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2K 次

《難忘的一天》表現了小作者對鄧爺爺的崇敬之情和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小編整理了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歡迎欣賞與借鑑。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一:

孩子們仍然記得xxx爺爺植樹的身影。而再學習《難忘的一天》這課時,學生對課文情感的理解不夠清晰。一方面是對小作者見到鄧爺爺的激動。崇敬之情的理解,一方面是對鄧爺爺說的那句“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因此,我從學生對鄧爺爺的瞭解入手,事先佈置他們通過閱讀課外書、向別人請教或在家人的幫助下上網查找資料等途徑,蒐集鄧爺爺的事蹟、故事或名言,在班上展示、交流。

學生通過蒐集資料後,對鄧爺爺多了一些瞭解。我再指導他們品讀關鍵詞語:“怦怦地”、“和藹可親”、“高興地”、“緊緊地”來着重體會小作者見到鄧爺爺時緊張心情和鄧爺爺的和藹可親。而對於“肩上擔負的責任”,他們確實不易理解,我則幫他們明確:只需要懂得從小學好計算機,樹立遠大的理想就可以了。

最後一句話“天,彷彿格外的藍;陽光,彷彿更加燦爛”這句話,對於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適當讓他們說說從這句話裏體會到了什麼。如果體會不到,也不必耗費時間。針對這課中比較形象生動的詞語,我則引導他們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並結合課後練習夥伴的話,激發學生朗讀、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整堂課下來,我的發現是在閱讀實踐中體會聯繫上下文閱讀的重要性,情感的理解還是要基於對詞語的理解。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二:

《難忘的一天》這篇文章篇幅略顯偏長,文中很多句子和詞語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講,比較難理解,要想達到教學的目的,必須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生回家預習的時候,我就給他們安排了一個蒐集關於xxx爺爺事蹟資料的作業。第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難忘的事,很自然的引出了課題《難忘的一天》。接着,讓蒐集資料的學生進行資料展示,讓學生對鄧爺爺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人物 “心情”是文章的一條明線,“難忘“則是本文的一條暗線。因此,在教學中,我以明線爲切入點、突破口,從句到詞再到句來重點感悟“難忘”是因爲鄧爺爺和藹可親的樣子;是因爲我順利的計算機表演贏得了鄧爺爺的稱讚,這樣條理非常清晰,學生的感悟也很到位。

二年級學生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解詞句、圈圈劃劃的能力。如:在教學“看到鄧爺爺和藹可親的樣子,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時,學生對“和藹可親”不理解,我就讓學生讀讀課文,找找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鄧爺爺的和藹可親,學生找到了“慈祥的微笑、高興地點點頭、緊緊地握住我的手。”不用作任何解釋,學生已經自己理解了“和藹可親”。理解到位了,朗讀就能水到渠成。整堂課採用多形式的朗讀,在感悟中讀出了感情。

問題與不足:

課堂上朗讀指導不到位,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還不夠合理。課堂中設計的幾個小遊戲在實際操作時,感覺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如果教學時,能注重一點語言的藝術就更好了。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三:

《難忘的一天》這篇課文記敘了“我”爲xxx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的事,文章通過“我”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後的心情變化及鄧爺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了小作者對鄧爺爺的崇敬之情和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

這篇文章篇幅略顯偏長,文中很多句子和詞語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講,也顯深奧;爲國家領導人做計算機表演,小學生沒有這樣的體驗,難以體會到文中小作者的心理變化;要想達到教學的目的,我感到無從着手。上課的前幾天,我就開始思考,怎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怎樣的教學設計是最優化的?怎樣教學能激發學生朗讀、積累的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情感?正在我感到十分困惑的時候,在人教網裏突然看到了特級教師竇桂梅關於這課的一個課堂實錄,靜下心來認真的學習,反覆研讀,讀完後,真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竇老師的整個教學設計緊緊抓住文中三句描寫“我”心情的句子這個重點,讓學生找句子,通過反覆朗讀和聯繫上下文體會作者的心情。在教學中,竇老師還適時的進行了資料的補充,整個教學思路清晰,流程非常順暢。於是,我決定在課堂上借用竇老師的教學設計,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下修改,一個新的教學設計就這樣定下來了。

