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怎麼寫?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怎麼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怎麼寫?

一、文本分析: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十二章的內容,就可以發現新版突出了一個主題,就是表現了對高尚生命的追求。以第一章爲例,這是《論語》的首章,也是編選《論語》者不會缺少的一章。這一章從表面上來看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學習的方法、交友的原則及與人交往的態度。但實際上,這一句都是在圍繞追求高尚的品德這一個主題而言的。唯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中庸》中引用孔子之言曰:“正己而無求於人則不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就是對這句話的進一步闡釋。那麼如何“正己”呢?這需要時時警惕,事事用心,無時不心存敬畏之心,也就是《中庸》中所言的“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沒有比幽暗之中更爲顯著的,沒有比細微之處更爲明顯的,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謹慎啊)要做到時時警惕,自然要“學而時習之”,此處的“時”,朱熹釋爲“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而程頤釋爲“重習也”,均強調了學習不可中斷。而“有朋自遠方來”則表現了這種追求的影響力,正如朱熹所言“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清劉寶楠的《正義》中明確指出“朋”指同門,並引用《中庸》“誠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由此可見,追求高尚的品德,不僅是指對自身品德的修煉,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品德來影響他人,這纔是儒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分析這一章,我們就可以發現孔子所強調的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及圍繞這一追求所展現的方法與態度和對他人的影響。這一主題同樣也在其它各章體現了出來——以往我們將之作爲學習方法闡述的內容均不能單純地視作對知識的學習,更應體現爲對高尚品德的追求方法,而孔子對自身經歷的敘述,對顏回的讚頌則體現出了高尚品德在現實中的表現,孔子還通過自身的感受體現了高尚品德帶給人的自豪感。以此爲綱,不僅可以把這十二章聯繫爲一個整體,也可以與前面幾篇課文相呼應——如果說前面幾篇文章表現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認識到了不同一般的學習收穫,那麼這一篇則表現了生活中最高尚的追求,是學習的最高目標。《論語》中所體現出的中國士人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標,以及在追求的過程中至死不易的信念。

學習本文,應遵循化難爲易,由淺入深的原則,在起始階段無需將“而”“之”“於”“其”等文言虛詞的含義講得抽象而難懂,學生可以翻譯,瞭解區別就可以了。而對於文意的理解,可以通過老師穿插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同樣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講相關的故事,讓他們在具體的內容中瞭解文章的內容。至於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無需講得過深,從字型出發,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能夠釋讀全文就可以了。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結合註釋、分析字形、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義。

2、通過結合事例、編講故事把握各章所蘊含哲理。

3、通過結合背景,歷史事例感受孔子的精神力量。

三、教學準備:

參考書目:《論語》、《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

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孔子的材料。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故事導入,化深爲淺)

公元前480年,在魯國按例舉行了一次春天的狩獵,魯國大夫季孫氏的家臣獵到了一頭異獸,無人能識。於是人們自然就想到去請教以博學多識著稱的孔子,沒想到孔子見到這頭已死的異獸時竟然流下了眼淚。他說,這是麒麟啊,這原本是在太平盛世出現的異獸,怎能出現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並且慘死在獵人之手呢?於是,他唱起了一首悲傷的歌曲:“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這首被後世稱爲《獲麟歌》的歌曲充滿了悲涼之情。那麼,孔子爲何會對這頭麒麟的死如此悲傷?他究竟在悲嘆誰的命運呢?就請大家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孔子。(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發言)

孔子自己就是這頭麒麟的化身,生非其時,一生屢遭打擊,從沒有獲得過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一年後,孔子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至,望着遠道而來的學生子貢,他又詠歎出一首辭世之歌:“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預言了自己的死亡,也在總結自己一生坎坷的命運。七天後,孔子去世了。他的學生們都爲他守墓三年,然後痛哭盡禮而去,唯有子貢守了整整六年方纔離去。孔子去世後,曾經涌現過一股否定孔子的聲浪,子貢奮力爲老師辯護,維護了老師的名譽。孔子的聲名不僅令他的學生們欽佩,直到今天依然在影響着世界。西方曾經評選過世界十大哲學家,孔子名列榜首。曾有西方哲學家說過21世紀是儒家文明的世紀。

