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登高》教學設計

《登高》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登高》是著名詩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該課文教學設計,一起看看吧!

《登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

2、總結領悟詩歌意境的方法。

  【教學關鍵】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興

同學們,在唐代的詩壇上,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幾乎一生都在流浪,成都的一個草堂成爲他短暫安定生活的見證;他幾乎終生都在痛苦,沉鬱頓挫成爲他詩歌風格的最權威的概括。一場戰爭撕碎了他的心,帶給他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多種疾病毀滅了他的軀體,最後病死在湘江的一葉小舟上。他,就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首詩:《登高》。

通過學習這首詩,我們要領悟這首詩歌的意境,總結領悟詩歌意境的一般方法。讀這首詩,我們能看到詩人焦慮的目光,能聽到詩人無奈的嘆息,更能感受到詩人心靈的震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這一曲時代的悲歌吧!

二、放錄音,請學生齊讀

三、研讀課文

1、我們要領悟意境,首先要進入境。這境,就是詩人在詩中創造的生活圖景。首先包括了景,請大家回答:在這首詩中,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風,天,猿聲;渚(水中小洲),沙,鳥;落木(秋天樹木落葉),長江。

景物如何?

明確:

急:呼嘯的秋風(有速度)。

高:天空遼闊(有立體感)。

哀:如哭似嚎(有感情)。

蕭蕭:落葉聲(有聲音)。

2、請大家發揮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幅畫面。

(請兩位同學描述。)

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老師的描述中想象畫面:這是一個蕭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樣遼遠,遠處的樹林中傳來一陣陣淒厲的猿聲。小洲邊的水是那樣的清冷,岸邊的沙子是那樣的慘白,鳥兒在狂風中掙扎着,盤旋着,發出陣陣哀鳴。無邊無際的落葉在蕭蕭的秋風中飛舞着,奔流不息的長江波濤拍擊着江岸滾滾向前。

3、這是境中的景,除了景,境中還有詩人的形象,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詩人的形象。

詩人很老了(百年),衰老多病,常年客居他鄉(作客),志向得不到伸展(潦倒),他嘆息着國運和自身的命運(艱難),以至於白髮增多(繁霜鬢)。

請大家當一回導演,把詩人在秋風中登高的動作設計出來,按小組討論兩分鐘,請各組推出一個代表。

(抽查兩個組,其他同學補充。)

明確:詩人少有壯志,19歲就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詩句,現在他的理想徹底破滅了。頂着秋風,他在詩篇中向我們走來:拄着柺杖,他顫微微走在那秋風呼嘯的山路上,狂風吹亂了他花白的頭髮,枯葉飛舞着掠過他的衣襟,他一路咳嗽着,走走停停。風好大呀,他擡起頭,掙扎着登上了崖頂。然而,讀讀他的詩篇吧,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一個垂危的老人,將不久於人世,他關心的卻不是自己。詩人的目光越過了千山萬水,胸襟是如此的開闊,這是一顆多麼偉大的心靈!

4、現在我們來談“意”,也就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的情,請大家用詩篇中的詞來概括詩人的'感情。

明確:悲,恨。

5、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杜甫,現在,你就站在那高高的懸崖之上,眼前,風在拼命的刮,鳥在拼命的掙扎,落葉紛紛下,長江滾滾流;耳畔,風聲卷集着濤聲,濤聲夾雜着猿鳴,你會產生怎樣的聯想?

學生答:

“一葉而知秋”,何況落葉已蕭蕭而下;“問君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愁象流水象落葉那麼密集。

落葉讓人想到生命的短暫,自己壯志難酬,心生感慨。

師:

這同學答的多好啊,看到落葉與流水,就想到時光一去不返,感慨自己壯志難酬。落葉歸根,百川歸海,而自己卻年老漂零在外。

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理解:岸上枯葉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們分明已聽到了落葉的呻吟,聽到了長江的嗚咽。這那裏是在寫季節,分明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個時代充滿了傷痛與悲哀,戰亂就象一場大風席捲了中國大地十幾年,在這場大風中,不知有多少鮮活的生命如木葉般紛紛而下,枯萎死亡;那滾滾長江流動着的不正是人們綿綿不盡的眼淚嗎?

現在我們總結一下領悟詩歌意境的方法:

⑴ 揣摩語言;

⑵ 聯想想象;

⑶ 聯繫生平。

讀這一首詩,我們要看到詩人焦慮的目光,我們要聽到詩人沉重的嘆息,我們更要感受到詩人心靈的震顫,現在,就讓我們齊聲朗誦這一曲時代的悲歌吧!

【板書設計】風 天 猿 渚 沙 鳥

落木 境 長江

作客 多病 │ 艱難 潦倒

↙ ↘

悲 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