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熱門】中考作文彙總7篇

【熱門】中考作文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中考作文彙總7篇

中考作文 篇1

太陽給了小草溫暖,於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滿綠意;親人給了我溫暖,於是我快樂地成長。

──題記

5歲,關愛藏在奶奶的毛衣裏。“來,試試奶奶給你新織的毛衣!” 於是我便飛也似的跑了過去。“哇,好漂亮的毛衣,我真喜歡,謝謝奶奶!”穿上新毛衣,好暖和,好暖和。我看見奶奶的眼中笑出了一朵花,正在燦爛地對我開放。我每天都穿着這件毛衣,每天都能感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被寵的滋味,於是我發現,我就是在奶奶的毛衣中慢慢地長大。

8歲,關愛藏在爺爺的招手裏。每到放學,跟着隊伍剛走到校門口時,我就開始急切地尋找爺爺,他在哪兒?突然我看見有人在招手,在那兒,那是爺爺!我連蹦帶跳地跑了過去,爺爺一臉慈祥地對我笑着。以後每天放學,爺爺總在人羣裏向我招手,使我能很快找到他,在那揮舞的手臂裏,我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愛意。於是我發現,我就是在爺爺的招手中慢慢地長大。

14歲,關愛藏在爸爸的雞湯裏。“來,嚐嚐這雞湯怎麼樣,好不好喝?”說着,一股濃濃的香味鑽進了我的鼻子裏。“嗯,真好喝!”止不住的讚美之情流露了出來。“是嗎?那以後爸爸常熬給你喝!”爸爸樂得開心地笑着,又一頭鑽進廚房裏忙碌起來。我分明從那雞湯中喝出了溫馨,喝出了關懷。於是,我發現,我就是在爸爸的雞湯中慢慢地長大。

而今天,關愛藏在媽媽的叮囑裏。“要細心,不要緊張。”“要認真看清每一道題,先易後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卻道出了數不盡的關愛。媽媽送我到校門口,不再多說,但我分明感覺到身後有熱切的目光。我知道,那是媽媽的目光,充滿關切的目光,在這目光裏,我感受到期待,感受到力量。於是我發現,我就是在媽媽的叮囑中慢慢地長大。

因爲有了太陽光和熱的付出,小草才顯得生機盎然;因爲有了親人的關心和愛護,我的心中才有了永不停息的動力。他們在我前進的人生旅途中,默默地爲我加油,爲我鼓勵。

我快樂,我自豪,我就這樣在親人的關愛中慢慢地長大。

中考作文 篇2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渾然壯闊的詩句流傳於千古。捨生取義需要的不僅僅是英雄氣魄,更需要的是那坦蕩無畏的勇氣

在我們的生活中,勇氣無時無刻不被需要。青春蓬勃的大學生看到落水的少年,毫不猶豫的出手相救,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下利益充斥於社會,很多人標榜識時務者爲俊傑,但仍有一方淨土保留着很多正漸漸消逝的東西。縱使捨己救人的行爲並不爲許多人贊同,但我們仍要歌頌他們的勇氣,那已被很多人漸漸拋卻的見義勇爲的勇氣。

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尚有勇氣相助,然而人性的弱點卻讓許多人在自己遭遇挫折時選擇退縮。

在寒冷的西伯利亞有一種鹿叫做花腹鹿,它們的腹部有着美麗花紋,但花紋並不像斑馬的花紋一樣與生俱來,而是經過磨難才形成。當它們還是幼鹿時,被父母帶去跳躍荊棘叢,矮小的幼鹿在跳躍時腹部被荊棘劃,傷口縱橫交錯,而傷口痊癒後交織的疤痕卻成了美麗的花紋。縱橫的傷口都能形成美麗的花紋,這不可以不讓人們驚奇。在漫長的人生中,人和小鹿一樣,同樣會遭遇許多挫折,面對挫折與其選擇迴避不如鼓起勇氣正視它、迎擊它。但凡成功的人沒有誰不遭受磨難,只有經歷了磨難纔可能更接近成功。即使命運刺了你一刀,仍然鼓足勇氣去面對和搏擊,傷口同樣也能綻放出另一種美麗。

很多成功的人都認爲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當他們經歷風風雨雨,創造輝煌的成就後,卻發現成功道路上遭遇的困難遠不如超越自己困難。但他們突破瓶頸,超越自我後的騰飛,就如同矯健的雄鷹翱翔於藍天一樣。

