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彙編7篇)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課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彙編7篇)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能力目標: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用心思考,善於創新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是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用心思考,善於創新的品質爲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我們來猜個謎語好嗎?

──看不見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時會抖動樹枝,有時會推倒房子。 (板書:風)

2、誰能背背和風有關的詩句?

3、風可以編成謎語,能寫成詩歌,風還能畫出來呢!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畫風》。(板書:畫)

二、自主探究

1、在上節課中,我們認識了三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今天呀,他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出示圖片宋濤、陳丹、趙小藝)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2、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麼畫風的呢?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生找)

3、請你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好嗎?誰能把句中的“她”換成小朋友的名字再讀讀句子?(生讀)

4、你最喜歡誰的畫?

隨機出示:

⑴ 趙小藝──“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着”“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師相機指導:從她的畫裏,你看到風了嗎?從哪裏看到風了?

用實物旗子和小風車讓孩子感受到風,你來做做風娃娃,讓旗子飄起來,讓風車轉起來。

你能讀得讓大家都感受到風來了嗎?

你能用“風來了,它把…吹…了,風藏在……。”的句式說一說嗎?(生補充“風來了,它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上”“風來了,它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呼呼轉的風車裏”)真像個小詩人,讓老師來讀讀你的詩歌吧,誰也來噹噹小詩人吧。

⑵ 宋濤──“宋濤想了想,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師相機指導:同學們,從他的話中,我們聽出有風了嗎?你覺得怎麼讀纔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風呢?這樣吧,老師就當宋濤,現在正準備畫風呢,請你們大家一起用朗讀告訴我,我應該怎麼畫風吧!

(師出示一幅只畫了太陽、大樹和房子的畫,然後按照學生的朗讀擦去太陽,畫上烏雲,但是隻畫了直直落下的雨絲。)

小詩人,你們能用“風來了,它把…吹…了,風藏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

(師有感情朗讀,指導學生讀好。)

⑶ 陳丹──“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師相機指導:你能讓我們感受到風真的來了嗎?我們都是小樹,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出風的感受了,請你把腰彎一彎。

可以用我們剛纔那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上”,並能有感情朗讀,注意用詞優美。

5、瞧瞧你們多了不起,一會兒就作了一首小詩,你願意給這首小詩加個題目嗎?

三、拓展體會

1、過渡:

宋濤、陳丹、趙小藝會畫風,我們班的小朋友能畫風嗎?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一陣陣的風向我們吹來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陽臺上,它在我們的教室裏,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在清澈的小河裏,在碧綠的田野裏,在風中,許多事物發生了變化,你想怎麼畫?(口答)

2、拿起你們五顏六色的畫筆,畫畫風吧。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的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3、(抽幾位同學上臺來展示),請你拿好你們的畫,說說你畫的風藏在哪裏,用“風來了……”這樣的句式說一說(抽生說)

四、總結延伸

1、閱讀詩歌《風》。

2、寫一寫風的詩歌。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2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鋪路”

2、概括三個小故事主要內容,通過學習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爲人民的公僕的崇高品質。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通過試換小標題,訓練學生從文章中抓出重點句的能力

情感目標

1、使學生從徐帥教育子女的話中受到自立自強的思想教育。

2、通過學習課文內容和觀看視頻課件,感受徐帥樸實無華,人民公僕的光輝形象,使少先隊員增強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和愛戴之情,繼承革命前輩的革命傳統和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重點研讀《看門老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這兩個故事,感受徐帥樸實無華,人民公僕的光輝形象。

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和體會三個小故事中蘊涵深意的詞句,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鋪路”等。

2、使學生體會到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質皆源於時時用“人民的公僕”來勉勵自已,甘爲人民的公僕是這一切品質形成的內在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座右銘演示導入:

1、師板書:人民的公僕。試問生什麼是人民的公僕?明確:同學們,人民的公僕就是能夠嚴於律已,平易近人,心繫百姓,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

2、師述;曾經有這樣一位共和國的元帥,他親筆書寫了“人民的公僕”5個大字,並把這5個大字懸掛在辦公室的牆上,做爲自己的座右銘來時刻勉勵自己。大家知道他是誰嗎?