如果我們細考孔子的一生,會發現他的一生無權無勢,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過治理國家之權。可是,當時那些權勢煊赫的貴族王公們都爲歷史所淹沒,他們的名聲早已被人遺忘,但孔子的思想至今依然對世界產生着重要的影響,他的家族至今傳承不絕。那麼,孔子身上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令他成爲後世敬仰的萬世師表?今天我們學習的《論語》十二章,只表現了孔子思想的一個小小片斷,但管中窺豹,我們也可以從中去感受這位偉大哲人的思想印記。

2、簡介《論語》(整體把握語言特點,明確學習目標)

《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們以及學生的學生們的課堂筆記,不過也可以稱得上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課堂筆記,有一個數據稱這部書在全世界的印刷數量僅次於《聖經》,而我們熟悉的成語大都源於古書,《論語》被稱爲出現成語最多的書。這部書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其核心就是孔子所倡導的.理想的人生目標——“仁”,這也是中國曆代正直的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我們今天學習這篇課文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一下十二章表現了孔子所倡導的人格修養有哪些具體內容,他的治學態度與處世方法各是什麼?這些內容又是如何體現出“仁”的內涵。

3、初讀課文,疏通文義。

學習方法:

(1) 配合音樂,讀出古文韻味。

(2) 結合註釋,自學各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

(3) 將文中經常出現的詞語及自己無法理解的詞語標註出來並提出。(通過板書或投影展示出來)

提示:

(1) “乎”“矣”“哉”“也”“夫”均爲語氣詞。“乎”,一般在問句結尾,或反問、或疑問,根據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譯,“也”的用法與《詠雪》一課中“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時也可以作爲語氣詞,它的用法則不同,在書上已經有解釋了。

(2) “之”與“下車引之”的“之”用法一樣,都是代詞,所代內容根據文本而定。“學而時習之(代學習的內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學問和事業)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優點),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點)”。

(3) “而”“其”在文中出現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釋,需要我們根據上下文含義而定,這個字出現的較多,因此我們放在文中解釋。

(4) 圈出三類字:通假字,如“說”“有”。語義與用法與今天有所區別的字,如“傳”“故”“新”“樂”“飯”以及需要我們重點理解的字。(要求學生解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心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理解文意。

學習方法:

(1) 以關鍵字爲核心,結合字型理解含義。

(2) 結合具體故事,深入淺出,理解各章含義。

(3) 結合自己生活,通過自編故事,說出自己對各章的理解。

(4) 以首章爲核心,圍繞首章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孔子的人格修養,具體的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提示:

(1) “學而時習之”一章中,前兩個反問句強調了什麼內容?(自己的快樂)而最後一個問句說明這種快樂是一種高尚的快樂。那他爲什麼而快樂呢?我們先來第一句。這一句中“而”字需要翻譯嗎?這裏的“而”僅僅表示“學”與“時習”兩個詞組之間有一個先後順序。看甲骨文中的“學”,形狀象幾個人在建造房屋。建造房屋除了要模仿別人的行爲,還需要什麼?(思考房屋的結構,地基等等內容)也就是說,學習需要領悟其中的精神。房屋是大家的棲身之所,因此古人如此造字,表現了“學”的重要性。領悟了新的精神就夠了嗎?在甲骨文中“習”寫成在太陽之上鳥飛翔的樣子。鳥要學會飛翔,不能停止,“習”強調了什麼?(反覆練習鑽研),因此翻譯成了“複習”。爲什麼這一內容需要按時複習,不能一刻懈怠呢?(因爲這不僅僅是普通的知識,而是對道德的追求,這是不能鬆懈的。)

補充材料: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啓發學生保全自己的肢體很難,保全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是很難的。

(2) “有朋自遠方來”。爲什麼這些人會從遠方而來?從甲骨文來,“朋”的原意是指貨幣的單位,兩串錢爲一朋,缺一不可,說明兩者的關係是什麼樣的?(親密無間)“友”爲兩隻手,也可以理解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也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最根本的原則是什麼?(誠信)因此,“朋”說明這些遠道而來的人與孔子之間是互相信任並且親密無間的。那麼他們爲什麼會信任孔子呢?“朋”的另一種解釋是“鳳凰”,鳳凰一出現,百鳥就會追隨它飛翔,爲什麼?(物以類聚)。孔子就是“鳳凰”,這些人因爲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都願意追隨他。大家說,這些人是什麼人呢?(孔子的學生們)

