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太陽系》教學設計(精選5篇)

《太陽系》教學設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太陽系》教學設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太陽系》教學設計(精選5篇)

《太陽系》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背景分析:

由於《太陽系》這一課知識點較密集,所以我根據六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水平的現狀。這一課的教學沒有像以往那樣在科學教室中完成,而是讓學生們在網絡教室中進行學習。因爲多媒體網絡技術的運用,可以構建“主動、探究、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充分顯示了信息交流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等多種形式,真正爲學生提供了立體式的多項交流機會,形成了“教師的學習指導-學生的個體學習-學生的羣體合作學習”三要素的優化動態組合,在網絡教學中營造自主探究的寬鬆環境。

我將教學過程分成五個環節:創設情景-確定研究重點-自主學習-交流彙報-知識延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太陽系的組成及相關天體的特徵,儘可能多地瞭解太陽系的其它有關知識。(基於網絡教學信息量大的優勢而設計)

2、探究目標:培養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提高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形成對宇宙天體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根據太陽系中八大行星運行情況及有關數據,能分析推理出一些基本的運行規律。

教學難點

八大行星的名稱和排列順序及運行規律。

教學準備

網絡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非常好看的錄像片,你們想不想看?(播放一段楊利偉在太空拍攝到的地球)。你們看到了什麼?欣賞完我們美麗的家-地球,你是否也想到太空去看一看呢?

二、自主探究

1.初步探究

教師談話:這節課,就讓我們藉助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親臨”太陽系參觀遊覽。同學們,你們看誰來迎接我們了?(電腦上出現在各自軌道上運行的八大行星)。那就請同學們仔細地觀察,看你都能發現些什麼?(學生觀察後發言)

學生活動: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說出了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呈現最佳的學習狀態。]

2.自主質疑

教師提問: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也很好。這節課呢,就讓我們重點認識、瞭解八大行星。除了我們觀察到的這些以外,關於八大行星你們還想了解些什麼呢?

學生活動:(發言)

(讓同學們暢談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想法相互滲透。)

3.深入探究

教師提問: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不少,不過我們不可能在一節課內全部解決,這怎麼辦呢?那就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意願任意選擇一到兩個進行重點了解。

(網上學習的具體要求:首先請同學們在網上瀏覽自己想要了解的那顆行星,然後再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裏,最後再把文件夾裏的資料進行整理並製作成電子文稿再向同學們交流。)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就請同學們迅速地登陸科普網站找到你所要了解的那顆行星。(學生們紛紛上網進行學習,教師巡視並且進行個別指導。)

三、交流彙報

教師談話:讓我們先瀏覽到這吧,同學們瀏覽得可真投入!現在就請把你瀏覽到的信息介紹給你的同伴、好朋友,你們看怎麼樣?你可以招呼他過來,也可以自己走過去相互介紹,開始吧!(同學們討論得可真熱烈)誰願意將你的收穫說給我們全班同學聽呢?(學生邊展示自己製作的電子文稿,邊介紹自己瞭解的那顆行星的情況。)

學生活動:(同學們就這樣各自把自己研究的行星向全班同學作了介紹。)

[設計意圖:給學生留足自主活動的時間,促進學生自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爲學生創設自主活動的空間,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過程,使他們在參與學習活動中親身感受到成功的愉悅。]

四、彙報總結

通過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瞭解了一年等於兩天的水星,太陽從西邊升起的金星,人類家園的地球,太空中的小地球火星,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戴着“項鍊”的土星,躺着打滾的天王星,用筆尖計算出來的海王星,最小最遠最冷最神祕的冥王星。

五、知識的延伸

1、教師談話:一節課短短的四十分鐘,我們獲取的知識畢竟是十分有限的,每一位同學的頭腦中都還有許許多多的爲什麼沒有得到解答。不過沒有關係,老師向同學們推薦兩個關於天文知識比較豐富的網站:一是科普網站,二是天文臺網站,點擊它們,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2、作業佈置:

3、製作太陽系模型

課後小結

本課是在學生們瞭解了太陽系的組成,並詳細研究了流星、彗星、衛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有關八大行星知識的。本課的知識密集,且由於認識對象是宏觀遙遠的事物和現象,讓學生親自感知是非常困難的。若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爲主,學生參與少,效果自然不夠理想。因此,這節課我安排學生在網絡教室學習,採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方式。當電腦屏慕上展現出整個太陽系運行的三維動畫,形象逼真地把太陽系的外觀和運行狀況展示給學生時,使學生產生豁然開朗的感覺。然後讓學生認真仔細的觀察動畫,並相互交流,儘可能多地發現太陽系中有關特點,以對太陽系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然後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讓學生帶着疑問進入網絡天地進行自主學習,最後學生下載、存儲、編輯、製作而成電子文稿,進行交流彙報。

通過計算機網絡學習這一課,計算機真正成爲學生學習自然知識的工具,每一位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優勢,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而打破課內外、時間、空間的限制,廣泛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這樣以來,學生不僅可以瞭解太陽系的相關知識,而且還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和應用信息,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當然,有關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是學生平時難以直接觀察到的,用直接觀察的方法來完成對太陽系的認識不再是有效的途徑。利用一些資料來幫助學生認識太陽系,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太陽系的模型將是更有效的策略。

讓學生根據八大行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及各行星赤道直徑數據表建立太陽系模型是本課的重要活動。學生根據處理後的數據建立的太陽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八大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佈不是均勻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異很大;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這一活動,不僅會加深太陽和太陽系中的組成天體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理解力,對建立有關宇宙空間的概念十分有益。

《太陽系》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組成太陽系的星體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

2.會收集資料,能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認識瞭解太陽系。

3.學會與他人合作,並能在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太陽系圖片,多媒體資料,八大行星數據表。

第一課時

一、認識太陽系中圍繞太陽轉動的行星情況。

1.提問:哪位同學知道,太陽周圍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還有什麼天體?

2.學生討論並自由回答。

3.談話:看來同學們對太陽系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太陽周圍除了地球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天體圍着它轉動,這些天體都像地球一樣,本身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我們才能看到它們。這些天體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爲了更清楚地認識太陽系行星成員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閱讀教材第40頁列舉的有關太陽系八行星的數據資料。

4.學生閱讀資料並討論各自的發現。

二、整理太陽系行星數據資料。

1.談話:結合剛纔閱讀的數據資料和你討論過程中自己的發現,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順序是怎樣的?計算其他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水星與太陽距離的多少倍,把你們思考、計算、整理的結果記錄在課本第41頁的表格中。

2.學生整理數據資料,填寫相應表格內容。

3.彙報整理數據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情況提問:

(1)你能按距離太陽的近遠順序說一說圍繞太陽轉動的八大行星的名稱嗎?

(2)你有什麼好辦法將它們記住?(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一記,然後我們來比一比誰的記憶力最棒。

(3)填寫教材第40頁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稱。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九大行星的知識,願意與老師、同學交流一下嗎?

4.提問: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哪一顆?體積最小的是哪一顆?

5.學生彙報,教師給予積極的肯定或鼓勵。

6.談話:按體積從大到小給八顆行星排個順序,並把這個順序記錄在教材第41頁的表格中。

7.學生填寫八顆行星大小排列順序後組織同學舉行簡要彙報,教師小結排序結果,統一大家認識。

8.提問:同學們,上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除了課堂上學到的這些知識,你還有哪些問題?還想知道些什麼?

9.學生自由提問。

10.談話:同學們的問題還真不少,現在我們把這些問題歸歸類,看看有哪些是同一類型的問題。

11.教師指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從

“矮行星知識”、“太陽系小天體知識”“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關係”等方面進行分類,並積極肯定學生科學的問題分類方法。

12.談話:希望同學們在課後從“矮行星知識”、“太陽系小天體知識”“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關係”這些方面收集資料,爲我們下節課編輯太陽系小報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瞭解太陽系小天體和矮行星的相關信息。

1.談話:經過上節課課後同學們的資料收集,現在你能說說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關太陽系其他天體的信息嗎?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簡要板書進行梳理,同時給予發言同學以正面的積極肯定。如果學生的發言中已經涉及到有關“太陽系小天體”-彗星的介紹,教師可以強調教材中也有類似的講述;如果學生沒有提到,教師還有必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42頁有關彗星的內容。

3.提問: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系是由哪些天體組成的嗎?

