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報任安書課文原文

報任安書課文原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報任安書》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馬遷以激憤的心情,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發了內心的痛苦,爲大家分享了報任安書的原文,歡迎大家閱讀!

報任安書課文原文

報任少卿書 / 報任安書

作者: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爲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此也。請略陳固陋。闕然久不報,幸勿爲過。

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也。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爲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可入;削木爲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且西伯,伯也,拘於羑里;李斯,相也,具於五刑;淮陰,王也,受械於陳;彭越、張敖,南向稱孤,繫獄具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於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季布爲朱家鉗奴;灌夫受辱於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爲此也。

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僕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僕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此皆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爲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爲智者道,難爲俗人言也!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爲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身直爲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之私心剌謬乎?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書不能悉意,故略陳固陋。

謹再拜。

報任安書課文解讀

  (1) 作者和寫作背景簡介

司馬遷簡介見《鴻門宴》一文的介紹。

司馬遷的著作,除《史記》外, 《漢書藝文志》還著錄賦八篇篇《報任安書》 ( 見於《漢書司馬遷傳》及《文選》卷四十一 ) 。今僅存《悲士不遇賦》和這一

任安,字少卿,滎陽人,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他是司馬遷的朋友,曾寫信給司馬遷,希望司馬遷利用中書令的地位“盡推賢進士之義”,委婉地要求司馬遷爲他說情。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出於以往的沉痛教訓和對黑暗現實的深刻認識,覺得實在難以按任安的話去做,所以一直沒有覆信。

徵和二年 ( 前 91) 七月,太子劉據在京城長安發兵誅殺借巫蠱誣陷他的江充等人,大戰丞相劉屈髦軍。當時任安是北軍使者護軍,負責監理京城禁衛軍北軍,亂中接受劉據要他發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漢武帝急忙從二百多裏外避暑的離宮甘泉宮趕回長安,平定事件後,漢武帝認爲任安“坐觀成敗”, “懷詐,有不忠之心”,將任安下獄,論罪腰斬,狀況危急。司馬遷擔心任安一旦被處死,就會永遠失去給他回信的機會,同時自己也無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積憤,抱憾終生,於是寫下了這封著名的回信。

在這封信中,司馬遷以極爲憤激的心情,申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蒙受的恥辱,傾吐了他爲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決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文中也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和生死觀。

《報任安書》不僅有助於我們瞭解 ( 史記》的寫作動機和完成過程,對研究司馬遷的生平、經歷和思想也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是古代書信散文的傑作, 一向被視爲文學名篇。魯迅評價《史記》的名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 ( 離騷》”,正是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大段引用了《報任安書》之後緊接着寫出的。

《報任安書 ) 原文比較長,課文主要節選了其中陳述忍辱負重著述《史記》的有關內容。

  (2) 基本解讀

司馬遷因李陵之禍遭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實則近於宦官,爲士大夫所輕賤。司馬遷在此信中委婉解說實在無法做到任安所希望的“推賢進土”,傾訴了內心鬱積已久的一腔悲憤。坦陳了自己受刑後“隱忍苟活”的深層動因,就是爲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因而勇敢地選擇了在縲紲之下、謗議之中痛苦掙扎,忍辱負重,堅忍不拔,頑強著述,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