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孩子們爲老師種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葉綠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優美清新的兒童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純真美好的愛。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詩句,體會詩中紫丁香一樣芳香美麗的情感。

讀第一節時先讓學生表演“踮起腳尖”,引導他們體會孩子們恐怕驚動老師的心情和學生對老師深深的愛,學生讀得入情入境。

讀第二、三、四節時引導學生回憶、想象:老師爲什麼會疲倦,老師掛牽什麼?學生一邊聽着《我愛米蘭》這首歌,一邊情不自禁地回憶起老師爲了學生的快樂成長而付出的艱辛勞動。有的學生說:老師講一節課要準備許多資料,要費很多時間,夜深了,還不休息;有的學生說,那次我感冒了,是老師帶我到醫院看病拿藥,晚上還幫我蓋被子;有的說:從剛開學到現在,老師嗓子一直不好,但是仍然精神飽滿地給我們講課……學生將生活與詩文相結合,更好地感悟了詩情詩意。在此基礎上採用各種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多讀:個人讀、合作讀、分小組讀、比賽讀等等。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在朗讀中充分感悟到了師生之間的深情。課上完了,但紫丁香散發出的濃香深情,仍縈繞在我與學生之間。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讀後大家一定覺得心裏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着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着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

文章以兒童的口吻,淺顯的文字,表達了濃濃的師生情。文章雖然是從兒童的角度寫,但教師的形象也躍然紙上:爲工作而疲倦,時時把學生掛牽,夜深了,還在寫教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本課中學生對老師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這樣互融的情感,不知我們班的孩子們能否體會呢

上課了,我深情的範讀了課文,讓孩子們說說感受。讓學生感受到在這篇課文中有一種美好的情感。現在不能體會,等到課文學好後,你們一定能體會。

接下來,我引導孩子細讀課文。第一節,我用動作表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理解"踮",爲什麼要踮腳走路感受孩子的細心。第2,3,4節我先請學生自己讀通讀順,深入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和學生對老師的感恩。第5節,我提了一個問題,老師會做一個怎樣又香又甜的夢學生回答"老師的夢裏會有一大片紫丁香。老師會夢見自己班的學生個個考100分。老師會夢見學生個個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這是我連忙反問:這些美夢會實現嗎?孩子們大聲回答,會的!小宇的回答更讓我激動。老師會夢見學生一起送一首歌給她,每個學生會送一束紫丁香給她。這時,我猛然想起教師節,那個甜蜜的早晨,我們班的孩子唱了一首歌送給我,那麼,就讓我成爲課文中這個幸福的老師,於是,在孩子們認真的有感情的朗讀中,我又一次被深深感動了。

最後,我再問:現在,你們體會到課前老師的提問,這種美好的感情了嗎?僅僅是老師對學生的愛嗎?全班學生都大聲說:“不是。”這是一種美好的師生情,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並且拓展到平時的生活中,讓學生理解在生活中也應該時時帶着這種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個關心和愛護自己的人。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3

一、改變提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第一小節“濃綠的小院”時,本來我設計的問題是“大家來想象一下濃綠的小院會是什麼樣子的?”。黃老師對我說:“可以換個問法:‘老師不知道濃綠的小院是什麼樣子的,誰能告訴老師?’,再蒐集一些圖片讓他們看圖說,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使他們說得更具體。”我就採取了黃老師的建議,小朋友的興致很高,說得也很好,效果真的很不錯。

二、尋找可演之處,活躍課堂氣氛。

第三小節“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裏沙沙地響,那是我們給你唱歌,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黃老師說這裏可以讓他們唱歌:“如果你是綠葉兒,你會爲老師唱些什麼?”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小朋友們個個都想露兩手,唱了《老師,你好!》、《秋》、《春姑娘》等一些歌曲,雖然有的小朋友唱得不是很好,但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三、豐富教學用語,讓學生樂學。

自然、生動的教學用語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這一方面我比較欠缺,所以有時自己也覺得很枯燥。就拿讀書來說吧,黃老師說讀第二、三小節時只要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個小節”改成“讓老師再來聽一聽那沙沙的聲音”,效果就截然不同,小朋友更願意讀了,也更帶勁了。小小的改動,帶來的確是大大的收穫。

