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燈下漫筆》原創教案設計

《燈下漫筆》原創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教學目標】

《燈下漫筆》原創教案設計

  一、知識教育目標

1.瞭解說理性散文的特點。

2.瞭解魯迅雜文的風格。

  二、能力培育目標

1.把握課文“由小及大”的構思特點,培養由小及大,進行類比對照的聯想能力。

2.鑑賞課文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體會這篇文章冷靜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強烈的激憤之情;

3.體味、鑑賞文中凝鍊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目標

1.體會學習魯迅先生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的思想情感。

2.領會課文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國民奴性人格所作的尖銳抨擊和深刻批判。

  【重點、難點】

《燈下漫筆》是魯迅的雜文名篇,短短二千餘字,從鈔票兌換現銀這件小事說起,舉重若輕,深刻剖析了幾千年中國社會的社會史和國民的人生史、心靈史,情理交融、深刻凝鍊。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領會魯迅深刻思想,進而品味其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解決辦法】

1.疏理課文思路,瞭解課文三個部分之間的類比、對照關係。

2.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課文的基本觀點。

3.反覆揣摩文中凝鍊含蓄的語言,因文悟理,披文入情,體味其情理交融的特色。

 【學生活動】

預習,誦讀。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前預習

誦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掃清語音文字障礙。

思考:作者從什麼事情寫起?文章表達了什麼思想?

  二、導入

魯迅《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是魯迅先生21歲時寫的一首詩。他從青年時代起,就一直熱切地關注着祖國人民的苦難與命運。今天,我們學習的《燈下漫筆》,同樣融注着魯迅先生對祖國、人民歷史與命運的思考。

這篇文章寫於1925年春末。當時,中國社會新舊鬥爭十分尖銳,一方面,中國幾千年的舊文化、舊制度、舊傳統層層因襲,到這時,已經是黑暗、反動、腐朽無比,它像一個巨大的毒瘤,長久地寄生在國民身上,禁錮着國民的身心,使國民畏懼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數先驅者已經從黑暗中醒來,他們已開始大聲疾呼,喚醒“鐵屋子”裏沉睡的人們,並開始荷戟奮戰,要“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魯迅正是這少數覺醒的先驅者之一。他從舊的營壘中走來,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深刻的研究,對中國社會“吃人”的本質,看得十分清楚;他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更是一眼看穿。

 三、範讀、誦讀

放課文朗讀磁帶,或老師範讀,學生小聲跟讀,整體感知。

 四、思考、討論

設疑激發興趣,引起求知慾,形成研討動力,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研討方式可靈活多樣,或問答式,或選擇重點發言人,最好能暢所欲言,發表不同見解,務使氣氛活躍。在學生研討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小結。

1.本文批判的鋒芒指向哪裏?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此問涉及對文章針對性和全篇文意的理解,是整體閱讀的重點)

明確:在這篇課文中,魯迅深入解剖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特點,指出封建暴君的殘酷統治,造成了中國社會的落後和國民的愚昧麻木。在專制暴政之下,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只有兩個時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一是老百姓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前一時代,是天下大亂的時代;後一時代,是天下暫時太平的時代。中國社會,就在這“一治一亂”中因循反覆,老百姓則在這兩種時代中掙扎浮沉。這一結論,前無古人,後啓來者,如此偏激,卻非常深刻。我們看到,魯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使之無處藏身;魯迅又揮起鎬頭,挖出了他們的祖墳,讓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的幽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他們無處逃遁。魯迅的論斷,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歷史現象作推理依據,言之鑿鑿,不由人不信服。魯迅在文章中寫道,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亂”多“治”少,社會“亂”時,官兵到,百姓被掠殺,強盜到,照樣被掠殺;社會“治”時,百姓服役納糧,盼望着這樣的奴隸生活不被剝奪。可惜,這奴隸規則總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於是又陷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悲慘輪迴中。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還把諷刺的矛頭指向了老百姓。他對於中國百姓的悲劇命運寄予了深切同情,但作者也尖銳諷刺批判了國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傳統。作者根據多年的深刻觀察和思索,提出了一部中國國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隸史的大膽見解。整個中國,就是一個奴性的國度,國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這“喜歡”二字,飽含辛酸、悲憤無奈,它是統治者造成的,也是老百姓促成的。由於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的統治,中國人的奴性心理,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力量,它已嚴重地腐蝕了國民的靈魂,造成了國民逆來順受、甘於爲奴的傳統,它反過來又使統治者的高壓手段變本加厲,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國民奴性人格和奴才傳統的思考批判,是貫穿魯迅一生的思想主題。

