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上《高粱情》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上《高粱情》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高粱情》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語文上《高粱情》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上《高粱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教學3—5自然段,展開“探究性學習”,探究高粱根的特點,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達的方法。

2、培養學生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3—5自然段,展開“探究性學習”,探究高粱根的特點,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過程:

一、形象感知,導情導標,回憶學法

1、師:在北方,有這麼一種植物,長着挺拔而粗壯的稈子,碩大而血紅的穗頭,強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出示畫面,師邊說邊指)這就是高粱(板書)。你覺得高粱長得怎樣,有什麼特點?(讓學生暢所欲言,有個初步印象)。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師補充完成板書,加上“情”字,齊讀課題,看着課題,我們猜想一下課文可能會寫些什麼?(估計學生:⑴會寫高粱是什麼樣的;⑵會寫作者對高粱的感情)

3、自己讀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呢?

學生自由讀後交流,只需簡單回答即可,師相機板書。

內容——思想

4、揭示本節課學習目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探究高粱根的特點,從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直奔重點,自主探究,體悟情感

(一)讀課文,找出寫高粱根特點的自然段。

(一般學生能找到3~5自然段,如果學生出現問題,則再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

(二)探究“高粱根上有氣根”的特點、品性,體悟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如何表達的。

探究一:高粱根有什麼特點?

利用學法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具體談;同學交流。

交流。

A、出示:“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揭示出:長有氣根。

B、根據這段話,畫一畫高粱的氣根,想想氣根的特點。(兩生上臺板書畫,其它下)。

C、交流:畫得怎樣?這一過程其實是對氣根特點的深入理解。讓學生結合圖、語句談。

師相機教學

a、“有點像榕樹的根”、“像鷹爪一樣”是否都是比喻句

估計學生答到⑴不是比喻,師追問:爲什麼這樣寫?(說明堅韌)⑵是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大。)

b、比較。

1、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2、彷彿抓着一個物體。

爲什麼這樣說呢?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

3、自己揣摩讀這段話,把它的特點讀出來。

4、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這一小節篇幅較長,直切重點,讓學生找出描寫高粱根特點的句子,探究氣根的外形特點,使探究目標更明朗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聯繫生活談到“有點像榕樹的根”、“像鷹爪一樣”則師相機教學,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不到之處師點撥;再通過“活物”、與“物體”的用字比較,深入體會氣根的特點,其實也是探究“表達方法”的過程。

5、探究二:爲什麼高粱根上長有這麼多氣根?體悟高粱的品性。

(1)師承上:高粱與衆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長有氣根,堅韌有力,自然而然,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

(估計學生問:爲什麼高粱根上長有這麼多的氣根?)

師:自己讀上下文,探究一下。

(2)學生自主探究。

(3)交流。

a、出示:“對於高粱,氣根是最不可缺少的……等着對手向他撲來。”

b、指讀,說說爲什麼長有這麼多氣根?

c、自由讀文,你覺得應該怎樣來讀這段話?

d、交流。

估計生:敬佩、讚美的

師追問:爲什麼?

(估計學生答到:高粱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性。)

e、再自由讀,讀出這種感情;指讀;男女生賽讀。

設計意圖:由學生自然而然產生的疑問引入探究高粱的品性的教學,使得教學順着學生的學路走,讓其自主學習得到張揚。朗讀,化解了從外形到品性的理解過程,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深刻領悟到了高粱的品格,爲下文體會作者的思想埋下伏筆。

6、探究三:從第三自然段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讀着讀着,同學們你體會到了課題“高粱情”“情”字的`內涵了嗎?四人小組討論。

(2)交流。(估計生:表達了作者對高粱有“堅韌不拔的品性”的讚美,敬佩之情)

(3)齊朗讀第三自然段。

(4)同學們學到這兒,你對高粱想說些什麼嗎?

設計意圖:從探究了高粱特點——品性——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了教學環環相扣,逐層深入的原則,由表及裏,披文入情,使學生很容易地就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礎上,第一次迴歸課題,初步說說“情”字的內涵,緊扣了教學目標。

7、探究四:再次讀第三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把對高粱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的?

(1)同桌讀課文、交流。

(2)大堂交流。

(抓住高粱身上最與衆不同的地方,最能表現高粱品格的部分寫具體。)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僅僅停留在內容,思想上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學會表達。如何表達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字裏行間去感受,長此以往,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學4~5小節,探究高粱根的其它特點,高粱的品性,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達的。

1、回顧第三小節的學法

探究特點→探究品性→探究情感→探究表達方法

2、四人小組學習。

3、派代表交流。

設計意圖: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裏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在學習第三自然段後,引導學生回顧探究方法、步驟,給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時間,去學習,更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鞏固了學習的方法。

三、迴歸目標,回憶學法,暢談收穫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是如何“從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

讀、思。

內容——思想

探究

高粱的特點,聯繫上下文作者想表達_______的思想感情,高粱的品性,聯繫生活展開聯想和想象。

2、我們還探究了什麼?

