堅,但他繼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並使其昇華到美學境地。在文學領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獲得者和傳播者。

(2)從文中尋找依據:課文中寫海棠花“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請劃出此句

所以他的作品既和他的身世有關,又和他的美學追求有關,必然帶有一種哀傷的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聽音樂朗誦課文

2掃清文字障礙:壁龕(kān)邂逅(xiè hòu )陶冶(táo yě)迥(jiǒng)然拜謁(bài yè)

不可思議大吃一驚難能可貴不由自主迥然不同

3提問:我們說這是一篇說理散文,闡述了審美的問題,那作者是由什麼而引發思考的?

明確:

(1)清晨發現海棠花未眠(學生大多隻想到這個客觀原因,還有一個主觀原因要點撥

(2)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

這在文中起到爲下文張本並統率全篇的作用。

“常常”說明“我”是善於思考的人;“不可思議”說明我思考的都是常人難以接受的問題;“微不足道”說明思考的都是細小、常人容易忽視的問題。表明作者屬於以小見大,能從細微處看到生活和人生的哲理,而這些都是一個作家所必備的素質和修養。有了這一句,下文寫自己的發現、感悟和聯想、想象就顯得自然而然了。

4關於花的感悟在同學們的閱讀經驗中有哪些最美的句子?注意不是描寫花而是一種感悟。

感時花濺淚

宗璞紫藤蘿瀑布給予作者的生命的感悟

我聽到了花開的聲音是孩子對花開的感悟,看到花在流淚是杜甫對國破家亡的感悟,紫藤花的茂盛是宗璞看到了生命力的感悟,花在笑小草在睡覺是遊人應該對花草也有生命的感悟,花未眠也是川端康成對海棠花的靈動生機和靈魂的感悟。

5理清思路

方法:劃出關鍵句、關鍵詞特別是哲理性、議論性的語句——概括每節內容

發現海棠花未眠

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這是多麼悽慘啊

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所以說,一朵花也是好的

然而,我們仔細觀賞畫中花,卻不怎麼留心欣賞真的花

許多時候我們是從他們描繪的花畫中領略到真花的美。

小狗……我深深理解宗達高尚的寫實精神。

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自然總是美的。不過,有時候,這種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罷了。

明確:發現海棠花未眠

自然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

藝術創作應該重視寫實,表現自然美。

(4)速讀課文,在文中找到作者由花未眠而在美學上得到的思考。

討論明確:

a、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人感受到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說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無限的”。

怎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呢?仍然用原文回答。

b、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需要反覆陶冶。

提問:“邂逅所得”是什麼意思?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

明確:不期而遇。

提問:這倒似乎很容易,就相當於川端康成凌晨忽然發現未眠的海棠花非常美一樣。是這樣嗎?

明確:邂逅取決於靈感,靈感取決於準備。正如巴比德說過:機遇往往降臨到頭腦有所準備的人身上。所以作者又補充了一句,即“這是需要反覆陶冶的”。對自然的美的“親近”與“反覆陶冶”,主要在於留心觀察,仔細觀察;不能熟視無睹,無動於衷。

川端康成通過對生活現象花未眠談到美的發現美的獲得美感的形成。下文他接着告訴我們面對生活中自然中的美和藝術家所展示的美有什麼不同感受。

c、藝術美與自然美是相通的。

六:再讀文本,提出問題

首先要掃除學生心理障礙,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問題越多,恰恰證明你讀懂了。因爲你在已經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讀課文。‘讀出問題’,還包括質疑。面對課文,面對作者,當然也包括面對老師,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質疑的!同學們對某一段話不理解,或者對某一句話甚至某一個詞不理解,或者認爲文本與作者存在失誤,都可以提出來研究。

七:三讀文本,談論解決

請說說以下四句該怎麼樣去理解:

1它的盛開,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2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

3一朵花也是好的。

4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學生討論後明確

第一句:

1、海棠本與哀傷無關,作者說它含有一種哀傷的美,與他孤獨、憂鬱、頹喪的心理不無關係。(穿插作者的簡介)。

2、盛開預示着衰敗凋謝的來臨。

3、作者以爲海棠夜裏開花無人欣賞,今天發現她非常美麗,頓生憐憫之情,進而覺得海棠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第二句:說明人感受美非常艱難。發展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是無止境的,也許到死都無法完全把自己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提高到所謂最高。因爲,川端康成是一個唯美主義者,他這樣說是把美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但他認爲,感受美固然很難,但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感受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較容易的”。

第三句: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爲“美的啓迪”,成爲“美的開光”,能夠引發人發現自然美,能夠發展人感受自然美的能力,那麼這朵花也是“好”的。(一朵小小的花也能活得這麼美,我們人呢?

我們活在世上爲了什麼?求真、求善,還有?(求美。)

我們活下去,僅僅能發現一朵花的美嗎?(當然不是。)

爲了尋找更多花的美,我們有必要--活下去,不斷髮現美、感悟美。

(結合毛澤東《卜算子o詠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a、一個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現自己的美,作爲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b、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不起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斷髮現兩朵花、三朵花,甚至更多不僅限於花的美。'自然的美是無窮無盡的'啊!

抓住“所以”,找原因)

第四句:強調只有仔細觀察自然美,把自然美和藝術美完美結合起來,才能感染觀衆,引起觀衆的共鳴。

①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花兒盛開之時就預示着它已接近衰敗,所以說“含有一種哀傷的美”,這與下文所說的進步就是接近死亡,意思是一致的。

作者深悟到,人類感受美的能力是極有限的,而自然美是無限的。“哀傷”是作者徹悟後的心緒流露。按理說,大自然總是有美可尋的,只要人活着,就該毫無阻礙地享受它,可遺憾的是生命發現美的機會並不常在。

②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啓發:

“如果說……要活下去”,這個邏輯成立麼?