四、抓住關鍵,精簡板書。

這首小詩一共5小節,我原本計劃每個小節分開來講,板書是這樣的:夜夜作伴消除疲倦盛開笑臉

飄進夢鄉。後來黃老師說可以把第二、三小節合起來,板書可以寫成:聽唱歌看笑臉聞花香。我一看確實很好,又簡單,又把重點包含在內。

這首小詩很優美,讀起來也琅琅上口,小朋友很是喜歡。它體現的是濃厚的師生情誼,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懂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激發崇敬老師的情感。黃老師說我和他們接觸的時間還不多,師生情誼還不怎麼深,可能教學效果不是太好。這節課上下來,從整體來說效果還可以,就是師生情誼方面確實還不是很深厚,讓他們把想對老師說的話表達出來,他們都不能很好的表達。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4

上課前,我就擔心,這篇小詩這麼有詩意,恐怕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融入詩的感情。但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上課聽得很認真。

上課一開始,讓學生觀察書中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徵,學完字詞之後,就剛纔觀察到的書中圖片,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看的圖中內容,幫助孩子們理解小詩。上第三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在什麼時候會疲倦?孩子們都紛紛想到了老師的辛勞,最後,我小結,只要小朋友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似乎聽懂了,上課都格外地專心。學習第五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又香又甜的夢?孩子們都紛紛猜想,一位學生說:“老師一定夢到了我們長大以後的樣子。”還有一位學生說:“老師夢到了我們班成了文明班級。”……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又是純真的。由此看來,如果我能營造出更有想象力氛圍,我想孩子們也許能讀得更專注,更真誠。但是,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

一是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重視學生的自主能力。我覺得以後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一段,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奏,像音樂那種朗讀。

二是老師的範讀和引領作用不可少。老師率先範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後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說說老師是怎麼讀的?哪裏讀得好?爲什麼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根據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當學生通過有關的語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快心情時,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課文,融入課文,鼓勵他們學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藍天亮開嗓子,有的孩子喊:“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有的孩子喊:“我們多麼開心呀!我愛這美麗的秋天。”學生完全被感染了,“開心”在課堂上空飄蕩着。這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着課文,在讀體會、感悟,表達這種心情。

三是結合學生實際,用學生手中的筆繪畫。學完這課剛好趕上教師節,結合課文的學習,鼓勵學生用筆畫出自己要表達的感謝老師的恩情。學生交上來的作品,每一筆都透出學生對老師的愛意。甚至有些孩子把老師與自己的母親作對比,認爲老師比媽媽美麗。可見課文的學習給學生的引領起着重要的點撥作用。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也從學生身上感悟到,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生也會加倍回饋給老師。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5

學校聽課,從我開始。正好上到《一株紫丁香》,就決定講這一課了。

講課前,還是仔細備了課。上課前囑咐學生,課堂上要積極舉手,大聲朗讀。

我講這一課的目標就是:認會生字;把課文讀熟就行,不必進行細緻的講解分析。然後指導寫字。

上課了,我首先出示課本中的圖畫,讓孩子看看:圖上有誰?在幹什麼?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這一點,學生說的較好,能用完整的話表達圖意。我接着增加難度,提示:如果能加上時間就更好了。接着又有孩子完整的表達了出來。接着,我又聯繫生活,問:“如果是你看到老師還在看作業,你會怎麼做?”本想引導學生能爲老師做點什麼,比如:給老師沏杯茶、給老師捶捶背等。可是學生沒有卻沒有說出來,有個學生竟說:“我幫老師批改作業。”此處我沒有引導好,我應該再提示:老師批改作業這麼辛苦,你能爲老師做點什麼呢?而在檢查認字的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讀讀本課的生字,沒成想他們都齊刷刷的讀下來了,我以爲本課生字少,可能就都預習記住了,就沒有再重點強調。可是,在後面的讀課文時,出現了問題:“踮”是三聲,總是讀錯,以至於我糾正了好幾遍,效果都不好。由此看來,不能被學生的表象迷惑,生字詞要掌握紮實,一個都不能放過。自己最不滿意的就是指導讀好課文的處理,我指導的很淺,就是停留在讓學生讀正確讀熟的目標上。“踮起腳尖”我沒有抓住“踮”字,讓學生體會體會,並且指導朗讀。歸根結底,這都是因爲我把目標定得太簡單。指導寫了“除”“院”兩個字,可是,因爲我的疏忽大意,竟然寫錯字的雙耳旁。這是教學以來第一次出現這樣的錯誤,想想真是對不起學生,覺得自己不可原諒。正確的應該是:橫撇彎鉤一筆寫成,我卻寫成了兩筆。回想,自己一直是這樣寫的,一直是錯誤的。明明去年教過的,卻沒有真正的記住。這是最不應該的錯誤。以後備課時要更加仔細纔好。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6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詩歌。爲了讓孩子完全吸收這片課文的精華,第二課時的教學我抓住這樣幾個環節教學。

