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二里山散文

二里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叫山的地方不一定就是一座山,有時候是一個地方,有時候又是一片區域,有時候或許是一羣連綿起伏的羣山地形,總之,他就是一個名字而已。就像愛上一座城是因爲一個人,有時候記住一個地方也許就是因爲一個人。

二里山散文

據說這山上二里下二里,所以叫二里山。其實走過的人就知道,不管上山還是下山都不止二里,而所謂上山下山要看你是從哪到哪兒了。山北面屬沙河坎,現在叫沙河鎮,山南面是貫山地界,現在歸峽口鎮管轄。

我是貫山人,我外祖父家在沙河坎,所以,小時候二里山是我每年都要經過好幾次的地方。

從西鄉到駱家壩有兩條路:一條是西駱公路;一條走國道,從沙河坎過二里山在貫山又回到西駱路。如果從西安或者漢中駕車到駱家壩古鎮或者江塝茗園,最好是走二里山這條路,拐西鄉去多走幾十公里浪費一兩個小時着實不划算。

這條路在我小時候一直是羊腸山徑,現在是很漂亮的山區公路了,甚至比我一篇文章裏稱爲“歸路”的貫山到駱家壩的單車道還漂亮寬暢。

小時候跟媽媽回孃家我們都會很興奮,儘管心裏暗暗的怯着爬二里山那段山路,但想着又能見着親切風趣淵博多才的外祖父,怯意就被打敗了。爬山途中腰痠背痛腿抽筋都不怕,只要媽媽說:“快了,外公家還有幾裏幾裏就到了!”所有的疲累一掃而過,腳步輕快如飛,甚至兄弟們展開競走跑步比賽。

路很窄,兩邊的樹木卻很繁茂,枝枝丫丫的都伸到路上來了,有太陽的時間可以順便折幾枝樹丫編個桂冠似的戴在頭上。要是夏天就要小心了,有霍臘子,沾上就能讓你哭笑不得尋死覓活的。當然,這兩邊的繁茂的樹木和遠近高低的山樑也是非常優美的自然環境,偶爾你會在路邊的樹木上發現一些野果什麼的。

走或者跑在這些小路上,你不時能看到幾畦水田或者坡地,莊家都鬱鬱蔥蔥的,你都能想象它辛勞的主人一定是一位滿臉溝壑的老農,但你卻很難看見農人,因爲地形複雜,一家人的田地可能分佈在幾條山樑溝岔裏。山樑間的高大喬木間,還有漆黑的木頭電線杆子上面經常會有幾隻鳥兒時停時飛,或相約相伴,或相互追逐,你可能聽不懂她們在說什麼,但你一定能理解她們的心情,因爲這裏就是她們幸福的家園,繁華的現代文明這裏幾乎看不到。偶爾路過的幾個行色匆匆的路人,大都是邁開雙腳目不斜視。幸福的鳥兒們嘰嘰喳喳歡快得很,就是傳說中泣血的杜鵑和哀婉的鷓鴣在這裏的鳴叫聲也變得分外的溫暖、和美。

後來,沙河坎成了國營企業所在地,有好多工廠、商店、還有幾個學校。這些單位都是國家的,房子修得很漂亮。那時候農民住的大都還是土木結構的低矮房屋,就連茅草房也不稀奇。而這些單位全是磚混結構的樓房,商場甚至比縣城的百貨大樓都漂亮繁華,貨色齊備自不用說。但是,那些工廠學校都不好好起名字,叫什麼296或者012(洞幺二),爲什麼?我也不知道。但這不是重點,二里山裏面出現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黑色鋼龍纔是要緊的,這些直徑一米開外的鋼管經過的地方隔一段就會有一個磚混結構的紅色小院子。原來,國家的人比較金貴,峽口鎮三泉村的地下山泉水水質優良,被這些鋼龍從峽口吞吐到沙河供這裏的國家人飲用,當然,有人說是這裏的工廠用水要求高,沙河坎的水質不太適合云云。由於兩個鎮之間有二里山這麼個天然屏障,所以工程就很是浩繁,一路架設這些管道,有些地方還要鋪路架橋,有些地方還要開山挖洞,有很多地方就需要砍樹炸山,地形複雜,高低不平,所以就需要轉抽站,以保證“水往低處流”,這就是那些小紅院子了。記得當時好幾年過二里山都能看到總有穿着統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人在沿路很悠閒地幹着活兒,也是國家的人啊。有時候我們會討論:如果花這麼大力氣好好在三泉村開發一下這麼好的`地下山泉水,說不定峽口就不止茶葉這一樣特產了,那“大自然的搬運工”也不會那麼孤單了。現在,工廠搬走了,大樓閒置了,水管拆除了,道路損毀了,小院破敗了,山泉嘩嘩地流走了。我們不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我們就是大自然,那又怎樣?

被這些鋼鐵巨龍穿心而過的二里山應該很是不舒服了一陣,雖然路面是寬了點,可原先翠綠的山坡現在卻變成一塊一塊的褐黃色,裸露在風雨中;唯有靜謐的紅色小院才使空曠幽闌的山林有了一點人氣;所有這些附近的小鳥們歡叫的唱和應答卻是越來越遠了。被破壞的山體時時會在氣候變化季節裏表達它的憤怒和無奈,溝壑遍佈隨處垮塌讓身心更加傷痕累累。破敗的山林裏偶爾會有幾聲鳥叫,襯着這荒涼的景緻,優美和諧的曲調變得五味雜陳起來。

但是,不管山裏面有沒有這些變化,二里山山路最高的一段始終還是那樣子,因爲水管在合適的高度通過隧道穿山而過,最高的那段山路便沒人管了。山路還是那麼窄,山坡還是那麼陡,山腰地段被整改過的路線比原來更不好走了。

在山路最高的那個埡口住了兩戶人家,就像山兩面分屬兩個鄉鎮一樣,這兩戶人家也分屬兩個鄉鎮,不過有點奇怪,靠沙河那邊的人家是歸貫山管,靠貫山這邊的卻歸沙河坎管。直到現在在沙貫公路的制高點上,還有一家人,經歷了路面拓寬、硬化、坡度降低、路線修正等等,二里山早已看不出當年的原貌,環境變化很大,早已是物非人亦非了。

如今的二里山,很是不一樣,沙貫公路是這兒的主要景緻。看過高原山路盤桓曲折的圖片的,或者從秦嶺路過的朋友你可以想象一下,這裏就是精簡版或者說微縮版的秦嶺山路,你從車窗往外看,不管是朝下或者朝上,你看見的迎面而來或者好像是離你而去的車輛可能要曲裏拐彎好幾個來回纔能有緣相見。我騎摩托車在這樣的路上走過,下坡我是不敢放空檔的,掛着檔還帶着剎車。沒辦法,天生膽小,路面上一點浮砂都會激出我一身冷汗。

外公去世很多年了,親戚們也都各自奮鬥生活在自己的康莊大道上,這條曾經“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羊腸小徑如今已是川流不息車來車往。而我當年的必經之路也很多年沒走過了。

二里山頂曾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咽喉要塞如今變成了通衢大道,那些徜徉流連、婉轉唱和的鳥兒們還是那麼怡然自樂、生活還能那麼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