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高二寫景作文彙編5篇

高二寫景作文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寫景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寫景作文彙編5篇

高二寫景作文 篇1

霧,秋天到了,霧也像精靈似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早晨,騎車走在上學的路上,最美麗的風景便是那片白茫茫的霧了。遠遠望去,霧就像一條條無邊無際的白絲帳,有的平鋪在田野上,有的橫截着一條條小路。從霧中穿過時,就像身入仙境一般,四周瀰漫的霧氣像“仙氣”似的,還看的見霧珠從身邊輕輕地飄過。那種感覺真是不錯。從霧中出來,只覺得兩眼朦朧,用手拭眼時才感到霧氣聚成的水珠已不知不覺地在我頭上停留。有時在朝陽的光輝照耀下,霧就像染上了色,更顯得聖潔、高雅,讓人喜愛。

天,我最喜歡仰望着天,感覺天的顥大,秋高氣爽。在空曠湛藍的天空中,有時成排成卷的天使天空浩大的氣勢更加突顯,有時天空中萬里無雲,偶爾只有幾隻小鳥歡叫着飛過。觀看這樣的天,心裏總會覺得平靜,並且有一絲歡樂。天是如此之寬廣,讓人感到它可以包容一切,同時也啓示人要有寬廣的胸襟,不要爲名、利等使自己的心胸變得狹小。

風,風是秋天的使者,它吹香了桂花,吹紅了楓葉,也吹黃了稻田。秋風沒有春天的柔和溫暖,更沒有冬天的凜冽寒涼,卻有着自己“秋”的特色,有着自己的溫存。陣陣秋風從身邊吹過,不知不覺感到了絲絲涼意,感到深秋即將降臨。漫步在田間小道上,隨着風從身邊拂過聞到的是鄉間特有的泥土的芬芳,似乎還夾雜着豐收喜悅的味道。

田野,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大自然賦予了大地享受金黃的權利,田野裏的水稻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秋風吹過時,稻穗就像波浪似地翻滾着。最高興的當然是那些臉上寫滿滄桑的農民了。有的稻田中,機聲隆隆的收割機已經開始工作,人們又要開始準備着度過這繁忙的收穫季節了。

生活是美麗,大自然是美麗,只要用心去體會,相信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收穫。

高二寫景作文 篇2

麥熟季節,鄉村熱鬧而喧囂,幸福以辛苦的方式在大地上和心靈裏搖晃、傳送,古老的勞動,再次呈現出暗藏已久的神性。

秧苗在唱歌

在江南,稻種在清明下水。因爲種子,農村就有了一個永恆的生命。農人必須沉浸於秧田,秧田裏裏外外的春天也就隨了雨露陽光,滋潤着、蓬勃着莊戶人的心。播種,當屬男人的活計,一把一把灑下的是世襲的傳統。在綠開了江南,越過穀雨,秧田呈現無數的嫩芽,一片鵝黃、柔弱、向上,接受陽光和民歌,勇敢的泛青,這便是最初的秧苗了。

我來到秧田的時候,秧苗正一葉葉地掛着露珠。我把目光給了這整齊劃一的秧苗,向上而堅強的秧苗;把心情給了這開闊平坦的綠,生機而從容的綠。我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泛着亮麗,露珠會意的收藏霞光,又滴落秧田的氣息。我想,鄉村的清新莫非源自秧苗?秧苗的清新莫非源自露珠?在春天,秧苗讓我們昂起頭來,牽手勞動和勞動的光榮。我是帶着化肥來的,水渠則在秧田旁歡唱着。我願意我的勞動茁壯秧苗。

我站在田埂上,看到了秧苗,自然、舒暢。眼前,綠色的秧苗,海洋般波瀾起伏,一首一首唐詩宋詞便在腦海中翻過,每一個精彩在春意中飄動,那成熟和收成便是彼岸了吧。腳下的秧苗齊刷刷地競爭着,向着藍天陽光傾瀉而下,在接近秧苗時便擠扁了,只好鑽到秧苗縫隙,爲溫暖的春意綻放光彩。炊煙在遠處繚繞,以最高的姿勢生活着、瀰漫着、爛

漫着。我在田埂上行走,飽覽着牽手暮春的秧苗和秧苗拓展的風景,仍然尋找着最美的景緻。放眼搜尋着,田頭地邊,多見的是老伯大嫂,每一個身影撐着忙碌,每一個身資綴着風景,難道濃濃的春色是由他們變出來的麼?