第一是大聲朗讀,以讀爲本。教學中,我多處設計了不同形式朗讀方式,而且教師還作了範讀。爲提高朗讀水平,我讓學生自讀自評,讓學生意識到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第二是讓學生自己對課文中的句子質疑。讓學生帶着問題思考,帶着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纔會有意識的動腦筋。低年級的孩子必須要給他們任務學習,不然很容易導致孩子走神、發呆。

第三是讓學生從“花香飄進老師的夢裏”這句話啓發學生想像,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愛。這樣孩子會帶着感情讀課文,那麼語調中就帶着敬愛、感激、熱愛來讀課文。

第四是最後以小組的學生輪流讀、競賽讀、自由讀。最後在老師的板書下自己先背五分鐘然後同桌檢查。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7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整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

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這便決定了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在閱讀課文時,讓孩子選擇喜歡的一段爲大家讀一讀,然後說一說他喜歡的理由,在說的過程中,通過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時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枝葉,有時讓孩子成爲課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課文,有時又讓他們走出課文,說說他們自己對老師想說的話。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8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兒童詩,以一株紫丁香爲襯托,從一個側面塑造了人民教師勤工作,愛學生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少年兒童尊師愛師的真摯感情。實施這一教案學習,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意或句意,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先由教師扶着走一程,再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逐漸學習自學的方法。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如果閱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詞語理解上,那這樣的教學是蒼白無力!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注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在最後小節教學時,沒有讓學生髮揮想像:這位老師又香又甜的夢裏有些什麼內容呢?讓學生再去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感,覺着有點遺憾。

詩貴在讀品,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如何讓孩子去喜歡語言,進入語言,從而理解語言,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這是需要自己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9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孩子們爲老師種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葉綠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當你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樹,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你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着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你的心田。

在教學中,抓住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針對本課的生字,採用有效的教學生字的方法,指導學生識字。運用多種形式練讀生字和詞語。重點指導:“踮”(第三聲)“您”(鼻音)。而且,還運用猜字謎的方式識記生字。如:舌頭嚐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樹旁(休)。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較好。

在理解課文方面,我主要採用以讀促悟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詩歌,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閱讀感悟,朗讀出詩歌的韻味。比如,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引讀、配樂誦讀等學習環節,讓學生體會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如:讓學生理解什麼是“掛牽”呢?(老師舉例:這幾天由於天氣變化無常,我們班有許多小朋友都生病請假了,老師心裏就非常着急,掛念着他們,害怕他們拉下功課.所以等他們病好以後,老師就利用中午時間爲他們補習,這就叫掛牽。)誰能舉一個老師掛牽你的例子?(用“當……時,老師……”練習說話。)學生理解了之後,再讀課文,及理解透徹,又能讀出韻味和感情。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教師自身的朗讀感覺不是很完美,今後應加強練習。另外,對學生的評價不能更好地起到引導作用,評價有些單調,有些走過場,今後將更加努力提高自己,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接着我用談話導入,“校園裏同學們在栽花草,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花的圖片,請大家欣賞。”我用課件播放一幅幅圖片,有菊花、荷花、玫瑰、鬱金香、最後又播放了“紫丁香”的圖片,我說“圍繞着紫丁香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第5課《一株紫丁香》”,首先,我用溫柔的語調給孩子們進行範讀,只見教室裏靜悄悄的,孩子們聽的認真極了,接着我讓孩子們學着我的語氣和停頓自己練習讀一讀,練習完之後,我指名讓學生一小節一小節的讀,看來孩子們已經完全讀懂了這篇課文的意思,因爲在他們朗讀的時候,都讀的特別有節奏、有感情、語氣輕重適度,作爲老師的我,完全融入了其中,好像書中的孩子就是我的學生,書中的老師就是我自己一樣,我被孩子們感動了。最後我們整體回顧課文,我說“雖然昨天的教師節已經過去了,但是老師仍然希望同學們可以把這首詩歌作爲禮物送給老師,下面就用你們的朗讀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情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好”,只聽見孩子們那充滿了感情的朗讀,輕輕的、溫柔的、整齊的聲音猶如一彎清泉流淌進我的心裏,那一刻,我爲自己是一位教師而感到無比的驕傲。

