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精選]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精選]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只有一個課時,長長的一篇課文,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並不簡單,在進行本課的設計時,我圍繞着“夢想”與“力量”兩個主題展開。讓學生質疑,整理爲四個問題:1、誰的夢想?2、什麼夢想?3、怎麼實現?4、夢想有什麼力量?在這幾個問題中,第三、四個問題應該爲高潮部分,而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發現自己沒有當機立斷,反而在第一、二個問題上耽誤了很多時間。對於這篇文章,我認爲把握住文章的第一部分內容是很重要的,瑞恩的年齡,瑞恩夢想的偉大,最初有夢想時的執著,瑞恩爲了實現夢想的努力和堅持,要是能把這個理解了,夢想的`其他意義也就迎刃而解。

接着就是讓學生談一談小男孩的夢想感動了誰,其實這就是在理解小男孩的優秀品質,在對第一部分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體會,明白夢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喚起愛心,增進友誼、帶來希望等等。這樣在寫好交流之後再來讀重點句:“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此刻,我相信這是發自學生肺腑的,是一種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然而,因第一部分的失誤,造成學生後面的理解不夠深入。

我再次認識到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當依託文本,簡化教學程序,讓學生思考的點少而精,保證充分的時間閱讀文本展開思索與討論。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遲到》是第九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上學經常遲到,在一個雨天被父親痛打一頓後心存怨恨。後來,在老師的幫助和父親的關懷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從此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初讀課文,感受不是很深刻。唯一讓我感受印象深刻的內容就是“父親打我”“父親給我送東西”兩個場景,這兩個內容作者寫得較爲詳細,是本文中的精讀內容。但是這篇課文我已經思考了好幾天,相關的資料和教學設計也看了近十個,但是卻一直不敢走進這篇課文的教學。

因爲我對於這篇課文該教給學生們什麼仍然並不是很明朗。精讀內容的教學倒是並不模糊,就是品文析句,藉助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品讀出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感受到如山的父愛。可是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主題是錯誤,在教師教學用書裏邊,很清楚的指出學習這組課文,要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品味感悟對待錯誤要敢於面對,勇於改正;要善於反思和自省;要引導學生髮現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客觀和主觀的因素都很重要。

這個單元的主題似乎還不如這篇文章的父愛主題更明顯。再有就是既然是語文教學,我總要在每一篇課文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們哪怕是一點扎紮實實地語文東西。讀好課文,我們班應該沒問題,經歷過兩年多的美讀訓練,孩子們的語感應該說是首屈一指的,即使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們也會讀得有聲有色。在這個年級段我感覺練筆纔是最主要的,可是我沒想出來該設計一個什麼樣的小練筆,於是困惑依然還是困惑。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提燈女神》本節課教學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弄明白課文“寫了什麼”的基礎上,重點解決了語文文本“怎麼寫”的問題。

綜觀整堂課教學,我感覺自己教學有以下兩個亮點:

一、抓住單元訓練重點,緊抓文本重點

本節課,我單刀直入:“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提燈女神》,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就課文的主要內容展開交流。我就勢引導:“這一單元是以寫人爲主體的,回憶一下,單元訓練重點是什麼?”學生彙報後,我然後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來感悟南丁格爾的人格魅力。”接着,小黑板出示學習指南,展開學習,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語句感悟南丁格爾無私奉獻的精神。最後引導學生概括“作者怎樣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學生討論概括:“作者用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偉大精神,還通過南丁格爾家人的表現和醫院環境的描寫襯托人物精神。”通過這一系列學習過程,我緊扣文本重點,不但弄清了語文“寫什麼”的問題,還解決了語文“怎麼寫”的問題。