總之,這篇文章的主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作者思考中國歷史,抨擊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二是作者思考國民性問題,批判國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傳統。兩者融爲一體,互相補充。

[另一說法]五四運動之後,中國反動統治階級和反動文人學者,不但在政治上反動,而且在文化方面還極力宣揚封建糟粕,妄圖藉此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使勞動人民永遠處於被奴役地位。這種封建復古主義思想又與帝國主義的奴化思想結成反動的同盟,形成了一股對抗新文化運動的逆流。爲了揭露覆古主義反動思想的實質,文章對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作了深刻剖析,指出“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魯迅尖銳地批判了反動統治階級和舊史學家講什麼“漢族發祥”“漢族發達”“漢族中興”等粉飾封建等級制度的鬼話,指出他們恭頌的“太平盛世”,不過是讓勞動人民“暫時做穩了奴隸”;至於“亂世”,勞動人民則連奴隸也做不成,所以中國的歷史,對勞動人民來說,只是“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了奴隸”這兩種時代的更替。從而揭示了封建專制主義對勞動人民的奴役和殘害,同時,也就揭穿了復古主義者妄圖使人民永遠做奴隸的反動用心。作者自然也將矛頭指向了國民的愚昧和奴才傳統。號召人們不要像復古主義者一樣“不滿於現在,就神往於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而要徹底革新,“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

2.全文可分幾部分?簡述理由。(此問涉及對全篇思路和結構的把握)

課文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5段),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寫起,從鈔票兌換現銀這件事聯想到“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第二部分(第6~11段),回溯中國歷史,指出中國歷史只能概括爲“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第6段,指出中國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於使人們安於奴隸的地位,把“牛馬”的命運當作“太平盛世”來“恭頌”;而封建階級的史學家也粉飾太平,說什麼“咱們向來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嗎?在第7~9段裏,作者列舉大量事實,尖銳地指出:“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所謂“皇恩浩蕩”“天下太平”的時候也是有的,那不過是來了一個“較強”或“聰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釐定了“奴隸規則”,把百姓引上了“奴隸的軌道”罷了。第10~ll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說的歷史上“一治一亂”的時代,實際上是“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實質。

第三部分(第12~14段),諷刺當時的現實,實際上還是循環在這兩個時代的陰影裏,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實際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文章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觀點,第三部分以諷刺現實、展望未來作結。

這樣劃分的理由是:由對現實的抨擊,轉到對封建社會歷史的批判,再回到現實,提出使命。

3.怎樣理解“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這句話與上下文有何關係?(此題幫助學生理清文脈,弄清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繫,訓練其思考問題的整體性、條理性和嚴密性)

明確:“極容易”說明中國“亂”的時候多,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可得,所以寧願在“治”世裏做奴隸,一旦得到滿足,自然“萬分喜歡”了。這句話是在前三段事實基礎上的推論,第四段則是對這句話的補充說明。

4.作者把中國百姓在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中的處境概括爲:“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試從文中找出上述論斷的依據,然後談談你對這種觀點的看法。(此間觸及全文的關鍵,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精髓)

明確:作者把中國歷史概括爲兩個時代的依據——

①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在“亂”世,連奴隸(牛馬)也做不成,所以情願做“治”世的奴隸(牛馬)。

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隸的規則,過“治世”正常的奴隸生活,一旦有人出來定了規則,便“萬姓臚歡”了。

③中國歷史總陷入“一治”(暫時做穩了奴隸)“一亂”(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循環怪圈之中。

由此可見,兩個時代的概括是和上下文關聯着的。

這篇文章表現了魯迅前期作爲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所具有的徹底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但是,魯迅當時還不是一個階級論者,他一方面指出了中國人民做了幾千年奴隸,而另一方面則忽略了中國勞動農民幾千年來進行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鬥爭。

5.作者說:“現在人了哪一時代,我也不了然。”真的不了然嗎?(從“國學家”“文學家”“道學家”熱心提倡復古,“神往於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可以推出“現在”是什麼樣的時代)

明確: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具有諷刺意味,從反動文人提倡熱心復古,可知現在正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6.魯迅號召青年創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是怎樣的時代?