課堂即將結束,我又給孩子們準備了幾條讚揚教師的名言和語句,我指名讓孩子朗讀,同時我又對重點的語句進行解讀,在孩子們一遍遍的朗讀聲中,我們這節課的內容得到了昇華,這節課的教學圓滿結束了,我和孩子們都收穫滿滿。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將孩子們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就好比那芳香四溢的紫丁香,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多像一張張孩子們的笑臉向老師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着濃濃的花香,孩子們真誠的愛送進了老師的心田。字裏行間中都吐露出孩子們對老師濃濃的問候與感激。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引領着學生一起去感受了那份師生間的深切情意。

這樣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要指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在讀中體會師生情,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詩歌語言的優美。要重視引導自讀自悟。可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如果閱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詞語理解上,那這樣的教學是蒼白無力!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注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每次讀這首小詩,我的心裏便會覺得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着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着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

詩貴在讀品,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如何讓孩子去喜歡語言,進入語言,從而理解語言,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這是需要我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這首詩是一首兒童詩,以一株紫丁香爲寄託,從一個側面讚美了老師的辛勤勞動。開始,我擔心,這麼一首富有詩意的小詩,恐怕學生很難理解。可是用了《紫丁香》這首歌導入,孩子很快進入了角色,瞭解了“紫丁香”的用意後,孩子一讀課文,也瞭解了課文中“紫丁香”的用意,學習起課文來就爛熟於心了。學習第5小節時,我問:“老師做了一個又香又甜的夢,你知道是什麼夢嗎?”孩子紛紛說起來,“老師肯定夢到了我們上課時的樣子。”“老師肯定表揚了種紫丁香的學生。”“老師希望我們上課認真聽講,考出好成績。”……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是純真的。不知不覺中,我和孩子又走進了一步,彼此心靈又拉近了距離,以後,孩子對老師的工作更理解了,也更尊重了,也會更懂事的。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在教學第一小節時,我抓住“踮起腳尖兒 ”這個詞組展開教學。讓學生思考什麼樣兒叫“踮起腳尖兒”?詩中的孩子爲什麼要“踮起腳尖兒 ”?引導學生感受小朋友“踮起腳尖兒 ”的情景,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紛紛從座位上站立起來,踮起腳尖兒,躡手躡腳地走進小院,要悄悄地送給老師一份驚喜。

教學第三小節,我抓住“唱歌”一詞。引導學生將“綠葉兒在風裏沙沙地響”和“那是我們給你唱歌”聯繫起來,引導學生想象“綠葉兒”是怎樣動聽,小朋友的歌又是怎樣動聽?如果是你,會給老師唱什麼歌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悟文本,從而達到心靈的交融。

我認爲低年級的朗讀教學如果能讓孩子在有情有趣的活動中體會文本內涵,朗讀教學才能更有生趣,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一株紫丁香》這首詩歌通過兒童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的描述,抒發了兒童對老師的關愛、尊敬和感謝之情,唱響了一曲師生間深情厚誼的動人讚歌。

