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寬容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寬容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寬容高一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寬容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寬容》教案

[教學目標]

1、在整體感知全文內涵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確全文主旨。

2、在教師點撥下,學生能對課文思想內容進行適當的闡發、評價、質疑,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徵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引導學生鑑賞和吸收本文的構思和表現手法上的特點,把蘊含於文中的哲理運用於學生熟悉的歷史上的或身邊的真實例子,培養他們大膽質疑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提要(分)——概括(總)——綜合歸納(析)的方法,以期把握文章主旨。

2、培養學生對抽象內容的闡發能力和對含蓄內容的解釋能力。

3、把握並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並把它用之於學習、生活。

[教學設想] 本文爲課內自讀課文,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分析評價、鑑賞吸收”,故教師擬以點撥爲主,採用CAI(電腦輔助教學)的手段提高課堂密度,引發學生自主性。本課擬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輔助課件採用Powerpoint編寫。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對“寬容”一詞是如何理解的?(學生回答),那麼大家說我們人與人之間需不需要寬容呢?的確,寬容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寬鬆和諧,寬容可以使人們彼此之間更加理解信任,寬容是一種胸懷,我認爲它更是一種境界,爲了讓我們彼此的心不足遙遠,讓我們永遠握住寬容的雙手吧!剛纔我們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寬容,那麼在整個人類思想發展過程中,我們將如何對待新生事物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房龍,在他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中去體驗寬容。

二、介紹作者房龍及其作品

房龍--大象風格的歷史寫家。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他的人生經歷豐富,曾在各種崗位上歷練人生,刻苦學習寫作,多才多藝,能說和寫10種文字,會拉小提琴、畫畫,他著作的插圖均出自於自己之手。作品有《寬容》、《房龍地理》、《人類的故事》、《發明的故事》、《聖經的故事》

《寬容》一書主要敘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張對異見的寬容,並譴責反動分子鎮壓新思想的罪惡行徑。介紹這一點有助於學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圖片,複述故事。

2、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特點?

提示:至於故事發生的地點很明確是“無知山谷”。顯而易見,作者的意圖講故事發生的環境閉塞、貧窮、落後,因而造就了視野狹窄、知識淺薄、麻木不仁的無知的人們。故事發生的時間,從序言的最後一小節不難看出“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這更增強了這則寓言故事的深刻含義,值得品味。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文中塑造了哪幾類人物?每類人物在故事發展部分各體現了什麼特點?

提示:文中主要塑造了三類人物:一個是守舊老人,他尊崇律法,欺騙無知的人們,陷害先驅者,因此他的行爲阻礙了人們接受新思想。另一位就是與守舊老人進行殊死鬥爭的勇敢的先驅者,他敢於懷疑祖先的智慧,衝破專制主義的禁錮,離開無知山谷,艱苦跋涉,探尋外面的世界。他不顧迫害,又回來告訴人們他自己的發現。面對審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懼。歷史證明,他是對的,終究得到了人們的尊崇。第三類人就是生活在無知山谷的無知人們,他們愚昧、無知,盲從守舊老人,視先驅者和真理爲異端邪說,無形中作了守舊老人的幫兇,用沉重的石塊砸死了先軀者。

2、文中形成對立的兩個人物,“先驅者”和“守舊老人”是兩個具體的形象嗎?爲什麼?我們應如何對待這兩個形象?(討論)

提示:“序言”中“先驅者”與“守舊老人”,不是指具體的人,而是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先驅者”象徵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而“守舊老人”則象徵着傳統的過時的帶有偏見的祖宗律法,它處處阻礙着新事物的發展。因此對這兩者我們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當然對新的思想、真理我們就提倡思想自由,實行寬容政策,而對那些愚昧無知、頑固兇殘的扼殺真理的態度應堅決反對並徹底摒除。這正是作者通過這一寓言告訴我們的深刻哲理,也正是《寬容》一書的精髓。

(以上各題逐步明確,合成一張電腦幻燈片。)

五、精讀課文,深入挖掘。

(分組討論後,請數名學生髮言,允許不同見解的存在,能從不同角度闡發課文所含的哲理。)

1.知識的小溪沿着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着。(“知識的小溪”指的是什麼?“深邃破敗的溪谷”象徵什麼?“小溪”爲什麼是“緩緩地流着”?)

2.無知山谷裏的村民們既然過着“幸福”的生活,“大家都和睦相處”,爲什麼“恐懼總是陪伴着人們”呢?