明確:“第三樣時代”是指走出“一治一亂”的中國封建歷史循環的怪圈而邁向自由和民主的時代,老百姓也告別“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了奴隸”這兩個時代,體現真正做“人”的價值,成爲社會的主人。

 五、佈置作業

1.誦讀課文,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

2.根據課本練習二、三,揣摩課文的重點語句,體味課文所表達的情與理。

  附:板書設計

指明奴隸地位 哀其不幸

批判奴性思想 怒其不爭

呼喚新的時代 熱切期盼

  第二課時

  一、咀嚼鑑賞

從全文的整體出發,在理清脈絡、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抓住精華,以點帶面,揭示規律,教給學生怎樣閱讀,怎樣欣賞,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1.扣題解讀,領悟以小見大。

這是一篇雜文,雜文是散文的一種。五四運動以來雜文十分流行,其特點是借事抒情,夾敘夾議,意味雋永。《燈下漫筆》的“漫筆”原意爲隨手寫來,不拘一格,既放得開,又收得攏。作者筆觸所及,牽涉中國幾千年歷史,從軍閥到商民,從皇帝到“奴隸”,從舊歷史學家到復古主義者,從平民百姓到現在的青年,都一一透視出他們的歷史地位,作者善於以小見大,從現象到本質,顯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強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魯迅的筆如匕首、投槍,直刺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戳穿了反動統治者和御用文人的畫皮。

魯迅在他的《什麼是“諷刺”》(《且介亭雜文二集》)中說,諷刺“所寫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見的,平時誰都不以爲奇的,而且自然是誰都毫不注意的……現在給它特別一提,就動人”。這幾乎概括丁魯迅雜文創作的全部精義。所謂“特別一提”,按照魯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虛構,也不誇張,往往只是“直寫事實”,將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點突出,再引發聯想,揭示實質。魯迅又曾把雜文比作“顯微鏡”,他在《做“雜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遺補編》)中說:“比起高大的天文臺來,‘雜文’有時確很像一種小小的顯微鏡的工作。”魯迅的意思是,寫雜文有時像在顯微鏡下工作,本來是一些不被人看見或不被人注意的東西,被它一放大,特點就顯示了,便引起人們的注意甚至震驚,便有了藝術的力量。這就是“以小見大”。

“直寫事實,以小見大”,這一特點表現在本文中,是寫在北洋政府時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並沒有半點虛構和誇張。一般人誰會將鈔票折價兌成現銀之事與中國歷史和國民性問題聯繫起來呢?魯迅就有這本事。開頭談鈔票之事,作者談得輕鬆,讀者看得輕鬆,感覺是一位家庭婦女在爲菜市又漲價發牢騷。可是當讀到“一包現銀塞在懷中,沉墊墊地覺得安心,喜歡的時候,卻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的時候,我們起初還覺得莫名其妙,之後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絕,從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翻出一個如此沉重的話題,提煉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筆不能爲。

4.誦讀感悟,鑑賞情理交融

魯迅雜文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議論的過程中,飽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議論是情感化的。在這篇雜文中,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始終相互作用、相互滲透。這源於魯迅對於中國歷史的深沉思考和徹底否定,因爲他對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產生了強烈的憎恨之情,對中國國民的命運和奴性人格產生巨大的同情和諷刺批判之情,他纔有認識和把握這一問題的興趣;反過來,隨着這一情感的增強,對中國歷史實質和國民性格的理性認識又不斷深化,而理性認識越深刻,對它的情感也越真切。這就使本文具有了這樣一種特點: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魯迅把他對中國社會歷史和現實鞭闢人裏的理性認識融化在感情之中。

這篇文章的披情人理、情理交融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者將議論與敘述、描寫、抒情結合爲一體。第一部分是敘述換現銀的經過,描寫心理變化過程,敘述描寫交融一起,第六段是敘述,第七段是議論帶抒情,第8—9段是敘述帶議論,四種表現方法中,議論與敘述、描寫、抒情似鹽溶於水,不知何者爲鹽,何者爲水了。特別是作者將中國人的歷史概括爲兩個時代的時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個科學的論斷,但作者內心的情感卻洶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國民麻木,他盼中國走出循環怪圈,幾種感情熔鑄於這一結論之中。二是議論以作者的情感爲內在動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時,作者心潮翻滾,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強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認識,才促使作者在燈下奮筆疾書,發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議論。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我們分明感覺到了作者情感的脈搏在激烈跳動。千方百計將鈔票換成現銀後,現銀沉重,心情更沉重。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國歷史和國民性的重大問題。作者通過對歷史的回顧,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國歷史的兩個時代的結論。文章結尾一個歎號,更是寄託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卻不絕望。

