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精選7篇)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精選7篇)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的主題是:用心思考勇於發現。

本組教材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選編的。課文中的那些發明創造的故事,也許只是在眨眼間的靈機一動,看起來沒有費什麼力氣,事實上哪怕是一個小發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有善於思考,勤於動手,敢於懷疑權威,打破常規,衝破定論,纔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學習本組教材,目的不是要學生都立志做發明家或者整天想着發明創造,而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內容:一個導語,課文《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畫風》、《充氣雨衣》和語文園地四

二、教學目標

1、激起學生的興奮點。

2、讓學生多動手,在實踐中學習語言。

3、認識52個生字,書寫33個,14課沒有生字。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課時數:

14課時

單元自備

【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口語發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本課的設計,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二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提出的要求,力求體現“互動”這一特點:在生生互動中激活思維,讓學生獲得平等交際的權利,培養合作精神;在師生互動中轉換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際平臺;在羣體互動中展示成果,培養創新精神。

【學習目標】

1、能比較詳細地介紹自己的小製作的製作過程。

2、激發相互交流的興趣,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3、培養說活大方,有禮貌,認真聆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4、在交際中學習文明交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拓展口語交際面。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動手製作小製作。

2、有關的課件、獎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兒歌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人有兩件寶”這首兒歌嗎?下面,讓我們一起邊拍手邊背誦這首兒歌好嗎?

2、從這首兒歌中你知道了什麼?

3、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大家看屏幕(課件演示)這是用紙剪帖出的公雞,顏色多鮮豔啊!這是用紙剪出的拖鞋,多有趣;這是用紙折成的蝸牛,多可愛;這幅是用塑料杯和毛線做成的漂亮的小女孩;這幅是用橡皮泥捏出的小動物的腳,你們說像嗎?

4、通過我們的雙手和大腦,就能製成一些可愛的小物品,多巧啊!我相信,你們也能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編織出美麗的小製作,是嗎?

二、全班參與,評出“最佳小製作”

1、請大家把小製作拿出來放在桌面上,然後有秩序地離開座位自由參觀,看看誰的小製作做得最好。

2、學生自由參觀。

3、評出做得最好的小製作,發獎品。

過渡:看見你們五花八門的小製作,老師非常高興。今天,老師想考考你們,就是想你們把小製作的製作過程說出來,比一比,誰說得最好,行嗎?

三、示範說話,指導表達

1、示範說話:

老師手拿小製作向大家介紹,學生仔細看作品,認真聆聽。

(我的小製作是花炮。它的材料有紙筒、綵帶和彩色紙。我是這樣做的:先找幾個一樣大的紙筒,再用各種顏色的紙把紙筒包住,接着在每一個紙筒的上端鑽一個小洞,最後拿出一條綵帶把它們串起來,這樣就做成了花炮。我們可以把它掛在牆上作裝飾。我的介紹完了,謝謝大家。)

2、指導表述:

⑴ 老師從哪些方面介紹作品的?(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狀、顏色、用途和製作方法。)

⑵ 老師介紹製作方法時用了哪些連接詞?(先……再……接着……最後……)

⑶ 說話時還要注意什麼?(注意說話要清楚、完整、態度要自然、大方、有禮貌。)

3、學生按要求練習說話:

⑴ 課件出示說話要求。

① 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交流。

② 彙報製作過程:

彙報時要講清楚製作的過程。說話時要清楚、完整,態度要大方、自然、有禮貌。

③ 別人講話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如果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讓講的同學解答。

④ 評出說得好的同學。

⑵ 小組練習說話,教師播放背景音樂相繼指導。

四、代表彙報交流,評出“最佳解說員”

1、請一個小組的代表彙報交流:

⑴ 哪個小組的代表能願意說說自己作品的製作過程?

⑵ 其他小組評論:

哪些地方說得好?哪些地方還需改正?