3.“人們舉起了沉重的石塊。人們殺死了這個漫遊者。”作者爲什麼要寫人們殺死了漫遊者,而不寫守舊老人呢?

4.“對這件事我們的確很內疚,不過,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當然就......”。(人們想說什麼?作者爲什麼不讓他們說出來?)

5.對於敢於離開山谷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敗。(說說“敢於離開山腳的人”“屈服和失敗”的原因。)

六、品讀課文,領悟提高

1、.“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這句話出現在第一部分開頭和結尾,之後在笫八部分結尾作者又寫道“人們又過着幸福的生活”。請問:“寧靜”是一種什麼狀態?在文中是什麼意思?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幸福和第八部分結尾提到的幸福是不是一種幸福?爲什麼?

2、學習本文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以上都通過課件展示)

七、回顧總結,加深學生印象。

《寬容》練習測試

1.讀下面這部分課文,回答問題。

一天夜裏,爆發了叛亂。

失望把勇氣賦予那些由於恐懼而逆來順受的人們。

守舊老人們無力地抗爭着。

他們被推到一旁,嘴裏還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詛咒孩子們忘恩負義。不過,最後一輛馬車駛出村子時,他們叫住了車伕,強迫他把他們帶走。

這樣,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開始了。

①你對文中畫線句子所描寫的情節是怎樣理解的?

答:________

②這句話中用了“強迫”一詞,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________

4.文中的“漫遊者”(先驅者)都做出了哪些貢獻?請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組織起來作答。

答: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這個情節是對“守舊老人”的絕妙諷刺。儘管他們一貫反對奔向新世界、新生活,甚至爲此殘酷迫害先驅者,但是當他們即將被徹底拋棄的時候,當他們所代表的舊思想、舊事物即將滅亡的時候,他們也顧不得他們的古書和“法律”了,只得選擇屈從。②“強迫”一詞生動地勾畫出了這些頑固維護舊思想、舊事物的“守舊老人”的醜惡形象。他們在行將滅亡的時候,面對先前他們統治下的順民仍然保持着那種頤使氣指的做法和態度。這個詞用得生動傳神,而且極富諷刺意味。(注:①②兩題答案不是惟一的,同學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4.大意如下:他毫不屈服,在被處死之前大義凜然地向人們進行宣傳和鼓動,從他的話中可知,他已經到了“山的那邊”,“踏上了新鮮的土地”,和其他民族有了接觸,他親眼看到了“那邊的山上有牧場,牧草同樣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樣的血肉,城市是經過一千年能工巧匠細心雕琢的,光彩奪目”。他“找到了一條通往更美好的家園的大道”,他“已經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以上見於課文第三部分)他在這條大道上爲後人作好了“用石子堆起的路標”,他“在叢林和無際的荒野亂石中用火燒出了一條寬敞大道”“一步步把人們引到新世界的綠色牧場”。(以上見於課文第八部分)

《寬容》原文閱讀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

永恆的山脈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蜿蜒綿亙。

知識的小溪沿着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着。

它發源於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來的沼澤。

這條小溪並不象江河那樣彼瀾滾滾,但對於需求淺薄的村民來說,已經綽有餘裕。

晚上,村民們飲畢牲口,灌滿木桶,便心滿意足地坐下來,盡享天倫之樂。

守舊的老人們被攙扶出來,他們在蔭涼角落裏度過了整個白天。對着一本神祕莫測的古書苦思冥想。

他們向兒孫們叨嘮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們卻惦記着玩耍從遠方捎來的漂亮石子。

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過,它們是一千年前由一個已不爲人所知的部族寫下的,因此神聖而不可褻瀆。

在無知山谷裏,古老的東西總是受到尊敬。

誰否認祖先的智慧,誰就會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處。

恐懼總是陪伴着人們。誰要是得不到園中果實中應得的份額,又該怎麼辦呢?

