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實用的詩歌作文彙總9篇

實用的詩歌作文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語言言簡義豐,具有凝練和跳躍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詩歌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歌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詩歌作文彙總9篇

詩歌作文 篇1

穿着薄霧輕煙,

告別秋的纏綿。

帶着一身凜冽,

迎來銀裝素裹。

光禿的樹木如此可憐;

清冷的冬夜,

寂寞的狂風浮走呼喊,

留下了陣陣空蕩的迴響。

冬遊遍各地,

將世界染成白茫茫一片。

頑皮的孩子,

堆起座座雪人。

冬瞧見了,

不禁喜笑顏開,

想和孩子們一起嬉戲。

這下可糟了,

嚇跑了一個個金童玉女,

只留下刺眼的串串腳印。

冬失魂落魄的遙望着,

那片寂靜的蒼白之地;

正在他絕望之際,

一個弱小的身影,

浮現在他眸前。

冬很害怕,

這位“白雪公主”會拒絕自己。

可是小女孩的行爲,

出乎他的意料。

她微笑着、輕輕地,

挽起他的手臂。

邀他一起,

去高山上看美麗的風景。

冬注視着白茫茫的一片,

竟發現嫩綠的一叢身影。

冬恍然大悟,

原來她是春。

冬熱淚盈眶,

他緊緊地擁抱着春。

他感受着她的溫情,

一起度過了最後一個綿綿冬夜。

待到黎明之際,

到處春暖花開,

冬之戀,

悄悄地,

劃上了句點。

詩歌作文 篇2

有人說,成長是疼痛的美麗,像小小的蠶蛹,在繭裏掙扎。它在成長的同時,也承受着成長的痛楚和煎熬,沒有誰知道這是怎樣一種痛。然而當它最終破繭而出,化成一隻美麗的蝴蝶,換來的是豔羨的目光和滿意的微笑。

有人說,成長是一個殘酷的過程。我們不停地在追逐,在夢想,在憧憬,同時也不斷地感受迷惘,破滅,失落。在得到與失去中,在成功與失敗中,在歡喜與哀愁中,我們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讀懂什麼是“成長”。

有人說,成長是一場幸福的災難。兩個簡單的詞組合在一起,讓“成長”變得出奇的迷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曾經歷的,那麼新鮮好奇,所有的感受都是強烈,有用不完的熱情和力量。

無論怎麼說,就像詩歌,成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妙不可言的過程。

詩歌,總是我們的成長融在一起,詩歌就是有這樣的力量,跟隨着詩人的心意,或隱晦,或直白;或從容,或矛盾;或欣然,或心酸;或張揚,或絕望……字字句句,進入到讀者的腦海裏,竟與成長的心情相融合。突然地便意識到——哦!詩歌如成長的歷程記錄。

我十分偏愛很美的詩,但也偏愛思想有濃度的詩。因爲我希望,自己的成長曆程像詩一樣美,像詩一樣思想充實。

閒來無聊時,我經常喜愛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詩集。看着,看着,竟覺得自己好像成長了不少。哦,原來,自己也被詩人所帶動了——莫非他(她)訴說的對象是我?

誰希望自己的青春歲月一片蒼白,誰希望自己的成長毫無意義。那就看看詩歌吧!“夢想不是回憶/是努力/是努力創造活着的意義”大聲喊出關於夢想的感悟,願你不再迷惘;“青春的生命是未逝的一瞬/快樂的青春更容易盡,”青春易逝,那就努力吧;“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就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衆人把你踩成道路”,若懷着珍珠般的思想,無疑會走入人生的誤區。

瞧,詩人們總是在向我們傳達着這樣一種思想——成長如詩歌般多彩。

詩歌作文 篇3

月,自古以來,人們對它有褒有貶、有喜有憂、有贊有恨。大概是因爲每個人的心中都藏着那一輪屬於自己的月。心情不同,它所呈現的自然也不同。

人們似乎總把月當做憂愁、思念的最佳象徵。如周邦彥在《夜飛鵲》中說:“斜月遠墜餘輝”,“斜月遠”渲染了離別時冷清的淒涼氣氛。因爲在他心中,那輪月是冷的、是涼的、是不懂情意的。月烘托出了與妻子的難捨難分,寫出了離別痛楚。以相同的感情做基調的,還有劉一止在《喜遷鶯。曉行》中所繪“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同樣的離別,同樣的酸楚,卻比《夜飛鵲》來得快。既是那一輪殘月掛在天空本已無心團圓,卻偏偏在這殘月還未離去,草叢中還粘着點兒月色時起程,伴着星星點點的月色,怎能不讓作者心中的那輪殘月變得更加寒涼?

