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二上《有趣的發現》優秀教學案例

蘇教版二上《有趣的發現》優秀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一、教材簡解

蘇教版二上《有趣的發現》優秀教學案例

《有趣的發現》是一篇意蘊深刻,值得細細研讀的記敘文。課文講述了一百多年前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一個小島上考察時觀察昆蟲並有所發現的趣事,表現了達爾文熱愛大自然、善於觀察、潛心研究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堅持不懈的精神。文章語言平實,結構嚴謹,通過一件很小的事,巧妙地告訴了學生大自然中有許多奧祕,只要多觀察,勤思考,就能學到許多科學知識,走進科學的大門。

  二、目標預設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閱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達爾文認真觀察、積極動腦、反覆對比、研究問題的科學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達爾文的故事。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讀中貫穿詞句訓練。

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

2.領會達爾文爲什麼會有“有趣的發現”。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實踐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學時,着力通過讀、議、說、演、寫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積累、運用語言,領會達爾文對待科學的認真態度和潛心研究、堅持不懈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五、設計思路

文章寫了生物學家達爾文發現在太平洋中一個小島上只存在兩種昆蟲:一種翅膀特別大的,另一種是沒有翅膀的。科學家爲了解開其中的謎,經過艱苦的科學研究,最後終於解開了其中的謎。

儘管表面看來,文章所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仔細品味,卻能發現,不論是一開始文章所預設的“謎面”,以及到後來揭示的“謎底”,都是十分有趣的。所以我們在帶領學生進行課文語言學習的時候,要讓學生充分感知、感受、感悟到其中的“趣”,也就是要充分借文章之“趣”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動機和興趣”。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激趣,揭示課題

1.播放《科學的大門》錄像資料,瞭解達爾文小時候熱愛大自然,留心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對科學研究產生濃厚興趣,走進科學大門的事蹟。[瞭解人物,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麼?[梳理問題,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標出自然段。[讀書動筆,圈畫標註。]

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語氣、停頓等。讀後評議看誰讀得好。

3.按自然段朗讀彙報,檢查朗讀效果。

4.再讀課文,讀後交流: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麼?

[引導多種形式讀書,讀後師生共同評議,彙報交流讀書感受。]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研讀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後交流: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什麼?說說“考察”是幹什麼?

(2)達爾文在考察時發現了什麼有趣的現象?用“———”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抓住重點,形成探究意識。]

2.研讀第2、3自然段。

(1)分小組賽讀這兩個自然段,讀後評議。

(2)說說達爾文發現島上的昆蟲要麼翅膀特別大,要麼就沒有翅膀或翅膀殘缺後是怎樣做的?找出描寫達爾文動作的詞句,反覆讀後回答,你讀懂了什麼?

[通過“捉”“觀察”“比較”“找”這些詞體會達爾文嚴肅認真的態度和不找到答案誓不罷休的精神。]

(3)同桌合作再讀第2、3自然段,說說“有趣的現象”是怎樣發生的。用“發生有趣現象的原因是……”的句式在小組內練說,最後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說。

[通過學習夥伴間的互相合作,相互探討,反覆讀、議、說,使學生對達爾文研究的自然現象加深認識,從而產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4)師生合作引讀:

“因爲……就……因爲……也……便……”

(5)這是達爾文經過反覆研究之後的新發現,你覺得有趣嗎?說說你的理解。(指名交流)隨機板書:

沒有翅膀 不會飛 不大可能淹死

翅膀特別大 能頂住大風 能生存下來

翅膀小 頂不住大風 逐漸消失

(6)從達爾文這個有趣的發現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動物形體特點與適應生存環境的密切關係:適者生存……)

(7)自由讀2、3自然段。

小結: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達爾文科學研究的興趣:經過反覆觀察,他終於有了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指名學生談)

 (四)模擬採訪,對話領悟

1.師生互動,現場採訪。教師扮演“記者”,指名扮演“達爾文”,“記者”採訪“達爾文”,“達爾文”介紹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這些有趣現象發生的原因。

2.“達爾文”介紹後,讓其他同學扮演“記者”向“達爾文”提問,如“達爾文,你爲什麼會有這樣‘有趣的發現’”?或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作適當引導。

[在師生、生生互動的演練活動中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化課文,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拓展延伸,積累內化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達爾文的故事或資料。

2.教師出示課件,介紹達爾文喜歡打獵,採集動植物、岩石標本,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作環球考察活動,研究物種變化,寫成科學鉅著《物種起源》等。

[通過課內外的聯繫與延伸,進一步瞭解達爾文爲人類科學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從內心深處產生對達爾文的敬愛之情,對學生進行科學觀的教育。]

3.相互交流彙報: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過什麼有趣的現象?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

[聯繫自身實際,展現自我探究成果,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情感,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處理、運用信息的方法與能力。]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除了達爾文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的故事呢?課後蒐集資料,下節課交流。

 附板書:

7 有趣的發現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沒有翅膀 不會飛 不大可能淹死

翅膀特別大 能頂住大風 能生存下來

翅膀小 頂不住大風 逐漸消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及要求簡述:

首先引導學生整體回顧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交流學習本課的收穫。接着帶領學生自主識字,並指導寫字:運用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指導書寫10個生字。然後進行遷移練習:自選詞語,寫在書上;完成文後第3項練習,自選詞語造句;完成《語文練習冊》中的內容。最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蒐集一個有關科學發現的故事,講給同學或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