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五年級下冊課文《草原》賞析

五年級下冊課文《草原》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草原》賞析

五年級下冊課文《草原》賞析

《草原》這篇散文記敘了老舍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字裏行間浸潤着濃郁的草原風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騎馬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讚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表現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樸、熱情好客,以及蒙漢兩族人民團結互助的深情厚誼。

一、動靜結合繪美景

課文首先抓住色彩寫靜態,突出碧綠。作者首先寫草原的主色調──“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接着具體寫出它綠得有層次──“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綠得濃烈──“到處翠色慾流”;充滿了生機──“像無邊的綠毯”,像“中國畫”。在這萬綠叢中還點綴着白色的羊羣、明亮的河流、棕灰色的馬羣和各色的衣裳,真可謂美麗迷人,充滿生機,讓人心曠神怡,激情滿懷。

其次,抓住聲音寫動態,突出熱鬧。初入草原,偶爾有“忽飛忽落的小鳥”聲;接着“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後來“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這聲音由低到高,由稀到密,使草原變靜爲動,爲草原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也帶來了歡樂。

二、馬躍人歡顯真情

寫馬羣,突出一個“快”。快到目的地時,“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疾馳,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見到了客人,“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羣馬疾馳,遠迎客人,足見主人心情之急切,歡迎之熱烈、真摯啊。

寫賓主,突出一個“親”。蒙古包外,賓主相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進了蒙古包,“奶菜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 “端進來大盤子的手抓羊肉”;幹部和老翁都向“我們”敬酒再敬酒。賓主們還一起聯歡,鄂溫克姑娘們戴着尖尖的帽子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唱起來。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載歌載舞,騎馬奔馳。這些都充分說明主人熱情好客。這盛情待客,蒙漢人民情誼深厚,親如兄弟,團結互助齊向前的氣氛,表現得特別濃烈,充滿真情。

三、矛盾手法見奇妙

老舍先生在文中故意將對立和排斥的描寫巧妙地熔於一爐,使語言在簡潔中見深刻、普通中見哲理,生動而鮮明地表達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碧綠的草原,無邊無際啊!然而,既寫“一碧千里”,爲什麼又要轉接“並不茫茫”?一般說來,“茫茫”有無邊無際的意思,這裏卻不是這個解釋,否則將與上面“一碧千里”的描寫產生矛盾。原來作者初入草原,感受新鮮,心情激動,用上“並不茫茫”則與“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的草原特點緊密關聯:草原一派碧綠,漫無邊際,放眼望去,一切都歷歷在目,沒有模糊不清的朦朧感受。因此,“茫茫”應理解爲模糊、朦朧。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翠色慾流”是說翠色將流而未流;而“流入雲際”,則是說翠色已經流入雲間。這兩者自相矛盾嗎?其實,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活現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態,突出了草原空曠遼闊的特點,傳達了作者的忘我之情。“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分別描寫了兩種不同的視覺形象。前句是近鏡頭描寫:草原綠得濃厚將滴,綠得油亮閃光,給人“欲流”的感覺。這是化靜爲動,突現草的色澤和草的生命,洋溢着無限的熱愛和讚歎之情。後一句是遠鏡頭描寫:極目遠眺,草原與長空相接,濃綠與雲天相映,翠色千里,連綿不斷,一直伸向雲天深處。由於汽車在前進,所看見的那些“只有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雲天嗎?

3.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驚歎”與“舒服”,“願久立”與“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實,作者驚歎的是那從未見過的“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機勃勃,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願久立”,是因爲草原景色迷人,“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何況是感情豐富的人呢;“想坐下”,是因爲眼前美景沁潤着心田,內心涌動着一股勃勃詩情,想借詩歌來抒發。正是這矛盾的手法巧妙地刻畫出“我”在這種境界裏的複雜的內心感受,多麼的自然得體啊!