4.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太陽系的組成,教師適時地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議,以完善並鞏固同學對太陽系組成的認識。

5.組織同學自行閱讀教材第42頁有關冥王星的小資料。

6.談話:通過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過程的瞭解,你如何看待科學認識的發展和人們對於錯誤認識改正的態度?

7.學生在班級內展開彙報交流,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相互間就各自觀點展開討論。如果學生有思考或表達的障礙,教師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引導或總結。無論是學生自行探討還是教師引導,在這裏活動目的只有一個:讓同學們認識到科學研究的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勇於改正錯誤的精神,同時認識到科學認識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不斷髮展的。

二、整理太陽系的資料,設計製作以太陽系爲主題的小報。

1.提出製作以太陽系爲主題的小報的要求,引導學生思考:“製作這樣的小報,可以選擇怎樣的專題?”

2.學生個別彙報各自打算,教師給予充分肯定,並視學生彙報的實際情況指導同學可以以“太陽系天體新信息”爲專題,也可以以“人們探索太陽系天體歷程”爲專題,還可以以“人類探索太陽系求真求是的精神”爲專題。

3.引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開展討論:“圍繞自己選定的專題,我們應該收集或選擇哪些資料和圖片豐富我們的小報?爲了讓我們的小報特色更突出,在內容選取和形式編排上要注意什麼?”

4.學生小組討論商量後進行班級內的交流,並相互提出意見或建議,以完善小報的製作前的設計工作。

5.組織學生按照既定計劃製作以太陽爲主題的小報。

6.根據學生主題小報製作完成情況在課內或課外進行展示、介紹和評比。

《太陽系》教學設計 篇3

活動名稱:

蒙氏科學內容---認識太陽系、八大行星

教具構成:

八大行星嵌板

教育目的:

1、認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名稱;學習八大行星的排列位置。

2、培養幼兒從小愛祖國、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地球圖片,八大行星的嵌板、太陽系圖片;各星球字卡及圖片

2、黑板上佈置好星空背景圖、太陽系軌道圖

3、太陽系軌道運轉視頻。

4、家長和孩子共同查閱太陽系資料的前經驗。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我生活的地球

三、蒙氏工作內容---認識太陽系、八大行星

1、觀看地球的照片-美麗的地球。

(1)出示地球圖片,這是什麼?地球上有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地球的家在哪裏?師:對了,我們要保護它、珍愛它,因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有一個很美麗、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陽系,地球在這個家裏排行第三,她有八個兄弟姐妹。哪八個呢?

(2)師:你想知道這九個兄弟姐妹在太陽系的位置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認識太陽系及排列順序。

(1)看太陽系軌道運轉視頻。師:太陽系有哪幾個兄弟姐妹?他們有什麼特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2)師出示黑板上佈置好星空背景圖;依次向幼兒介紹八大行星,並出示相應的圖片和字卡,指出它們的所在位置。

太陽:是這個家的媽媽,是主宰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在太陽系家中的所有天體寶寶都圍繞着它運動,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水星:在第一條軌道上住着水星大哥,他呀,動作最慢,是距離太陽媽媽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第二條軌道上住着金星姐姐,是最愛乾淨的一個。

地球:地球住在第三條軌道上,是宇宙中最爲精彩絕倫的一個天體。

火星:第四條軌道上住着火星弟弟,他呀,和地球姐姐的感情最好,所以他要住在地球姐姐的旁邊。

木星:木星弟弟,他住在第五條軌道上,是太陽系九兄弟中最胖的一個,其他所有行星兄弟加在一起還不夠它的一半。

土星:土星妹妹,住在第六條軌道上,她最喜歡漂亮了,老戴着一個美麗的光環。

天王星:天王星弟弟,住在第七條軌道上,是最乖的一個。

海王星:海王星弟弟,住在第八條軌道上,他和冥王星弟弟一樣,最不怕冷了。因爲他們住的地方有零下200攝氏度以下呢?