一、激情引趣

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精心設計了導入課文這一環節:通過娓娓動聽的話外音,節奏變換的音樂、跳動閃現的畫面……創設情境,激情引趣,把學生帶進課文中,爲學習課文打下良好基礎。首先我點擊電腦課件,出示一位老師在窗前備課的情景,並配上優美的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牀前》,我滿懷柔情地輕輕吟誦:夜已經深了,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星星不停地眨着小眼睛,院子裏的花兒也已經睡了,可我們敬愛的老師還沒有休息,還在窗前認真地備課。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課文的情境。

二、重視朗讀

“讀”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我始終把“讀”貫穿在本課教學中,利用形式多種多樣的讀,個別讀、自由讀、男女生對讀、比賽讀等使學生讀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學生讀得有情,充分展露學生個性;使學生讀得有悟,讀出對老師的深厚情誼。第一小節:要讀得輕輕的,要有一種生怕驚動老師的感覺。第二至四節分別強調“夜夜和你做伴”、“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謝你時時把我們掛牽”。讀出體貼、關心的感情。讀最後一節中“快放下……”句子時,語速要適當加快,真誠地流露出希望老師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後兩行,要讀得稍慢,充滿遐想。

三、師生情感交融

我爲學生創造了自由閱讀的氣氛,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表揚激勵爲主,,始終讓學生在一種寬鬆、坦然、自由、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教師爲學生創設了自由活動的舞臺,在教學中把自己隱退後臺,把活躍的課堂讓給了學生,學生在課內自由研討,自由地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盡情地品讀和表演,大膽合理地想象。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主動地動口、動腦、動情、動手,自然而然地獲得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個性的發展。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正是順利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根本保證。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詩歌。在教學中,我用創新的方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使學生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學習行爲上,既有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能力,又有自主設計學習方式的能力。爲了上好這節課,並較好地體現了低段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第一是重視朗讀,以讀爲本。教學中,多處設計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賽讀、誦讀等學習環節,同時我還作了範讀。爲提高朗讀水平,對學生讀適時組織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第二是重視學生提問題。學生讀了課題後,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學生自讀課文後,讓他們提出不懂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心理。改變了以往大量提問的做法。

第三是正確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意思。如“疲倦”和“牽掛”,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花香飄進老師的夢裏”,啓發學生想像,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同學們對老師的愛。

第四是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重點內容3、4、5小節。紫丁香是怎樣和老師做伴的呢?我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在小組中互相讀讀,討論討論,讓學生互相啓發,共同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生對老師的熱愛。

總之,利用各種形式,以朗讀爲主,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使學生熟讀成誦到會背誦。在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在讀中感悟、體會“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形象和“少年兒童尊師愛師”的真摯感情。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6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爲主動的探究,使學生獲取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我調整了自己的角色和行爲,變知識的闡述者爲學生髮展的引導者,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上去設計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獲取知識,使學生最終通過自己的朗讀、思考和感悟,瞭解和認識了“紫丁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個個是成功者,人人都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二、精心設計“臺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實施自主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自主學習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指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經過積極主動的認知活動及合作學習,獲得主動發展的過程。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制約,他們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鋪設一定的“臺階”,在教師的輔助下完成學習目標。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爲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創設了“臺階”,營造了氛圍,通過教師的有效指點,學生完全自主地進行了學習,課堂上也因此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學生的發言很踊躍。

三、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在教案ABC中,都各自存在着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吸取了教案A的第二點,教案B的1,2兩點,再綜合三則教案,自備了教案D,操作時,比較容易操作,課堂反映良好。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7

今天上午第三節我講了《窗前一株紫丁香》這一課。這是磨課的第一個環節,也算是初試牛刀了。

上課伊始,我以“孩子們你們都見過哪些花?”的問題導入,這一設計聯繫生活實際,孩子們回答的積極性很高,然後我總結了他們回答的內容並引入“丁香花”,接着在我對丁香花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後引出“紫丁香”,繼而板書課題《窗前一株紫丁香》,再請孩子們齊讀課題。在評課中聽課老師給出“如果出示紫丁香的掛圖或者圖片效果更佳”的評語。其實我原本想上午上班後打一張紫丁香圖片的,可是偏偏不湊巧學校竟然停電了,所以計劃泡湯。不過這也表明我事先準備不足,今後一定要吸取教訓,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接着我用小黑板出示生字詞,複習,用開火車的形式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評課老師對此也作出“讀的形式多且能夠照顧到全體學生。”的肯定評語。當然,除了開火車讀,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還採用了學生自讀、同桌互讀並相互糾正、點名指讀、生自願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以及教師範讀等讀書形式,使孩子們充分認識並熟悉課文。