4.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粗讀起來,似乎有一點矛盾:草原真的靜寂,“聽不見一點兒聲音”?草原真的一無所有,“看不見什麼東西”?如果真的這樣,“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難道不是一點些東西?難道它們沒有一聲鳴叫?或者叫聲低得讓人聽不見?其實,作者在形容草原的靜謐,在形容草原的空曠,給讀者傳達了一種“鳥鳴山更幽”的感受。這樣以聲寫寂,以動襯靜,突出了遼闊草原寂而不死,靜中見活的生機。

四、詩句作結意無窮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詩句寫在結尾起什麼作用呢?首先,結句照應全篇。空氣清鮮,天空明朗,草原遼闊,一碧千里,令人陶然欲醉,於是 “可愛”“愉快”“驚歎”“舒服”這種種感受油然而生,“境”與“情”融爲一體,結句的“天涯碧草”恰有概括與遙相呼應之妙;而“蒙漢情深”“話斜陽”則與上文所寫蒙族牧民縱馬疾馳、遠道迎客、盛情款待、歌舞迎賓的內容相關聯,同樣具有照應之效。其次,結句揭旨傳情。作者一行剛剛踏入草原,就從心底升騰起熱愛之情;待到牧民們遠道迎接,歡呼,握手,敬酒,唱歌,表演,賓主雙方親如一家,,真是深情厚誼感人心哪!結句“蒙漢情深”正是概括揭示,明白暢達。而 “何忍別”“話斜陽”,一來突出了主客雙方不忍離別的內心世界;二來展示了主客雙方的動人情態──夕陽西下,戀戀難捨,心中的話兒簡直說不完。關鍵在於 “情深”,兄弟之情溢於言表!然後,結句啓迪想象。蒙漢兩族人民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依戀不捨,娓娓而談,直到夕陽西下。這猶如一個特寫鏡頭,讓我們不僅感受到他們的惜別之情,而且生髮了聯想:他們究竟在“話”什麼呢?或者感謝主人熱情接待,或者希望客人不久再來,或者互相鼓舞、交流看法,大家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大道上攜手並進……結句當如撞鐘,餘音繚繞。老舍用詩句結尾照應全篇、揭示題旨、傳達深情,的確讓人感受到了悠然難盡的韻味啊!

  《草原》課文解讀

這是一篇散文,字裏行間充滿了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並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想、所感,讚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本文是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樸簡練,生動感人。

學習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隨着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課文,引導認識西部,瞭解西部的興趣。

  《草原》疑點解析

1、第一自然段中哪句最能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

我們認爲“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這句最能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因爲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處處感到新奇,對滿眼翠綠感到驚訝,總想久久站在那裏把草原景色看個夠。爲了抒發自己當時的感情,作者想低吟一首奇麗小詩來抒發。這裏作者想低聲吟誦,充分表現他當時愉快的心情。

2、作者快到目的地時又看到了哪些景象?

作者除看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美麗外,還遠遠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同時看到了牛羊馬羣。再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

3、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再說說句子的意思。

如:“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迂迴,有點曲折,不是直線。用玻璃帶來形容河,非常生動、形象。“河”後用的是感嘆號,說明在草原上河的重要性,因爲有了河,纔能有人家,纔會有牲口。再例如:“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小丘地勢比較高,疾馳馬羣飛快跑過來容易發現。主人們穿着民族服裝,騎在疾馳的馬背上,衣襟、綢帶迎風飄舞,遠看確實如同一條彩虹。這樣寫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充分說明了主人的歡迎是多麼隆重而熱烈。

4、你能簡要地說一說課文哪些內容能充分展現“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感人場面?

我認爲下面幾個場面最能展現蒙古族和漢族的深厚感情和不忍心分別的情景:第一,主人們來到幾十裏外隆重而熱烈地歡迎遠道的客人;第二,蒙古包外,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第三,蒙古包內主人熱情款待:倒奶茶,擺奶豆腐,端上手抓羊肉,相互敬酒;第四,主客們競相歌舞,特別是蒙古族小夥們套馬、摔跤表演,姑娘們民族舞蹈。

5、課文哪些內容是靜態描寫,哪些內容是動態描寫?

課文中作者看到草原秀麗景色是靜態描寫,主人遠道歡迎客人,蒙古包內外的熱情款待是動態描寫。

  《草原》中心思想

本文記敘了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社員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