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8篇)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8篇)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1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爲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後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

面對這樣的文章,每一部分都非常優美,很難取捨。在反覆對文本進行解讀後,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

一、聞桂花香

在這個塊面的教學上,抓住一個“浸”字,兩次出現。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二、覓搖花樂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的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注重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

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的時候,我藉助課件提問,從課文當中找出什麼是”桂花雨”,用課文中的原句回答。孩子們找到後,我又藉助課件上的圖片,讓孩子們再次感受“桂花雨”的情景。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其中的感情,我運用了創設情境——想象畫面,讓學生感受桂花雨的飄落,感受到桂花飄落的快樂。可惜就是由於時間關係,學生創設的場景無法展示出來,匆匆帶過了,有點可惜。

三、悟思鄉情

對比母親的話,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過家鄉的桂花。這裏,出示杭州滿覺隴的桂花,的確是非常美非常香,但是爲什麼母親還是認爲家鄉的桂花更香更美呢?迴文再讀,再次品味那搖花樂,那桂花香。於是這份快樂更樂,這份花香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鄉的層面。

這樣的處理,不僅老師的教路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也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

課文最後我試圖通過琦君其他作品,來總結琦君作品最多表達的一個主題——思鄉情。通過展示、背誦提升她的思鄉情。

另外,在時間安排上,我要儘量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自主學習,當然自主學習不是把時間都留給學生,而是要有老師適當有效的引導和監督。在提問內容和理答方式上要注意避免重複或者簡單的鼓勵,而是要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引導、激勵性的評價。在備課時,要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提高課堂提問質量。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2

《桂花雨》是部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整節課設計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然後緊緊抓住“桂花香、搖花樂、思故鄉”幾個板塊,通過朗讀、想象、感悟,因勢利導,引領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本,最後拓展閱讀,瞭解作者的其他作品。課堂教學目的就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比較與訓練,使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結合。

一、走進桂花雨

教學伊始,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課文,接着揭示課題《桂花雨》,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瞭解本篇課文中寫了什麼景?又寫了什麼事?學生馬上就能明白,課文寫景寫的是桂花;寫事寫的是搖桂花。

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白本篇課文既是寫景,又是寫事,並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正是通過這樣的情景製造,讓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形成良好互動,也把各個教學環節發揮得淋漓盡致。總之,運用舊知引入新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能形成較好的學教氛圍。

二、品味桂花香

品花“香”,得寫“法”,感悟用詞的精妙。教學的關鍵環節是讓學生體驗課文中“桂花香”,抓住全文中出現的八個“香”字。但是課文中的八個“香”每個都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讓學生自己找出這些帶“香”字的句子後,指導學生朗讀每個句子,引導學生通過做批註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這幾句帶有“香”字的句子獨特的手法。如:“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這句話是運用了誇張的寫法,另外還有比喻、對比等寫作手法。

儘管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會出現一些錯誤,但是,要鼓勵學生不要怕出錯,大膽展示自我,孩子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很好地品味出了這些句子的獨特之處。接下來是要讓學生劃出寫“香”很妙的詞,並品讀作者用詞的巧妙,特別是對“浸”字的品讀引導到位,使得學生理解透徹,進而對桂花香也感悟到深處。這不僅使桂花的“香味”悄然飄入學生心裏,而且在“潤物無聲”中學生體會到了獨特的寫作手法和用詞的精妙。教學環節中採用自主、探究法,老師適當地點撥,通過自讀自悟的形式品讀句子,品味詞語,做到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相融合。

三、體會搖花樂

通過動作、語言描寫,體會搖花樂,獲得語言“味”。體會“搖花樂”環節的教學,是引領學生閱讀文本,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及動作反覆品讀,並且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想象,從而充分體現搖花的“樂”。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的同時,用動畫的形式再現“桂花飄落”的情景,特別是讓學生扮演兒時的我,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啊!好香的雨啊!”等這些詞語,充分體驗桂花雨落下時的心情。“搖花樂”情景的再現,使學生在朗讀賞析後加深了對“桂花雨”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在理解中閱讀。隨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假設就在這棵桂花樹下,會用怎樣的動作、怎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快樂呢?學生結合對文本的理解,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四、感悟故鄉情

再現送花情景,感悟濃濃的故鄉“情”。上這節課的主旨是通過感悟課文的景及物進而來體會思鄉情。通過對前面“桂花香”及“搖花樂”兩個環節的感悟,學生已對桂花充滿了深深的喜愛之情。這一環節教師要抓住文中母親的話“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讓學生進行感悟交流。在感悟交流中,學生會深切感受到了小小桂花所蘊含的濃濃的情。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採用讀、思、想、練、演的方法學習,讓學生扮演文中幼時的我和鄰居阿婆,再現當年的“我”爲鄰居送桂花的情景。讓學生同桌合作練習表演,然後指名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學生再一次感受到桂花所蘊含的鄉親們那濃濃的鄰里情誼,深化了學生對文中重點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懷念家鄉的感受更加深刻。