補充材料:孔子周遊列國時,屢遭打擊,他的學生雖然也有過怨言,但沒有一個人離開他。孔子也很欣慰,不時地讚賞過他的這些學生們。

(3) “人不知而不慍”。這裏的“而”需要翻譯爲“卻”,語義發生了轉折。他爲什麼不生氣呢?因爲他的追求與普通人不同,他追求的是什麼?(最高的道德)只要他不喪失這一道德,他就不會生氣,也唯有具備高級道德修養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補充材料:孔子曾經在陳蔡之間被圍七天,沒有糧食吃,跟隨的人都餓得站不起來了,但孔子卻還在彈琴唱歌。面對弟子的質疑,孔子說出了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論:“君子達(通)於道之謂達(得志),窮於道之謂窮(困頓)。今丘也拘(堅守)仁義之道,以(因爲)遭亂世之患,其所也,何窮之謂?故內省而不改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因此)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厄(災難),於丘其幸乎!”這番話之前從沒有人說過,之後就成爲了中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行爲準則,被他們用各種方式實踐着。而這些人也構成了中國的脊樑。

(4) 這一章分成三段話,表面上看講了學習方法,交友原則和個人修養,但核心卻只有一個,是什麼?(表達對道德的追求)這是修養人格的最重要內容,這一修養使孔子的人格完善,並且能夠影響遠人。孔子如何修養自己的人格?(永不鬆懈)這是人格修養的基礎,那麼,孔子及他的學生們又圍繞這一點補充了哪些原則呢?(學生列舉相關語句,老師指出其中的關鍵字含義)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而,語義很虛的轉折,可不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隨。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故,舊的知識。新,新的見解。可以,可以憑藉。爲,成爲。而,表示先後關係,可不譯,也可譯爲“就”。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錶轉折,“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其中。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切,懇切。近,當前。其,這。而,表並列,可以譯爲“並且”。

(5) “三省吾身”一句中,甲骨文中的“省”的主體是一隻眼睛,而一個箭頭直射眼睛,說明什麼?(要注意觀察自己)看清別人的弱點容易,但看清自己的弱點就不容易了,所以需要多次反省。曾子所反省的內容與前面孔子所說的內容有什麼相同?(強調了對別人、對朋友要講誠信,學習的知識要反覆複習)“傳”字在甲骨文中的本字就是兩個人傳遞一個東西,這個東西被密封了起來,說明非常重要。這個字本來指傳遞信件,也可以引申爲重要的物品。因此,必須不能遺失,就需要人們手把手傳遞,少了一個人都傳遞不到目的地。同樣,我們的學習也要按時,不能有一天懈怠。“溫故而知新”一章中,“故”指舊的知識,“新”指新的理解與體會,爲什麼溫習舊知就會得到新體會呢?我們看“新”的甲骨文,指砍掉樹木的旁枝,以便它長出新枝來。學習也同樣如此,我們對舊知識,要如同給大樹修枝一樣來整理它,就會發現了規律,新知識也會如樹木般長出新枝來。“爲”的甲骨文,是指用手牽大象的鼻子,使大象成爲馴服的家畜。同樣,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也可以成爲老師,主動地獲取新的知識。“思”字從篆文來看,是由頭與心組合而成的,在古人看來,頭與心均能誕生思想,是什麼可以自頭腦至心,貫穿不絕呢?(人的想法)“罔”就是陷阱,從篆文來看,人陷在羅網之中,沒有一個缺口可以使自己逃出去,因此光學習不思考學習的意義,只能讓自己被大量的知識纏繞起來,無法掙脫。“殆”的篆文指一個人站在了高臺之上,四周無依無靠,那你說會有什麼感覺?(恐懼)因此文中解釋爲有害的。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就會有許多害處。“善”的篆文由“羊”與“言”組成,原意是指吉祥,這裏就是指人的優點好處。子夏的話與上文有什麼聯繫?(補充說明了學習的內容應廣博,學習的態度應誠實,還要多提問,多思考,是學習的基礎)(學生活動:根據自身經歷,說小故事解讀這些內容)

