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

高中語文《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2K 次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1】

《獲得教養的途徑》一文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黑塞的一篇隨筆,它的學習方式屬於“問題探討”。這篇文章比較深奧,思想比較深刻,解讀起來有難度不小,屬於典型的深度文本,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解“問題”。

高中語文《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

而問題是思維的種子。課堂學習要高效,必然在問題提出後加以思考,討論解決。所以問題探討應該包括兩部分:提出問題,深入探討。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兩方面,缺一不可,二者互相促進,統一體。“探討者”當然主要應該是學生,因爲他們纔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課堂上,我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之後,就讓學生提出問題加以討論,然後彙報成果,全班一起解決未能解決的問題。

課堂的最後我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討論爲什麼經典作品常讀常新。

本節課從教學流程設計上看,應該說符合了課改精神,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暴露了許多問題,如課堂流程不流暢,給人比較生硬的感覺,不能揮灑自如。思維也未能充分打開,有些生成問題未能很好抓住,課堂亮點不多。對於學生問題回答的點評也不夠到位。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2】

《獲得教養的途徑》是我上的第一篇現代文。其實,我自己並不是很喜歡這篇文章,也不知道對於這樣的文章要怎麼去給學生講解。對於文本,我並沒有做深入的研究,或者說,我自己也沒有很好地去解讀文本,最後求助於多方資料,包括教參和網上的相關備課資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東拼西湊,面面俱到,僅僅只是把知識點記在了書上,卻不知道這兩個課時應該讓學生掌握什麼樣的內容,模糊了教學目標。

由於沒有對文本進行透徹地解讀,只是照搬照抄教參上的'教案,而一般的教案都是隻列幾個大問題,幫助把握整體脈絡的,至於用來銜接的小問題就沒有了。所以我上課都是東講一點,西講一點,並且中間的銜接很不自然。我常常說 “好,下面我們來看第幾段”“現在我們看到這句話”之類的語句權當銜接句,顯得相當得生硬、不自然,學生也是很被動地翻到第幾頁,看到第幾段,找到第幾句,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

作爲新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或許不如老教師,但也要儘量地去鑽研文本,吃透文本,要更精心、更詳細地準備教案,努力使課堂流暢自然,使學生開動腦筋。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3】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不停地追問如何成就自我,如何發展自我。“獲得教養的途徑”這一專題就是一個很好的回答。赫爾曼·黑塞《獲得教養的途徑》是有關讀書的一篇隨筆,赫爾曼認爲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讚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教養即精神和心靈的完善,是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它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它是一種生存的境界。精神和心靈的完善是需要一定的環境的。童年和少年期父母需要給孩子愛和自由,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空間,讓孩子依循自己內在的精神胚胎的指引,發展自我、完善自己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走入青春期,孩子開始向外看,這時閱讀成爲促進孩子成長的最好途徑。因爲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黑塞說研讀世界文學,逐漸熟悉和掌握各國作家與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反思【4】

《獲得教養的途徑》是我上的第一篇現代文。其實,我自己並不是很喜歡這篇文章,也不知道對於這樣的文章要怎麼去給學生講解。對於文本,我並沒有做深入的研究,或者說,我自己也沒有很好地去解讀文本,最後求助於多方資料,包括教參和網上的相關備課資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東拼西湊,面面俱到,僅僅只是把知識點記在了書上,卻不知道這兩個課時應該讓學生掌握什麼樣的內容,模糊了教學目標。

由於沒有對文本進行透徹地解讀,只是照搬照抄教參上的教案,而一般的教案都是隻列幾個大問題,幫助把握整體脈絡的,至於用來銜接的小問題就沒有了。所以我上課都是東講一點,西講一點,並且中間的銜接很不自然。我常常說 “好,下面我們來看第幾段”“現在我們看到這句話”之類的語句權當銜接句,顯得相當得生硬、不自然,學生也是很被動地翻到第幾頁,看到第幾段,找到第幾句,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

作爲新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或許不如老教師,但也要儘量地去鑽研文本,吃透文本,要更精心、更詳細地準備教案,努力使課堂流暢自然,使學生開動腦筋。

《獲得教養的途徑》這篇課文我分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解決第一部分,第二課時解決第二部分。結果,時間掌握不好。這篇課文比較難懂,學生基本沉默,問題拋下去學生都沒有反應,應該對問題的設計再上心些,更好地引導學生去理解課文。

課文第二部分有個知識點是說對於文學名著要“常讀常新”。學生對於這一部分很有感觸,應該多給時間讓學生自己講講自己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能夠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