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杜甫《春望》文學賞析

杜甫《春望》文學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春望》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下面是其文學賞析,歡迎閱讀:

杜甫《春望》文學賞析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文學賞析:

一首名作能傳誦千古,必定是因爲它能高度概括時人和後人在同類境遇中 共同的感受和體會。《春望》就是如此。

國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而山河是永恆的存在;破城遇到春天,草木照樣生長,自然規律不會因時勢的變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恆時空的對比,使詩人更強烈地感受着內心的荒涼落寞,以至於所見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曠。但是山河草木雖然無情,詩人即使它們都變成了有情之物,花鳥會同詩人一樣因感時而濺淚,因恨別而傷心。足見人間深重的苦難也能驚動造化。花兒帶露、鳥兒啼鳴不過是自然現象,而所濺之淚所驚之心實出自詩人。因此花和鳥的濺淚和驚心只是人的移情。歷來稱讚此詩人移情於景的手法新穎,但它能夠感人還是得力於開頭兩句的深刻含蘊。

一春三月,烽火不息,所以家書難得,可邸萬金。兩句是因果關係的流水對,這一年的正月,李光弼正與史思明戰於太原,郭子儀進擊河東,叛將安守忠自長安向武功出兵,長安、鄜州都捲入戰事,自然音問難通。這句是實寫自己與家人音訊隔絕,但也概括了一個共通的'道理:戰亂之中親人的平安消息比什麼都珍貴。由於能將個人的感受提煉成人之常情,這兩句遂成爲表達人們在亂離中盼望家信的成語

這首詩各聯結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變疏。加工對仗精工,聲情悲壯,自然成爲最能概括家國之恨的代表作。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