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杜甫《春望》優秀教學案例

杜甫《春望》優秀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教材分析:

杜甫《春望》優秀教學案例

這首詩是詩人於至德二年三月所作。當時正直安史之亂,首都長安被叛軍佔領。詩人於至德元年八月被叛軍捉住,押送到長安。在長安城裏,詩人目睹了叛軍的種種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但這隻能增加憂國憂民的詩人的痛苦和感傷。

 教學目標:

1、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

2、記憶名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做到學以致用。

3、領略古詩詞的凝練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創痍,詩中聖哲。

滿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同學們,這些對聯中指的人物是誰呢?對,是杜甫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二、作者簡介: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爲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這些詩像一面鏡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自李唐以來,他的詩歌即被公認爲“史詩”,詩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詩宗,被尊稱爲“詩聖”。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杜甫出生於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裏。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父親杜閒曾做過奉天縣令。這樣一個家庭給了他一定的文化薰陶。杜甫的創作歷程,可分爲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壯遊時期。杜甫七歲即能作詩文,十五歲時便在文壇上初露頭角。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爲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學習的自述。二十歲後,他開始了漫遊生活。他南遊吳越,北越齊趙,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心胸,並在洛陽與李白等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結爲肝膽相照的朋友。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作,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調。如《望嶽》一詩表現了他青年時代的氣概和抱負,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長安十年時期。公元746年杜甫懷着經世濟用的政治理想到長安試求官。可是由於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無遺賢”的騙術,使參加考試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長安達10年之久,過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進一步認識到統治者的腐朽,創作出了像《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等傑出的現實主義詩篇。詩的風格情調,也由早期的熱情奔放、樂觀坦蕩變得悲壯淒涼,形成“沉鬱頓挫”的詩風。

(三)戰亂流離時期。這是其現實主義詩歌發展時期。在短短兩三年中,由於安史之亂,他攜家和人民一道受凍捱餓,避難流亡,捲進了生活的底層。在淪陷區,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脫賊後,又屢遭肅宗貶斥。災難的時代,震撼着詩人的心靈,使他寫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詩篇,並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峯。

(四)漂泊西南時期。介紹略,留待以後介紹。

三、教學過程:

1. 介紹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

2. 介紹近體詩

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共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

3.整體感知: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爲,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關於表現手法:

A.觸景傷懷,移情於物,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蘊含在形象的描寫中,情景交融。

B.一字傳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驚心;“深”字令人滿目淒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動態美,寄託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板書設計:

春望

憂國---------------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