二、教學中重視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我認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我的教學中,我總是有意識地將學習方法的指導潛移默化地滲透在學習方法中。本節課也是。教學中,我出示學習指南:“A、用響亮的聲音讀課文,思考你認爲南丁格爾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從哪裏可以看出來,用橫線畫出有關語句。B、全班同學交流感受,(交流時可以用我認爲——因爲課文這樣寫到——來回答,也可以先讀語句,再講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補充。”這個提示中,我就將怎樣去學習文本的要求很明確地提了出來,而且教給了學生交流的方法。引導學生概括本文的表達方法,實際在教給學生一種習作的方法。我想,通過這些學習方法的滲透,我的學生學習能力會逐步得到提升的。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第一單元安排了五篇民間傳說和英雄傳奇故事。這五篇課文分別是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彝族和壯族的民間傳說故事,通過閱讀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各族人民的勇敢、純樸、善良的美德,同時也會感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本單元的以“要用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多的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爲專題。教學中緊緊圍繞着這個專題展開,結合每篇課文課後的思考題,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通過感悟、理解、有感情朗讀,來品味優美的詞句,感受民間故事的無窮魅力。教學中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比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文的學習中讓學生用自己總結的話語來敘述,儘量做到精簡準確,大多數學生能夠做到,極少數的同學還很欠缺。針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加強了學生的朗讀指導,即使孩子們已經是五年級的“大”學生了,也還是運用了領讀的方式對重點、有難度的字詞句進行指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增加了快速默讀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快速的閱讀,教學中特別提醒學生“快速默讀的前提是理解”,以防止學生圖快而忽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縱觀第一單元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總的來說還不是很令人滿意的。學生經過愉快的寒假,心還沒有很好的收回到學習上來,學習狀態很令人擔心,經常有人上課開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專心聽講。部分學生在學習態度上也不是很端正,佈置的學習任務馬馬虎虎,不認真的完成。對於課前的預習也只是胡亂的弄上一通,也不知是在做什麼,常常讓課程無法按時的完成,同時作業質量也極差。這些現象的存在,將極大的影響到以後的語文教學。

經過對本單元教學的反思,讓我清醒的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中除了要注重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之外,還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提醒自己要加強備課,仔細的鑽研教材,努力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繼續努力吧!!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本組課文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所以教學的重點應該在“品味晏子回擊楚王的話”。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如果僅僅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效果肯定很差;而用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爭論,就大大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頓時就活躍起來了。我儘量讓學生嘗試着像晏子那樣思考,像晏子那樣去回答難題,然後再讀課文,就使學生爲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

本文記敘語言簡潔生動,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刻畫人物,雙方辯詞的鋒芒,都表現得準確而生動,恰當地體現了人物的身份特徵。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讀晏子的語言,讓學生透過文字理解句子的含義。通過分析,再結合他們的神態動作,使學生懂得了:楚王是多麼目空一切、傲慢無禮,而晏子的沉着冷靜和聰明才智又是那麼令人拍手稱快。對這些精彩的句子,我讓學生表情朗讀,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甚至還拍手稱快,拍案叫絕。同時,對楚王有了憤恨之感,以至於分角色朗讀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願當楚王了。特別是第2個小故事的學習可以很好地進行語言訓練,讓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轉變成四字詞語:揮汗如雨,拂袖成雲、摩肩接踵等等,學生在表演這個故事時,還可以變換句子,用上這些詞語,課後作業就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四字詞語,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也可以改成四字詞語,你根據這篇課文還可以聯想到哪些詞語,這樣既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景陽岡》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後,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機敏的英雄性格。這個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所以就《景陽岡》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說,比較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容易接受。在教學中,我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藉助註釋,把握整體內容。對於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一關不作重點,一筆帶過。

二、抓重點,感知人物形象。“喝酒”、“上岡”這兩部分的內容冗長,主要通過學生自讀自悟,小組討論的方式,瞭解武松豪爽、勇敢、倔強、也有點好面子的.特點。“打虎”部分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錶現武松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1、抓住“三閃”面對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吼”,寫到武松的動作,只是“一閃”、“一閃”、又“一閃”。引導學生說說“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換成“躲”字,放到文中讀一讀,體會哪個詞更合適?,引導學生體會“閃”字的巧妙之處:是武松主動地躲過,說明武松反應很快,動作輕巧敏捷,而不是被動地膽怯地躲避,顯出他的武藝高超。

2、轉守爲攻的痛打對於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讓學生動筆找找武松分別用哪些招式來對付大蟲?並讓學生試着表演,接着播放武松打虎的視頻,直觀感受當時情形的危急和場面的驚險。看過之後,再讓學生體會武松的動作。這時,武松那種智勇雙全、力大無窮、本領高超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