3、(演示徐向前元帥頭像)他就是我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元帥,徐向前元帥革命一生,功高蓋世,但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着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爲此人民也親切的稱他爲(生答預設:布衣元帥)

二、新授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有關布衣元帥的幾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的標題是什麼?

2、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三個小故事,去感受一位共和國元帥的布衣情懷和公僕形象!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結合小標題說一說每個小故事寫了件什麼事?哪個故事最能體現題目說的“布衣元帥”?

(二)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現在就讓我們隨一位曾在徐帥身邊工作過的幹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帥。

1、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看看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麼?令她沒想到的是什麼?在想到和沒想到之間你又體會到了什麼?可以動筆畫一畫,做下標註、完成自學要求後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

2、學生彙報,師相機指導

(1)不但新娘會這麼想,我們每個人都會這麼想。

(2)可是令新娘沒想到的是什麼?(引導學生從徐帥的住處、衣着、態度幾方面去回答,並體會出樸實無華,生活儉樸,平易近人)故事中寫新娘用了幾個沒想到(令學生讀讀後師引讀:新娘怎麼也沒想到,新娘做夢也沒想到,體現引讀)

3、換小標題“比普通人還普通呢!(敬愛的徐帥啊,您的樸實無華,您的`生活儉樸,您的平易近人,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難怪人們會親切的稱您爲——布衣元帥,那麼通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也要親切的稱您爲———————布衣元帥。)

(三)學生分角色讀第一和第三故事(重點研讀故事三)

1、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第一個故事《一塊地毯》和第三個故事《路是自已走出來的!“》,從徐帥和祕書,徐帥和女兒的對話中,你又分別體會到了什麼?

2、學生彙報(一心想着國家建設,棄小家,顧大家;對子女嚴格要求,如“告誡”“審問”“繼續追問”“常常”“反覆解釋”)

3、換第一個故事的小標題“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

在故事三的教學中教師相機點撥:

(1)引導體會“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終能在人生這條路上,走出一片燦爛輝煌的成功來!同學們!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爲別人,學會自立學會自強,自己纔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帥的這句話教育子女,教育身邊的人,教育我們)

(2)“鋪路”(文中有:靠着爸爸的名聲要房子;搞不正當的活動爲個人謀取好處)

(3)引導體會“審問”分角色讀審問對話(教師引導學生讀的評價)教師換位與學生延續繼續追問(續審)

三、總結昇華

同學們,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不圖享樂,心繫國家的元帥,他認爲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元帥,他比普通人還普通,今天我們看到了一位嚴格要求子女的元帥,他告誡子女“路是自已走出來的!”,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徐向前元帥,(同學們,老師不僅要問,你認爲徐帥能做到這些的根源是什麼?因爲他的心裏時刻牢記,他要做“人民的公僕”)敬愛的徐帥啊!“人民的公僕”是您的座右銘,我們現在可以高聲的說,您堪稱“人民的公僕”

四、課件演示結束

同學們,徐帥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生前那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高大形象卻始終在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大家想看一下徐帥生前的音容笑貌嗎?

