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2017年最新」

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2017年最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導語:幹部走訪貧困戶是精準扶貧,落實扶貧的重要工作,對發展農村有着重要意義。以下是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最新】,歡迎大家的閱讀和借鑑。

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2017年最新」

  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1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x

在鄉村組織負責人的陪同引導下,今天自己深入貧困戶董金貴、致富戶鞏德成戶進行了實地調研,面對面、零距離與羣衆拉家常、謀脫貧、議發展,全面詳細地瞭解了兩戶羣衆目前生產生活、家庭收入、社會保障及就醫就學情況。

xx村xx社董金貴貧困戶,全家4口人,老倆口和一個兒子、一個孫子,至今仍住着窯洞和土木結構房屋。因家庭困難,兒子離異,現在在銀川打工,農忙時回家幫種幫收,全家現有耕地15.8畝,養牛1頭,去年種玉米10畝、其餘爲小麥,毛收入8000元左右,兒子務工收入5000元左右,家庭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

xx村xx社鞏德成戶,全家5口人,老人和兒子、兒媳及2個孫子,屬於致富戶,兒子常年在外做木工,兩個孫子分別在福州承包1個數控機牀和經營1家服裝店,上年純收入至少8萬元。老人雖年過七旬,但思維敏捷,談笑風生,每天還堅持看電視新聞。

通過對這兩戶羣衆的走訪,自己感觸很大,感受很深,感悟頗多。由於該村地處關山邊緣,自然條件、羣衆生產生活條件較差,主導產業短腿,基礎設施滯後,像董金貴這樣的貧困戶及因病、因災返貧戶還很多,佔該村110戶羣衆的絕大多數。第一次在棗子川村入戶走訪,雖只有短短一天時間,但自己真切感受到了農民羣衆生產生活的不易,更進一步體會到做好“三農”工作的艱鉅性、繁重性和緊迫性。但也不乏鞏德成這樣的致富戶,這也再次堅定了自己帶頭貫徹落實全縣“三二一六”發展戰略,切實做好“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幫扶工作,實現2020年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心和決心。

對董金貴老人希望支持新建住宅的訴求,鞏德成老人反映村裏孩子上學不集中、學校條件不好,書房院社400多畝坡耕地跑水跑肥、耕作不便,棗子川至民樂村道改線後坡陡彎急,急需改造的建議,自己一定要牢記在心,通過協助爭取項目支持,務必在今年的“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中儘快予以解決。因爲這是羣衆的心聲和期盼,更是我們黨員幹部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2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x

x月x日,我辦的全體班子成員,一早就乘車到xx鎮的xx村進行民情調查。

八點過幾分,我們就到達了xx村與村幹部會合。頓時,天開始下雨,在支書的帶領下,我們腳踩着滿是泥濘的山路,冒雨前行,走訪了全村的近百戶農家,聽取了羣衆的反映、意見和建議,同時對該村的重點困難戶進行了走訪。

通過走訪,讓我們真正感受了生活在農村最低層的農民的清貧和困苦。他們的現狀需要改變,他們的貧寒需要溫暖,他們的心裏喝望關懷。我是帶着一顆沉重的心走訪完這些特困戶的,他們的可憐,他們的無奈,他們充滿救助的眼神……,至今都留在我的記憶裏。

九崗山村金築二組的楊樹春,四十零歲,之前是一個當地小有名氣的泥水匠,家境還算可以。好漢只怕病來魔,一場重病,讓他這個家徹底垮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相繼失學,到外面打工自謀生路去了,積蓄多年準備建房的近十萬元存款,也因病早已花光,現在已是債務累累,年近八十的母親也是有病在身,就他四十零歲的體弱小巧的妻子承擔着這個家庭的全部責任,家裏可說是一貧如洗。