那時,挑出第一擔秧苗,正是燕子剪開很多視線的時候。栽插秧苗,真的是農家的基本功。現在,插秧機開進了小路,小路上的笑,打開了農家致富的門。秧苗載插完畢,就有鷓鴣鳥爲夏報幕,換出一套套耕耘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那麼嫺熟和優美!

秧苗昂着頭,以成熟的方式在唱歌,春色就要遠去。此刻,陽光在沸騰……

歲月中,他們同時同自然界進行頑強的鬥爭,逐漸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們從自然界取得的生活資料日漸豐富。江河可以捕魚,火山可以取暖煮食,大地可以耕耘收穫,林木可以搭屋造橋,自然界漸漸成了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自然對人的這種關係的變化,爲人類的審美創造了必要的客觀條件。同時,就人本身來說,在勞動實踐中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人的肢體有了製造工具的技能,人的頭腦有了思維的能力,人的語言又爲彼此交往增添了工具。用馬克思的話說,這就是“人本身的自然”也“人化”了。人成了社會的人,成了有複雜的心理活動和社會意識的人。這又爲人類的審美活動準備了主觀方面的條件。人類最初的審美活動,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形成的。勞動創造了美。

勞動創造了美,還表現在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審美觀念都是由生產力狀況所決定的。也可以說,以生產力爲軸心的的社會歷史條件及其派生出的思想文化決定了人類不同歷史的時期的美的觀念。生產工具的創造和演變,使人類能逐漸生產專供供觀賞的裝飾品。原始狩獵氏族以動物的外在特徵或者是關於動物的某種聯想爲裝飾美;農業出現以後以植物的外在特徵爲裝飾美。所有這些裝飾美的每一次演變,都反映着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精神文明的飛躍,說明人類最初的審美活動、藝術活動,正是這種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形成起來的。而人類的生產勞動本身也有着美的意義。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

高二寫景作文 篇3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水城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如果需要再明確一點的話,隨手可以拈來的兩個例子:蘇州和。

我想是不會有的吧?是的,確實不錯:水城——蘇州。水城——。

是很相似,從一直到氛圍,都是種柔軟恬美。可若是不妨換一個稱謂再細想一番,這些滋味就有如冷白開和自來水的區別,要那種滋味在舌尖纏繞、瀰漫開來,纔可知道到底有什麼區別;而在此時,你越是念想着這些區別,就越發欣喜得像孩童一樣,嚷着:“是啊是啊,到底是不同的!”

這就是了:水鄉——蘇州;水都——。

中國的水城是被溼氣浸染着的,是在幽深的潭底着的,是在唱着蘇州評彈的姑娘的秀氣和靈氣中薰成了精的。你左眼瞄瞄,右眼瞧瞧,哪裏瞧着哪裏順眼,就是不像是一座城市該有的樣子。我甚至疑心有一天她要不見了,自己一抹鞋底兒溜走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人家都在那裏紮根了,怎麼會一夜不見?又要笑自己癡自己傻,卻要免不得再擔起心來。唉!想想還真叫個不合算:自己哭自己笑,想想算是哪門子事啊?末了末了,不再深究,要怪只怪她美得太妙罷。

想想看,水鄉的美是美得秀氣,美得活潑,美得俏皮,美得生動,空靈飄逸,是一幅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山水畫;而水都則是美得大方,美得雍容,美得氣度,端莊從容又搖曳生姿,應是一幅揮灑淋漓的歐陸風情油畫。