3、出示八大行星的嵌板四個,請幼兒分四組給嵌板上的八大行星配上字卡,初步學習八大行星的位置。

師:這是八大行星的軌道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八大行星的位置,把字卡放在相應的'位置,比一比哪組最快?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櫃。

《太陽系》教學設計 篇4

目的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要求學生知道太陽系的構成及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順序,明確恆星、行星、衛星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

2、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太陽系的構成;通過對九大行星的有關數據的分析,瞭解一些關於九大行星及太陽系的情況。

3、通過對太陽系的認識,使學生體會到宇宙中的天體是相互聯繫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掛圖或投影片-太陽系的構成,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的照片,流星,彗星。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

(1)地球在宇宙中怎樣運動?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什麼現象?

(2)月球在宇宙中怎樣運動?在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什麼現象?

(3)太陽、地球、月球是怎樣相互運動的?它們的相互運動會產生什麼現象?

(4)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日食?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月食?

2、談話:太陽與地球、月球有什麼不同?(主要是太陽能發光,地球、月球不能發光。)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三類天體的名稱

(1)講解:

像太陽這樣自己能發光的星叫做恆星。(板書:恆星)

像地球這樣自已不發光、圍繞恆星轉動的星叫做行星。(板書:行星)

像月球這樣自己不發光、圍繞行星轉動的星叫做衛星。(板書:衛星)

(2)提問:

①什麼是恆星、行星、衛星?

②這三種天體有什麼關係?

2、指導學生認識太陽系的組成

(1)認識九大行星

①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一顆行星,你們知道在太陽周圍還有其他的行星嗎?

②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太陽系。

③觀察:

(學生觀察課木中的插圖,教師利用掛圖或投影片指導。)

這是一張圍繞太陽轉動的行星圖。說一說,你從圖中都看到了什麼?

在太陽周圍、圍繞太陽轉動約有哪些行星?(九顆大行星和無數小行星)按順序說出九顆大行星的名稱。

在九顆大行星中,哪顆離太陽最近?哪顆離太陽最遠?地球在什麼位置?

從圖上看,哪幾顆行星比較大?哪兒顆行星比較小?

它們的形狀有什麼相同點?(都是球形)

它們公轉的軌道有什麼相同點?(都是橢圓的)

①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觀察可以知道,在太陽周圍、圍着太陽轉動約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具王星,此外還有很多小行星。這些行星都是沿着同一方向,自西向東公轉着。

在九大行星中,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衛星,衛星的數目不同,例如火星有2個衛星,土星有10個衛星,木星有13個衛星。

(2)認識彗星

①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哈雷碧星。

②講述:圍繞太陽轉動的還有這樣一種形狀特殊的星。你知道這是什麼星嗎?(彗星)

③觀察:彗星的形狀有什麼特點?它公轉的軌道有什麼特點?

④講解:彗星是圍繞太陽轉動的形狀如掃帚一樣的星,它們公轉的軌道又扁又長,繞太陽一週要很長時間。

例如有一顆名叫哈雷的彗星,繞太陽一週要76年,上次看到它是1986年,下次再看到它要到2062年。在太陽周圍除了哈雷彗星外還有其他彗星。

(3)認識流星體及流星

①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流星。

②談話:有時,在夜空中看到一顆星一掠而過,很快就消失了。這是什麼星?(流星)

③講解:在太陽周圍廣闊的空間中,除了大行星、小行星、鴛星、衛星外,還有很多比較小的天體,叫做流星體。流星體不斷運動着,當它們接近地球的時候,受到地球強大的吸引力,就會掉向地球;這些流星體闖入地球的大氣層時,由於它們的速度很快,與大氣摩擦得很厲害,溫度升得很高。以至發出光芒,從天空中一劃而過,因此人們把它們叫做流星。絕大部分流星在穿過大氣層時燃燒完了,瞬息便消失了,只有少數流星能落在地上。落在地上的流星,冷卻後,看上去就是一塊大石頭,所以人們又把它們叫做隕石-從天上落下來的石頭。(有的隕石主要成分是鐵鎳金屬,稱爲鐵隕石)

(4)綜合太陽系的組成

①提問:

現在你知道在太陽周圍有哪些天體?

這些天體以什麼爲中心?哪些天體圍繞太陽轉動?哪些天體圍繞行星轉動?