⑶ 老師總結怎樣才能把小製作的製作過程說清楚、明白。

2、其他小組派代表彙報。(程序如前)

3、評選出“最佳解說員”,發獎品。

五、舉行“小小展覽會”

1、看作品,聽介紹:

同學們的小製作太美了,可剛纔每一個小組只介紹了一件作品,你想介紹你的作品嗎?每人都有機會,看,(在黑板上貼出“小小展覽會”字樣)咱們舉行一個小小展覽會,把你們的作品都展示出講臺上,邀請你的好朋友來看作品,聽你的介紹。

2、談感受:

看了這些小製作,聽了同學的介紹,你有什麼話要說的嗎?

六、小結

老師覺得同學們不光心靈手巧,而且都是能說會道的學生。老師非常高興,下課後,把自己的小製作送給自己的好朋友、老師或家人,藉此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好嗎?

七、學生寫作文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1、正確認讀“蕊,陳”,掌握七個會寫的字,理解生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螞蟻進入書本後發生的有趣的事。能力目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通過指導角色朗讀和童話表演的方式,使學生融入童話作品中,體會小螞蟻的靈動與漢字的活力。

情感目標:

感受童話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國文字的魅力,並激發學生對中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小螞蟻住進書本後,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別是它讓陳舊的書發生了怎樣奇妙的變化。

教學難點:

感受童話神奇的魅力,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展開想象,自由寫作。

教法學法:

童年是一個多夢的年齡,對於童話,孩子們有着與生俱來的敏感和熱情。學生經過三年的語文學習,接觸過不少的童話,他們能夠通過自讀對童話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學習的熱情一定很高。在教學本課時,我準備採用“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策略。

教法:這一課,鑑於三年級學生和童話的特點,主要採用閱讀法,讓學生熟讀課文來掌握故事的主要內容;另外用對話法,直觀教學法,啓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並進行說話和寫話訓練。

學法:主要採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導入新課這篇文章的導入,我打算直接從題目入手,先展示課件,讓學生邊看課件上生動的畫面邊猜想:看到這個題目,看到這隻可愛的小螞蟻,你想知道什麼呢?以此來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

【設計理念:這種以課題導入的方法,可以引發學生讀書的慾望,使學生快速進入童話世界】

2、介紹作者通過課件展示王一梅的圖片及主要代表作。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記住作者的名字,瞭解必備的文學常識;另一方面,通過作家作品的介紹,爲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了選擇的依據。

3、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①讓學生聽課文的錄音,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準確標註生字詞的讀音。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生字。

③通過出示課件,檢查學生生字詞的自學情況。

④、提問:讀了這篇課文後,你知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嗎?

【設計理念:前三問可以提高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檢查朗讀情況,掃清字詞障礙;第四問,讓學生總結課文大意,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

4、走進童話,領略神奇

①小螞蟻是如何走進書本的?

②小螞蟻在書中安家落戶後,發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

③會走路的字讓舊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設計理念:這三個問題圍繞中心,層層遞進,讓學生逐步理解書由靜到動變化的原因,內容由陳舊到新鮮的變化原因。讓童話故事中小螞蟻和字的形象、語言、情感深深的印入孩子心中,並讓他們感受其所帶來的影響和快樂,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慾望。】

5、課文小結: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只要注意觀察,都能變成新的事物、新的樂趣,就像書中的小螞蟻和“字”,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面貌,看到了一成不變的字組成的句子之外的無邊無際的快樂。

6、放飛想象,練筆創作你是否喜歡書本里的小螞蟻,你想對它說些什麼呢?

【設計理念;:通過這樣的訓練,來激發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事情,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選編的,課文中那些發明創造的故事,也許只是在眨眼間的靈機一動,看起來沒有沒有費多大的力氣,但事實上,想要有所發明創造,哪怕只是一個小發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有善於思考,勤於動手,敢於懷疑權威,打破常規,衝破定論,纔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單元的44生字,會寫本單元的33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啓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於發現,善於探究。

5、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到事情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6、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單元44個字,會寫3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到事情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4、學習默讀課文。

四、內容:

一個導語,課文《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畫風》、《充氣雨衣》和語文園地四。

認識52個生字,書寫33個,14課沒有生字。

五、課時安排

《動手做做看》2課時

《郵票齒孔的故事》2課時

《畫風》2課時

《充氣雨衣》2課時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句子,讀懂文章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初步感知課文大意,認讀識記生字。

2、學習課文1———6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螞蟻是你們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它能爬樹,會搬運東西,喜歡在土裏生活。可是卻有這樣一隻小螞蟻生活在書中又變成了漢字,爲什麼呢?你們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到書裏走一走看一看。板書課題。

二、齊讀課題《書裏的螞蟻》。

三、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範讀課文,思考:小螞蟻是怎麼來到書中的,爲什麼成了漢字?小螞蟻來到書中都做了什麼?