我們來到他家,給了他慰問金,並說明:這次大走訪民情調研活動是縣委、縣政府響應黨中央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號召,訪貧、問苦、抓落實,搞民情調查,保持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關心人民疾苦……這時坐在椅子上的楊樹春很吃力地試圖想站起來感謝我們,可他的腿己經基本癱瘓,站不起來了,頓時,他哭了。他告訴我們,他病了近六年了,這些年如果沒有黨和政府政策的優越,他早就沒在這世上了。每年縣、鎮、村三級把他作爲重點困難戶照顧,不論是平常還是過年,民政的救濟、政府的慰問、社會的捐助,他都享受了。他說他雖困難、貧窮,可他卻感受到了黨的政策的優越與溫暖……。

最後,我們離開他家的時候,楊樹春硬要他的家人,將一個山間挖的竹筍送給我們,當我們拒絕時,老楊再次流淚了,他說他雖是一個癱瘓了的廢人,但他內心裏感到了我們是他的親人,如果我們不收下他的心意,他很難受……看着他種充滿救助與無奈的眼神,我怕拒絕會傷了他的自尊,只好連同他的情意一同收下,捧在手裏沉甸甸的。我知道,我接過的不只是竹筍,是信賴,是希望,是一份充滿着血肉情誼的責任。

我聽了他心存感激的話,接過他情重如山的竹筍,我也讓他感動了。我想我們的羣衆是如此的樸實,他們雖在生活的最低層,常伴他們的是清苦、貧寒,可他們知道感恩戴德,他們對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是那樣的堅信,那麼充滿寄望。這樣使我更感到作爲人民的公樸責任重大,我們的責任與任務,不只是去看望與救濟他們,更多的應該是如何關心人民疾苦,帶領人民羣衆改變現狀,脫貧致富奔小康。

  幹部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3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x

201x年x月x日,隨同單位扶貧幫困小組走訪了xx鎮xx村。全村共計700多戶村民,人均耕地面積0.3畝,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都是靠外出打工賺錢養家餬口。這個村在大石橋市還不算是最困難的村子。我們怕給基層組織添麻煩,直接入村對村裏的15個困難戶進行了走訪。我們是分頭行動的,本人對其中的3戶人家進行了走訪。

第一戶人家,家庭人口3人,老兩口年齡都是61歲,獨生子女。兒子在大石橋市打工和安家,工資僅夠維持自己小家的生活和住房還貸。老頭兒去年得了腦血栓,失去勞動能力,老婆兒身體好卻找不到賺錢的活。家裏耕地不到1畝,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從去年開始領取農村低保費每年400元。

第二戶人家,家庭人口4人,老兩口年齡都在60歲以上,還有一個孫子15歲、一個孫女12歲。兒子7年前出車禍去世,兒媳婦離家出去打工,工資僅能維持她自己的生活,偶爾回來看看孩子,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家裏承包的2畝菜地承包到期鎮政府還想收回去。孫子、孫女歸老兩口撫養,老頭兒有心臟病,常年離不開藥,家裏僅有維持生活的簡單生活用品,打開抽屜裏面裝的都是藥品,兒子去世的補償費也花得所剩無幾。老婆兒向我們講述時老淚縱橫。她說她覺得生活一點兒亮都沒有!一想起來就哭。看了讓人揪心。去年申請低保,至今還沒批下來。

第三戶人家,獨居老人,男,58歲,又黑又瘦,看起來象七八十歲的老人。常年有病,女兒已經嫁人。平時靠女兒接濟生活。兩間平房,房頂密密麻麻的磚下壓着的是塑料布。屋裏地面坑窪不平,一不小心就會崴了腳脖子,廚房薰得漆黑的牆面顯得屋裏更加黑暗。生活環境極其惡劣。去年開始領取低保費每年400元。

通過這次走訪,我感覺到這些困難戶並不是因爲懶而受窮,他們肯吃苦。他們大多是因爲老齡和疾病失去了勞動能力。現在的社會環境,年輕人賺錢都很困難,何況這些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人!!類似這樣的家庭現在在農村佔的比例不少,他們生活很艱難。單純依靠個人一幫一或者單位扶持是極其有限的。政府應該擔當起責任來,不論農村或者城市,國家應該給予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科學發展觀以人爲本,建立和諧社會。這羣老人連基本生活保障都得不到解決,以人爲本何在?和諧何在?祈禱天下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