課件《布衣元帥》

敬愛的徐帥,您一生金戈鐵馬,叱吒風雲,戰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繫百姓,樸實無華,“人民的公僕”就是您一生品質的寫照。敬愛的徐帥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請起立少先隊員們!敬愛的徐帥啊!請接受少先隊員最真摯的敬禮(音樂: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3

課題: 《一釐米》

作者及工作單位 黃敏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基本信息: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百集電視連續劇《咱老百姓》的節選,所寫的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一個嚴肅的主題: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靈,如何培養孩子的精神人格,一個人應該怎樣對待尊嚴的問題。在學習中應抓住矛盾衝突,在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品味戲劇語言,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維持自己的尊嚴,理解父母爲自己的成長而作出的良苦用心。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基礎較差,接受能力不是很快。

2。學生能夠藉助工具很好的掌握生字的正確讀音,正確的理解文中的重要詞語。

3.學生教難理解作者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對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教難把握。

教學目標

1、瞭解二些生僻字詞的用法,能正確、靈活地加以運用。

2、瞭解小說的有關知識,明白作者如何通過這種體裁表情達意。

3、通過作者對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描寫,瞭解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有關常識,在此基礎上加以記憶。

2、體會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3、領會小說的巨大思想內涵及其對於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重要意義。

4、理解課文中對陶影心理活動的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

5、理解作者通過文中主人公來反映母親的蒼涼和對孩子鍥而不捨的摯愛。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討論陶影的形象意義

1、學生找出課文中集中表現陶影的段落。

2、學生討論:從課文內容來看,陶影應該具有什麼性格?找出相關內容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1)含辛茹苦、任勞任怨

相應段落、語句:

——一天班上下來,累得不想動彈,真想湊合湊合算了。

——(掏了張紙幣)買一根冰棍就成了,媽不吃。

(2)執著、認真

——(輕鬆但是極堅決)他不夠1、1米的。不夠!

——我不知道國際米尺是什麼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兒子是沒有那麼高,我知道我們沒有逃票。

(3)竭力維護人格尊嚴,立場堅定

——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

——(執拗地)如果再設有音訊,我就直接去找!

——(鄭重地)小也,你離兩位爺爺再近點,我什麼都不圖,只請兩位爺爺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講清楚,告訴孩子:媽媽沒有錯!……

二、學習品味寫作特點:

1、以小見大

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見大的作品。作者所寫的實在是一件小事:一個媽媽帶孩子去公園,因爲公園門口的尺度不準確而被誤會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釐米。這在許多關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裏,這的確是一件小事。可這在一位母親的眼中卻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過這樣一件小事,一個小故事寫出了一個大主題:如何讓一個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靈,或者說一個人應該怎樣看待尊嚴的問題。這樣的主題,在我們今天這個物質逐漸豐富、精神逐漸貧乏的社會有着振聾發聵的意義。難怪日本、英國等國家很看重這樣一篇不“大”的作品。

2、情節曲折

作品還成功地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在公園門口的矛盾衝突中,作者寫了“圍觀的人議論紛紛”“四周一時變得非常安靜,有人輕微地咳嗽”“衆人‘呀’了一聲”“衆人鬨笑”“衆人嬉笑”等圍觀羣衆的反映和語言,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尷尬的氣氛,強化了雙方的矛盾衝突和陶影的情緒。作品還把公園賣票的紅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車上賣票的司機進行對比,突出了紅衣青年的胡攪蠻纏、不講道理。陶影和丈夫對這件“小事”的不同態度也是一組對比,很有力地表現了陶影對人格追求,對人的尊嚴的追求的執着。

另外,讀者對事實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裏的主人公卻難以澄清,這也是一種懸念手法的運用。這些手法的運用,不僅有助於人物性格的表現和情節的展開,同時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從人物關係看,兒子小也的行爲和思想也對陶影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側面表現作用。

3、烘托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

作品還成功地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在公園門口的矛盾衝突中,作者寫出“圍觀的人議論紛紛”“四周一時變得非常安靜,有人輕微地咳嗽”“衆人‘呀’了一聲”“衆人鬨笑”“衆人嬉笑”等圍觀羣衆的反映和語音,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尷尬的氣氛,強化了雙方的矛盾衝突和陶影的情緒。作品還把公園賣票的紅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車工賣票的司機進行對比,突出了紅衣青年的胡攪蠻纏,不講道理。陶影和丈夫對這件“小事”的不同態度也是一組對比,很有力地表現了陶影對人格追求,對人的尊嚴的追求的執着。另外,讀者對事實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裏的主人公卻難以澄清,這也是一種懸念手法的運用。這些手法的運用,不僅有助於人物性格的表現和情節的展開,同時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從人物關係看,兒子小也的行爲和思想也對陶影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側面表現作用。