我知道自己是不的,對這種或許可以稱作中國的小家子氣的美有獨特的喜好,因而總不免有種偏愛。水鄉正是將這種美髮展到了極致,是別緻的小巧的而有氣兒的,就像是一隻愛在深山老林中活蹦亂跳的小東西。你看了她的精巧細緻,便會想起幼時有關偶得的一枚小貝殼或七星瓢蟲,小小的蟲子,在手心啃出滿屋扔不掉的回憶。

,古樸凝重又明豔酣暢的!她是那盛裝舞會上的明星,她把她的一切都亮出來,大大方方,明明白白,一點兒也不含糊,彷彿你越是看得透她,她就越高興。就像是沿河而下的崗多拉,就像是富麗堂皇的聖馬可,她要把她的所有都亮出來,毫無地讓都領略到她的好。

然而又絕不是一覽無餘。就像是萬聖節前的假面舞會,每個人都盛裝出迎,有蓬鬆拽地的荷葉長裙,和剪成燕尾的紳士禮服。每個人都可以看見別人,但事實上他們誰也看不見。但絕沒有人有什麼非議,因爲需要這種隱祕的美好。大抵也是如得此罷。彷彿一闕謠的千回百落後的回味,她絕非累贅,那種餘韻是錦上添花,甚至讓人覺得是必不可少了。

是的,一個是水鄉,一個是水都。蘇州與的細小而偉大的差異,如若要追源溯本,大抵可以探究到文化的差異。然而我畢竟不敢造次,這一番沿水蔓延的探尋之旅便到此爲止了。

然而又絕不是一覽無餘。就像是萬聖節前的假面舞會,每個人都盛裝出迎,有蓬鬆拽地的荷葉長裙,和剪成燕尾的紳士禮服。每個人都可以看見別人,但事實上他們誰也看不見。但絕沒有人有什麼非議,因爲需要這種隱祕的美好。大抵也是如得此罷。彷彿一闕謠的千回百落後的回味,她絕非累贅,那種餘韻是錦上添花,甚至讓人覺得是必不可少了。

別了,水城——

別了,水鄉蘇州;

別了,水都。

高二寫景作文 篇4

邗溝之於揚州,正如盤古之於天

入春許久,清晨的邗溝河畔仍是翠綠點點,隱約可見一點點彩,隱匿在淺淺的翠綠之間。站在邗溝河畔,呼吸着這兩千年來亙古不變的氣息,但我卻不敢獨享。象牙白的石橋臥在邗溝河上,走上石橋,淡淡的樹與草的清香沿河而來。晨練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精神矍鑠的老人,朝氣蓬勃的青年,牙牙學語的小孩揮舞着小手也跟隨在後。早晨的第一抹曙光氤氳在邗溝河上,照亮了數十代揚州人的人生

上一次站在這裏,如今已闊別十年,那時就住在邗溝河邊,家門後便是邗溝。十年之前,站在那裏,父親給我講述了吳王夫差的故事。邗溝,就是揚州的根,揚州的歸屬。還記當時,走在河畔的石板路上,可能是時間久了的'緣故,路旁的古樹的盤曲的根使得石板路高高低低,帶着濃濃的歲月的滄桑,春日河邊時時飄來花的清香,夏日河邊的古樹供人納涼,秋日丹桂飄香,冬日的河邊風景獨好……人們會在河邊浣衣、洗菜,老人們最愛在那裏打太極,或是在河邊垂,“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菰蒲深處疑無路,忽悠人家笑語聲。”一年四季,春去秋來,朝朝暮暮,邗溝流淌兩千年,早已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邗溝,哺育揚州,更養育了淳樸的揚州人。樓下賣早點的夫婦,最愛吃他們家的餛飩,他們時常會與吃早點的人們閒聊,那是還小,不知道他們在談這個什麼,只記得那對夫婦臉上總是掛着和藹的笑容,笑盈盈地招呼每一位客人,他們麻利的動作,勤勞身影,至今仍然記得。

丹尼爾說:“一座城市不僅是一個地方,更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生活方式。”走進揚州,便能感受到恬靜舒適的心理狀態,有如回到家的溫馨,有如邗溝河一般涓涓流淌的安寧。再次走在邗溝河畔,感受着其韻味,揚州在邗溝河的哺育下成長,揚州的發展也讓邗溝的模樣大變,如今環境更好,但那對和藹的夫婦早已搬走,雖物是人非,邗溝的古老氣息仍在。在這古老氣息的滋養下,揚州日益賦有韻味,日益有了歸屬感,讓人覺得,生在揚州,就是幸福!