也有人把月當做傾訴的對象,李邴在《漢宮春》中就獨對江天雲月,向月亮傾訴自己的孤獨,一邊傾訴,一邊回憶。他似乎能從月中得到一切,明白一切,讓自己盡情發泄。於是他便寫下了“微雲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

當然,像他這樣對月亮發呆,訴說自己種種遭遇的不光他一人,所以一些讚美月亮同時自己心中已高掛着一輪明月的人常來爲月解脫,“多情多感,不幹風月”。人本爲情所生,爲情所死,本身多情多感的人們,怎能怪罪那風月?假如風月有情,那也是人類所賦予的呀!

當然也有像陳義那樣只是單單地抒發自己對月的讚美,但大多數讚美仍以月的清幽明淨爲主,所以最後還是能品味出作者的情思悠長,“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

是月讓你改變,還是你改變了月?角度決定於你的心境。

詩歌作文 篇4

隨着相關部門對詩歌的愈加重視,全民學詩歌變得司空見慣。

詩歌,有着中華人民千百年的歷史,在文學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詩能夠自成一格,也能與其他藝術相結合,如詩劇、聖詩、歌詞或散文詩,文字配上音樂則稱爲歌。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但是!學詩歌是好事,有些人卻爲了方便和好玩,學詩歌變成了改詩歌,居然還把改完後的詩歌放到網上,誤導大家,以至於出現這種場面—學雜了!

有這樣一個例子,初一月考過後,很多人竟然在試卷的默寫題丟分嚴重,這些學生在發現自己答案錯了之後還拿着試卷去問老師,他們還以爲自己是對的.!讓我們看看他們的試卷吧。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兒子會打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一朵花。”“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豆沙。”等等,情況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難道問題出在書本上?不不不,這問題應該出在他們身上,因爲我們不難看出,書本上有明顯的答案。比方說像上面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一句,書本上明明白白寫有是:千金散盡還復來,後面兩首詩歌也有正確的答案在書上,這就可以肯定,問題出在他們身上。

有人會問,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爲什麼,那該如何解決呢?

在我看來,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貪圖方便背誦和惡搞詩歌以達到某種目的,從而導致一錯再錯,出現了這種情況。但其解決方法並不困難,重新背誦,以書本爲準,不惡搞便可。

當然我們不能讀死書,還要多加理解詩歌的意思,這樣才能讀通,讀順,才能完全理解詩歌中詩人想表達的東西,也能更好的學習詩歌。

學詩歌是一件好事,但方向不對便適得其反。

詩歌作文 篇5

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幹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關於行業,很多古代典籍都有清楚明確的記載,像宋代周輝的《清波雜誌》,明朝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等等。其實行業就是在古代詩歌中也可略見一斑。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一之月於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豳風。七月》)、“雉離於羅”(《王風。兔爰》)、“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魏風。伐檀》)等詩句就反映了《詩經》時代狩獵行業已經普遍存在了。而“萋兮斐兮,成是具錦。”(《小雅。巷伯》)、“綠兮絲兮,女所治兮。”(《邶風。綠衣》)則又給人們提供了紡織行業歷史悠久的資料佐證。除《詩三百》之外,宋代梅堯臣《織婦》“織婦手不停,心與日月速。誰知公侯家,賜帛堆滿屋。”、於演《裏中女》“吾聞桑中女,不識華堂陰。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也反映了中國的紡織行業。

我國古代紡織業的發展與我們的祖先很早發明養蠶有關。《詩經》中“於以采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召南。采蘩》)就是描寫蠶婦爲公侯養蠶的詩。它所反映的養蠶行業在後來的詩人筆下也出現過許多次,如:明代詩人高啓《養蠶詞》“東家西家罷來往,晴日深窗風雨響。二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新婦守箔女執筐,頭髮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後今年好,滿簇如雲繭成早。檐前繰車急作絲,又是夏稅相催時。”,清人朱奕曾《蠶婦謠》“日間防蠶飢,夜間防鼠咬。保蠶如保嬰,刻刻難離抱。”養蠶是爲了繅絲,繅出來的絲除了極少一部分留做己用,更多則是被養蠶人賣掉。宋代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繅絲行》“今年那暇織絹着,明日西門賣絲去。”、清朝董恂《賣絲》“初生小滿梅正黃,市頭絲市鹹開張”就很好的說明了絲市行業的普遍性。