補充材料:

孔子向魯國的樂官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孔子說:“我已經熟習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樂曲的意境、志趣啊。”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熟習樂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說:“我還不瞭解樂曲的作者啊。”過了一段時間,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遠望而意志昇華的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子離開坐席連行兩次拜禮,恭敬的說:“老師說這樂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6) 孔子因得賢材而教而感到快樂,那麼文中又是如何表現孔子對學生們的具體評價,並且如何表現孔子在追求道德過程中的快樂的?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其,這。樂,樂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曲,彎曲。其,這。

(7) 在這幾句中,“樂”字反覆出現。我們看甲骨文與篆文中的“樂”,均是表現了樂器。音樂需要聲音純正,需要音符和諧,這樣才能給人帶來持續的樂趣。那這一特點如何體現在這幾句話中呢?(顏回“不改其樂”,孔子視富貴如浮雲,均是因爲他們的立身純正,因此他們的生活儘管窮困,但卻是和諧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孔子把追求道德作爲自己的樂趣,他堅信這種道德必然實現,因此即使生活窮困也不會後悔。)

補充材料:

孔子知道大家心裏不高興,問子路說:“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我爲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呢?”子路說:“也許我們還不夠仁吧?人們不能相信我們;也許我們還不夠有智慧吧?人們不肯去推行我們的道。”孔子說:“是這樣的嗎?由,如果仁者一定會讓人相信,怎麼會有伯夷、叔齊?如果智者的道一定會得到推行,怎麼會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了,孔子讓子貢(端木賜)進來,問子貢說:“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我爲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呢?”子貢說:“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爲何不稍加貶損呢?”孔子說:“賜,良農能種植穀物卻不一定能收穫穀物,良工的技藝高明卻不一定能順應物理。君子能修其道,卻不一定能爲世俗所容。現在呢,你不求修道而求爲世所容。賜,你的志向並不遠大呀!”子貢出來了,孔子讓顏回進去,問顏回說:“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我爲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呢?”顏回說:“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雖然這樣,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容然後見君子。道之不修,是我的恥辱;道已大修而不爲天下所用,那是諸侯的恥辱啊。天下不容,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笑着說:“不錯啊,顏家的孩子!假如你有很多錢的話,我可以給你做管家呀。”

(8) 孔子面對別人的不理解不會生氣,那他就不會難過嗎?面對重重打擊,他又是如何堅守自己的志向?(列舉相關語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奪,奪取。

(9) “逝”字的偏旁一般解讀爲拾階而上,但我從這句話同樣產生了聯想,可以比作流水,走過的道路是不能回頭的,因此我們要珍惜這隨時而逝的時光。孔子的晚年也曾經感嘆,說如果自己五十歲就學習《易》,則可以終身無大過了。五十歲已是“知天命”的年齡,孔子還在學習,可見他對時間的珍惜,他要抓緊一切時間去學習。“奪”字的古文寫作鳥兒從手中飛走,鳥兒是有生命的,就帶有衝破的意義了。換而言之,“奪”字所表現的是指用強力奪取。這種力量大到可以從千軍萬馬中奪取統帥,但卻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意志。可見,孔子對自己理想的堅守與無所畏懼。

補充材料:

在宋國時,宋國大夫桓魋欲殺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表現出了一種大勇。

5、體會精神(歸納上文所學內容,總結感受)

(1) 在我們學習了上述的內容之後,大家總結一下孔子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的具體內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提示:

人格修養:永不鬆懈,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時刻關注身邊的人與事,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治學態度:善學善思,時時溫習舊知

處世方法:堅守自己的信念,絕不因暴力或窮困或改變。

(2) 你認爲孔子身上最打動你的是什麼?爲什麼?(可結合具體的故事來說)

(3) 總結:孔子真正的魅力源於他高尚的人格以及堅韌的個性,他堅守理想,用自己的言行影響着中國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弟子們在他去世後定居在他的墓地周圍,後人們也因此將他視爲“萬世師表”。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他偉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