五、走近搖花人

教學的最後環節是對作者及其寫作風格進行了簡要的介紹,並且摘取作者其他兩部作品中的《家鄉味》、《水是故鄉甜》中的句子進行深情的朗讀,在這樣的朗讀中巧妙地加深了整堂課的感情基調。

這節課,重視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想象、交流”等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以情感人,強化內心體驗。雖然文中所體現的生活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但童心是一樣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閱讀和探究,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共同提高、共同體驗成功歡樂的目的。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3

《桂花雨》是一篇充滿着濃濃鄉情的優美散文,文章緊扣“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這句,以童年時代的眼光展開敘述,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學生讀後,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共鳴。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搖花的樂趣,難點是體會作者對故鄉桂花的懷念。

在讀通讀順課文時,我要求學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的原因,學生帶着問題讀懂了作者最喜歡桂花的原因是因爲桂花香味迷人,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生活體驗有感情朗讀,學生從朗讀中如真地聞到桂花香。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這一句話。我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學生經過品讀感悟,能通過“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香飄十里”重點詞句體會桂花香得遠;通過“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與“全都浸在桂花香裏”的換句式訓練,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比較,體會詞語的含義,學生懂得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感情深厚可不一樣,指導並幫助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

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我試圖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接着用同桌分角色讀和師生分角色讀的方式來引導。終於可以搖桂花了,這可把“我”樂壞了,我怎麼樂壞了,學生入情境朗讀,讀好詞語“使勁”,讓孩子們站起來加上動作搖一搖。學生從使盡地搖到動情地讀,真的感受到搖桂花的樂趣。當桂花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等方式體會如雨般的桂花飄落的美麗情景。

課文最後我試圖通過母親心思的討論,母親話語的品讀,以及課外補充填空訓練來加深學生對母親話語的理解,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作者對故鄉桂花的懷念。

這篇文章的教學主要通過多種形式地有感情朗讀,品詞、品句、品段,讀中悟語、讀中悟情,基本上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另外,我還鼓勵學生摘抄課文精美的詞句,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4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爲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後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我教學時設定的本課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一、課前準備兩問。

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電教法。由於孩子們對掛花很熟悉,我通過圖片和描寫桂花的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達成第一個目標,我在給學生出示自學提示後,引導其自讀課文,之後再檢查自讀情況。檢查中及時糾正讀錯的字詞。

二、課堂教學兩問。

在檢查讀字詞和課文時發現少數同學都連朗讀的最基本要求“正確”都做不到,掉字、加字、把字讀錯了。

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描繪的生活情境。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情緒,“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但是在學習這幾個重點詞語時,詞語的含義學生體會得不夠深。而我用自我的講解讓學生理解,而沒有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如果能夠讓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有助於學生理解用詞準確。

本節課中孩子們朗讀的形式只有齊讀、小組讀和自由讀的三種方式。而這樣的朗讀形式很明顯不利於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談不上到達以讀促悟的效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觀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來挑戰他人或小組的衝動,可我卻忽略了這一點。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採用過這種挑戰式的朗讀,效果甚好。

三、課後反思兩問:

我的課堂教學總體來說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母親說的這句話時,出示杭州的桂花圖片,十分美十分香,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母親還是認爲家鄉的桂花更香更美呢?迴文再讀,再次品味那搖花樂,那桂花香。

於是這份快樂更樂,這份花香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鄉的層面,讓學生深入體會母親比的不是桂花味道的濃淡,比的是感情,與其說母親談的是桂花,不如說母親在表達自我的思鄉之情。

四、作業佈置兩問。

作業佈置如下:

1、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這兩項作業學生都能完成,能兼顧到班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3、完成練筆:介紹家鄉。

五、學生輔導兩問。

針對學困生,在學習中可能會讀不準字音和書寫倒筆順。課下請小老師檢查其朗讀情況。教師重點檢查聽寫、背誦課文。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我執教了《桂花雨》這一課,課前我認真地進行了備課,做了充分的準備,雖然感覺胸有成竹,但是夜裏還是因爲夢到課上得一塌糊塗而一次次驚醒,也許是因爲這份執着吧,我早早地來到學校,到教室進行課件的演示,在確保一切無誤的情況下,我靜靜地等待着孩子們的到來。

終於上課的鈴聲開始敲響,聽課的老師陸陸續續走進教室,孩子們端坐位上,我們開始了這節公開課。

首先我從複習導入開始,讓孩子們說一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什麼?孩子們說出了桂花香和搖花樂兩部分內容,接着我就讓孩子在課文中尋找爲什麼要搖桂花以及搖桂花對琦君一家的快樂。

