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報任安書高二語文教案大綱

報任安書高二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4K 次

  教學目標和要求

報任安書高二語文教案

1、瞭解《史記》的寫作過程和成書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感受司馬遷逆境中發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觀。

3、體會本文敘事、說理、抒情融於一爐的寫法。

4、積累實詞、虛詞與句式。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積累重要實詞、虛詞與句式。

2、感受司馬遷逆境中發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觀。

  教學設想

本文詞句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弄清句意,需要教師宜多指導並檢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

  課時安排:

三教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學生看單元后知識短文《司馬遷和〈史記〉》

由學生介紹所瞭解的司馬遷的生平經歷。

教師補充解說《史記》,強調:1、思想(四點);2、文學價值(鮮明的人物個性,強烈的抒情性)3、影響。

二、解說文題,並指導學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處以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實則近於宦官,爲士大夫所輕賤。任安此時曾寫信給他,希望他能“推賢進士”。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感到很爲難,所以一直未能覆信。後任安因罪下獄,被判死刑,司馬遷纔給他寫了這封回信。

司馬遷在此信中以無比激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說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心鬱積已久的痛苦與憤懣,大膽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還不加掩飾地流露了對漢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滿。信中還委婉述說了他受刑後“隱忍苟活”的一片苦衷。爲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今天我們讀着這部不朽的鉅著,遙想司馬遷當年寫作時的艱辛與堅毅,怎能不對他的崇高精神無比敬佩呢!

本篇不僅對我們研究司馬遷的思想以及《史記》的寫作動機和完成過程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並且在文學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傑作,古人早就把它視爲天下奇文,可與《離騷》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現爲氣勢的.磅礴。作者長久鬱積心中的悲憤,藉此文噴薄而出,有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其氣勢之壯闊,令人驚歎。此文之奇,更在於他的縱橫開闔、起伏迭巖。作者是坦率的,但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又是極其複雜的,他無意矯飾,但三言兩語又無法說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實道來。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旁徵博引,時而欲言又止。曲折反覆,一波三折,充分表現出筆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暢,語言的生動,駢句、散句自然錯落,排句、疊句時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2、學生朗讀課文,劃出有疑難之處。

3、教師讀課文。

三、集中學習1—3節

1、學生對照註釋看課文,並將註釋下的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註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積累、掌握重點詞句。

3、落實具體文言語段翻譯。

第二課時

一、集中學習4—5節

1、學生對照註釋看課文,並將註釋下的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註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積累、掌握重點詞句。

3、落實具體文言語段翻譯。

二、指導學生熟讀鋪排句和用典句

1、鋪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

2、用典句: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陰,王也,受械於陳;彭越、張敖,南向稱孤,繫獄具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於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關三木;季布爲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

第三課時

一、師生共同探討以下內容:

1、司馬遷在李陵之禍後,受到了哪些肉體和精神上的摧殘?司馬遷受宮刑後的感受是什麼?

明確:司馬遷下獄之後受盡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直至受宮刑。精神上也受到殘酷的迫害,“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毀謗恥笑接踵而來。在這種可怕的輿論壓力下,他直至沒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2、司馬遷在遭受奇恥大辱後爲什麼仍“苟活於世”?

A、司馬遷強調“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B、“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司馬遷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來,陷於糞土般的污濁環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爲《史記》沒有完成。

C、“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司馬遷熱情歌頌了這些古代聖賢,他們雖然身處逆境,備受迫害,但並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給後人留下有價值的東西。作者以此作爲對自己的激勵,表現了司馬遷那種堅強的意志,頑強奮鬥的精神。

二、體會本文敘事、說理、抒情融於一爐的寫法

A、“理至”:敘事議論條理清楚,環環緊扣,層層深入。

作者議論的基本路徑是:

①受辱——引決(士人應持的態度);

②受辱——隱忍——完成偉大的事業(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馬遷)受辱——學習前賢,選擇隱忍——爲了完成鉅著《史記》。

這說明,對待受辱,引決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那要從生命的價值來認識,從“義”的深層意義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說要學習前賢,有忍辱負重的精神;一方面說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話,則不能完成著述《史記》的任務,一個人死的窩窩囊囊,無所作爲,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也就“輕於鴻毛”了。這個道理講得清楚明白,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當然,這並不是說,人不應該爲“義”去死,而是從長遠的意義上理解這個“義”的含義。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時奔放激盪,豪情滿懷;有時又迴腸蕩氣,如泣如訴。第一段寫受辱的痛苦時,說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這抒發了他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之情;寫自己選擇忍受侮辱時說:“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這裏表現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鬱悶之情,溢於言表。第二段寫出他爲了完成偉大的鉅著《史記》,“就極刑而無慍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則又表現他豪邁激盪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絕,如泣如訴的表情。

三、教師總結全文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留給後世的唯一書信。正是他將峻潔的人品、偉大的精神自現於後世的力作。司馬遷在信中結尾處斷言:“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沒有落空:如果說五十六萬餘字的輝煌鉅著《史記》,是他留下的一座聳入雲霄的巍峨大廈的話,那麼,《報任安書》則爲他在這座大廈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漢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銘刻着六個大字:“述往事,思來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則正以身處黑暗時代的悲憤、正直,而又“桀驁不馴”的深沉目光,注視着千秋萬代。

四、與《悲士不遇賦》(語文讀本)比較閱讀

具體內容見《教案》P140頁。

五、歸納本文中的語言現象,針對高考考點作一次系統的梳理。

1、通假字(10個)

2、古今異義(見《教案》P123頁)

3、詞類活用(同上)

4、文言句式

5、一詞多義(見《教案》P130頁)

六、佈置作業

主要側重於詞語積累和文句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