2、交流聽讀情況。

四、再讀課文。

1、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並畫出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生字。

3、小組內自學。

五、學習課文1——6自然段。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講了什麼?

2、學習生字“孤、零、爬、蕊”的字音,注意“零”字讀輕聲。

3、識記爬。形聲字,左形右聲,爪+巴=爬,觀看動物爬行的圖片,人爬坡的姿勢就很像動物在爬行!

4、擴詞:爬行、爬坡、爬上、爬山。

5、體會“孤零零、花蕊”的意思。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這段講了什麼?

2、學習生字“夾、陳、扁”。“夾、扁”是多音字,又讀jiá和piān,組詞:夾被、扁舟。

3、識記“夾、扁”。“夾”是會意字,甲骨文中間一個人形,人腋下還有相向的二人。表示二人合力夾持中間一人。夾的本意是從左右相扶持。組詞:夾攻、夾子、夾道歡迎、夾帶、夾層、夾雜。“扁”是會意字,小篆從戶,從冊。戶本是門,冊是寫字用的穿起來的竹或木片。扁即匾額,是題字的.長方形牌子,掛在門上或牆上。扁與長、寬相對。組詞:扁平、扁擔、扁豆、扁桃體。

4、感悟“陳舊“的意思。並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學習第三至六自然段。

1、這隻扁扁的螞蟻來書裏發生了什麼事情?找4名同學分別讀3、4、5、6自然段。

2、交流讀書情況。

3、學習生字“密、噢、挺”注意“噢”的字音是一聲,區分“密”和“蜜”。

4、讀了他們的對話你發現了什麼?(話語在前,說話者在後)

5、練習朗讀這段話,注意讀出人物的不同語言。

六、指導書寫。

1、“爬”字“爪字旁”的捺要托住巴,“夾”的筆順是先寫橫再寫點撇然後是橫最後是撇捺。

2、注意觀察“扁”在虛宮格中的位置。

七、鞏固練習。

1、讀一讀。

花蕊爬行爬山扁平夾住陳舊挺直孤單孤獨

3、照樣子說一說,寫一寫。

4、輕輕地( )( )( )

5、孤零零( )( )( )

6、黑黑的( )( )( )

7、密密麻麻( )( )( )

8、走來走去( )( )( )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課文7———12自然段,認讀識記生字。

2、描述小螞蟻都做了什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學習新課。

小螞蟻成了舊書的新居民,它都在新家裏做了什麼呢?這節課我們接着來學習。

二、學習新課。

1、輕聲閱讀第七自然段。思考:

(1)小螞蟻做了什麼?

(2)“會走路的字”指的是什麼?“新奇”是什麼意思?

(3)“我們真是太傻了”字爲什麼要這樣說自己?

(4)學習“傻”字。

2、此時舊書不再安靜了,它有什麼變化呢?

請4名同學分別讀課文9—12自然段。

(1)一天小姑娘有什麼新發現?學習生字“啊、讀、故”。“故”是形聲字,金文從反文,古聲。反文字變異,本事手拿物擊打,引申爲有使動的意思,古聲含有古舊之意,表示事物發生的源頭。促使事物發生的原因叫故。古+文=故左右結構。組詞:故事故障故鄉故宮。“讀”是形聲字,小篆從言字旁,賣聲。從言字旁表示言語,賣本指在街上邊走邊叫賣,與吟詠詩、書相似。“讀”的意思是讀書。組詞:讀書默讀讀題。

(2)指導朗讀“啊!這本她原先看厭了的舊書寫着……新故事。”

(3)“看厭了”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4)第二天小姑娘又讀到新故事了嗎?