然後按部就班地學習琦君、母親、父親以及全家的搖花樂。其中對於琦君的搖花樂我採用抓動詞,抓語言描寫,體會搖桂花對琦君來說的妙處,而對於母親的描寫我則通過拓展方式,來激發孩子想一想,爲什麼編者要刪除原文?對於描寫父親的文字,我重點採用帶領孩子誦讀父親寫的絕句來完成,通過誦讀,配閱讀,讓孩子把詩歌讀成一幅圖,一幅畫。

接着是感受“吃花”的妙處。課文中寫了桂花曬乾之後可以吃,做桂花滷,做糕餅,泡茶喝,所以全年整個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氣中。接着我出示琦君的原文中描寫“吃花”的句子,讓孩子感受食桂花的樂趣。

最後是母親的思鄉情的感悟和昇華。首先抓母親爲什麼會說“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讓孩子們感受母親對故鄉桂花的情有獨鍾。接着進行拓展,母親還會說——的再好,也比不得——。讓孩子懂得故鄉好,思鄉情。接着我通過古詩文中描寫月亮詩歌的拓展來,讓孩子們明白,只是同樣的物品,爲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最後我出示余光中的《鄉愁》讓孩子感受思鄉情,故鄉意。

這節課獲得了大家的一直好評,但是我心中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我利用希沃白板上課,課前掩飾課件的時候,把關於“撿”和“揀”的同義字區別的內容拖到應該放的位置,結果忘記返回了,可是我因爲當時沒有多想,又因爲時間的關係,所以導致我在這一環節出現了失誤。

關注孩子不夠全面,坐在進門的張哲一同學居然睡着了,可是我一開始沒有看到,還是坐在其旁邊的校長髮現他睡得正香,我發現之後,喊醒他啦。

備課還是不夠充分,寧可的“寧”是多音字,我當時居然讀錯了,感覺很遺憾。後來還是孩子讀對了,我進行了糾正。

每上一節課對自己都是一種歷練,雖然上過無數的公開課,但是還是有點緊張。我從夜裏的失眠,到不斷地做夢,都可以看到自己焦灼的神經。也許是因爲昨天的一位同事大聲地告訴我:“你的課,我讓我們辦公室所有人都要調課前去聽課……”的原因吧,同事的重視對自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不過這樣也好,讓我不懈努力,挑戰自己。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6

《桂花雨》我國著名女作家琦君寫的,語言文字尤其的美。初捧這篇文章,我只是被優美的語言文字所打動,如同沐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當我再深入地去讀,去了解琦君時,我卻在那迷人的香氣中,感受到了琦君那如桂花雨般的思鄉之情。但是這種鄉情難忘、童年難忘的情懷,卻不是簡簡單單、大大略略地就可以感受到的,需要仔細地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那麼在我的課堂中,我如何讓學生也能有這樣的體會呢?

“搖桂花”這一段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我給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圈畫出你認爲琦君喜歡搖桂花的句子,並在給你感受最深的詞語旁邊做一些適當的批註。接着在學生交流課文中表現琦君喜歡搖桂花的句子。“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這一句我主要讓學生自己交流體會,在交流中啓發學生感受到這一年一度的搖桂花對琦君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是一件樂事。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琦君對搖桂花的期盼和迫切心情,我創設情境進行了“三讀”琦君的話。“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讓學生嘗試把靜止的文字想象成一個個動態的畫面,描述畫面中出現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女孩。學生在描述中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天真可愛活潑,忙得不亦樂乎的小姑娘形象。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7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寫的這篇文章的確非常優美。初捧這篇文章,我便愛不釋手地讀起來,如淋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不過,雖然文章充滿着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細地從綠葉叢裏找細花”一樣得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所以一定要將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那番思鄉情,童年樂。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課堂上的小小的體會: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然後從課文插圖入手,讓學生說說圖畫上的內容,再從文中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朗讀後劃出重點語句,然後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對於“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後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於像我這樣普普通通的一線教師來說,更是遺憾多多。前半堂課課堂很沉悶,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主要原因在於當學生劃出了描寫香氣的句子談感受時,脫離了文本具體的語言環境,孤零零地那麼幾個句子,確實很難入情入境。讓學生自讀4、8小節,在語境中感受體會,或許情況就不同了。我感覺教師牽得痕跡太濃,略讀的味道沒上出來。但具體如何放,我不知道,這方面只有以後多關注,在教學實踐中爭取摸索出一點教學略讀課文的方法來。

通過這次上課,我發現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或許,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過來的,但學習無止境。

部編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8

《桂花雨》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第7課的一篇閱讀課文。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於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的迷人的香氣,接着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後寫了離開家鄉後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讀着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瀰漫在字裏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裏行間。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由於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認讀生字,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桂花給作者帶來了什麼快樂。然後,細讀課文,體會"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後,與同學進行交流。從交流中,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正是從"我"對有關桂花的童年小事的回憶及母親的話裏表現出來的。最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讀出搖花帶給作者的快樂,以及無窮的回味。

應該說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文中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生活美好的回憶,我除了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外,還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誦,抄寫下來,以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