鷹是一種兇猛的動物,他們有着尖銳的喙,鋒利的爪子,強壯的羽毛,但這一切並不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得到的,而是經過一系列的痛苦換來的。它們將自己投入痛苦的深淵中,然後鼓起勇氣承受痛苦,接受挑戰,這種痛苦很可能是致命的,但卻在痛苦的邊緣獲得新生。

勇氣就如同溫暖的陽光,讓因自私而日漸麻木的人心得到溫暖。

勇氣就如同甘甜的河流,讓因磨難而千溝萬壑的心靈得到滋潤。

勇氣就如同清新的空氣,讓因瓶頸而心灰意冷的內心得到活力。

無論人還是動物,勇氣在生命的旅途中都是不可獲取的。人只有不斷鼓足勇氣去感受人性、正視困難、突破自我,將勇氣與智慧並行,才能更好的奉獻社會,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

中考作文 篇3

走過鳳凰,才明白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車馬喧囂,燈紅酒綠,四周是灰撲撲的水泥牆,壓抑,心中只覺煩躁。便背上行囊,逃離那個鬧市,去我心中的遠方——鳳凰。

入夜,方抵。

夜幕沉沉,四周十分安靜,唯餘冷月高懸,心不由得平靜下來。走在青石小路上,目不可遠視,耳愈發靈敏,好像能聽到悠悠沱江輕撫河岸的呢喃細語,和着聲聲蟬鳴,愈顯空靈。水車吱呀吱呀,攪勻了一江清水。眼前的黑色略顯深沉,走近方知是棵古柳。月光透過遒勁的枝幹,眼前稍稍明朗。遠方,黛山,明月,浮雲,如水墨山水畫般,塗抹得恰到好處。夜風習習,慰吾意,靜我心。天地間,彷彿只餘一個我,和這靜美的鳳凰。踽踽而行,以爲鳳凰僅此而已。

殊不知,繁華只一轉角的距離,轉變亦是這一隅。

這裏,燈火輝煌,買賣聲此起彼伏,爲古城添了幾分煙火味,不由融入其中。古樸的吊腳樓也被霓虹燈裝飾着,卻不顯得庸俗,骨子裏透着的是那不滅的清雅。喧鬧,卻沒有都市的鳴笛聲,彷彿回到盛世長安,唯有充滿凡塵煙火味的叫賣聲。信步走來,沿街皆是一張張純樸熱情的笑顏。駐足於一家銀飾店,店主是位年方二八的女子,墨發如瀑,笑靨如花。她細細地爲我講解着銀飾的歷史和故事,一個個精緻的飾品都有着動人的故事。她的聲音宛如深山中的淙淙甘泉,令人舒心。“挑這款吧,適合你這種小姑娘。”“好。”迫不及待戴上,果真適合,一笑謝之。

笑意不減,沿街游來。不禁走到剛剛的轉角。站在那一隅,心中千迴百轉,走在這邊靜美的古城誰曾想那邊的亦有一片繁華,走在那邊的燈火輝煌誰曾想繁華背後亦有這一方淨土。一隅便隔開了兩重世界,我的心不就差這小小的一隅嗎?

走過鳳凰,才明白繁華喧鬧的背後也有它的一方淨土,才明白那方淨土的那邊亦會沾染了煙火味,才明白轉變不過一個轉角的距離。回家,我只願在這城市喧囂的背後找到屬於我的那方淨土,在那方淨土上享受我自己的生活。

到底,走過,才明白!

中考作文 篇4

一位詩人說過,世上沒有走不出的路,走不出的只是我們自己。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集體的一部分。所以每個人不應該只考慮自己,還要去關心朋友、家人,關注社會、自然。

集體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是我們成長的園地。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集體。因此,我們不能只顧自我,只有融入集體才能“真我”地生存與發展。

走出自我,伸出自己的手去幫助別人,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走出自我,學會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別人的錯誤,要學會體諒。

走出自我,學會分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把“你的”“我的”變成“我們的”“大家的”,分享快樂,分擔風雨。

走出自我,學會謙讓。謙讓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是對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潤滑劑。

走出自我,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將來的我們要工作在社會之中,不僅爲自己,也爲他人、爲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出自我,關注身邊的人。在朋友傷心難過時,送一句問候的話語;路上行走時,扶起一位跌倒的小朋友。這些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會使人倍感溫暖。

走出自我,尋找“大”我,讓我們走出自已狹小的天地,去開創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吧!讓真實的自己去爲家人、朋友、他人獻出一份愛。讓身邊的一切變得和諧,讓我們充分地關注他人、關注社會、關注自然,營造健康和諧的生存環境吧!