在文本研讀環節,我用問題激發孩子們的思維碰撞,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讓他們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遺憾的是這些都只是我原本的設計,然而實施起來卻是相當的困難。究其緣由,那就是孩子們還沒有適應我的這種教學模式。事實上我也是他們的新老師,我知道好多方面還得慢慢磨合。對此我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畢竟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在這節課中我也嘗試了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但是好多孩子提的問題偏離了文章的主題。當我充滿激情的講解時,看着臺下孩子們的反應平平,頓時我也失了勁頭。新學期,新班級,的確需要我下功夫好好整治啊。

在結課環節,評課老師給出“如果問學生爲什麼愛自己的老師,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因爲老師也愛學生,能指出這種愛是相互的,昇華一下會更好。”的評語。我覺得這一點很值得我借鑑。

對於板書方面,評課老師認爲我設計的板書比較形象,如果能用彩色粉筆修飾一下會更出彩。至於授課時間我把握的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個人認爲如果能預留學生練習的時間會更好些。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臺階。

那幾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8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讚美老師的歌,整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

整堂課我並沒有給學生講過多的東西,一切以讀爲本,在讀中悟情,讀中促解。例如:讀第一節時我讓學生悄悄地、小聲地讀,用恐怕驚動了、驚醒了老師的語氣,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深情的愛。學生讀得有聲有色。讀第二、三、四節時創設情境讓學生表演讀,把自己假想成送給老師鮮花的學生,進行感情朗讀。這樣聲情並茂,感人至深。讀第三段時,我讓學生看書本插圖,看到一位老師在窗前備課,我滿懷柔情地輕輕吟誦:夜已經深了,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星星不停地眨着小眼睛,院子裏的花兒也已經睡了,可我們敬愛的老師還沒有休息,還在窗前認真地備課。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課文的情境,讀起來也更情深意重。

就這樣,整個一堂課,我與孩子們就在這濃情的讀書氛圍中去體會文中所要表達的詩情畫意,在情境演讀中去進行情感交融,去沐浴着彼此的深情厚意。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19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詩詞樸素易懂,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我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在設計教案時,對如何引導學生讀也進行了一番琢磨。回想整個課堂,在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的過程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上課前,我就擔心,這篇小詩這麼有詩意,恐怕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融入詩的感情。但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上課聽得很認真。

在第一課時,我用圖片出示了一棵盛開的紫丁香,幫助孩子們理解小詩。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字詞。

在第二課時我以詞語、句子複習導入,之後通過質疑課題提出兩個問題:(1)紫丁香是誰中的?(2)爲什麼要在老師窗前種下紫丁香?並以第二個問題貫穿全文,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習文章內容。

在第二、三、四小節分別對夜夜、疲倦、掛牽這些重點詞句進行了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從而體會學生對老師的那份感情。

在第三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在什麼時候會疲倦?孩子們都紛紛想到了老師的辛勞,最後,我小結,只要小朋友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似乎聽懂了,上課都格外地專心。

學習第五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又香又甜的夢?孩子們都紛紛猜想,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又是純真的。如果

我能建議孩子們讓老師做一個又香又甜的夢,讀第五小節,我閉上眼睛,做一睡覺姿勢,我想孩子們也許能讀得更專注,更真誠。

但是,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我應該要注意: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覺得以後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一段,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看,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奏,像音樂那種朗讀。強調在不同的語境中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在引導學生讀第一小節時緊緊抓住詞語“踮起腳尖兒”讓學生去理解文中小朋友當時的心境,讓學生自己說說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體會這表達了學生對老師怎樣的感情。