三、閱讀原著,重溫經典魅力學完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拓展:1、說說武松上景陽岡前後發生的故事。2、說說《水滸傳》中主要人物的綽號及來源。3、暢談《水滸傳》中精彩的故事片段,推薦閱讀原著。

這節課的教學,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存在着不足之處:由於時間有限,品讀課文的時間不夠充分,課文帶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學生書讀得不夠流暢,不能把這篇經典名著讀得有滋有味。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落花生》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學。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突出“議花生”這部分內容。我執教時側重於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

一《落花生》一課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別人沒有用處的人。”

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體會了這句話的內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麼樣的人是有用的人,”“講體面是什麼意思”並點撥學生聯繫周圍的生活實例深談,學生在我的啓發下,感悟到的“清潔工”“建築工人”“警察叔叔”教師等工作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使學生明辨是非,強化了情感的薰陶。

二、這節課充分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獨特體驗。

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我沒有抑制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感受,也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認同我的想法,按原計劃一步一步進行教學(即引導學生學習花生的'默默無聞,不炫耀,不張揚),而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尊重了他們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即:做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像落花生那樣,不注重外表;做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善於表現自己,像人們展示自己的才華。)

我執教時大膽質疑,給學生探究學習的環境。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能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中,我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尊重學生,尤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課程標準》語)。只有允許學生盡情表達,而且鼓勵學生盡情表現,才能談得上解放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教學《落花生》課中,學生質疑:“老師,課文中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隻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我馬上肯定這位學生愛動腦筋,然後抓住疑點引導學生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閘門打開了:學生各抒己見,雖然說法各不相同,但無論哪種見解都是發自內心的表白。課後鏈接叢書《塞上看柳》,作者借塞上柳指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爲本,弘揚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還學生自由的空間。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同時也存在着好多缺乏之處。爲了搞好今後的工作,現將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簡單分析如下。

一、勝利之處

1、學中,充沛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發明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同學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同學發明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了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同學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較好的處置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同學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

5、在教學中,遵循了同學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適當選擇教學戰略,促進了同學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同學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發明能力上下功夫,使同學儘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2、進一步引導同學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語文。

3、同學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4、還需進一步擴展同學的閱讀面,藉以陶冶情操、發展個性、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

5、同學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同學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身的意見。

6、加強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要求以事表人入手。初讀課文,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然後重點指導學生進入角色朗讀,充分理解大文豪魯迅的語言文字的藝術。

一、讀中品悟

琅琅書聲貫穿課堂始終,且形式多樣。學生們一句句、一行行、一遍遍地讀着,讀着,彷彿一位天真、樸實、勇敢、機靈的農村少年就在我的身邊,彷彿閏土那逼真生動的話語就在我耳旁……我相信學生們這樣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更會沉醉其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二、以學生爲主體

在本課的教學中,放手於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領會人物特點。在學習課文第一段時,結合圖畫,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感受當時寧靜的環境。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學生各抒己見,想象豐富,閏土的形象赫然浮現於我們眼前。學生對閏土形象的理解是潛移默化的。我能注重讓學生自讀,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節課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合作者,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

三、突破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閏土的形象;

揣摩人物的.特點,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分組合作概括閏土介紹的四件事,從中瞭解閏土是一位聰明、智慧、見識廣的少年,進而瞭解封建社會富人家生活的方式,體會作者羨慕閏土,對自由生活嚮往的情感。

當然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師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啓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課時,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以下幾點是我認爲課堂中的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

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着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我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

三、聯繫實際,理解爸爸的話。

這篇課文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因此還是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只是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對於理解爸爸說的那段話的深刻含義有一定的困難,我就引導學生在反覆讀的基礎上體會。先讓學生聯繫課文對爸爸說的這段話說說自己是怎麼理解的,再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談對這段話的感受。朗讀、感悟後,鏈接生活。

不足:

1、課堂上只顧一味的啓發學生,說得太多

2、點評的評價語不夠豐富。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新型玻璃》這一課是屬於說明類的文章。本課內容淺顯易懂,前五段結構基本相同。所以我採用質疑課題導入新課。在新課之始就與學生一起梳理出本堂課需探討的重要問題: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和用途?教學的第二個環節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自主合作學習”,在交流、表達中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然後讓學生欣賞各種玻璃製品來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讓他們也來設計新型玻璃。

如何才能達到以讀代講、以說代練的效果呢?