②講解:以太陽爲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行星及其衛星、彗星、流星體等組成了一個相互聯繫的天體系統。由於這個天體系統是以太陽爲中心的,人們便把它叫做太陽系。

③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④提問:

什麼是太陽系?

太陽系以什麼爲中心?

在太陽系中有幾類星?(恆星、行星、彗星、衛星)從它們的相互運動關係看,哪類星在中心?哪類星在第二層?哪類星在第三層?

3、指導學生了解有關九大行星的一些情況

(1)講述:以前,人們對太陽系的情況瞭解得不多。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太陽系的情況、特別是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情況瞭解得越來越多,拍攝了很多關於九大行星的照片(出示掛圖或投影片部分行星的照片),觀測了很多關於九大行星的情況。

(2)閱讀:課本第52頁中關於九大行星的數據表。

(爲了幫助學生看懂,教師需對“表頭”做簡要說明,並說明表中的時間都是以地球上的時間爲標準的。)

(3)討論:從這些觀測數據中,你有什麼發現?根據這些觀測數據,你能推想出什麼事情?

(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大膽想像,廣泛聯想,積極發言。根據學生髮言情況,教師再參考課文說明的內容提出一些啓發性的問題,使學生對太陽系及九大行星有更多瞭解,並使他們初步體會到怎樣使用數據分析問題。)

(4)教師小結: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關於太陽系和九大行星的很多事情。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數學知識,我們還能發現更多的祕密。

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太陽系。

2、提問:

(1)太陽系是由哪些天體組成的?

(2)按順序說出九大行星的名字。

佈置作業

《太陽系》教學設計 篇5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是否還記得就在2005年的10月,我國發生的一件震驚國內外的事嗎?多麼讓人驕傲、多麼讓人自豪的一件事啊!隨着科學的不斷髮展,人類早已不再滿足在地球上生存,想在宇宙太空開闢一個新的生存空間,我國在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神舟6號”的發射成功,預示着我國在航天技術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學們,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吧!

2、播放“神舟6號”發射情景,學生觀看。

3、談話:同學們,當你又一次看到那讓你久久難忘的場面,此刻的你想說些什麼呢?

4、談話:同學們,你們嚮往神祕的宇宙太空嗎?你們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奧祕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上宇宙飛船飛上太空,一起來探索宇宙的無窮奧祕,好嗎?那就請同學們做好“升空”的準備吧……同學們,我們就要升空啦,準備好了嗎?現在進入升空倒計時-5、4、3、2、1,發射!

【設計意圖】

首先抓住目前的熱門話題“神舟6號”展開教學,當學生再次回顧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學生一定會有很多話想說,有許多問題要問,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天文的愛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還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由“神舟6號”的上天,引發學生到宇宙中去看一看神奇宇宙的慾望,於是教師帶領學生駕駛虛擬的“宇宙飛船”“升空”,學生可以用鼠標點擊各種按鈕,觀察各種儀表的顯示情況。當學生“起動”發動機,操縱“宇宙飛船”“起飛”,計算機會模擬出“宇宙飛船”的各種姿態,並且顯示宇宙太空的情景,同學們可以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太陽系。如此可以產生壯觀的立體感覺,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同時也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學生探索無窮宇宙奧祕的慾望和興趣,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對提高學習效果非常重要。

(二)認識太陽系的教學課例

1、談話: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太陽系(板書:太陽系),請同學們“乘着宇宙飛船”仔細地觀察太陽系,看看你能發現些什麼?

2、學生“駕駛着宇宙飛船”觀察太陽系。

3、(教師帶領學生將宇宙飛船靠近地球)談話:費俊龍、聶海勝就是乘着“神舟6號”飛船,圍繞地球飛行了76圈後,成功返回了地球。

4、交流觀察到的天體的情況,如行星、彗星、流星體等。

5、複習上一節課對九大行星的初步瞭解,概括九大行星的特徵。

教師隨機出示板書:

最名不副實的-水星

自東向西倒着行的-金星

人類的家園-地球

太空中的小地球-火星

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

戴着“項鍊”的-土星

躺着打滾的-天王星

用筆尖計算出來的-海王星

最小最遠最冷最神祕的-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