(5)“忍不住”是什麼意思?學習“忍”字:形聲字,金文從心,刃聲,“刃”字刀刃向右。“心”字變異。從心表示心理活動,刃聲與耐聲相近,有耐久,能堅持之意。“忍”的本義是忍耐,容忍。組詞:忍耐容忍忍者。

(6)“更加驚奇了”這是爲什麼?

(7)學習“昨”字。

(8)小姑娘兩天在這本舊書裏看到了兩個新故事,她很驚奇,你們感到奇怪了嗎?誰知道其中的答案?

(9)找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這段課文。

(10)第三天又發生了什麼事?

(11)學習生字“識路離編”。“路”是形聲字。金文從足,各聲。從足表示腳的動作,“各”字上邊是腳趾向下的腳形,下邊是口形。“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徑。“識”是形聲字,甲骨文是會意字,從音,從戈。“識“的本義是標記。引申爲記住,記憶。

3、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三、指導書寫。

1、“故路”左右相等。“讀識”左窄右寬。“忍”注意幾個點的變化。

2、“故”右邊不要寫成折文。

四、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字填在( )裏。

爬趴

( )下( )行( )着( )蟲

敵故

( )人( )意事( )無( )

3、你能試着換個方法說這句話嗎?意思不能改變。

(1)這個小夥伴我認識。還可以說:——————————————————————————

(2)一座美麗的城市坐落在這裏。還可以說:————————————————

4、給下列詞語重新組合成一句通順的話。

(1)葉子下來金黃的飄落

(2)好朋友能幫助互相纔是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小螞蟻給這本書帶來的影響,級法學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慾望,體會童話的神奇力量。

2、認識十四個生字,體會童話的神奇魅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小螞蟻住進書裏後發生那些有趣的事情,特別是它讓陳舊的書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教學難點:

感受童話的神奇,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回顧體會神奇

師說: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書裏的螞蟻》,你們還記得小姑娘曾有一本什麼樣的書?當螞蟻被夾進書裏後,所有的字都感到怎樣呢?(學生回答師板書:新奇,陳舊)今天我們就抓住着這“新與舊”的對比來讀課文,去感受童話的神奇魅力,感受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二、深入課文朗讀感悟

師:你還記得文中的小螞蟻原來在哪嗎?

師:它又是怎樣來到花蕊裏的呢?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 )的牆角邊,( )地開着一朵小花,在風裏( )地唱着歌。

師問

(1)古老是什麼意思?你還能說古老的( )?

(2)孤零零怎麼理解?可以換成什麼詞,什麼時候孤獨呢/你孤獨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3)這句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小姑娘的心情呢?試着讀讀吧。

師:是呀,這朵小花非常孤單,有一天花旁邊來了一位朋友是誰?課件出示

一隻黑黑的螞蟻,順着花枝往上( ),靜靜地( )在花蕊裏睡覺。

(1)誰來學學螞蟻爬一爬的樣子?同學們做一個趴的動作。

(2)同學們在想象一下,小螞蟻會夢到什麼了?

(3)此時小螞蟻的心情怎麼樣,你能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嗎?

師:就這樣,小螞蟻被小姑娘夾進了一本陳舊書裏,夾得扁扁的,

(1)陳舊是什麼樣的?

(2)假如你就是那隻螞蟻,被夾在書裏心裏會怎麼想,什麼感受?能讀出你的感覺嗎?

師:這隻螞蟻來到這本陳舊的書裏會發生哪些新奇的事呢,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的3 — 6自然段。

(1)學生回答

(2)請同學動筆畫出描寫小螞蟻與書的對話的句子,同桌互相讀讀

(3)找幾組學生試着分角色練讀同時提問“細碎的聲音誰發出的,奇怪的樣子你會做出來嗎,不好意思可以換哪個詞”每句都表達怎樣的感情?學生試讀。

(4)再找學生分角色練讀,加動作。

師:這隻樂意做字的小螞蟻,又做了哪些讓自己快樂開心的事呢?

(1)學生回答。

(2)如果你就是書裏的字,看到小螞蟻這個會走路的字會怎樣一種感受會說什麼?

師:書裏的字和你有同樣的感受,看看第七自然段中哪些語句是描寫所有字的想法的?

(1)指導朗讀這句話

(2)出示“我們真的太傻了”子爲什麼這麼說同桌討論一下。

(3)指導朗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師:此時舊書怎麼樣了?