一、話題生活化,創設和諧的空間

現代教學論認爲,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所在。上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的民主合作性,整個課堂洋溢着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張揚自己個性的機會。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輕鬆愉快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當然,只有學生對話題本身感興趣才願意說,纔有話可說,纔有可能說好。玻璃隨處可見,爲學生所熟知,加上新型玻璃不尋常的功能與特點,很容易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引起學生興趣,讓他們熱情地參與話題。

二、形式多樣化,調動全員互動的交流參與

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基本瞭解後,讓學生當推銷員、推銷新型玻璃;扮演新型玻璃,進行“玻璃自述”;當裝修設計師,爲不同的房子選擇設計各自需求的新型玻璃。這樣爲學生提供多種形式,學生便有了更爲廣闊的練習空間,從而促使學生在思考、表達等活動中理解、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達到以讀代講、以說代練的效果。

整堂課上,學生參與熱情極高,只是口語表達效果不理想,仍存在着表達不完整、不條理等問題,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繼續加這方面的訓練與指導。

師生互動。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是參與者。在本節課中教師應該蹲下去與孩子平等對話,賞識孩子的閃光點,正面評價鼓勵。這樣有利於和諧氣氛的營造,並有助於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積極參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讓學生觀看一段黃果樹瀑布的錄像,對瀑布有了感性的認識,讓他們說說觀後的感受,並讓他們找出一句作者讚美黃果樹瀑布的話,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

(二)學文感知。想想作者是從哪裏體會到黃果樹瀑布是大自然的傑作的?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寫瀑布聲音響、形態美、感受深的句子,組織交流,並指導朗讀好這些句子。然後播放錄像片斷,給學生視覺上的感受,進一步感知瀑布的壯美。

(三)說話訓練。出示瀑布美景圖片,我設計讓學生當“導遊”,把黃果樹瀑布的美景介紹給他人的環節。這樣既是學生對所學課文內容的整合,又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最後讓學生讀一讀開課時出示的那句話,又迴歸到整體。

《黃果樹瀑布》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根據課文的特點,教學時,我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去讀,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即“寫瀑布聲響和形態”的'句子重點品悟,品味瀑布的特點,感受作者的用詞之精、之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謀篇的匠心。之前我和學生還到多媒體教室專門欣賞了一下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學生朗讀起來就更加有味了。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集中目標,引領學生緊緊圍繞“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特點”品詞析句、誦讀感悟。集中教學力量,抓住教學主線,把文字、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轉化”爲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益和進步。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爲“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在設計這篇課文教案時,我首先閱讀了竇桂梅老師上這篇課文的教學實錄。她重在讓學生感悟“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損失,那必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那有那些價值呢?圍繞着這個問題展開教學。教學中,竇老師富有感情的語言,巧妙運用數學計算讓學生感受時間的長久,以及板書的巧妙設計,都讓我拍手稱讚。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不知不覺中浸潤着每一個孩子。但是,我在豎然起敬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思考:學生在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是否有長足時間的思考,是否真正觸及了他們的心靈?像《圓明園的毀滅》這樣的課文所包羅的東西太多太多,是否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深入地去了解歷史,去感悟課文呢?

思及至此,爲了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我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課前的預習,填寫“自讀收穫卡”,收穫卡分兩部分,一是從課文中的收穫;二是從自己蒐集資料中的收穫。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且落到實處。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交流了課前收穫,記錄員做記錄,發言人彙報交流,其他小組補充說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交流的收穫也很多,體現了生生之間真正的對話。

要讓學生由愛到恨產生強烈的情感碰撞,因此“愛”的情感就必須到位,這也是作者爲什麼用大篇幅寫它輝煌過去的原因。在讓學生感悟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時,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從“佈局”“建築”“文物”三個方面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進行二次分組,大大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在二次分組的小組內,我通過任務單的形式,讓孩子們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有目標纔有動力。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非常認真地朗讀,非常熱烈地討論,非常團結地畫“佈局”平面圖······動起來了,孩子真正的動起來了!