高二寫景作文 篇5

那一歲,陌路相識;那一季,春水望斷;那一日,時光清淺,奏響歷史的跫音,唱段記憶的末路,穿破千年的耳膜。揚城深處,徐凝街旁,相逢相嬉亦相知。

錯落別緻,樓亭相望寂傳深

足踏水波紋,正臨似船廳,蒼勁的古樹煢煢孑立,走近,便是水居的意境清心而生。沿着光滑的假山拾級而上,迂曲迴轉。向右,“近月”亭獨駐,在山巔,越牆脊,彷如清夜對月,月如銀絲照流臺,俯仰間,與初至的“風揚”亭交相輝印,對影成趣。爬山虎婆娑了半面圍牆,下至拐角。向左,一入聲灝讀書樓。一把方椅,一方桌,一表家訓闢蹊徑,何家人無須強求,只道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這樣的標準警示後人自謙、自愛、自重。風未息,飄搖的枝葉作響,純淨中彷彿有朗朗的讀書聲,跨越緩緩的長流,在耳邊迴響。

造化精巧,水月相生意映明

跨進古樸小園,額書“片石山房”,爲石濤親題。曲徑通幽,沿道而行,一席側廳,素雅藏妙。北牆一扇窗,翠竹白石,儼然成畫。窗前一樹墩,刻有棋盤,楚江分明;廳內中央,一洞下陷,水聲叮咚,恍若琴瑟和鳴。最側邊一宣室,自是學書處。格局設置巧妙,琴棋書畫竟一應俱全,古色古香,當真是濃厚的一筆。最奇不過後院水中月,白日頭,湖中假山堆疊,一懸淺月照,這是自然造化的神來之筆,可嘆綺麗。夜半時,冷月高懸,湖中自有圓月明,竟喚起斑駁的竹影,匆匆的人影。人工巧妙的構思,只是於池邊廊牆上嵌了幾塊銀鏡,竟是另一番獨特勝景。

莊重舒朗,山竹相對氣環清

穿過瓶形門,矮身走過半月門。青石板道,狹小而意蘊深藏。眯起眼,盡頭的陽光有些明媚。天地彷彿瞬間廣闊,一舍穩立,宏大莊重,玻璃透亮。這裏作爲何園主人的迎客居,名楠木廳,面朝竹海,蔥鬱繁盛。右臨假山石,草綠花紅,繽紛多姿,好一派平穩而不失活力的光景。彷彿遠離塵囂,自在飛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蜿蜒的小道四通八達,將散落的景緻連結成片,綿延無盡的幽遠給深閨的小姐幾絲柔遠的念想。清末的何園,有守舊也有納新。女兒家不輕易邁出閨房,女紅、女德仍是學習的主體。透過百葉窗,她們賞那戲臺喧鬧,賞那水心亭的清麗,賞那窗外的新奇和陌生。

庭院深深深幾許?蜿蜒的小道四通八達,將散落的景緻連結成片,綿延無盡的幽遠給躊躇滿志的少爺們幾絲渺遠的暢想。民國時期的中國,局勢動盪,好男兒志在四方。何世楨、何世枚兄弟倆繼承祖父何芷舠的遺志,創辦私立大學,爲中國近代化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何園,或許並不僅僅只是旅遊景區,它代表的還有一個家族的榮衰,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何家老少,在這裏演繹着他們的人生故事!

那一刻,人聲鼎沸;那一刻,車來人往;那一刻,對街凝望。相遇的下一秒便是擦身而過,我只是靜靜遠視,我只是靜靜細聽,哪兒來的戲劇鑼鼓?哪兒來的水月清漣?竟是恍然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