三、板書設計

6、一釐米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送票 —— “逃票” —— 投書報社 —— 矛盾解決

四、佈置作業:

愛的迴音壁

畢淑敏

現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幾乎都是一個孩子,關愛之心,大概達到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裏,便獨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撇嘴說,不,沒覺着誰愛我們。

我大驚,循循善誘道,你看,媽媽工作那麼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多麼愛你們啊……

孩子很漠然地說,那算什麼呀!誰讓他們當了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後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個不懂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族的.水箱,在乾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樣讓由你一手哺育長大的孩子,懂得什麼是愛呢?從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時,已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包繞,早已對關照體貼熟視無睹。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於濃烈時,感覺迅速遲鈍麻痹。

如果把愛定位於關懷,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愛就是照料”這個簡陋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離異或是早逝。但它是災變的副產品,帶着天力人力難違的僵冷。孩子雖然在追憶中,明白了什麼是被愛,那卻是一間正常人家不願走進的課堂。

孩子降生人間,原應一手承接愛的乳汁,一手播灑愛的甘霖,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可惜從一開始,成人就刻不容緩地傾注了所有愛的儲備,劈頭蓋臉砸下,把孩子的一隻手塞得太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愛沉澱着,淤積着,從神奇化爲腐朽,反讓孩子成了無法感知愛意的精神殘疾。

我又問一羣孩子,那你們什麼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沒指望得到像樣的回答。一個成人都爭執不休的問題,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問一位熱戀中的女人,何時感受被男友所愛?回答一定是光怪陸離。

沒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堅定。

我幫媽媽買醋來着。她看我沒打了瓶,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幹活了……,我特高興,從那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翹翹辮女孩說。

我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爲我們剛在幼兒園裏學了一首歌,詞裏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還沒回來呢,我就先給我爸倒了。我爸只說了一句,好兒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光頭小男孩說。

我給我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別人,她纔不讓呢,馬上就得揪下來,可我插的,她一直帶着,見着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愛我了……另一個女孩說。

我大大地驚異了。訝然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鐵的邏輯。更感動他們談論時的鄭重神氣和結論的斬釘截鐵。愛與被愛高度簡化了,統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覺到了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並強調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地愛意,在嘗試給予的同時,我們懂得了什麼是接受。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迴音壁,微小的愛意反覆迴響着,折射着,變成巨大的轟鳴。當會出的愛被隆重接受並珍藏時,孩子終於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聖。

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騰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給予和領悟愛的雙重任務。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爲孩子一世着想的遠見。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鐵杵成針百年樹人的本領,就像走路一樣,需反覆練,纔會舉步如飛。

如果把孩子在無邊無際的愛裏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剝奪了他感知愛的能力,育出一個愛的低能兒,即使不算彌天大錯,也是成人權力的濫施,或許要遭天譴的。

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孩子漸漸長大,一個愛自己愛世界愛人類也愛自然的青年,便噴薄欲出了。

1、被愛是一種幸福,當作者問及那些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覺到這種莫大幸福時,孩子竟然“漠然”回答“不,沒覺得誰愛我們”。其中“漠然”是什麼意思?它給了你怎樣的觸動?

2、談談你對以下兩句的理解。

(1)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

(2)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騰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給予和領悟愛的雙重任務。

3、文中有很多對愛進行詮釋的比喻句,試從文中找出兩句,並以“愛”爲主題,仿寫一個比喻句。

4、讀完此文,你覺得這其中隱含着作者怎樣的擔憂?

5、愛與被愛都是一種幸福,生活中,你對愛有哪些獨特的體驗?