中考作文 篇5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瞭解高分考場作文受閱卷老師青睞的原因;

2.能夠明確中考作文評分項目及其分值分配:內容(20分)、語言(16分)、結構(10分)、文面(4分);

3.能夠運用提分妙招從語言和結構方面提升自己的組材及寫作能力。

  二、教學重點:

1.掌握切題得分點的策略和提分妙招;

2.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訓練。

  三、教學難點: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題方面的不足及在寫作中能運用提分妙招從語言和結構方面提升自己的組材及寫作能力。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

1. 印發範文材料——考場高分作文,讓學生提前感知這些成功作文在材料(即內容)的選擇上、語言上、材料的安排(即結構)上、文章開頭和結尾等方面的共同特點,即成功之處。

2. 多媒體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由“90秒鐘能幹些什麼?”導入批閱中考作文的閱卷老師在90秒鐘內給予考生的考場作文蓋棺定論,從而進一步引入本節課的交流話題——90秒,怎樣的考場作文給高分?

(二)檢查預習。

這些選自考場的高分作文在材料(即內容)的選擇上、語言上、材料的安排(即結構)上、文章開頭和結尾上有什麼共同特點?

(三)歸納結果。

(1)內容上:生動具體、感受真切、貼近生活、充實飽滿;

或寫人生成長、或寫生活經歷、或抒體驗感受、或談思想認識。

(2)語言上:生動形象、準確流暢。

(3)結構上:層次清楚、明晰嚴謹、

開頭引題、結尾點題、

鳳頭豹尾、簡潔凝練、

首尾照應、構思新穎。

(四)提分妙招。

【一】語言提升:

多點豐富詞彙; 多點修辭手法;

多點表現手法; 多點細節捕捉。

【二】結構創新:

(1)首尾點題。

1點題目

2點題旨

(2)速成結構模板。

1日記體式結構 2並列排比式結構

3書信體式結構 4鏡頭式結構

(五)加分祕訣。

(1)法則一:題好一半文。

(2)法則二:書寫是文章的嫁衣。

(3)法則三:多分段,按規定的字數行文。

(4)法則四:炫示靚點,包藏缺點。

(5)法則五:材料的安排比材料的選擇更重要。

(六)佈置作業。

依據所學速成結構模板,結合下列作文片段,現場創新不同結構體式的作文——《那一幕,我難以忘記》。

  作文片段一:

偶然一瞥,一個熟悉的身影閃過眼簾,彷彿背後一陣寒流襲來,不覺心中一顫,連忙小心翼翼地用胳膊撞着同桌,“咳、咳!”“哎呀別碰我,沒看我正忙着呢!”他頭也沒擡,好像生了我的氣,專心致志、春風得意。“別抄了!”“你煩不煩啊,還有一頁就抄完了,怎麼,你想讓我捱罵啊。”他憤恨地說着,頭上滾下了豆大的汗珠,“老師在後面。”只聽他的筆頭書寫的沙沙聲戛然而止,眼神一怔,呼吸驟然間也變得緩慢而緊張,卻不敢回頭。那一幕,我難以忘懷。

——3年8班 陳佳璇

  作文片段二:

想想剛剛穿上那漂亮聖潔的校服,有如醫生身上的白大褂,象徵着我們純潔的學生身份。三年過去了,掃視一下如今的校服,在歷經風吹雨打日曬,再加上某些同學的塗抹修飾,早顯得蒼顏已老,遠不如初一時的生意盎然。它或被掛上了學生們的DIY的創意;或被渲染上了同學們對於生活抑或青春的熱情;或被附上了那專屬標誌……唉!“掛了彩”的校服有如白紙潑上了墨水,聖潔不在。那一幕,我難以忘懷。

——3年7班 張佳鑫

  作文片段三:

那是運動會的最後一天下午。放學後,同學們各自拿着東西回家了,只餘下幾個值日生。我剛走了幾步,腳下卻差點被什麼東西絆倒,一低頭,原來是個空塑料瓶躺在地上。望向遠處的垃圾箱,它腳下堆滿了垃圾,裏面卻好似空空如也。再看看同學們呆過的地方吧——到處都是果皮紙屑,夾雜着未吃完的冰淇淋,混着地上的雨水,真有些慘不忍睹。再想想一向整潔的校園,再想想同學們乾淨的着裝,再想想大家的歡聲笑語,心裏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他們竟還有心情在吃吃喝喝?說說笑笑?那一幕至今縈繞在我的心頭。那一幕,我難以忘懷。

——3年7班 王婉如

中考作文 篇6

【如何巧用作文素材_1】

先來看看第一組材料:

1、酥潤的春雨、猛烈的夏雨、淅瀝的秋雨、淒冷的冬雨;

2、飄逸的朝雨、急驟的暮雨、斷魂的清明雨……

桔燈引路:不同時間裏,同一事物的表現是不同。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從古到今、由朝至暮、寒暑交替,迥異的條件,催生出素材的不同表現,爲我們收集素材提供了方便。

選材竅門:從時間變化上拓展內涵。

再來看看第二組素材:

1、“噼哩叭啦”打在瓦片上的清新的鄉村雨;

2、“嘀嘀嗒嗒”敲打鋁窗所發出的煩人噪聲的城市雨;

3、霧氣瀰漫的山林細雨;

4、威力強大的海上臺風雨……

桔燈引路:不同地點,同一事物又有天壤之別。每個事物都有它施展的舞臺,由天入地、從平原到高山、自海上至空中,地點不同,事物就有所變化,而這變化爲我們的寫作,積累了豐富多彩的素材。

選材竅門:從空間變化上拓展內涵。

最後來看看第三組素材: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聽出的是舟漁之樂;

2、“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聽出的是豁達從容;

3、“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林黛玉聽出的是淒涼;

4、“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聽出的是亡國之痛……

桔燈引路:人是有情感思維的,看待事物往往帶有感情烙印,因此,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看來,會有不同的特性。這正如一根柺杖,兒子當玩具、父親當收藏、爺爺當工具。另外,還可將它與社會萬物聯繫起來,寄寓它新生命、新深意,即所謂的“象徵”,從而拓寬寫作廣度,加深寫作的內涵。

選材竅門:從心理感受上拓展內涵。

【如何巧用作文素材_2】

對於名人素材,現在用的已經夠濫的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我們很多同學在運用中總是不加選擇、不加修飾地長篇累牘地堆砌素材。名人素材能用嗎?絕對能用,但是一定要講究技巧和方法。那麼怎樣創造性地運用這些素材呢?

一、把握一個運用原則:融入自我,感情真摯

高考《考試大綱》對作文有一個要求,就是“感情真摯”。歷史人物和我們距離較遠,這就要求我們在運用歷史人物素材時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沒有“我”的存在,那就不可能有真摯的感情,也就不可能運用此類素材寫出好文章。

要有“我”的存在就要用“我心”去感受歷史人物。這就要求我們在表現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時,要深入到人物的“內裏”,用“我”的心去感知“他”的心,而不要簡單地用一種人云亦云的大路貨去“套作”“他”的精神和思想。同時,還要將“他”的行爲與心理與“我”進行對接,讓“他”走近“我”,靠近“我”,與“我”心心相印。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動盪着彼此的心靈感應,才能文真字切。惟有文真字切,方能打動讀者的心。

二、尋找最佳的切入點

運用歷史人物素材去寫有特定要求的作文,絕對不能生拉硬套,不能因爲手中有素材就用,也不能因爲沒有素材而隨便拉一個來湊字數。首先就要想方設法讓素材與作文話題對接起來。這種對接要自然而然,生拉硬套只會讓人反感,如果不能自然地將素材與話題對接,那還是不要用的好。更進一步還要求這種對接能有獨特的角度。因此對素材要尋找最佳的切入點。素材的切入點可有以下幾個角度:

1、從人物的內在精神切入話題。歷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多彩的人生經歷,是素材寶庫。如孔子“知其不可而爲之”的精神、周遊列國屢遇挫折卻毫不退縮的品格,屈原的愛國熱情和堅持理想的品德,項羽、荊軻、蘇武面對死亡的大無畏精神,陶淵明潔身自好的品德、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骨氣,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蘇軾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辛棄疾面對國家危難挺身而出立志報國的精神,等等。這些都能用來闡釋很多話題。例如20xx安徽高考《彎道超越》:

人生有誰不想避開彎道,可生命的輝煌就必須經過“彎道”的磨礪,不經風雨,怎見彩虹,沒有曲折,哪來成功。澤東在領導紅軍反圍剿時,四渡赤水,南涉烏江,來往兜圈,盡走彎道。事後才知,不是走了這些“弓背路”,早已像石達開一樣葬身大渡河了。澤東在彎道中尋到了生機,走出了勝利。

蘇東坡,面臨過人生彎道,從仕途的高峯跌落到低谷,從皇帝、太后都欣賞的才子變成貶往黃州的遷客。就在黃州這個彎道上,蘇軾飲盡孤獨,洗盡浮華,從而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蘇子從彎道上走出了精彩。

2、從人物的外部世界切入話題。就是說要橫向拓展素材。這就要我們關注所寫人物周遭境況:他的親朋,他的同列、他的“上級”,他的“下級”,他所處的社會特徵……也就是關注他的社會關係。例如對屈原要關注他和楚懷王的關係,對對曹操要關注他和他的部下(如徐庶、許攸等等)的關係,對諸葛亮要關注他和劉備劉禪的關係,對岳飛要關注他和宋高宗的關係。這裏面也有很豐富的內涵可以挖掘。有些話題適合從這個角度切入。如“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競爭與合作”“信任”“寬容”等等話題。

3、從對人物的評價切入話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見仁見智,褒貶都有。例如對項羽、曹操、諸葛亮等爭議都很大。甚至對於屈原,一般都認爲他死得偉大;但也有人認爲屈原太執着,他其實不必死,就象陶淵明說的“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不妨灑脫一點。我們在運用這類素材時,可從正面評價的角度切入,也可從反面評價的角度切入。

三、選擇文體與運用恰當方法

(一)記敘文體

記敘文體可在選擇敘述角度和發揮想象兩方面上做文章。

1、敘述角度。敘述角度有三種,一是第一人稱的敘述,二是第二人稱的敘述,三是第三人稱的敘述。

(1)第一人稱。這個角度有較大的想象空間,較大的發揮餘地。我們可以把自己與歷史人物進行角色轉換,把自己當成歷史人物。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話題需要展示其行爲的心理過程,表現歷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甚至還可以暴點不爲人知的“內幕”。

(2)第二人稱。採用第二人稱的敘述角度就是把歷史人物置於我們的對面,拉近和歷史人物的距離。這樣可以增加親切感,便於抒情。

(3)第三人稱。採用第三人稱的敘述角度就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來敘述,敘述者無所不知,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動,或者只知部分,沒有寫心理活動。

2、發揮想象

充分發揮想象可以運用兩種方法。

再現歷史情景。這種再現不是客觀真實的再現,而是想象擴展,即依據特定的歷史事件從人物描寫、情節、環境等方面進行擴展。再現歷史情景在多大程度上尊重歷史真實,這可根據需要確定。可以主要情節依據歷史事實,只在細節上做擴展;也可以抓住歷史的一點由頭,進行想象虛構。如前面20xx陝西高考滿分作文《昭君行》。昭君行

呆呆地坐在車中,望着窗外緩緩退後的一棵棵白楊,不知遠處的草原此時是一幅什麼景象。我的身後,是夕陽下的古道,古道那頭的宮城,離我越來越遠,我,還能回來嗎?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發現那夕陽下的宮殿竟那麼美,可是現在,我已不屬於那座宮殿,那裏的一切快樂與幸福也不再屬於我了。那裏的一殿一宇都那麼的'宏偉,那裏的一花一木都那麼的嫵媚,那裏的一歌一曲都那麼的悅耳……我曾和姐妹們乘着一葉扁舟在太液池如鏡的湖面上臨風賞月,彈琴唱歌。那時的我,多麼的快樂!而現在卻只有懷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蠻荒的漠北,長安城中的快樂的歌舞中再也不會有我的身影了!

淚,從我的眼眶溢出。

呆呆地望着車窗外,那古道邊的蒿草在風中不住地彎腰,它們也在爲我難過。天邊飛來兩隻小鳥,在我的車邊落下又飛去,嘰嘰喳喳似在說着什麼,它們在對我說麼?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那鳥兒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宮殿,我竟發現它有些衰敗,有些齷齪。我清楚地記得,在宮中,我的每一夜都獨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過,每一日都在猜忌與妒忌中度過,錦衣玉食,絲竹管絃之後,我面對的是延壽們的貪婪和盤剝,姐妹們孤獨的淚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於我,但我又怎能向延壽彎腰低頭!