接下來的彙報交流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讓他們從“我和他的意見一樣,因爲······”“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從······”“我對他的看法有補充······”幾個方面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思考——表達——傾聽——思考——表達,經歷思維的碰撞,智慧的閃現,情感的激發,將合作探究,生生互動落到實處。並通過作圖實踐,想象建築景觀,欣賞建築美景,閱讀歷史文物資料等,讓孩子感悟到圓明園的輝煌,從而自然產生“愛”的情感。

越愛就越恨,當孩子們觀看了“圓明園毀滅”的影片後,那失去真愛的痛,那對野蠻侵略者的恨涌及胸口。這是,我再讓孩子們在小組裏結合課文抓字詞談感受,那就是真情流露,水到渠成。看着孩子們討論時憤怒的眼神,聽到他們激動的話語,我知道孩子們真正走進了課文,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內心。最後,通過愛與恨的強烈衝擊,我想孩子們有很多的感悟。通過老師的語言創設情景,我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並用你所有的感情表達出來,這節課就在孩子們激昂的話語中結束了。

整堂課,孩子們積極參與,充分表現了孩子的自主性。小組合作探究,提升了孩子們團隊的意識,讓他們懂得合作的力量,團隊的力量,並從中感受到樂趣。但與傳統教學相比,我覺得字詞深入的挖掘還不夠,課堂質疑還欠缺。如何將小組合作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找到切實可行的語文教學方式,我想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與探索。文章來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核心提示:《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真情實感告訴讀者。...

《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真情實感告訴讀者。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熱情好客,歌頌了民族大團結。學習課文,就是讓學生理解這些美,從中受到美的教育。

一、 創設情景,薰陶感染

上課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課件,讓學生看到優美的畫面,聽到動聽的音樂,把他們帶入遼闊美麗的大草原。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欣賞着藍天白雲,碧草盈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結束,以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歌》來結束今天的學習,讓學生在回過頭來美美的聆聽那草原的讚歌,再次受到美的薰陶。

二、 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景美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讀爲本,以自主發展爲靈魂的教學思想,營造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主動讀書、自覺感悟,主動發展。

這篇文章結構清晰,着重記敘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在研讀草原景色部分時,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各種形式的讀,個人讀、自由讀、默讀、教師引讀、集體誦讀、配樂朗讀等,通過讀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培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落實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草原的`遼闊壯美以及自己的喜愛之情。此時,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點撥。尤其是寫作方法的點撥: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草原的天的可愛,美麗;把寫景物和感受緊密結合起來;用比喻句,把羊羣比大花具體恰當地把羊羣在草原上的美表現出來。

三、 選精彩段落感悟人美

讀懂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應在課文第二部分重點體現。主要通過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概括出主人熱情好客表現在:迎客、相見、款待、話別幾個方面,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學重點。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范仲淹的故事》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而能刻苦學習,胸有大志,以天下爲己任。

在教學本課時——首先明確本文學習任務:一是認識“粥、搓、凌、佳、餚、豈、泱”7個字,會寫“淹、嶽、粥、凌、寢、佳、餚、豈、廷、泱”10個字;掌握“廢寢忘食、和衣而眠、千載難逢、毫不介意”等詞語;二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三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瞭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體會其以天下爲己任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其次通過讓學生反覆地讀課文,加強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通過集體的交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特別是課文向我們講的四個小故事,讓學生能概括出小標題,瞭解故事的含義,課文給我們介紹了范仲淹刻苦學習的四個小故事,你最喜歡哪個小故事,最想講哪個小故事?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之後,再次細讀品悟學生反覆地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如:文章中出現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名句和表示自己志向的語句“我的志向,要麼當個好大夫,要麼當個好宰相。好大夫爲人治病,好宰相治國爲民”,表達了范仲淹以天下爲己任的大志和抱負。教學時,引導學生反覆誦讀,細細品味,從中受到感染。

總之,在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更加註重語文能力和興趣的培養,並大力提高課堂的實效。