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2篇大綱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2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2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讀及會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敘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頤和園的美,培養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

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完位於北京的長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位於北京的一處被錄入世界遺產的景觀。同學們知道現存的三大皇家園林是哪三大嗎?北京西郊的頤和園和圓明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現在大家來看看這幅景區地圖,你們知道這是哪嗎?我們今天學習《頤和園》。

板書:18、頤和園(邊寫邊說頤字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認讀

自由朗讀,開火車,再全班齊讀。

(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了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多音字是哪一個啊?)

老師黑板展示易錯字。

2.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

(1)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幾處美景,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有關作者遊園路線的詞語。)按照什麼遊覽順序寫的?

(3)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依據是什麼?並說說每一部分的意思。

(遊覽先後順序,總分總結構)

作者向我們主要介紹了哪幾處美景?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文章是按照什麼瀏覽順序記敘的?

三、文段分析

1.找出課文中有關作者遊園路線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什麼作用啊?將每個轉換的景點,段與段形成一個過渡連接。所以,這些句子是什麼句呢?過渡句。有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2.作者先遊覽了哪一個景點?長廊。全班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長廊有什麼特點?

(1)長廊長,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這裏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列數字。 用具體翔實的數據來表現長廊“長”“間數多”的特點。

(2)畫多,漂亮,美麗。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你們從“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中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呢?上一課學習長城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修築長城時,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那麼,你們從這裏感受到了什麼? 智慧。

(3)長廊兩旁給你怎樣的感受? 自然美景。風景美。

全班齊讀,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那麼,作者是怎樣介紹長廊的呢?

從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3.走完長廊,作者還去到哪些地方呢?

讀一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我們先看第三自然段,誰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點?

萬壽山上的景物:佛香閣、排雲殿。

介紹完佛香閣、排雲殿,作者向我們介紹了?

萬壽山前的昆明湖

最後呢?從萬壽山下來,我們跟隨着作者看到了什麼景物?

昆明湖的長堤、湖心島和十七孔橋。

同學們知道了這些景點了,你們有沒有對哪些景物是特別喜歡的。

現在:

自學要求:

1.選擇最喜歡的景物,把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用“_______”劃出來。

2.劃完後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3.想想景物有什麼特點。

彙報要求: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景物;

2.讀一讀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

3.講一講景物有什麼特點。

現在,我們一起來到了萬壽山的佛香閣,有誰喜歡佛香閣的,請舉手。

(學生彙報) 外形精美。高。

只回答了高:佛香閣僅僅給你們的感覺是高嗎?佛香閣的外形是怎樣的啊,黃色的琉璃瓦又如何?說了外形的精美,皇家建築的宏偉氣勢。

只回答了外形:老師給你們提示:從“聳”字感受到佛香閣的什麼?高。

走完了佛香閣,我們來到了排雲殿,有哪些同學是喜歡排雲殿的呀?

(學生彙報)雄偉壯觀。“一排排金碧輝煌”。

那麼,這一段作者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觀察點是什麼?

從山腳下擡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壯觀景象。

離開了排雲殿,我們站在佛香閣前面向下看,正前方看到了什麼?喜歡昆明湖的同學又在哪裏呢?

(學生彙報)靜、綠。

還有哪裏寫出了昆明湖的“靜”?

我們看一下這句的“滑”字,如果老師將“滑”改爲這個“劃”字好不好呢?爲什麼?

爲什麼第一個“滑”字會顯得更靜?滑,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這樣的滑,湖面的波紋痕跡會很大嗎?

如果用“劃”,你們想一想,划船的時候,船槳使水蕩起波紋,這種時候你們會覺得湖面是靜的嗎?

所以,這個“滑”字,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作者又是怎樣介紹景色的呢?

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哪裏呀?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我們繼續跟隨作者的腳步,離開了美麗的昆明湖,我們看到了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誰喜歡十七孔橋的呢?(學生彙報)

哪裏看出了獅子姿態不一?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你們從這裏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 智慧。

四、佈置作業

1.陽光評價2.小練筆

3.家聽、抄詞、拼音

五、板書

長廊(內-外)

頤和園 萬壽山(下-上,上-下) 頤和園

(又大又美) 昆明湖(遠-近) 美景說不盡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詞語。

2、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感受頤和園的宏偉美麗。

教學準備:

1、CAI課件、展板。

2、蒐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裏嗎?

教師板書課題並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瞭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瞭解?指名說。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前後桌四人一組互相交流不懂的問題。

3、通過交流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如果有,板書問題。

四、自由結組,合作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十七孔橋銅牛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地圖,閃爍這六個景物,使學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結組:

通過讀課文、查閱資料,你對哪個景物最感興趣,根據興趣重新結組。

要求“快、靜”。然後快速選出你最信任的組長。

3、合作交流:

由組長組織活動。在組內交流查閱的資料,結合課文及資料,準備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景物。

4、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1)請各組進行彙報,同時,課件出示頤和園景物的相應圖片,並配以古箏音樂。

(2)小組彙報的同時,其它組認真聽,聽後談談感受,也可向這組進行提問。

(3)教師進行適時評價、點撥。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課件閃爍這四個景物在地圖中的位置。

2、課件顯示這四個景物的圖片,教師加以聲情並茂的介紹。

3、欣賞後你有什麼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六、課外延伸,補充資料(師生共同交流)。

1、通過查資料,你還知道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老師也查到了一些資料,你們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一些景物圖片,並加以簡單介紹。)

3、學生把收集的資料貼到展板上。

4、小結:頤和園的景物真是數不勝數,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

板書:……

七、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談感受。激發熱愛首都之情,產生自豪感。

八、瞭解本文寫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紹頤和園的景物,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板書:詳、略。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有什麼不同?

九、佈置作業: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課下觀看展板,交流體會。

板書設計:

29頤和園

仁壽殿 佛香閣 大戲樓 長廊 十七孔橋 銅牛(詳)

諧趣園 “買賣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