也許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燈爲伴,不再與孤獨爲伍,不再面對僞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那裏,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單于丈夫,還會有可愛的兒女,天倫之樂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遠處,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涌出的喜悅。

天邊的晚霞一片絢爛,長安城早已沒有了蹤影。風,拂過我的臉頰,這風是從北邊吹來的,它帶來草原對我的呼喚。我笑了,那是快樂的笑,幸福的笑,因爲我懂得了,憂傷能變爲快樂。苦難也能變爲幸福———全看你怎麼想!

抓住機遇,成就偉岸

人生中會有彎道與挫折,然而正是人生中難以預料的彎道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福樓拜曾對莫泊桑說過:“天才無非是忍耐”。大寫的人又怎能逃脫苦難的磨礪?在困境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鑄就人生的不屈與輝煌,何足畏哉?

大漠千里,黃沙漫漫,駝鈴悠悠。你,一個柔韌的奇女子,王嬙,演繹出讓人感傷的出塞的神話。一個江南水鄉浸透溫婉氣息的女子卻要在風沙裹蝕下把青絲熬成霜白,枯萎了紅顏。又有誰可以承受這樣的命運,而你,昭君,只是懷一幽怨的琵琶,留下了夕陽下無語的青冢。你,變坎坷的人生際遇爲華夏史冊上爲民族和平而犧牲的永世光輝,熠熠生光。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是你啊,曠達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嘗不想“至君堯舜上,再使風流淳”?可你逃不了“烏臺詩案”,你選擇了黃州,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嘗不好?“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那雄姿英發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終是你,變人生的軌跡未嘗不可?高歌“一蓑煙雨任平生”豈不快哉?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消!”鄭袖的讒言,子蘭的誹謗,懷王的昏聵,那兒不是你的容身之所啊,三閭大夫!痛心與失望,如此被排擠,命運多舛,可你依然保存一顆赤子之心!試問,史上還有如你一樣的忠主人麼?感念朝廷的日益衰敗卻無力相助,於是,你,自沉汨羅,多麼可歌可泣的舉動,《離騷》中句句都是你的一片丹心!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西湖美景,三月小雨潤如酥,你,范蠡,攜西施泛舟西湖,散發扁舟。何必留戀勾踐的高位名利?你深知越王的可以同苦難,難以同甘,世人誰不留戀名利權位,可你明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和功高蓋主皆殞身的教訓。走吧,陶朱公三置千金,你,寫下了最完美的明哲保身的人生準則。放棄名利,成就了最善的命運。

菜市口人頭攢動,一輛囚車押來披頭散髮的你,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變法會有犧牲,那就從我開始!”你大義凜然,昂着高傲的頭顱,絕不會向頑固派屈服,用鮮血來喚醒民族意識的覺醒。“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你,變短暫的一生榮華爲民族氣節的不朽。

人生會有很多充滿艱辛的際遇,充滿荊棘,撲朔迷離,可是,我們能夠抓住機遇,成就偉岸。

[簡評]:在本次高考閱卷中看到太多太多的司馬遷宮刑,韓信的忍胯下之辱,勾踐的臥薪嚐膽和屈原的自沉汨羅……這類的“彎道”“機遇”,禁不住要問:我們的學生怎麼了?究竟哪兒出了問題?別說學了十幾年語文,就是長到如今十七八歲,每天的耳聞目睹也不止這麼一點東西吧?作文中真的是沒材料可用、可寫了嗎?但看到這篇作文,大家也會感到欣慰了!