深夜,在小鎮的狹窄街巷裏,人們低聲講述着情節模糊的往事,講述那些敢於提出問題的男男女女。

這些男男女女後來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另一些人曾試圖攀登擋住太陽的岩石高牆。

但他們陳屍石崖腳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復一年。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

外面是一片漆黑,一個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經磨破。

他的腳上纏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長途跋涉留下的鮮血。

他跌跌撞撞來到附近一間草房,敲了敲門。

接着他昏了過去。藉着顫動的燭光,他被擡上一張吊牀。

到了早晨,全村都已知道:“他回來了。”

鄰居們站在他的周圍,搖着頭。他們明白,這樣的結局是註定的。

對於敢於離開山腳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敗。

在村子的一角,守舊老人們搖着頭,低聲傾吐着惡狠狠的詞句。

他們並不是天性殘忍,但律法畢竟是律法。他違背了守舊老人的意願,犯了彌天大罪。

他的傷一旦治癒,就必須接受審判。

守舊老人本想寬大爲懷。

他們沒有忘記他母親的那雙奇異閃亮的眸子,也回憶起他父親三十年前在沙漠裏失蹤的悲劇。

不過,律法畢竟是律法,必須遵守。

守舊老人是它的執行者。

※ ※ ※

守舊老人把漫遊者擡到集市區,人們畢恭畢敬地站在周圍,鴉雀無聲。

漫遊者由於飢渴,身體還很衰弱,老者讓他坐下。

他拒絕了

他們命令他閉嘴。

但他偏要說話。

他把脊背轉向老者,兩眼搜尋着不久以前還與他志同道合的人。

“聽我說吧,”他懇求道,“聽我說,大家都高興起來吧!我剛從山的那邊來,我的腳踏上了新鮮的土地,我的手感覺到了其他民族的'撫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小時候,我的世界只是父親的花園。

“早在創世的時候,花園東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來了。

“只要我問疆界那邊藏着什麼,大家就不住地搖頭,一片噓聲。可我偏要刨根問底,於是他們把我帶到這塊岩石上,讓我看那些敢於蔑視上帝的人的嶙嶙白骨。

“‘騙人!上帝喜歡勇敢的人!’我喊道。於是,守舊老人走過來,對我讀起他們的聖書。他們說,上帝的旨意已經決定了天上人間萬物的命運。山谷是我們的,由我們掌管,野獸和花朵,果實和魚蝦,都是我們的,按我們的旨意行事。但山是上帝的,對山那邊的事物我們應該一無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

“他們是在撒謊。他們欺騙了我,就象欺騙了你們一樣。

“那邊的山上有牧場,牧草同樣肥沃,男男女女有同佯的血肉,城市是經過一千年能工巧匠細心雕琢的,光采奪目。

“我已經找到一條通往更美好的家園的大道,我已經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來吧,我帶領你們奔向那裏。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這兒,也在其它地方。”

他停住了,人羣裏發出一聲恐怖的吼叫。

“褻瀆,這是對神聖的褻瀆。”守舊老人叫喊着。“給他的罪行以應有的懲罰吧!他已經喪失理智,膽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餘辜!”

人們舉起了沉重的石塊。

人們殺死了這個漫遊者。

人們把他的屍體扔到山崖腳下,藉以警告敢於懷疑祖先智慧的人,殺一儆百。

沒過多久,爆發了一場特大幹旱。潺潺的知識小溪枯竭了,牲畜因乾渴而死去,糧食在田野裏枯萎,無知山谷裏飢聲遍野。

不過,守舊老人們並沒有灰心。他們預言說,一切都會轉危爲安,至少那些最神聖的篇章是這樣寫的。

況且,他們已經很老了,只要一點食物就足夠了。

冬天降臨了。

村莊裏空蕩蕩的,人稀煙少。

半數以上的人由於飢寒交迫已經離開人世。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託在山脈那邊。

但是律法卻說,“不行!”

律法必須遵守。

一天夜裏爆發了叛亂。

失望把勇氣賦予那些由於恐懼而逆來順受的人們。

守舊老人們無力地抗爭着。

他們被推到一旁,嘴裏還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詛咒孩子們忘恩負義。下過,最後一輛馬車駛出村子時,他們叫住了車伕,強迫他把他們帶走。

這樣,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開始了。

離那個漫遊者回來的時間,已經過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開闢的道路並非易事。

成千上萬人死了,人們踏着他們的屍骨,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標。

此後,旅程中的磨難少了一些。

那個細心的先驅者已經在叢林和無際的荒野亂石中用人燒出了一條寬敞大道。

它一步一步把人們引到新世界的綠色牧場。

大家相視無言。

“歸根結底他是對了,”人們說道。“他對了,守舊老人錯了。”

“他講的是實話,守舊老人撒了謊……

“他的屍首還在山崖下腐爛,可是守舊老人卻坐在我們的車裏,唱那些老掉牙的歌子。

“他救了我們,我們反倒殺死了他。”

“對這件事我們的確很內疚,不過,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當然就……”

隨後,人們解下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趕進牧場,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規劃自己的土地。從這以後很長時間,人們又過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