二、重視老師的率先示範

老師率先範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後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說說老師是怎麼讀的?哪裏讀得好?爲什麼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第一次上公開課,很緊張,自己也發現很許多不足:節奏慢,板書太單調,對詩句的感悟沒有進行適當的想象、說話以及拓展。沒有入情入境,只是匆匆走過。沒有及時進行評價,鼓勵性語言過少……但是這堂課給我的啓示很大,也暴露了自己的缺點:教學水平還需不斷地磨練,課堂駕馭能力還需不斷加強。自己學的東西還很多,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多思多想多練,在反思中進步。

《一株紫丁香》語文教學反思 篇20

【案例】

我在上《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讓學生自讀完課文後,我出示黑板上的一些生字詞想檢查學生們自讀的情況,突然,有個學生輕聲地說:“老師,你有個字寫錯了。”

我問:“是哪個字呀?”

“‘信’這個字。”

我回頭審視了一下黑板上的字,覺得並沒有錯,就繼續問:“錯在哪裏呀?”他鼓起勇氣站起來說:“右半邊的‘言’第一橫應該最長,可是你沒有體現出來。”

我仔細看了一下書上的字,說:“你觀察得真細緻,確實師老師寫錯了。謝謝你能告訴老師”說着,我拿起黑板擦,擦去原先的那個字,又重新寫了一個標準的。改過後的那個字那樣地神氣、好看。我再看看那個學生,只見他臉上漾起燦爛的笑容。

【反思】

一、爲什麼要“在乎學生?”

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如何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一方面要靠教師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要讓學生髮揮他們的創造才能,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站在比學生高的角度,居高臨下,扮演着不可挑戰的知識權威的角色。這種情況的存在,造成了不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產生了壓力。學生仍舊在回答自己不願意回答的問題,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作業,問題是屬於教師的,學生是爲回答教師的問題而存在的,重視最終獲得的知識,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都反映出我們的課堂教學還缺乏民主,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教學方法上:

教師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教學程式,思維方式教學,不管教學的對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教師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學生,意圖在教學的流水線上生產出符合考試規格的“產品”。

2、教師角色上:

對於學生來說,教師比他們有更多的知識。因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就成了權威,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也把自己當作至高無上的權威,那麼這樣會更加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大大挫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

3、教學側重上:

傳統教學中,學生成爲教師的附屬,教學由此變成了一種單純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它所注重的是知識,而不是人的發展,因此教師和學生都將注意力放在知識上,教師爲知識而教,學生爲知識而學。這樣,最主要的人的發展卻被忽視了。而人是有差異的,如果不注意這些,對所有的學生實行“一刀切”,顯然是不科學的。

綜上所述,缺乏民主的課堂就缺乏生機,就對學生的發展不利。因而,和諧的課堂氛圍要做到教學民主,就必須在乎學生。

二、如何“在乎學生”

1、正視自己:

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能夠把自己當作知識的化身。教師擁有的知識確實是比學生多,但我們不能以絕對權威自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作爲一個參與者與學生共同研討問題,讓學生覺得老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珍視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纔會有利於他們的發展,當學生禁錮自己的時候,可能問題就出在教師身上,這時,我們應該反思自身的想法,而不是苛求學生,當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時候,老師切不能加以制止,要珍惜學生,對他們這種敢於表現自我,積極思考的行爲要加以認可,鼓勵。從而使他們敢說,樂說。

3、珍惜時機:

任何教學活動不可能完全按照某個人的想法進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經常會有各種情況產生,面對這些臨時出現的情況,教師要把握時機,加以引導,切不可置之不理,橫不能粗暴對待。

教學活動中,學生經常出錯,而老師也會出錯,每一個錯往往都蘊藏着一個很好的教學時機,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錯橫加指責,對自己的錯含糊其辭,那麼不光會錯失教學時機,而且會拉大師生的心理距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板書時就更仔細了,學生也更挑剔了。我想:師生之間的這種共同努力,不能不說是一種教學相長。這完全是因爲在乎了學生。如果你也能在乎學生,在乎他們的喜怒哀樂,在乎他們的言行舉止,在乎他們的情感態度,像他們在乎老師一樣在乎他們,那麼我想老師們不再是孤獨的演奏者,一定能使課堂響起動聽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