教學反思

1、我認爲語文閱讀教學,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覆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如本堂課,抓住了重點段落(陶影的心理活動),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髮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2、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些學生的自覺性不高,自主合作學習不到位,出現這種情形,老師就有必要對學生加以學習方式的指導,對那些自主合作學習不強的學生,正確地引導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1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是: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

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思想貫穿於初中語文的六冊書,三個階段。《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品,也是“五四”以

來的散文名篇,是表現父子間相憐相愛的感人之作.2 這篇文章講述了多年前父親在浦口車站送兒子北上讀書的情景 ,卻永遠

的烙印在讀者的心中,永生揮之不去。

學情分析

優勢 :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高。

弱勢:課堂聽講精力集中不會超過15分鐘,回答問題較少通過大腦思考。

措施:精講多練,講課時間不超過15分鐘,練習以讀爲主,穿插口語、書寫訓練。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抓住通過“背影”這樣感情聚焦點,展現人物心靈的寫法。

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本文表現的父子情深,聯繫自身,淨化心靈,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透過文章細緻的人物描寫,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難點:品味樸實無華的語言,體會深情無限的意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父親是有相當深厚的感情,天下最親的莫過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每個父母對子女都具有真摯的寵愛之心,精心養育子女,殷切盼望他們長大成才,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他們對子女的愛具有無比高尚的情懷。由此,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父母印象是深刻無比的。那麼,作家朱自清先生對自己父親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描寫父親的散文《背影》,看他是怎樣刻畫其父親形象的。

《背影》作於1925年10月間,屬於一篇回憶性散文,他介紹了八年前與父親在浦口火車站分別時的情景,表現了父親愛護兒子的深摯感情,抒發了自己在生活貧困、精神壓抑的境況下,對父親的倍加懷念之情。

(二)學習正文

1.打開課件,放範讀錄音,然後再讓學生自讀課文

聽讀要求:

(1)放錄音時,學生注重聽課文抑揚頓挫的變化,特別是“父親”說的話。

(2)讓學生自讀課文一遍,要求學生把自己扮成作品中的“我”想象父親當時的言語、行動、神態,體會“我”的心情(悲痛、自責、感動、懷念),在朗讀中將此景此情表現出來。

2.師生共同活動,分析文章結構

學生在朗讀課文後,分組討論文章結構;學生回答後,教師進行明確。

第一部分:寫自己懷念父親,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一部分只有一句話,直抒胸臆,開宗明義。

第二部分:回憶往事,追述與父親在火車站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護兒子的真摯感情。

第三部分:寫自己與父親分別後對父親的懷念之情,與開頭相照應,直抒胸臆,表達情懷。

3.學習第一部分(討論式)

提問:本文開頭爲什麼說“我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呢?學生思考後作答。

明確:

文章開篇點題,開宗明義。作者對自己的父親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背影。“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說明父親的背影印記着其一生的勞碌,他一生的奔波都從其背影上展現出來。父親爲兒子前前後後地忙活,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護之情,蘊含着千絲萬縷的父子溫情。全文從這個“最”字上引發故事,追述了作者對父親終生難忘的往事,給人印象較爲深刻。

4.學習第二、三部分,這是全文的重點(採用講析式與討論式)

這兩部分是全文的主體部分,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分組討論,然後教師進行點撥總結。

(1)提問:文中所刻畫的那個肥胖的、穿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行路蹣跚的父親的背影,給人留下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印象。用語不多,爲什麼會有這樣強烈的藝術效果呢?這主要是作者善於捕捉特定情景中最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刻畫形象,抒發感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後請同學們畫出文中四次寫到的背影、四次寫到的流淚及兩聲的唉聲嘆氣的句子。

四次背影:

第一部分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有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我看見父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去,再也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四次流淚:

那年冬天,我從北京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下來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去,再也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兩次唉聲嘆氣:

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2)提問:講析四次描寫到的背影、四次流淚、兩次唉聲嘆氣的意義。

探討:四次描寫背影的意義

第一次,開宗明義,引起下文,懷念父親的濃重氣氛籠罩全文。第二次,在車站送別的`場面,細緻具體描繪背影,着力突出了真摯深厚的愛子疼父之情。第三次,是父子分別時,望着父親的背影而生悲哀不捨之情。第四次,讀父親的信,浮現父親的背影,進一步抒發對父親的真摯情感,照應開頭,結構嚴謹,使文章顯得完美極致。

探討:四次流淚的意義

每次流淚的境況不同,作者的心情不同,抒發的感情也不同。層層深入,把感情一步步推深,更進一步增強了其感染力。第一次,徐州見父,祖母去世,父親交卸了差使,家境貧困加劇,禍不單行。流的是悲痛的淚。第二次,目睹父親爲自己買橘子,年老體笨,步履蹣跚,衣着寒傖,爬上攀下,情真意切,流的是感動的淚。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時,難捨難分,悲痛難言,難過得流下淚,流的是悲哀不捨的淚。第四次,北平讀信,想念父親,浮現出父親的背影,流的是懷念的淚。四次流淚,四次抒情,輕輕加深,逐步推進。

探討:兩次唉聲嘆氣的意義

第一次,敘述父親反覆叮囑我要小心並好好注意自己的處境,“我”認爲父親有點迂。並且用了一句反語,其目的是欲揚先抑,更好地展現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之心。第二次,懷念父親之情較急切,不能控制自己。更進一步抒發了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三)總結

從全文來看,父親處境淒涼艱難,內心悲痛難過,苦不堪言。但仍沉着平穩,還勸慰兒子不必難過,卻偏要到車站送兒子,他體笨蹣跚,樣樣事情還要自己幹。心甘情願爲兒子做一些瑣屑之事,老境頹唐卻惦念兒孫。作者起初對父親缺少理解,抱怨並暗笑他有點迂,後來才轉變到對父親的理解,認識到父親對自己的疼愛,進而抒發了對父親的真摯感情。

【板書設計】

背 影

朱自清

四次寫背影:

一次:懷念父親,總領下文。

二次:車站買橘,表現愛子疼父之情。

三次:車站分別,表現對父親眷戀之情。

四次:北平讀信,表達懷念之情。

四次寫流淚:

一次:悲痛之淚。

二次:悲哀不捨之淚。

三次:感動之淚。

四次:懷念之淚。

兩次唉聲嘆氣:

一次:對父親認識的變化。

二次:對父親倍加懷念。

明線:到徐州見父親──回家奔喪──南京分別──北平讀信。

暗線:思想感情的變化。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並注意聽聽同學的發明創造,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3.自主發現:能主動發現多音字,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4.日積月累:讀讀背背有關天氣的諺語,讀讀認認關於調料的字、詞語。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瞭解科學技術的本領,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作成剪報。

教學重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1.激趣導入

同學們,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不斷改變,宇宙奧祕不斷被人探索。我們知道了太陽的許多特點,有了登月之旅,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發明了能幹農活的果園機器人

機器人還能幫我們幹什麼?展開想象把你想象發明的機器人告訴同學,並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明。如果對誰的發明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

2.小組交流

前後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發明創造的快樂,探討機器人的本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4.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明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於動手,善於動腦,就能有所發明,有所收穫!

