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將進酒》導學案設計「附答案」

《將進酒》導學案設計「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1K 次

  三維目標:

《將進酒》導學案設計「附答案」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2、 背誦這首詩。

  一、導言: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爲突出。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聖”。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還有沿用的。

  二、文體常識及寫作背景: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鐃歌的曲調,題意爲“勸酒歌”。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由於受到排擠,李白離開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樑國爲中心的第二次漫遊。當時,他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他們登高暢飲,對酒當歌,暢抒滿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詠酒抒情的佳作。

本詩作於天寶十一載(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友人岑勳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元丹丘家裏做客。他與友人岑勳、元丹丘飲酒,借酒興詩情寫下這首《將進酒》,借題發揮,盡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願望。

  三、完成預習:

1、收集與酒有關的詩詞名句

(1)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2) ,西出陽關無故人。

(3) 欲飲琵琶馬上催。 (4)酒入愁腸, 。

(5) ,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 。

(6)蘭陵美酒鬱金香, 。 ,不知何處是他鄉。

(7)抽刀斷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稱意, 。

(8)艱難苦恨繁霜鬢, 。(杜甫《登高》)

(9) ,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0 ,怎敵它,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11) ,去年天氣舊亭臺。(晏殊《浣溪紗》)

(12)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3) ?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識記字音。(給加線的字注音)

將進酒( ) 莫使金樽空對月( ) 烹羊宰牛且爲樂( ) 岑夫子( )

鐘鼓饌玉 ( ) 斗酒十千恣歡謔( ) 呼兒將出換美酒( ) 千斤散盡還復來( )。

3、解釋下列詩句中粗體詞語。

①高堂明鏡悲白髮( ) ②會須一飲三百杯( ) ③鐘鼓饌玉不足貴( )

④斗酒十千恣歡謔( )⑤徑須沽取對君酌( ) ⑥與爾同銷萬古愁( )

  四、自讀思考:

(一)、填充題:

1、這首詩的基調是_____。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寫___,“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主人”句至結尾寫_____之情。

2、本詩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的態度。

3、李白的浪漫氣質和狂放的性格充分體現在詩中對誇張的運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問答題: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詩歌開篇的長句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說說“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的作用。

4.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談談你對李白的“痛飲狂歌”有什麼看法?

5.“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寄託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思?

6.全文情感變化怎樣?主基調是什麼?

7、詩中運用陳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麼?

答:

8、通讀課文想想詩人爲何而愁?

9、起興與誇張手法的運用是本詩頗具特色之處,請各舉一例予以解說。

答:①起興手法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誇張手法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檢測練習:

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D.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2、對第一段詩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詩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黃河的偉大永恆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人生說得更短暫。

C.“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表現了作者消極的思想: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別讓金盃玉露,空對天上明月。因爲人生壽命如黃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復返,因此,應及時行樂,莫負光陰。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詩人樂觀自信的肯定自我價值的宣言,流露出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

3、、對全詩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鬱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也鵝了施展抱負的願望。“鐘鼓撰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兩句,是詩的主旨,有統攝全詩的作用。

B.全篇詩情忽張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奔放跌宕。

C.詩中起興誇張的手法運用頗具特色。如詩篇開頭的兩組誇張的長句,就有抓風海雨而來之勢,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詩中屢用鉅額數字“十千”、“千金裘”、“萬古愁”表現了豪邁詩情,略給人空浮之感。

D.詩句以七言爲主,間以三、五、十言“破”之,長短不一,參差錯綜,使鋅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6-10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剛銷萬古愁。

4、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

5、下列粗體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烹羊宰牛且爲樂 且,暫且

B.與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徑須沽取對君酌 取,拿取

D.與爾同銷萬古愁 銷,消除

6、對下面的詩句翻譯正確的一項各是:

①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A.可悲的是從高大廳堂的明鏡裏看到自己的頭髮已變白,早晨還像青絲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嘆那明鏡裏父母的頭髮已經變白,早晨還像青絲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可嘆那明鏡裏父母的頭髮已經變白,早晨還是一根根的青絲,傍晚已成了白雪。

D.可悲的是從高大廳堂的明鏡裏看到自己的頭髮已變白,早晨還像一根根的青絲,傍晚已變成了白雪。

②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

A.陳王曹植從前設宴時非常的平和與歡樂,喝一斗酒賞十千錢,縱情地歡樂。

B.陳王曹植從前設宴時非常的平和與歡樂,喝着千錢一斗的名貴酒,縱情地歡樂。

C.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設宴,喝着千錢一斗的名貴酒,縱情地歡樂。

D.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設宴,喝一斗酒賞一千錢,縱情地歡樂。

7、結合詩句談談誇張手法在詩中的體現。

8、拓展閱讀:《行路難》說說本詩的情感變化,所表現的思想內涵。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將進酒》導學案 參考答案:

一、預習題答案:1、對酒當歌 勸君更盡一杯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 化作相思淚 花間一壺酒 對影成三人 但使主人能醉客 玉碗盛來琥珀光 舉杯銷愁愁更愁明朝散發弄扁舟 潦倒新停濁酒杯 白日放歌須縱酒 三杯兩盞淡酒 一曲新詞酒一杯 今宵酒醒何處 借問酒家何處有

2、將,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饌,zhuàn;謔,xuè;將,jiānɡ;散,sǎn。

3、高堂:高大的廳堂;會須:應當;足:值得;恣:放縱;徑:即、就;爾:代詞“爾”;

二、問答題1、兩組排比長句,猶如挾天風裹海雨,向我們迎面撲來。以水來比喻時間的流逝,非李白獨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髮”,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

2、“有用”而“必”,一何自信!體現了詩人的曠達豪放,透露出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態度。 深蘊在骨子裏的豪情。

3、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真且琅琅上口。

5、全文主旨 痛苦 憤慨6、悲 樂 憤慨 狂 憤慨

7、三國時期的陳王曹植是個才華橫溢的人物,因爲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鬱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澆愁。以淚度日,最後年紀輕輕的就死去了。詩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樣懷才不遇,因權貴當道,使自己爲國效力的志向無法實現,英雄無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盡吐心中的不平。

8、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壯志未酬 懷才不遇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聖賢寂寞 陳王失意

9、①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特色:開篇用長句起興,借天上而來不再復回的黃河之水、明鏡中轉眼雪白的頭髮,來感慨人生之短暫,盡吐心中這鬱悶,引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的主旨。②詩句: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特色:一方面表現了詩人浪漫、狂放的氣質和性格,同時很好地照應了下文“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的主旨,也爲文末“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開闊而曠達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檢測練習1、 C 2、C  3、C 4、D(請/拿;A應當 B再 C介詞,爲。5、C(語助詞)

6、① A(注意“高堂”的準確翻譯,後一句中比喻句的體現。)②C(注意“平樂”“斗酒十千”的翻譯。)

7、詩中的有些誇張寫法是憑藉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會須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豪放傑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8、“行路難”多寫世道艱難,表達離情別意。

詩以 “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詩開頭寫“金樽美酒”、“玉盤珍饈”,給人一個歡樂的宴會場面。接着寫“停杯投箸”、 “拔劍四顧”,又向讀者展現了作者感情波濤的衝擊。中間四句,既感嘆 “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看到了呂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難”四個短句,又表現了進退兩難和繼續追求的心理。最後兩句,寫自己理想總有一天能夠實現。 全詩在高度彷徨與大量感嘆之後,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忽開異境,並且堅信美好前景,終會到來,因而“直掛雲帆濟滄海”,激流勇進。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