再現歷史情景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擴展:

一是豐富人物的性情。通過對人物的外貌神情、心理、動作、語言等的描寫,呈現人物真實心靈世界,寫出人物的個性。這就是把歷史人物還原爲人,既要看到他思想和精神崇高偉大的一面,又要表現他做爲“人”的一面,他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甚至鮮爲人知的某些“陰暗”的一面。這就是說在運用人物素材時,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與思考,這樣行文會更加自由,寫出來的文章也具有生活真實感。如前20xx陝西高考滿分作文《昭君行》。

二是虛構情節。

三是烘托環境。通過景物描寫來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

(二)議論文體

議論文中的的名人素材運用時最廣泛的。歷史名人因其在歷史上的影響,可以說都是議論文典型的論據材料。就人物材料在議論文中的用途來說:

一、可以放在文章開頭作爲引子引出論題或論點;

二、可以放在文章中間作爲論據證明所提出的觀點。作爲論據,我們可以採用兩種方式。

就人物材料的敘述詳略方面說,對於文化名人的使用,我們可以採用兩種方式:

1、作爲點例用,將某個人物材料作爲重點材料,較爲詳細地敘述人物生平。但是這種敘述要只截取人物漫長一生中衆多事情中能用來證明觀點部分,不能採用簡單的記敘,不然容易造成文體不分,還容易造成表達拖沓。

林、道爾頓、安騰百福的概例來輔助論證,材料豐富有力。

三、就運用的方法來說,可以運用正反對比(如選擇不同的歷史人物進行對比,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時期進行對比);也可以運用假設,對人物進行假設推演,以此論證中心論點。

素材是爲了達到特定的寫作目的而選用的材料。由於受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素材的選取和運用已成爲嚴重製約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瓶頸。綜觀20xx年高考作文,一些優秀的考場作文在素材的選用上,或關注自然,或思考人生,或探求哲理,或着眼自我,使得整篇文章視野開闊,內容充實,立意大氣。然而,也有一些考場作文在素材的選用上,或視野狹窄,或材料單一,或素材陳舊,以致影響了作文的得分.

中考作文 篇7

技巧一:標題指路,層次清晰

所謂“標題指路”,就是作者在構思全文時,根據主體部分各段的主要內容,精心設計兩三個小標題,表明自己的行文思路。這樣,既可以減少過渡性文字,在重點處酣暢行文,突出重點,又可以使文章疏密有致,卷面賞心悅目,情節搖曳生姿,讓閱卷老師擊節叫好。

技巧二:書信體式,親切感人

書信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實用文體,中考時不少考生用它來寫話題作文。書信體作文要符合書信的格式,正文部分的謀篇佈局要相對靈活,可以採用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內容方面,既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多件事。因爲書信體作文一般用來交流思想、抒發情感,所以要寫得感人親切。

技巧三:日記體式,自由活潑

日記是廣大初中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寫作體裁。它是一種用書面語言記敘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的短小靈活的文體。日記體作文既可以是單篇日記,也可以是共同表達同一主題的幾則日記的組合。日記體作文的結構比較靈活,每篇日記之間不要求有嚴格的邏輯銜接,在表達上也比較自由,敘述、描寫、議論都可以隨意穿插。這種作文體裁便於作者表情達意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

技巧四:鏡頭轉換,片段組合

鏡頭轉換法是作者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選取幾個生動的人物、事物或景物的片段組合成文。運用這種方法時同學們要注意所選材料必須能夠突出文章的主題。

運用鏡頭轉換法組織文章結構時,要選好表現主題的鏡頭並巧妙地把鏡頭剪接成文。此法有兩種組合方式:一種是縱向排列組合,另一種是橫向排列組合。例如,一考生寫以《燈》爲題目的文章,可以選擇以下幾個鏡頭來寫:先祖點松明燈,祖父點桐油燈,父親點煤油燈,我們這一代用電燈,將來可能用更先進的燈。通過描寫這些片段,展現了社會的發展,這是縱向排列法。用橫向排列法可以這樣安排材料:家裏明亮的電燈,街頭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邊防線上的探照燈,山洞裏戰士的燭光燈。通過描寫這些片段,歌頌了保家衛國的邊防戰士。用鏡頭轉換法來組織文章的結構,既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聯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內容豐富多彩,給讀者留出自由思維的空間。這種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用“一”“二”“三”將文章分成幾個部分,給各部分加小標題,或者直接用“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

技巧五:首尾圓合,前後照應

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在談小說創作時說:“要是你在頭一章裏提到牆上掛着槍,那麼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開槍。如果不開,那槍就不必掛那兒。”這就是說文章前面寫到的事物,後面要有着落;後面寫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即前後照應,首尾圓合。寫作時若忽視這一點,就會造成上下文脫節,全文結構支離破碎。常見的首尾圓合一般有以下幾種:首尾照應、文題照應、細節照應、懸念照應、伏筆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