不過,想真正發明你們想象中的機器人,必須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技能,長大後讓想象成爲現實。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一篇想象作文

1.前幾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寫進了日記裏,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機器人,孩子們的.發抿創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點。

2.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裏,我們發現好多同學在想象中都有新發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明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再寫一篇想象作文。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提示:可以是自動調節溫度的衣服,可以是行走如飛的鞋,可以推的房子,也可以是馬路機器人可以說它的樣子,也可以說它的奇特本領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3.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4.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5.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6.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7.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8.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

7.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麼不同,討論交流。

8.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9.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10.教師引導`小結: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11.拓展練習:交流課外瞭解到的多音字。

二、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麼發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料和味道。

3.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三、讀讀背背

1.導入:看見蜜蜂跳什麼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看到不同的花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祕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就揭示瞭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穫,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四.寬帶網

1.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並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後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着無窮的奧祕,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於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自主學會字詞,能理解本文“一技之長”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帶有12的句子,感受句子的深刻含義。

3能發揮想像,寫一段隊長對礦工們講的話。

4認識礦工們長期幫助受難工友的家屬又嚴守祕密的高尚品格,感受人間的真情和溫暖。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課題

1、老師要寫(板書:祕密)同學們跟寫,你們知道祕密是什麼意思?(學生交流)

2、出示課題:《37共同的祕密》“共同”加重。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4、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質疑。

(預設問題:哪些人共同的祕密?共同的祕密是什麼?這個祕密被揭穿了嗎?爲什麼這個祕密要大家共同遵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提得很好!那麼課文圍繞共同的祕密講述了一件什麼事呢?快速讀讀課文。

出示填空:爲了幫助礦工妻子維持生計。12個礦工約定每天去她的餛飩攤吃一碗餛飩,並且這個約定一直堅持了十幾年。板書(12個礦工——約定)

2、學生交流完成填空。

現在你們知道了,這共同的祕密是什麼呢?齊讀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習課文1、2小節

師:那麼他們爲什麼會做這個約定呢?

出示(引讀):課文的1、2小節

(1)理解“閉塞”、“一技之長”

(2)得知這一情況的礦工隊長會怎麼想呢?他會對礦工們說些什麼?

想象說話:礦工隊長想:於是,他跟12個礦工說:“”礦工們聽了隊長的提議後,都同意了。

(3)師小結過渡

2、師:那麼他們又是如何來遵守彼此間的約定的呢?請同學們根據學習要求,學習課文的3——8小節。

學習要求: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8小節,用浪線將他們遵守約定的句子畫出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2)圈出關鍵詞語,想想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3、交流出示(隨機)

預設:

(1)8毛錢一碗的餛飩熱氣騰騰,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12個人。

通過關鍵詞語“一下”“第一天”“12個人”體會12個礦工都信守了約定,如期到來。

指導朗讀,

(2)隨着時間的推移,吃餛飩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而最少時從未少過12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

通過關鍵詞句“最少時從未少過12人”體會礦工信守承諾,沒有一個人失約。

抓“從不間斷、風霜雨雪”體會到礦工們一直堅持着。(板書)風霜雨雪從不間斷)

你們試試你覺得怎麼讀,指導朗讀

師引讀第4節

理解“礦工們爲什麼始終不和至親的妻子說出這個祕密”。

生交流

師小結:礦工們以工友家屬可接受的方式幫助她,他們的付出不求回報,也不願讓接受幫助的人知道他們的幫助,維護了受幫助人的尊嚴,也體現了工友間樸素的兄弟情誼。

學習第5節:

出示第5小節

A隨機點評學生朗讀,抓“彌留之際”理解

B學生質疑、交流

C師小結、引讀隊長對妻子所說的話

(3)出示: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12個人。

通過關鍵詞語“不變、時光變化”體會礦工們一直在堅守着約定。

師小結:是啊,不斷變幻的是——時間,不變的是——12個人的這份善良心。板書:(世間變幻愛心不變)

指導朗讀

(4)出示:前來光臨餛飩攤的人,儘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個人。

師:爲什麼有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情況?女人代替了男人又是怎麼回事?