3.欣賞語言,把握感情基調。

魯迅作品非常具有個人風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單看語言,就能辨識。他的雜文更有個性化特色。一般雜文,以說理抒情爲主,語言要好,實在不容易。魯迅雜文以個性化著稱,雙關、反語等使用起來得心應手,處處可見幽默、諷刺、嘲笑。而魯迅雜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形象性,用極爲形象的語言造成意象來進行高度哲理化的議論。這就使語言具有無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槍,刺向敵人,無法招架。《燈下漫筆》中,他將中國人的歷史概括爲兩個時代,“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總共20個字,就概括了千百萬中國人所經過的歷史;它高度濃縮,勝過某些史學家的“鉅著”,它有雷霆萬鈞的力量,砸向封建專制暴君,分量之重,實屬罕見。

這篇文章的語言力度還表現在用字用詞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歷來所鬧的就不過是這一個小玩藝”的“鬧”,“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的“中立”等,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它們準確形象,人木三分,概括了現象,揭示了本質,顯示了語言的威力。

本文雖多爲冷靜的理性分析,但也不乏濃郁的抒情。“‘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亂離人,不及太平犬”,這是恨封建社會的黑暗;中國百姓,“強盜來了,就屬於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要被殺掠,彷彿又屬於強盜似的”,這是哀百姓之不幸;當牛做馬,“情願自己尋草吃”,誰“定下什麼奴隸規則來,自然就‘皇恩浩蕩’了”,“萬姓臚歡”了……這是怒中國人沉睡之不醒;至於對舊史學家和復古主義者的揶揄諷刺,更是入木三分。總之,全文將憤怒、同情、批判、諷刺熔於一爐,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4.抓住關鍵,把握文章主旨。

全文由現實寫到歷史,再從歷史回到現實,從逐層深人中,前後推論說了三個關鍵語句。①“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②“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③“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這三個關鍵句,基本上體現了本文的主題思想。由此可知,抓住一篇文章的關鍵語句,往往就抓住了總括文章主題思想的鑰匙。

二、佈置作業

1.閱讀下面兩組文字,說說畫線部分的異同。

A.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麼……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B.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

*劃線部分都高度概括了封建社會歷史的本質,但第一句是從百姓所處地位而言,第二句是從統治者殘酷統治和壓榨百姓而言。

2.課外選讀、鑑賞魯迅雜文或其他說理性散文。

 【材料】

  一、補充註釋

1.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

關於元朝的打死別人奴隸賠一頭牛的定律,多桑《蒙古史》第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窩闊臺的話說:“成吉思汗法令,殺一回教徒者罰黃金四十巴里失,而殺一漢人者其償價僅與一驢相等。”(據馮承鈞譯文)當時漢人的地位與奴隸相等。

2.有關黃巢的記載

(1)879年5月,黃巢暴怒之下攻佔並洗劫了廣州,使這一大港口變成廢墟。有的材料估計死者高達12萬人,其中大多數是來自東南亞、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區的外國商人,而當時廣州全部人口才20萬。

(2)黃巢政權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書省大門上題了一首詩,嘲笑這個政權。尚讓(黃巢手下大臣——編者注)大發雷霆,殺死了該省任職的官員們,並挖出眼睛,倒掛屍體;他還將大門的衛兵處死,殺死京師每一個能做詩的人;將其他識字的人罰作僕役,這一事件的結果是三千餘人被殺。

(摘自《劍橋中國隋唐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3.有關張獻忠的記載

(1)壬子,獻忠復陷六安,將州民盡斷一臂,男左女右。

(2)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張獻忠以二百人夜襲,陷蘄州。明日,令薦紳、孝廉、文學各冠帶自東門入,西門出,盡斬之,遂屠蘄州。留婦女毀城,稍不力,即被殺。

(3)(張獻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數萬,投屍於江。尚餘數萬人,縱之出城,以鐵騎圍而蹙之江中。浮屍蔽江而下,武昌魚幾不可食。其遺民數萬,多刖斷手足,鑿毀目鼻,無一全形者。

(4)(張獻忠攻陷嶽州後)盡殺所掠婦女,投屍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晝。

(5)八月,張獻忠進陷成都,蜀王闔宮被難,巡撫龍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獻忠大索全蜀紳士至成都,皆殺之。既而懸榜試士,諸生遠近爭赴。獻忠以兵圍之,擊殺數千人,鹹挾筆握策以死,蜀中士類俱盡。復大殺蜀民,全蜀數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