(生:寫法)

3、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從學法、知識、技能、思想方面等讓學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有目標、有操作過程,有評價,有回顧的教學過程,是最有效的教學過程。在學生利用方法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及時地引導其整理腦中新的認知結構,有利於學生利用方法,下一步更有效地去探究新的知識、技能,從而再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四、佈置作業

摘抄下你對高粱根印象最深的片段,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本文的訓練重點是“從內容體會思想”,由文中內容引申到對作者思想情感的認識,教學中已達成目標。但作爲讀者,肯定從內容也會有自己的感受,用寫的方式來表白,更加深了對高粱品性的敬意,同時還進行了語言文字寫的訓練。

板書設計:

20、高粱情

讀、思

內容———思想———表達方法

探究

高粱的特點 聯繫上下文

作者想表的思想感情

高粱的品性 聯繫生活

展開聯想和想象

板書設計意圖

(1)能反映出學生探究的過程。

(2)能反映出學生探究的方法。

(3)體現出了學生的學路,教學設計的思路,有利於學生腦中形成新的系統的技能、認知結構。

五年級語文上《高粱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初步認識借物抒情的方法。學習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體會作者對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點:

瞭解高粱根的特點。

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根據題目、插圖,激發興趣。

出示高粱的圖片,以題目爲切入點:“你們見過高粱嗎?高粱是北方較常見較普通的農作物,高粱究竟是什麼樣的?”

引導學生看圖,瞭解高粱的特點——結合初讀課文,說一說。

①把圖中的“根”放大,可據此猜測課文描寫的重點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從“情”字入手提出問題:“爲什麼要在高粱的後面加個‘情’字?作者對於這種北方較普通的農作物又懷着怎樣的感情?”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瞭解作者描寫了高粱的哪些特點,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同學交流看法。

(3)瞭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2.自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查字典,不懂的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三、個人閱讀與討論結合。

1.輕聲讀課文,結合插圖。

①想想課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點寫什麼?(在書上批註)

②課文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可讓學生討論)

板書:神聖 敬佩

2.重點閱讀要求:默讀文章的重點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點、作用,並畫出相關的句子,說說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

先獨立閱讀,思考→畫批重點→在小組內交流體會→全班交流。

3.總結學生交流的結果:高粱根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長着很多氣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師可啓發學生根據高粱生存的環境,結合整體形象來理解:提問:爲什麼在土地十分貧瘠的雁門關腳下,高粱還能長着“正直的稈子和碩大而血紅的穗頭?”

讀重點句,體會,然後有感情地讀,與作者的情感相溝通。

②“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着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麼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學生體會出:這句形象寫出了高粱根的特點,它不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稈的下端還長着氣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氣根和“榕樹的根”比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氣根“像鷹爪一樣”抓住土地,說明氣根的堅韌;說氣根“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說明氣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帶着這種體會,讀一讀,賽一賽,看誰能把高粱根的特點讀出語氣來。

四、深入理解比較,概括表達方法。

默讀分、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樣的地位,爲什麼?(抓“神聖”和高粱與“我”和故鄉人們的關係來看)

②高粱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對”對高粱有着怎樣的感情?帶着這種感情讀一讀:自己讀、指名讀。

五、總結。(鼓勵學生按照黑板上的板書,總結中心)

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點,抒發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讚美。

教學反思

《高粱情》是一篇借物抒情的課文。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根的特點,抒發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及其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讚美。文章雖不長,但高粱離學生的認知距離較遠,他們很難把握其中的情感體驗。如何引導學生採取有效的途徑感悟其中的深義呢?學習了新一輪《語文課程標準》後,我對所執教的《高粱情》有幾點思考。藉此,我談談執教過程中的得失。

一、師生互動,能找準核心問題。

教師要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其他學生對話。找準核心問題是對話必不可少的條件。《高粱情》的核心問題有兩個:高粱的特點,作者對高粱懷着怎樣的感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我精心設計了“質疑”和“梳理”兩個教學環節。開課後,先讀題質疑,讓學生說出心中的疑問。學生圍繞“高粱”和“情”字,提出了許多問題。我引導學生從中梳理出上述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師生互動,共同商定核心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積極實踐,能自讀自悟。

《高粱情》是一篇自讀課文。這就要求教師擺正學生的位置,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進行語言實踐。我圍繞核心問題制定了自讀自悟的課堂結構,讓每個學生經歷了“讀,思,議,品”的實踐過程。其中“讀”是帶着問題讀,讀得有目標;“思”是邊讀邊想,思考有方法;“議”是組內討論,設置交流平臺;“品”是體驗感悟,落實語感訓練。在整個自學自悟的過程中,課堂形成了一種真正的讀書氛圍。學生親自經歷了知識獲得的過程,語文實踐落到實處。

三、注重溝通,對話要通暢。

師生是學習的“共同體”。師生之間必須要有溝通的橋樑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體”。對話是溝通的主要渠道,保持渠道通暢才能保證教學流程通暢,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時師生之間的對話進行得不夠通暢。問題出現在哪兒?經過反思,我認識到教師也是學習者,教師要善於捕捉對話中的亮點。例如:一名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深刻理解了文中這樣一段話“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着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麼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彷彿擒住一個龐大的活物”。他一口氣說出了自己對這段話的感悟。特別是講到“作者用一個比喻形象說明了高粱根深深扎進土裏的特點。”這本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由於我沒能抓住這個教學良機,教學時走了點彎路,沒有因勢利導把教學推向一個高潮。教師不但要做“共同體”的輔導者,也是要做“共同體”中的學習者。

四、緣情悟理,理要在情中。

《高粱情》具有借物抒情的特點。作者對高粱懷着怎樣的感情?這是教學的重點。我們只有理解了高粱根的特點,才能領悟到作者對它堅忍不拔品格的敬佩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