請展開想象,說一說。

出示:老礦工要退休了,他對兒子說:“ 。”於是,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一位礦工累倒了,他對妻子說:“ 。”於是,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人。

師指導體會這個祕密早已成了12個家庭的祕密

師:這個共同的祕密還僅僅是12個礦工的嗎?這個祕密僅僅是每天去吃一碗餛飩嗎?交流

師小結:正是有了十二個礦工12顆無私支援遇難礦友的高尚的心靈,纔有了愛心的接力傳承,纔有了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指導朗讀

(5)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12顆金燦燦的愛心。

師引讀理解礦工們長時間堅守約定幫助遇難礦工的妻子。

(6)師:看着這幾句話,你發現有什麼共同點嗎?

(7)再次串讀5句話,思考“12”代表的意義、

生交流,隨機板書:真情、溫暖、善良……

4、學習第7節

師:遇難礦工的妻子面對他們的傾力幫助,她又是怎樣做的?

①朗讀體會第7小節,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師小結板書:(畫愛心)

四、總結全文

1、師小結(放音樂):這份共同的祕密是一種無私的援助,它源於人世間最無私的愛。這愛,支起了她簡陋的餛飩攤;這愛,重新點燃了她倆生活的希望;這愛,在人們的手中接力傳承;這愛,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這愛,茹星星點火,從人們心底升起,深深引起了我們每個人的思索……讓這個感人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2、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音樂高潮)

板書:37共同的祕密

12個礦工———約定

風霜雨雪真情從不間斷

世間變幻12份溫暖愛心不變

善良

……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的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文中關鍵詞句,揣摩人物情感變化,體會父女熱愛自然、關愛動物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句段,感受人物的心靈美。

教學難點

揣摩小松鼠和父親的心理,聯繫上下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猜謎語。師:聽說咱們班孩子可聰明瞭,今天老師這兒有一條謎語:請大家幫忙猜一猜。(課件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着摘果子。———打一動物)師:孩子們果然名不虛傳,一猜就中,這個謎底就是———松鼠。(板書)孩子們,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書寫,注意“鼠”的.寫法。

2、欣賞動畫。師: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位這樣的新朋友。(播放動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一隻怎樣的松鼠?

師:同學們的詞彙可真豐富!可作家劉保法既沒有用美麗,也沒用可愛,而是用了這兩個字“那隻”松鼠(完善課題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二、質疑

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預設:

1、那隻松鼠什麼樣?

2、那隻松鼠怎麼了?……

三、檢查預習

師:課前,老師佈置過一項預習任務(課件出示學習目標1):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解決文中的生字新詞。

2、思考:課文圍繞那隻小松鼠寫了一件什麼事?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

師:現在,來檢查一下我們的預習情況吧!(課件出示以下詞語:躡手躡腳逃之夭夭伶俐攜帶俘虜抗拒乞求縮回漏掉)

(1)讀準字音。

(2)理解“躡手躡腳”的意思,並造句。

(3)讓學生說說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師指導左窄右寬的字(如“攜”、“拒”)的寫法。

師:孩子們字詞掌握得很不錯!那麼課文圍繞小松鼠寫了一件什麼事呢?(生回答,師板書:逮、放)

四、直奔重點,品讀課文

1、初步感知父親“放鬆鼠”時的心情。

師:最後,父親是怎麼把那隻松鼠放掉的呢?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咬咬牙)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最後,我咬咬牙,把它放了。)從“咬咬牙”這個動作中,你體會了什麼?(父親的矛盾、猶豫、不捨)

2、感受松鼠的活潑伶俐和父親逮松鼠的不易。師:到底是一隻怎樣的松鼠,讓父親如此不捨?咱們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課件出示學習目標2):自由讀課文第三段,邊讀邊想:

(1)、用“——”勾出描寫松鼠的句子,想像畫面,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松鼠?在你認爲最能表現松鼠特點的詞語下面標上“△”。

(2)、用“~~”勾出描寫父親逮松鼠的句子,並用“、”標出父親逮松鼠時的動詞。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並把你的感受簡單批註在書旁。

第二關:選詞填空。乞求要求懇求

1、小松鼠用絕望的目光()我放了它。

2、媽媽對我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