(1)男生讀第九自然段,女生讀第十自然段

(2)因爲書中的字在串門,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們沒有這本書就讓我們來玩個“文字串門”遊戲好嗎?

(3)出示帶子的頭飾,找朋友。

(4)用詞組句子

(5)這些遊戲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你發現什麼了?

師: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舊書的封皮上發現個字,他呀,走得太遠了不認識回家的路了,這個字是“醜”師帶上這醜字頭飾說:我沒有朋友你們誰幫幫我?組詞。

師:其實每個字都有它的作用,缺一不可所以(出示課件)“不過······”學生齊讀此句話。

(1)你知道小姑娘爲什麼沒有買過其他的故事嗎?

(2)齊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三、抒發情感彰顯個性

1、讀了這個童話你最喜歡文中的誰呀?

2、今天你當了書中的字,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四、課外拓展

師:今天我們學了這個童話有趣嗎?王一梅阿姨還有好多作品,如《住在雨街的貓》,《想走的樹和想留下的兔子》等作品,希望同學課下欣賞吧。

師:最後老師要送給同學一組讀書的相關名言警句,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愛讀書,會讀書的人。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裴松之

板書設計:

書裏的螞蟻

會說話

陳舊新奇

會走路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緒變化的確語句,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啓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伊林娜情緒變化的語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驗器材。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啓發談話:同學們,我們人類都有兩件寶貝,知道是什麼嗎?(雙手和大腦)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動手做做看。(板書課題)

2、圖片導入。出示兩張圖片:這個小女孩怎麼了?(一個是撅着嘴巴生氣的樣子,另一個是面帶微笑的樣子)這個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爲什麼生氣?又爲什麼笑了呢?學完課文《動手做做看》你就會明白了。

二、自讀

1、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收穫: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並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3、全班交流彙報:說說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麼記住的?

三、讀思

1、指名檢查讀文,師生共同評議。

2、默讀課文,畫出伊林娜情緒變化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教師梳理問題:伊林娜的爲什麼生氣?又爲什麼笑了?)

3、以小組爲單位讀書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

伊林娜的爲什麼生氣?

1、小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組內其他成員補充。

2、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1)“哄騙”是什麼意思?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慾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2)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3)練習讀這句話,教師進行指導,注意反問的語氣。

3、指名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①讀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覆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4、指導朗讀: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五、實驗

1、按照課文中的描寫,和伊琳娜共同做實驗驗證猜疑。

2、學生談談自己實驗後的感受。

六、寫字

學習寫“哄、喝、提、題”四個字。

1、學生仔細觀察: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2、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現問題的遊戲。教師可以先做發現示範:示範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後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啊!” “提、題”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啊!

3、學生臨寫一遍,然後請學生同桌或小組合作、探究,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開火車檢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二、讀文

默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爲什麼笑了?

三、交流

1、指名讀朗志萬的話,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2、讀讀下面的句子,你覺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1)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儘可能地去試一試。

(2)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3)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4)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思維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你會說些什麼呢?

四、朗讀

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示範讀——分組練習讀——競賽讀

2、伊林娜值得你學習嗎?爲什麼?你想對她說什麼?

五、拓展

1、從課外書或網上搜集科學家說過的一些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麼指導意義。

2、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再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說給小朋友或爸爸媽媽聽。

3、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六、寫字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2、班級交流展示,對於寫得好得同學獎勵一面小紅旗。

教學後記: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把那個人的動作變成機器的動作,讓所有的郵票都好撕開。通過不斷研究,他的想法終於變成了現實。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並不神祕,並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這篇篇幅較長,情節簡單,語言平實,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的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由於課文較長更適宜默讀,我讓學生在學習中默讀課文。這個故事能給孩子很大的啓發,小小的齒孔中閃耀着智慧的火花,能讓孩子們懂得發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我想就必須引導學生去感悟一些重點詞句,並且讀中要有所側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我引導學生多讀。

