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一、中心着手,導入教學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教學設計

1,齊讀課題

2,(投影片出示最後一節)學生齊讀

“就是因爲我害怕它。”列寧說,“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鍊自己的意志。”

  二、中心突破,指導讀悟

1、“就是因爲我害怕它。”這裏的“我”指誰?“它”指什麼?

2、我爲什麼害怕它?哪些句子體現了路的險?

1)學生閱讀討論

2)教師點撥後歸納

A從對小路的描寫看出險:

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

B從對巴果茨基的行動看出險:

巴果茨基背貼着峭壁,扭轉了頭,不去看深淵,用碎小的步子在狹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動。

C從巴果茨基的語言看出險:

“您看看,是這樣的路。”巴果茨基說,“您不能從這兒過。”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聲喊。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以上的描寫,並引導學生仔細體會路的險。

3、過渡:既然路這麼險,列寧走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1)從哪裏看出列寧走的時侯也很害怕?

(投影出示)

列寧跟在他後面,就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

指導朗讀,卡片出示:頭暈目眩(齊讀)

2)列寧在困難面前是退縮了還是堅持走了下去?

(投影出示)

列寧站立了幾秒鐘,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過了這段危險的小路。

指導朗讀

4、列寧爲什麼堅持走了下去?用他的話講是什麼原因?

(投影出示)

“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

指導朗讀

5、過渡:列寧在巴果茨基地帶領下,終於通過了那段險路。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峯”!日出的景色多美呀!

齊讀日出的景色

6、在下山時列寧又走了那條險路,自讀課文第三段,找出列寧第二次過險路的那段話,並用填表的形式比較兩次走各有什麼不同?

走小路的原因

誰先走

在最險處的表現

第一次

第二次

(投影出示第二次走險路的句子)

“這一次我先走。”列寧說完,就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

教學“毅然決然”,指導讀。

7、再讀最後一接列寧講的話,體會列寧是如何磨鍊自己意志的。

  三、情思交融,深化主題

1、列寧走的這條險路好比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哪些東西?

2、他走險路時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3、再次齊讀最後一節列寧的話,感受列寧不怕困難、時刻鍛鍊自己意志的精神。

(下課)

板書:

17登山

戰勝困難磨鍊意志

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