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語文《燈下漫筆》教案

高中語文《燈下漫筆》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一、 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燈下漫筆》教案

1、 瞭解散文的特點;

2、 領悟該文所表達的深刻思想;

3、 品味作者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

4、 理解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

二、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的重點是目標2、3、4;

2、 教學的難點是目標2。

  三、 教學設計

朗讀、討論、講析。

 四、 教學時數:

二課時

  五、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魯迅深夜寫作的習慣導入,引蕭紅、增田涉和作者的話印證,用顧城的話作結。在1925年4月29日的這一夜,魯迅寫了《燈下漫筆》一文,在這一夜,燈下的魯迅透過“夜”,又“看”到什麼呢?

 二、聽朗誦,整體把握內容,並正音釋詞。

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敘)事【次】----→(議)理【主】

 三、深入理解。

1.敘述了一件什麼事?具體過程如何?敘事中含有怎樣的感情?

銀元換鈔票〖樂意〗

貨幣兌換 鈔票換不了銀元〖恐慌〗

鈔票打折換了銀元〖非常高興〗

2.對這件事,我們有什麼感想呢?

學生討論,交流。

3.對這件事,作者的感想是什麼?其中含有怎樣的感情?

“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無奈?可悲?可恨?……

4.這是作者從事中析出的理。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聯繫?

●結果相同:都喜歡;

●條件相同:都打了折扣。

5.作者爲何有如此奇妙的聯想?這種聯想對我們的寫作有什麼啓發?

學生討論,交流

  第二課時

  6.複習上次的重點內容,引出本課內容。

  7.作者由小事析出了深刻的道理,又是如何來論證的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假如……”一段是假設性的心理分析:得失心理

○補充 “元朝定律”:《蒙古史》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窩闊臺的話說:“成吉思汗法令,殺一回教徒者罰黃金四十巴里失,而殺一漢人者其償價僅與一驢相等。”(據馮承鈞譯文)當時漢人的地位與奴隸相等。

◎其次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去印證。

揭老底,駁謊言,擺事實,作歸納。

○補充有關黃巢、張獻忠的材料:

(1)有關黃巢的記載:

879年5月,黃巢暴怒之下攻佔並洗劫了廣州,使這一大港口變成了廢墟。有的材料估計死者高達12萬人,其中大多數是來自東南亞、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區的外國商人,而當時廣州全部人口才20萬。

黃巢政權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書省大門上題了一首詩,嘲笑這個政權。尚讓(黃巢手下大臣)大發雷霆,殺死了該省任職的官員們,並挖出眼睛,倒掛屍體;他還將把守大門的衛兵處死,殺死京師每一個能做詩的人;將其他識字的人罰做僕役,這一事件的結果是三千餘人被殺。

(摘自《劍橋中國隋唐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2)有關張獻忠的記載。

壬子,獻忠復陷六安,將州民盡斷一臂,男左女右。

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張獻忠以二百人夜襲,陷新州。明日,令薦紳、孝廉、文學各冠帶自東門入,西門出,盡斬之,遂屠薊州。留婦女毀城,稍不力,即被殺。

(張獻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數萬,投屍於江。尚餘數萬人,縱之出城,以鐵騎圍而蹙之江中。浮屍蔽江而下,武昌魚幾不可食。其遺民數萬,多刖斷手足,鑿毀目鼻,無一全形者。

(張獻忠攻陷嶽州後)盡殺所掠婦女,投屍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晝。

八月,張獻忠盡陷成都,蜀王闔官被難,巡撫龍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獻忠大索全蜀紳士至成都,皆殺之。既面懸榜試士,諸生遠近爭赴。獻忠以兵圍之,擊殺數千人,鹹挾筆握策以死,蜀中士類俱盡。復大殺蜀民,全蜀數千裏蕭條無人跡。

  8.黃、張二人是農民起義領袖,作者對黃、張二人持什麼態度?

批判

  9.對老百姓持什麼態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10.作者在此基礎上得出了什麼樣的歷史觀?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11.作者把中國百姓在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中的處境概括爲兩個時代,作出這種論斷的依據是什麼?

●論斷依據:◎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在“亂”世,連奴隸(牛馬)也做不成,所以情願做“治世”的奴隸(牛馬)。◎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隸的規則,過“治世”正常的奴隸生活,一旦有人出來定規則,便“萬姓臚歡”了。◎中國歷史總陷入“一治”(暫時做穩了奴隸)“一亂”(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循環怪圈之中。

  12.你是否贊同作者的這一歷史觀?

學生討論,交流

  13.歷史如此,現在如何?

國學家--崇奉國粹

文學家--讚歎固有文明 嚮往第二樣時代-→處於第一樣時代

道學家--熱心復古

  14.我們該要什麼樣的時代?

第三樣時代:自由、民主,人爭到了“人”的價格。

第三課時

 15.總結

◎文中談論的對象主要涉及哪幾個方面?滲透着哪幾種情感?

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中國人(百姓),統治者(一種暴力),中國社會(時代)。文中至少滲透四種情感:一是對封建專制和封建暴君的憤怒抨擊之情;二是對中國苦難百姓的深切同情;三是對“神往於三百年太平盛世”思想的諷刺批評之情;四是對“創造第三樣時代’的鼓舞、希望之情。

◎結合題目,聯繫內容,談談該文的文體特點。

這是一篇隨筆,隨筆是散文的一種。五四運動以來隨筆十分流行,其特點是借事抒情,夾敘夾議,意味雋永。《燈下漫筆》的“漫筆”原意爲隨手寫來,不拘一格,既放得開,又收得攏。作者筆觸所及,牽涉中國幾千年的,從軍閥到商民,從皇帝到“奴隸”,從舊歷史學家到復古主義者,從平民百姓到現在青年,都一一透視出他們的歷史地位,作者善於以小見大,從現象到本質,顯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強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魯迅的筆如匕首、投槍,直刺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戳穿了反動統治者和御用文的畫皮。

◎結合以前學過的魯迅的文章,談談該篇的語言特點。

從語言講情感基調。 本文雖多爲冷靜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濃郁的抒情。“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亂離人,不及太平犬”,這是恨封建社會的黑暗;中 國 百姓,“強盜來了就屬於官,當然該被殺掠;彷彿又屬於強盜似的”,這是哀百姓之不幸;當牛做馬,“情願自己尋草吃”,誰“定下什麼奴隸規則來,自然就皇恩浩蕩了”“萬姓臚歡”了…… 這是怒中國人沉睡之不醒;至於對舊史學家和復古主義者的揶揄諷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總之,全文將憤怒、同情、批判、諷刺熔於一爐,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16.質疑、釋疑

品味重要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