在上課的前一天佈置學生回家預習的時候,我就給他們安排了一個蒐集關於xxx爺爺的光輝事蹟資料的作業。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難忘的事,很自然的引出了課題《難忘的一天》。接着,讓蒐集資料的學生進行資料展示,使學生對鄧爺爺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我”心情的句子,剛開始還有些擔心怕學生找不出來,可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大多數學生很快就把這幾個句子找到了。我的心裏暗自歡喜,看來這個教學思路是正確的。在接下來的引導學生體會這幾個句子的時候,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句中的重點詞來體會“我”當時那種複雜的心情。從既緊張又激動,引導學生體會爲什麼緊張?又爲什麼激動?到心情平靜下來,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情爲什麼一下子會平靜下來?最後的興奮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引導學生理解爲什麼興奮?教學也是非常的順暢。通過體會“我”心情的變化,鄧爺爺的慈祥、和藹可親的樣子漸漸地走進了孩子們的心裏;從“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鄧爺爺的遠見卓識也深深的刻在了孩子們的心中。

利用這樣三句描寫“我”心情的句子來學習這篇課文,使教學重難點得到了突出,學生學起來也感到很輕鬆。想想自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一旦碰到稍長點的文章,就得花費三到四課時才能完成教學任務,一點一點的學,表面上是感覺文中的'重點難點都講到了,可實際上學生從中真正領悟到了多少卻不得而知。竇老師的教學設計爲我提供了借鑑,我深深的感到任何一篇課文,即使是再長的課文,只要找準突破口,找準立足點,就能最大的程度的優化課堂教學。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四:

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xxx資料。但由於農村小學條件的限制,所蒐集到的資料甚少。學生只是大致從父母的嘴裏知道xxx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領導人。怎麼辦?我想,還是從文本着手讓學生走近偉人。

首先,我讓學生針對課題質疑。把學生的問題歸類爲:什麼事難忘?這一天爲什麼難忘?圍繞這兩個問題,我又抓住文中“我”的心情變化來教學。文中我的心情由緊張到平靜再到興奮變化。我抓住帶有心情變化的句子,聯繫課文中xxx的表情、動作等的描寫來體會我當時的那種複雜的心情。

在教學第二段時,在理解“我的心爲什麼會怦怦地跳個不停?”前,我給學生出示了xxx的一些資料,並問道:“此時,我會想些什麼呢?”學生紛紛說:“鄧爺爺會很嚴肅嗎?”“鄧爺爺會對我說些什麼話呢?””鄧爺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爲鄧爺爺做表演會做好嗎?”……等等許多問題。我順勢問道:“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呢?”學生:“緊張、心怦怦地跳……”理解了“我”的心情爲什麼那麼緊張,爲學生的朗讀積澱情感。所以這一段的教學學生學得比較輕鬆。

在教學第三段時,我抓住“和藹”這個詞,讓學生聯想到平時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情景。學生馬上想到,爺爺奶奶對自己很親切,鄧爺爺很和藹,肯定和爺爺奶奶一樣也很親切,對小朋友很好,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抓住心情變化來教學,xxx和藹可親和樣子及“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的遠見卓識深入學生的心裏。課文中“肩上的責任重大”孩子不好理解,我問孩子誰家有電腦,電腦有什麼用處,孩子回答後,我告訴孩子現在是信息化時代,高科技的使用越來越廣闊,你們是祖國的下一代,你們長大後,應該用你們的科學知識來建設我們的國家,所以你們的責任很重大,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整節課,我和孩子的互動自我感覺比較好,我和孩子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好。

不足之處:每當學生回答到點子上時,我總是竊喜一陣,以至於淡化了朗讀。整節課上,學生沒有把自己的體會融入朗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