衆所周知唐代是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也是茶之盛世,專門從事產業經營的茶商也便應運而生了。白居易名篇《琵琶行》“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樑買茶去。”及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中“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等詩句,都反映了茶行的情況。唐代的詩鬼李長吉《老夫採玉歌》“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以及早於他的另一位唐代詩人韋應物《採玉行》“官府徵白丁,言採藍溪玉”則又直接說明了玉石行的存在。從李賀的另一首詩《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傭刓抱水含滿脣,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鬆麝薰。幹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碩何足雲!”我們則可以直接看出文房用具行的存在及其生產情況。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買花》雲:“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而宋代陸放翁《臨安春雨初霽》則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二者從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說到了賣花這個行業。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行業,還有李白《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寫鐵器行的;李白《江夏行》“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以及杜牧《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則反映了酒米行的存在;元朝王冕《傷亭戶》和楊維楨《鹽商行》則勾勒出了從事鹽行業工人的悲慘生活,略晚與他們的明代高啓的《牧牛詞》、《伐木詞》則是直接描寫牧牛和伐木行業的。

其實自古以來行業的工種絕不止三百六十行,而古代詩歌更是浩如煙海。通過詩歌對三百六十行的反映和描寫,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行業的情況。

詩歌作文 篇6

秋過葉黃的白樺林,

驚醒沉寐葉冢的回憶。

過去越發清晰,

才發現從未忘記。

走過青澀的雨季,

記憶裏暗靄的白樺林

記不清流過臉頰是淚水還是雨滴,

記不起耳畔迴旋嗚咽是風還是自己。

只猶不忘一場傾盆大雨,

累的我們迷失路口,斷了尋覓

只憑,只任彼此消失,無蹤無影。

還憶起,

踱步時光

經歷一個個星辰交替。

每每守望星空,

無意伸手卻找不到另一隻的距離。

還憶起,

每一次雨季都傷心。

她愈發相似

橫過星海的流星雨,

再遇遙遙無期。

還憶起,

於日記中寫斷她名字的最後一筆。

從此不再回憶

不再想起,

直到無意走過熟悉的白樺林,

才明白她從未離去。

詩歌作文 篇7

沒有去過康橋

卻可以遙望

在滿空裏尋思

康橋迷人的魅力

想必也不過是一處小橋流水罷了

夕陽中那曼舞的金柳

想必也不過是詩人幻想中的新娘

軟泥上招搖着青春的音符

想必也不過是康河裏的一顆水草

沉澱如彩虹似的幻夢

想必也不過是投滿船癡心的月光

悄然笙簫也未必放開歌喉

於是在康和輕柔的靜默之夜

流淌的只是詩人的依依惜別

一支尋夢的長篙

沒能探出夢中的長路

卻在來去匆匆中撐響星夜飄蕩的歌

令康橋難忘

康橋在否

唯有天際火紅的雲彩

複述着詩人真情綿綿的眷戀

折起二十八行詩

將一個熱情浸透的靈魂緬懷、緬懷

是一種純粹的美麗

沒有去過康橋

卻可以遙望

在滿空裏尋思

康橋還有的故事

【點評】本詩延續了《再別康橋》的憂傷纏綿的風格,針對其中的意象和情感進行演繹,讓人感覺親切而美好。 “沒有去過康橋/卻可以遙望/在滿空裏尋思/康橋還有的故事”表達了對徐志摩的深切懷念。

詩歌作文 篇8

輕舟行去,從渡口廊橋,經入水亭臺,進入青石小巷。依在睡夢中,卻不知如何走進了婉約清麗的秦淮河畔。在一本書看到一句話:“時間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走,沒有晚一步,剛好遇見了你。”我想,在青春蒼茫的歲月裏,執一卷詩,在午後、黃昏安靜的時間裏,獨坐樓宇,字字脣齒間輕輕流轉,如涉水的美好。

夜幕下的秦淮河顯得寂靜,忽然想起那句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月色裏的淮河,薄霧在一束冷淡的月光裏嫋嫋散去,模糊了岸邊的燭火;可琴絃瑟瑟,人移影動,在緩緩的水流裏入映成靜美的剪紙畫。

夜深,人漸漸睡了去。當一抹晨光射進這古老城鎮,眼前商賈、文人往來不絕,街道旁整齊列着古畫、珠玉、翡翠和絲綢,所見令人眼花繚亂。河邊鷗鷺慵懶張開雙翅,輕輕掠過水麪,朝遠飛去。岸邊梨花似雪,淡淡的香,在春風裏化不盡,柳絮如煙。妝樓紛繁熱鬧,沉入夢中的酒客面帶笑意,似還在回味吳姬壓酒。