在課後,我利用網絡資源查找到一些郵票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認識到郵票的同時,也瞭解到郵票是“微型百科全書”。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重點抓住三個孩子的對話領會他們的創意。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三個小朋友的頭像、繪畫用品、有風的聲音的磁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猜謎語。出示謎語: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謎底:風)你們知道“風”是什麼樣嗎?風摸不着看不到,但是有三個小朋友卻把它畫下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板書:畫風)

2、談話。聽,這是什麼聲音?(播放風“呼呼”吹的聲音)

你能說出有關“風”的詞語、兒歌、歌曲嗎?(指名暢所欲言)

你能把它畫出來嗎?(板書:畫風)

二、識字

1、出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請小老師試着領讀他們的名字。

2、鼓勵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卡片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三、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他們是怎樣畫風的?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答案。

四、交流

1、小組內互相彙報自己的讀書體會。

2、全班交流。

A、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着。

(2)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3)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4)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B、請學生在黑板上畫畫文中的景色。

C、請學生給所畫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話,同時指導朗讀。

(1)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提示:宋濤應該用疑問的語氣說“誰能畫風”這句話,而且說的時候心裏應該很得意,因爲他認爲風是畫不出來的,他其實想爲難一下陳丹和趙小藝。陳丹說“誰也畫不出來”這句話時,應該帶有爲難的語氣。趙小藝說“我能”這句話時,應該是非常自信的語氣,語調比較高,聲音較大。宋濤說“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這句話時,應該用驚喜的語氣,大聲地說,因爲他是受到小藝的啓發突然明白原來風是可以這樣畫的,所以他非常高興。)

(2)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每組派代表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朗讀表演。

五、書寫

練習寫前六個字,重點指導:

(1)不要多筆畫:“丹”字只有一點。“烏”字中間沒有點,加迠就成了“鳥”字。“絲”字上邊的兩絞絲沒有點。

(2)不要少筆畫:“忽”字下面的三點,不能少。

(3)美觀書寫。如,“顯”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長;“忽、絲”二字上長下短。“藝”字草字頭的橫宜略長,下面的“乙”字“折筆”應儘量向左邊斜,“彎”應寫平,“鉤”直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用“找朋友”遊戲的方式檢查生字。

2、指名讀三個小朋友的對話,並說說他們是怎麼畫風的?

二、朗讀

1、齊讀最後一自然段:爲什麼說一陣風吹來,畫顯得更美了?

2、仿說句子。

一場大雨過後,樹葉顯得 。

, 顯得 。

三、拓展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爲什麼? (我們喜歡這些小朋友,是因爲他們愛動腦筋,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思考。)

2、 你還有什麼方法畫風?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後畫一畫,再寫下來。

3、創新畫展:聲音、氣味與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畫什麼?請你們把自己的奇思異想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出來。

四、書寫

練習寫剩下的六個字。教師重點指導:“眨”左邊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橫。“濤”字左邊三點,右下還有一點“杆、眨、濤”左窄右寬;“杆”左高右低,“眨、濤”左短右長。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指導。

2、交流評價,舉辦“優秀作業”展。

教學後記:

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量少,且要求認識的七個字中有六個出現在課文的人物姓名中,所以識字教學時我安排“打招呼、交朋友”的活動,先展示宋濤、陳丹、趙小藝的畫像,號召同學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在活動中認識了生字,還鍛鍊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此外,這篇課文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學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的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互相交流,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度、觀點、做法,所以在講課中我們如果先讓學生弄清哪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再練習朗讀,這樣效果會更好。最後,還可以組織學生演繹課本劇,除練讀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外,還可以加入新的人物,表述其他畫風的方法,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理解人物之間的關係,並去發揮自己的創意。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例如,在教學環節上,我還設計了拓展:讓學生說說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畫風,或者畫聲音、味道。學生的想像力都非常不錯,說出了很多方法,積極性也不錯。但這方面的時間就花了幾乎十分鐘,所以讓學生在文本上的感情朗讀和課本劇表演的時間就比較倉促,學生沒有什麼時間去消化、吸收文本文字。然而這部分的內容是不能這樣拉過去的,只能留到下一課時。課後有老師想我提議,拓展不是重點,有時間可以說多一點,沒時間就算了。雖然我很認同朗讀文本的重要性,但也產生了困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訓練學生思維、口語表達能力,等等方面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