這句話背後有什麼隱蕆義?

於是,我問: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那麼“今天”的詩人幸福麼?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的背後隱蕆着今天“不幸福,痛苦”的味道。

於是,學生立即說:“要活下去“的背後隱蕆着作者“不活下去”的意思。

我說,對,“要活下去“的背後隱蕆着作者濃厚的“死亡”意識。

“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孤兒的遭遇使川端康成的童年憂鬱悲涼,以致孤獨憂鬱伴他一生,且常有輕生意識。但他忽然發現盛開的海棠花竭力展示着自己生命的美,頹喪的靈魂受到深深的感染;花尚如此,人何以棄;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喊出“要活下去!”

從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強烈的珍愛生命的意識。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的過程。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從沒有看過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斷髮現美。我們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無限。

③想到畫家雷阿諾的話:“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

我說,這麼說不是明擺着要我們退步麼?這是什麼怪論?能理解?

-------(學生回答,當然,學生是亂說的,哈)

我指着回答問題的學生說:

你讀小學的時候,想過死麼?(沒有)

讀初中的時候,想過死麼?(沒有,只是覺得讀書有點沒意思,有點累)

讀高中了,你想過死麼?(有,很煩,有時候真想死---)

那麼,能不能這麼說,知識越多,人越成熟了,人”進步了,思考的問題也就越來越複雜深刻了呢?學生找到感覺了,學生應該說明白了爲什麼詩人學者在達到某個領域的高峯選擇了自殺。

④第四段引述雷諾阿·米開朗基羅的例子,其意圖是什麼?

明確:以這兩個優秀的藝術家爲代表,說明人對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⑤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明確:文學藝術家應該發揚寫實精神,認真觀察自然,準確表現自然,使欣賞者從藝術美中領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這纔是文學藝術的極致。

所以我們應該睜大明亮的眼睛,不斷地發現美,親近美,感受美,也只有這樣纔會創造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美存在於自然中,美也存在於藝術作品之中。

六、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從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學到了許多哲理。美是無處不在的,用作者的話說就是要“發現存在的美,感受已經發現的美,創造有所感受的美。”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

羅丹說得好啊,“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今天起,讓我們盡情擁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

2、理解作者的人生態度,並從中獲得人生啓示

3、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4、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

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及寫作目的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回憶自己的生命歷程,有一種彈指一揮間的感覺,在不知覺中,生命漸漸流逝,我們該如何對待時間的漸變,生命的漸變?讀豐子愷的《漸》,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啓示?

二、作者簡介

豐子愷:原名豐潤、豐仁,號子愷。浙江桐鄉人。

長於美術音樂,又工散文。散文多爲關於藝術、兒童和人生的感懷與穎悟。可分爲三類:(1)探究人生和自然奧祕

(2)寫兒童情趣

(3)寫本人生活經歷和社會的炎涼世態

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潔身自好。散文集命名爲《緣緣堂》

三、整體感知,把握思路

1、 朗讀課文

2、 生字詞

紈絝子弟(wán kù) 傭工 yōng 圍爐擁衾qīn 刑笞 chī 牛犢dú 軋 gá

3、 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內容

植物花開

兒女成長

季節

晝夜

人生階段

人生境遇

自然社會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也莫如

“漸”。

漸的實質

漸的作用

漸的外在表現

“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不爲“漸”所迷,不爲造物主所欺

四、思考討論

1、如何理解“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也莫如

‘漸’。”中“圓滑”和“微妙”二詞

“圓滑”令我們想到人生就是像鵝卵石一樣由於歲月的不斷沖刷所造成,被沖掉了棱角,沖刷掉了自己的本質。作者用“圓滑”可以說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體變化。

“微妙”一詞的使用非常貼切。作者指出人生的變化在於“漸”字,而“漸”字的表現是無聲無息,令人毫不知覺的。而“微妙”一詞正好是這種特點表現的概括。

2、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麼?

喚醒人們的時間意識,激勵人們要把握好時間,把握好人生。

3、作者用怎樣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講明白?

使用舉例論證、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

舉了一些非常貼近現實生活的例子來分析人生的發展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微妙進行的。“鉅富子弟”的變化、晝夜季節的變化、兒女的成長、植物的花開、抱犢過溝等。把看不見的人生變化比喻成人們熟悉的走路,音樂符號、時鐘等,說理形象而到位。

4、作者說“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如何理解?(課後練習四)

五、寫作特點

1、 善於從日常生活的瑣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諦。

2、 語言平易樸實,分析道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在反覆誦讀中體會文章中體現的淡淡的鄉愁。

2、體會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

3、根據自己的經歷,借鑑文本的表達技巧,能夠寫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學重點:

體會意境,鑑賞語言

教學難點:

鑑賞表達技巧,學會表達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式:

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從音樂《雨聲》導入。學生尋找古詩詞中的寫雨的詩句,品味意境。如此優美的意境我們用散文的語言可以表達嗎?

二、課文分析: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2、品讀嗅雨、觀雨、聽雨的相關文字,體會意境、情思。

三、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凝練華麗,文字典雅而富於彈性,巧妙地熔古典語彙與白話於一爐,善於通過漢語的象形和音韻特徵來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錯的節奏。

四、借鑑運用:

1、借鑑表達: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來渲染和強化對大陸故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將敘述、描寫、議論和抒情緊密結合,穿插運用。其次,作者採用了大量的比喻、對照、聯想、烘托等表現手法。

(順及:余光中散文的特點)

2、體驗運用:聽相關雨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口頭表達。

五、佈置作業:

1、展開充分的聯想與想像,借鑑本文的表達技巧,描寫一個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寫雨的詩句,注意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