行至古橋,只見對面迎來一騎青騾的素衣女子,腰若流紈素,纖纖細指,不施粉黛,或許是遇見了熟人,眉眼裏有幾分關切,卻又不露聲色,只聽得一句“生可安好?”擡頭見她面淡如水。隨後,輕揚而去,或許是曾經愛過的男子吧!卻能夠如此,不糾纏,不依戀。原以爲秦淮河邊的愛情必定是如梁祝般纏綿,如杜十娘與李甲般敢愛敢恨,可一句“生可安好”的平淡卻不失色於“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熱烈。足可見秦淮女子的聰慧與淡定,所謂過往,付於前塵,皆不計較。

看着女子遠去的背影,總覺得有一瞬間的熟悉,踩着青石,忽思緒如潮涌來,那臉上的淡定恰似那個柳如是。秦淮河水賦予了此地女子溫婉如水,小家碧玉的特點,但女子的才學卻並不亞於秀麗的容貌。柳如是雖身於青樓,卻與當時復社、幾社和東林黨的文人都相交甚深,一起縱談時勢。她在明清之際享譽盛名,位於秦淮八豔之首,可見之奇。詞壇千古一帝李煜也生於秦淮,被稱爲詞壇翹楚的納蘭容若曾說:“花間之司,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李煜之詞後期多以憑欄遠眺,夢裏重歸爲主悼寫亡國之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爲其追憶往事之代表作。

不知何時又踱回了秦淮河邊。我想,秦淮盛極之時,淮河靜靜流淌着。或許它早已知曉這座喧鬧的古鎮會有一天變得岑寂。“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誰遣淒涼滿眼中?萍花渺渺又秋風”。曾經的繁華終究還是敗落,金陵城中盡淒涼,歌舞散去,樓臺盡空。淮河依舊沉默着,後人遣責“商女不知之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它也不言語,不辯駁。秦淮之富饒雖已經消逝,但它至少曾經讓那麼多人神往,它曾經的美好已經成爲人們心中一道永恆的風景。

曾經“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的場景,曾經“含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的佳語,都在夕陽斜入地平線的瞬間,褪去華裳,進入這一片水域,洗盡鉛華,淡去浮世塵囂。如那聰靈女子,白日入眼盡是些紛繁複雜,便於夜拂去紅塵,一襲素衣就着月色清輝入睡,這般,更貼進了靈魂清澈無瑕。

此時,眼前的秦淮依舊是紛繁熱鬧的,一採蓮女一楫輕舟,浴着清風,從芙蓉浦歸來,於溪口浣衣,一曲輕歌,日暮歸去。而我嘴角也勾起了一抹微笑,若有來生,願生於秦淮河邊,不是非要成爲什麼英雄兒女,如那採蓮女般,足矣。

秦淮入夜了,而我在夢境中不肯醒來,怕太過匆忙,指間不能留得一絲清香,想聽完淮河譜就的這曲曼妙之歌,在記憶中留下永恆的絃音,溫暖我蒼促的青春之路。

詩歌作文 篇9

落葉是秋天的使者。

秋天來了,秋意正濃。小小的秋葉也開始了它最後的使命。看,它飛過了樹林,告訴小動物們,秋天來了,要準備糧食過冬啦;它飛過了田野,告訴莊稼們,秋天來了,要穿上新衣了;它飛過了農村,告訴農民伯伯們,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正所謂“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啊!

落葉是大自然的禮物。

落葉可不是隻有那彷彿金子一樣的色彩,它還有鮮豔得彷彿能讓人感到溫暖的紅色,還有那和青山綠水一樣有着生命的翠綠色……在森林中漫步,腳踩在那大自然的地毯上,十分柔弱,腳下踩着那金一樣耀眼閃亮的黃色,如同鮮豔熱情的火焰般的紅葉,地毯似乎在唱歌,一會兒“唦唦”,一會兒“嚓嚓”。在森林、街上、學校,都有這大自然的禮物,正所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啊!

楓葉是秋天最美的花。

楓葉是秋天一道特色的、火紅的顏色,手掌的外形,好像正在燃燒的火焰,活力十足。看着楓葉,突然讓我想起了美麗的紅花兒。比如是玫瑰,它以那美麗的形態,火焰的顏色,和一件件浪漫的事贏得了花中之王的稱號。楓葉和玫瑰幾乎一樣,可是卻幾乎沒有什麼稱號,在這兒,我不禁想說,誰說楓葉不如花!

落葉是飽含深情的。

落葉在飄落時,誰能看到落葉不捨的樣子?它好像看到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秋葉真美,秋意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