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上冊《秋遊》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秋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秋遊》教學反思之一

一堂好課就像藝術珍品,讓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怎樣的課纔算好課?好的課,要體現三個教學原則。我依據這三個原則對二年級《秋遊》進行反思。

二年級上冊《秋遊》教學反思

1、要以學生爲本。時間是學生的,空間是學生的,是學生在學習語言,因此,學生理應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爲學生服務的,是配角,充分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活動,千萬不能互換角色,本末倒置。本節課學生精神專注、積極投入,做到了充分地讀、盡情地說、紮實地寫。

2、要以訓練爲主。語言是一種技能。要掌握它,必須通過無數次的訓練,要讓學生聽得清楚,說得明白,讀得正確,寫得流暢。本事是訓練出來的,絕非“講”出來的。

在這節課有三處說話訓練:“有時……有時……”的句式想象天空中變化的白雲,用果園裏,葡萄( )了,柿子( )了,梨子( )了感受秋天果園的美,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體驗秋遊的快樂。有了這一次次的訓練,學生就會把話說得有條理,說得具體,說得生動。在這節課中還將讀貫穿始終,朗讀的形式多樣:個別讀、示範讀、賽讀,在讀中領略秋天的美,在讀中體驗秋遊的快樂。除此之外,還留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寫字指導。“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3、要以鼓勵爲主。課堂上學生出現差錯、產生困難是十分正常的,要多給學生以鼓勵與幫助。鼓勵學生不僅是種手段,也是一個教師思想的具體體現。在學生不願意亮開嗓子,不敢亮開嗓子時,解老師沒有訓斥學生,沒有說些大道理,而是故意壓低嗓子唱《郊遊》,讓學生辨析。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願意亮開嗓子。秋遊的快樂在課堂上盪漾開來。

  《秋遊》教學反思之二

《秋遊》是本冊書繼識字後面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情景交融,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近階段的重點工作的需求,我將先前設計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調整:

一是導入部分,不以教師的激情描述和指導看圖導入,而是利用複習成語作爲課的'入口。複習完跟秋天有關的四條成語後問學生:“在你腦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學生有的說:“我腦中的秋天很美麗!”有的說:“秋天是金色的。”此時,學生對秋天的印象還比較侷限,只停留在很膚淺的視覺感官上,而對於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以及秋天給小朋友們帶來的那種無與倫比的歡樂,他們還沒有深切地感受。我順勢將話題一轉:“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也許你能找到更多不同的感受。請大家把眼睛閉上,到達那裏再睜開眼來。”這樣,課文插圖被自然地出示出來,也將課引入了新課。

二是對圖的利用稍作簡化。在這裏,圖主要用作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睜眼時進入一個全新的美麗環境中,然後讓他們簡單描述看到的景物,對環境作整體感知,靠近課文內容。而對圖的詳細觀察和述說放在第二課時,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起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

三是將課堂的重點轉向學生常規的訓練。課堂常規是學習活動的基石,“制度保證質量”,在今後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使學生常規訓練達到集體晨會上所宣讀的“十五條標準”那種水平,任務還是很艱鉅的,在每天的每一節課中都不能放鬆。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慾望和過程還是清晰可見的,而且已經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使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但課堂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如: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可充裕些,常規訓練時方式比較僵硬等等。值得思考的是:短期內如何更有效地養成十五項常規習慣?何種方式方法能訓練中競爭的積極現象?如何連貫訓練常規過程中學生學的情感線和教師教的情感線?

  《秋遊》教學反思之三

《秋遊》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敘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語言表達、寫字這幾個方面。

一、朗讀指導,讓學生入情入境。

這一課的朗讀指導分爲兩個部分,詞語和課文。

詞語的朗讀主要在一開始的詞語複習中,其中:稻子、高粱、棉花的第二個字都是輕聲,尤其是“棉花”這個詞,學生很容易把“花”讀成第一聲。讀到這一行詞語的時候,我特別提醒了一下學生,學生個別回答有錯的時候,我沒有馬上讓學生坐下,換一個學生來讀,而是給這個學生糾正之後讓他再讀一遍,還讓全體學生共同練讀,所以在接下來的對所有詞語進行齊讀的時候,學生能夠改正過來了。

對詞語的朗讀指導還有第二自然段中的“一望無邊”,我讓學生想象天有多大,大得連邊都看不到。學生就知道了這個詞語該怎麼讀,齊讀的時候能夠聽出來對於這個詞語特別留意。

在朗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着重抓住了同學們去郊遊的這種高興的心情,讓學生高興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講到了豐收的景象,我播放了稻子、高粱、棉花這三種農作物的圖片,讓學生體會農民伯伯看到豐收景象時候的高興激動的心情,帶着這種心情來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是講同學們的,秋遊,最開心的當然是同學們,我也播放了圖片,並且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帶着自己的心情來讀這一自然段。有幾個女生讀得特別好,尤其是“向着藍天亮開了嗓子”讀得很有感情,彷彿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公。

二、說話訓練,積累詞語,給學生說的機會

本課蘊含了豐富的說話訓練的材料。重點訓練了“有時像……有時像……”和“有的……有的……有的……”這兩個句型。在訓練的時候,我也配上圖片,或者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學生舉手很踊躍,說得也都很完整具體。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我也給學生穿插了說話訓練,並讓學生積累了一些表示顏色的詞語。由這一段中表示顏色的字“黃”、“紅”、“白”引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黃澄澄”、“金燦燦”、“火紅火紅”等,讓學生積累相關詞彙,並且通過跟讀“黃澄澄的稻子”、“金燦燦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等學會應用。再由這些詞語進而發揮想象,練習說比喻句:“稻子黃了,像 ”,“高粱紅了,像 ”,“棉花白了,像 ”。說句子的時候都展現相關的圖片,讓學生的想象有了一個依託,學生說起來就比較輕鬆。

三、寫字教學,溫故知新

學習生字的時候,我讓學生複習了即將要學習的生字“涼”和“喊”的偏旁,這兩個偏旁的意義,也回憶了其他學過的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在寫“喊”字的時候,還複習了臥勾的寫法和要點,要寫得長一些斜一些。這些複習的內容都是讓學生來說出來的,溫故知新,新知識通過與舊知識相聯繫,也才能掌握得更牢固,舊的知識也再一次得到了鞏固。

總的說來,這節課還是挺順利的。學生進入二年級以來,也有了不小的進步,無論是朗讀,還是語言表達,抑或是課堂紀律。這一節課的效果可以說基本達到了。學生最後的齊讀讀得很流利,也富於感情,說話訓練也能夠說出來,寫字的時候,在自己的本子上以及習字冊上也都寫了出來。但是對於學生的個別朗讀,我還需要給更多的學生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